Workflow
盐城港(08310)
icon
搜索文档
报关单里看增长——探访江苏省盐城市大丰港口岸
中国经济网· 2025-02-12 06:04
文章核心观点 大丰港口岸凭借独特优势实现外贸持续快速增长,业务涵盖汽车、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去年进出口货运量突破千万吨且向质转变,未来将打造零碳港区 [1][2] 港口优势 - 大丰港南联上海港、北接连云港,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沿海三大深水海港之一,拥有长三角独特的区位空间、完备的集疏运物流和绿色能源优势 [1] 业务发展 汽车业务 - 从口岸开放时的汽车零散件进口,到去年共计30704辆汽车从这里出海,汽车业务成为大丰港外贸新标签 [1] 大宗商品业务 - 大宗商品进出口是大丰港口岸主体业务,铁矿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排名前三的大宗商品 [1][2] - 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建立链主企业清单,引导企业用好便利措施,实现海关监管服务管得住又通得快 [2] 跨境电商业务 - 春节期间跨境电商业务量迎来新高,如一票从日本进口的720盒3600件茶油面膜 [2] - 海关推动电商商品码应用、税款电子支付等改革举措落地,提供业务政策指导、拓宽电商新业务渠道,支持口岸跨境电商企业快速发展 [2] 发展成果与规划 - 去年大丰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同比增长超三成,实现外贸从量增向量质并举转变 [2] - 未来将打造绿色低碳智慧的零碳港区 [2]
盐城港(0831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7:03
财务表现 - 收益总额约为690,50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64.55%[6] - 除税前虧損約為18,100,000港元,較上年同期减少約46.73%[6] - 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17,800,000港元,較上年同期减少約48.11%[6] - 每股虧損約為1.38港仙,較上年同期的2.66港仙减少[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期內虧損為34,226千港元[12] - 收益总额为690,50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419,628千港元增加64.7%[28] - 期内虽然实现收益增长,但仍录得虧損18,094千港元[22] 资产负债情况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至436,204,000港元[10] - 銀行結餘及現金減少至21,838,000港元[10] - 物業、廠房及設備減少至103,523,000港元[10] - 使用權資產減少至35,054,000港元[10] - 有關物業、廠房及設備之預付款項減少至5,889,000港元[10] - 商譽維持340,000港元不變[10]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为705,05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4,492千港元有所下降[1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净流动负债为247,01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0,688千港元有所改善[1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367,35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3,186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的虧絀總額为469,56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6,983千港元有所增加[11] - 公司资产总额为602,848千港元,负债总额为1,072,409千港元[24][25] 现金流情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40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639千港元有所增加[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1,68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9,257千港元有所增加[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8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8,567千港元有所下降[14] 业务分部情况 - 分部业务中,贸易业务收益为681,724千港元,石化产品及仓储业务收益为9,079千港元[22] - 分部业务中,贸易业务亏损1,435千港元,石化产品及仓储业务亏损6,554千港元[22] - 公司主要收益来自中国市场,占总收益的100%[27]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融资成本为11,251千港元,较上年同期13,652千港元下降17.5%[30] - 公司未有計提所得稅,主要由於未取得應課稅溢利[31][32]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為1.38港仙,較上年同期2.66港仙有所改善[34] - 本集團以約300,000港元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1] - 貿易應收款項淨額為384,483,000港元,其中12,656,000港元已逾期但未減值[2][3] - 貿易應付款項為365,169,000港元,其中352,167,000港元為90天或以下[4] - 應付關連公司款項為225,779,000港元,包括來自大豐港開發集團的貸款[5][6] - 銀行及其他借貸總額為420,837,000港元,其中244,069,000港元為上市信用增強擔保債券[6] 业务概况 - 集团主要从事贸易业务和石化产品仓储业务[53][54] - 贸易业务收益增加64.55%至约690,500,000港元,主要由于拓展业务和开拓新市场[53] - 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14.73%至约8,800,000港元,主要由于加强拓展新客户和优化业务模式[54] - 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約為0.65,資產負債率約為負89.62%[56][57] - 集團動用銀行融資和其他借款為業務拓展提供資金,部分借款以石化倉儲設備作抵押[59]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中期股息[59] - 集團將密切關注全球經濟形勢,盡量降低其對集團的影響,保持穩定經營[52] 融资活动 - 31,000,000美元信用增強擔保債券已於2024年3月7日完成配售,票面息率為每年5.45%,為期三年[60][61] - 所得款項淨額約31,000,000美元已用作償還部分上市信用增強擔保債券的本金55,000,000美元及利息約660,000美元[61] 未来展望 - 本集團預計2024年下半年經濟將呈現緩慢穩定的增長態勢,將採取審慎的方式經營現有業務,同時積極抓住江蘇鹽城一體化整合發展的機遇[63] 人力资源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擁有合共91名僱員,期內總員工成本約為7,300,000港元[65] 资本开支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有已訂約但未撥備的資本開支承擔約199,868千港元,主要有關建設物業、廠房及設備[66] 股东结构 - 大豐港海外持有本公司57.46%已發行股本[71] - 大豐港開發集團、江蘇鹽城及鹽城市人民政府被視為擁有本公司57.46%已發行股本的權益[71] 其他事项 - 本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於期內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證券[73] - 大豐港開發集團有一間直接全資附屬公司及一間直接非全資附屬公司從事多種貨品之貿易業務,可能構成競爭[73] - 董事會能夠以本公司及其股東之整體最
盐城港(0831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1:10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期内集团收益总额约为6.905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4.196亿港元增加约64.55%[4] - 期内除税前亏损约为181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3400万港元减少约46.73%[4]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780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约3420万港元减少约48.11%[4] - 期内每股亏损约为1.38港仙,2023年同期约为2.66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809.4万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2257.8万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448.4万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3409.4万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40.9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9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 9168.1万港元,2023年为2925.7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 - 13408万港元,2023年为1120.2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8274亿港元,期末为2183.8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增加约64.55%至约6.905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4.196亿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益成本增加约64.39%至约6.892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4.193亿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率约0.19%,2023年同期约0.09%[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融资成本约113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1370万港元[53]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录得期内亏损约18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3400万港元[53] 集团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36204亿港元,2023年为2.5553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183.8万港元,2023年为1.58274亿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6.15516亿港元,2023年为2.97867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之即期部分为5710.9万港元,2023年为4.73409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2.47017亿港元,2023年为3.90688亿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为4.69561亿港元,2023年为4.46983亿港元[8]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总额为5.01793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5.35533亿港元,2024年1月1日为4.46983亿港元,2024年6月30日为4.69561亿港元[9][10] - 2024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602,848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1,072,409千港元[18] - 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2024年6月30日为3.8799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796亿港元[32] - 其他应收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5172.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124.8万港元[3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2024年6月30日为4.3620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553亿港元[32] - 贸易应付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3.6516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4289亿港元[37] - 其他应付款项2024年6月30日为2.5034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578亿港元[3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024年6月30日为6.1551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7867亿港元[37]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2024年6月30日为4.2083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82886亿港元[40] - 法定股本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均为10亿股,面值10亿港元[43] - 已发行及缴足股款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均为12.88亿股,面值1288万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逾期未减值账款约为1265.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798.2万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约2.4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3.907亿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0.65,2023年12月31日约0.51[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负89.62%,2023年12月31日约负152.8%[5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目前分为贸易业务和石化产品仓储业务两个经营分部[15] - 2024年上半年石化产品贸易业务收益681,724千港元,仓储业务收益9,079千港元,收益总额690,507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419,628千港元增长64.55%[16][17][20] - 2024年上半年石化产品分部业绩亏损7,989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8,094千港元,期内亏损18,094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3,973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46.73%[16][17] - 地区收益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690,507千港元,香港地区无收益;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413,503千港元,香港地区收益6,125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亏损)/收入为1,802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亏损193千港元[2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11,251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3,652千港元下降17.58%[23] - 2024年上半年存货成本681,436千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412,235千港元增长65.30%[23]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为0,2023年上半年为9千港元[2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1.38港仙,较2023年上半年的2.66港仙亏损幅度收窄47.37%[28] - 2024年上半年贸易业务收益约6.817亿港元,2023年同期约4.12亿港元[51] - 2024年上半年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约14.73%至约88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760万港元[52] 集团运营及其他相关信息 - 采纳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4] - 2024年期内公司以约300,000港元成本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同期约为850,000港元[29] - 2024年3月7日完成3100万美元债券配售,票面息率为每年5.45%,为期三年,所得款项净额约3100万美元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债券本金及利息[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拥有9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93名),期内总员工成本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750万港元)[6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承担(扣除已付按金)约199,86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8,775千港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盐城市人民政府所持股份数目均为740,04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百分比均约为57.46%[71] - 2024年3月23日到期的部分上市信用增强担保债券本金5500万美元及利息约66万美元,其中3100万美元用债券配售所得款项偿还,差额2466万美元由公司自有资金偿还[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无)[67] - 公司设有购股计划于2023年8月2日届满,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该计划项下概无尚未行使购股权,且集团未发行或授出任何可换股证券等类似权利[70]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本公司上市证券[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62] - 期内公司无进行任何重大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投资、收购或出售[61] 公司治理相关信息 - 公司、大丰港开发集团、盐城港供应链及悦达物流董事无重叠,董事会能独立于大丰港开发集团运作[75]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期内无违反情况[76]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应分开,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日常运营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监察[77] - 卞兆祥博士于2024年3月28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许静洋女士同日获委任[78] - 公司于2013年8月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由刘汉基先生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9] - 中期财务报表未经核数师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相关准则和规定[79] - 截至2024年8月29日,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80]
盐城港(08310)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7: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號為8310[13] - 公司註冊辦事處位於開曼群島Grand Cayman, KY1 - 1111的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12] - 公司總辦事處及香港主要營業地點為香港九龍九龍灣宏照道33號國際交易中心1009室[12] - 公司核數師為中審眾環(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位於香港灣仔港灣道18號中環廣場42樓[12] - 公司法律顧問為何韋律師行,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18號歷山大廈27樓[13] - 公司股份過戶登記總處為Suntera (Cayman) Limited,位於開曼群島Grand Cayman, KY1 - 1100的Gardenia Court, Camana Bay, Building D, P.O. Box 1586[13] - 公司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為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位於香港夏愨道16號遠東金融中心17樓[13] 公司股权结构 - 大丰港海外于公司拥有57.46%权益[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及盐城市人民政府分别持有公司股份740,04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57.46%[140] - 大丰港海外由大丰港开发集团拥有40%权益,大丰港开发集团由江苏盐城全资拥有,江苏盐城由盐城市人民政府拥有约40.8%权益[14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贸易业务收益约11.419亿港元,2022年约7.872亿港元[20] - 公司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约83.0%至约1610万港元,2022年约880万港元[22] - 公司收益增加约45.5%至约11.58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7.96亿港元[26] - 公司收益成本增加约47.1%至约11.489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7.811亿港元[27] - 2023年公司最大及五大客户应占收益分别占公司收益总值约33.3%及83.6%(2022年:46.5%及79.1%)[107] - 2023年公司最大及五大供应商应占采购额分别占公司采购额总值约47.6%及99.4%(2022年:48.0%及85.9%)[108] 公司业务线发展原因 - 本年度国内经济复苏带动石油化工产品需求增长,国家政策支持使石化仓储业出租率提高[17][18] - 贸易业务收益增加是因拓展业务和开拓新市场渠道与客户群体[20][21] - 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是因国内外石化市场逐步复苏,需求增长[22] 公司业务展望 - 预期国内外经济持续复苏,公司将审慎经营现有业务,抓住盐城一体化发展机遇[24][25]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毛利率约0.8%,2022年同期约1.9%,下降因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和贸易壁垒加剧[28] - 本年度融资成本约3390万港元,2022年约3960万港元,减少因大丰港开发集团免除贷款利息[30] - 本年度盈利约535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6420万港元,转亏为盈因出售江苏海融40%股权获一次性收益约1.089亿港元[32] - 2023年12月31日净流动负债约3.907亿港元,2022年约3460万港元,增加因流动负债包含上市信用增强担保债券[33]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0.51,2022年约0.94,变动因净流动负债增加[36]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率约负152.8%,2022年约负124.6%,变动因计息借贷总额增加约9.2%至约6.829亿港元,权益总额亏损减少约10.9%至约4.47亿港元[3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总额约4.656亿港元,2022年约5.235亿港元[4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分派储备包括股份溢价账约2.014亿港元及累计亏损约7.047亿港元[117] 公司资金动态 - 公司已从大丰港开发集团获人民币10亿元(约11亿港元)财务支持[39] - 集团期后发行3100万美元信用增强担保债券,所得用于偿付部分到期债券[39] - 集团期后获大丰港(香港)2700万美元贷款作流动资金用途[39]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270万美元,用于偿还5000万美元本金和190万美元利息,余额80万美元用作营运资金[44] - 2024年3月4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拟发行3100万美元信用增强担保债券[67] - 3100万美元债券配售事项于2024年3月7日完成,票面息率为每年5.45%,为期三年[69] - 3100万美元债券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00万美元[70] - 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2024年3月23日到期的部分上市信用增强担保债券本金5500万美元及利息约66万美元[70] - 偿还差额部分2466万美元由公司自有资金支付[70]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股息[46]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无)[106] 公司资产出售情况 - 2023年11月30日,公司附属公司出售江苏海融40%股权,代价为9856万元人民币,收益约1.089亿港元[47][49] 公司抵押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第三方贷款3700万元人民币以3310万元人民币石化存储设备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大丰港开发集团贷款1340万元人民币以3780万港元预付租赁款作抵押[54]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93名雇员,2022年为95名;2023年员工成本约1460万港元,2022年约1760万港元[57] - 集团香港雇员参与强积金计划,集团和雇员各按5%供款[60][61] - 集团中国附属公司雇员参与中央养老金计划,2023和2022年养老金保险24%、医疗保险9% - 10%、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12%[62] 公司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也无[65] 公司ESG工作情况 - 公司重视ESG风险,持续提升ESG管理水平[75] - 本年度公司委聘专业第三方机构评估ESG风险和机遇[75] - ESG工作小组根据利益相关方意见筛选重要ESG议题并编制报告[77] - ESG报告详细信息载于本报告第52页至第117页[79] 公司董事股权情况 - 吉龙涛拥有兴亚和江苏华海55%股权,该两公司分别拥有大丰港海外18%及10%股权,吉龙涛还拥有盐城市龙桥置业有限公司40.5%股权[83] 公司董事任职履历 - 趙亮為執行董事兼主席,吉龍濤、楊越夏等為非執行董事,劉漢基、于緒剛等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1] - 張書愷於2023年1月11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繆志斌於同日辭任非執行董事[11] - 許靜洋於2024年3月28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卞兆祥於同日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1] - 杨越夏于2013年12月20日至2015年3月11日担任执行董事,2015年3月12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5] - 张书恺于2023年1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自2022年9月起担任公司控股股东大丰港开发集团副总经理[87] - 刘汉基于2016年5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1994年4月获澳洲国立大学商业学士学位,2009年10月获香港理工大学专业会计硕士学位[90] - 于绪刚于2016年5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多家公司担任独立董事,1990年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士学位,1998年7月获北京大学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2001年7月获北京大学法律博士学位[93] - 刘汉基自1999年起为澳洲会计师公会执业会计师及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会计师,自2006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自2020年起为澳洲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91] - 于绪刚于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任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自2004年1月起为高级合伙人[93] - 于绪刚于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独立董事[93] - 于绪刚于2009年8月至2015年8月任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600010)独立董事[93] - 于绪刚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任湖北双剑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833468)独立董事[93] - 2024年3月28日,35岁的许静洋女士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95] - 2023年1月11日,缪志斌辞任非执行董事,张方茂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张书恺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80][181] - 2024年3月28日,卞兆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许静洋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3] 公司股本及证券情况 - 公司股本于2023年度并无变动[113] - 2023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15] - 2023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赎回、购买或注销任何可赎回证券[116]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23年8月2日届满,此后不可进一步授出购股期权[1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购股计划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13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发行或授出可换股证券等类似权利[138] 公司董事酬金及合约情况 - 赵亮先生放弃酬金960,000港元,张书恺先生放弃酬金240,000港元[132] - 非执行董事(含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固定期限为三年[129] - 各董事服务合约可由任一方提前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27] - 概无董事与公司订立公司一年内免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不可终止的服务合约[128] - 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三年固定期限服务合约[185] 公司董事权益及关联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主要行政人员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34] - 本年度内公司及附属公司等未订立使董事获取股份或债务证券利益的安排,董事等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及行使记录[143] - 本年度末或期间无公司或附属公司订立且董事有重大权益的重大合约[144] - 本年度除聘用合约外,无关于集团业务管理及行政的合约[146] - 集团本年度关联方交易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30,已付/应付利息开支及租金获豁免遵守GEM上市规则第20章规定[147] - 集团收取关联公司财务资助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4(b),该资助获豁免遵守GEM上市规则第20章申报等规定[150][151] 公司股权发售及持股量情况 - 细则及开曼群岛法律无公司向现有股东发售股份的优先购买权条文[153] - 公司根据GEM上市规则维持已发行股本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55] 公司控股股东业务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大丰港开发集团有直接全资子公司盐城港供应链和直接非全资子公司悦达物流,从事多种货品贸易业务[156] - 公司、大丰港开发集团、盐城港供应链及悦达物流之董事并无重叠,董事会能独立于大丰港开发集团运作[158] 公司竞争业务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控股股东或彼等各自之紧密联系人概无于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中拥有须披露之权益[162] 公司证券交易守则情况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行为守则,本年度未发现违反情况[163]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详尽企业管治报告载于本报告第30至51页[165] - 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本年度担任集团核数师,过往三年及直至报告日期核数师无变动[167] - 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呈续聘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核数师之决议案[169] - 公司已采纳符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的企业管治常规[171] - 公司实施多项集团范围管治政策及系统,设立举报渠道,审核委员会定期审阅相关政策[172] - 董事认为公司本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条文,将持续检讨企业管治常规[174] 公司董事会组成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9] 公司董事培训及会议情况 - 公司安排专业公司为董事举办专业研讨会,全体董事获发书面培训读物[189][190]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第C.1.4条,本年度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193] - 董事会设立机制确保获独立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94] - 董事会须至少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占董事会人数至少三分之一[194] - 董事会主席至少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参与的会议[194] - 董事会审阅认为机制能有效确保本年度接获独立观点及意见[196] - 本年度董事会举行6次全体会议[197] - 董事赵亮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6/6),审核委员会会议未参与,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100%(2/2),法律合规委员会会议出席率75%(3/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99] - 董事吉龙涛董事会会议出席率约83.3%(5/6),审核、薪酬、提名、法律
盐城港(08310)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06
债券配售与偿还 - 3100万美元债券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部分到期债券本金5500万美元及利息约66万美元,差额2466万美元由公司自有资金偿还[1] - 2021年3月17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配售最多5500万美元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5270万美元,用于偿还本金5000万美元及利息约190万美元,结余约80万美元用作营运资金[142] - 2024年3月4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3100万美元债券[18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集团收益增加约45.5%至约11.58亿港元,收益成本增加约47.1%至约11.489亿港元,毛利率约0.8%(2022年同期约1.9%)[17] - 本年度集团融资成本约为339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960万港元),主要因大丰港开发集团免除贷款利息[17] - 本年度集团录得盈利约535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6420万港元),主要因出售江苏海融40%股权产生一次性收益约1.089亿港元[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为547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6200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4.25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4.81港仙)[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2年:无)[19] - 2023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额为759309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261102千港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70695千港元和1017678千港元[56][75]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53489千港元,年内溢利为53482千港元;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64162千港元,年内亏损为64241千港元[72] - 2023年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1158042千港元,2022年为795967千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3年为24641千港元,2022年为129620千港元,中国地区2023年为1133401千港元,2022年为663784千港元[76]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84千港元,2022年为222千港元;汇兑收益净额2023年为381千港元,2022年为190千港元;杂项收入2023年为987千港元,2022年为543千港元[79] - 2023年存货成本为1140972千港元,2022年为773830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3年为8892千港元,2022年为9880千港元[83] - 2023年公司不建议派付股息,2022年也无派付[8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4,715千港元,2022年亏损61,967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4.25港仙,2022年亏损4.81港仙[114] - 2023年集团贸易业务收益约1,141,900,000港元,2022年约787,200,000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约16,100,000港元,较2022年约8,800,000港元增加约83.0%[136] - 2023年集团收益成本约1,148,900,000港元,较2022年约781,100,000港元增加约47.1%[138] - 2023年集团融资成本约为33,9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39,600,000港元[13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93名雇员(2022年:95名),总员工成本约1460万港元(2022年:约1760万港元)[147] - 2023年集团收益增加约45.5%至约11.58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7.96亿港元)[165] - 2023年集团毛利率约0.8%(2022年同期:约1.9%)[166] - 2023年集团盈利约535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642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约为547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6200万港元)[1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3.90688亿港元及4.46983亿港元[192] 财务报表相关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季度、中期及全年业绩、内部监控程序等[3] - 董事基于借款及信贷融资磋商将成功编制现金流量预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适宜,但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0] - 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1] - 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审计委员会信纳其公允列示集团财务状况及业绩[6] - 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46] - 综合财务报表编制基准与2022年一致,仅采纳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45]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14,028千港元,2022年为122,678千港元[25]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55,530千港元,2022年为573,585千港元[25] - 2023年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58,274千港元,2022年为17,863千港元[25] - 2023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97,867千港元,2022年为592,240千港元[25] - 2023年银行及其他借贷之即期部分为473,409千港元,2022年为606千港元[25] - 2023年净流动负债为(390,688)千港元,2022年为(34,600)千港元[25] - 2023年净负债为(446,983)千港元,2022年为(501,793)千港元[27] - 2022年1月1日亏绌总额为440,347,000港元,2022年年内亏损64,24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亏绌总额为501,793,000港元[42] - 2023年1月1日亏绌总额为501,793,000港元,2023年年内溢利53,48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亏绌总额为446,983,000港元[4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流动负债净额约390,688,000港元,2022年约为34,600,000港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负债净额约446,983,000港元,2022年约为501,793,000港元[4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第三方为197796千港元,减亏损拨备3514千港元后为194282千港元,2022年分别为419580千港元和416066千港元[95] - 2023年其他应收款项为61248千港元,2022年为157519千港元[95] - 2023年大丰港开发集团贸易应付款项为42537千港元,2022年为37593千港元[10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514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123]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94,289千港元,2022年为415,047千港元[124]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90天或以下为175297千港元(2022年:407905千港元),365天以上为18992千港元(2022年:7142千港元)[152] 股权相关 - 大丰港海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公司拥有57.46%股权[33] - 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盐城市人民政府所持股份数目均为7.4004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百分比均约为57.46%[183] - 大丰港开发集团由江苏盐城全资拥有,江苏盐城由盐城市人民政府拥有约40.8%权益,大丰港海外由大丰港开发集团拥有40%权益[183] 业务融资与支持 - 集团发行金额为31,000,000美元的信用增级担保债券并于2024年3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41] - 集团获得大丰港(香港)发展有限公司27,000,000美元的贷款作流动资金用途[41] - 公司已从大丰港开发集团获得相当于约1,100,000,000港元的财务支持[46] 业务线介绍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贸易业务和石化产品仓储业务[53] - 贸易业务主要买卖电子产品、石化产品等并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53] - 石化产品仓储业务主要提供石化产品仓储服务[5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贸易业务收益为1141933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为16109千港元,总计1158042千港元;2022年对应收益分别为787206千港元、8761千港元和795967千港元,2023年总收益较2022年增长约45.5%[62] - 2023年客户A收益为394642千港元,较2022年的370082千港元增长约6.6%[61] - 2023年贸易业务分部资产为554685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分部资产为169214千港元,总计723899千港元[75] - 2023年贸易业务分部负债为735098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分部负债为117269千港元,总计852367千港元[75] - 2023年资本增加5365千港元,其中石化产品仓储业务增加5365千港元[5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892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64千港元[56] - 2023年融资成本为3144千港元,融资成本(未分配)为30730千港元[56] - 2023年石化产品仓储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可收回金额为117,045,000港元,2022年为130,361,000港元;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为51,247,000港元,2022年为61,046,000港元[117]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计算,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率降至8.25%,2000000港元以上按16.5%征税,不符合的按16.5%征税[85]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按应课税收入的25%现行税率计算[113] 资产出售 - 2023年12月26日完成出售江苏海融40%股权,确认收益108909000港元,总代价为108909000港元[94] - 2023年12月26日出售江苏海融40%股权完成,确认收益约1.089亿港元[144] 贷款抵押 - 2023年12月31日来自第三方贷款约4070万港元以石油化学产品存储设备约3650万港元作抵押(2022年:来自大丰港开发集团贷款约1520万港元以预付租赁款项约3780万港元作抵押)[172] 公司治理与独立性 - 公司、大丰港开发集团、盐城港供应链及悦达物流的董事并无重叠,董事会能独立于大丰港开发集团运作[18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须披露的竞争业务权益[187] 外汇风险管理 - 集团收入及开支主要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采取多种措施监控外汇风险,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199] 雇员薪酬福利 - 雇员薪酬参考市场条款,酌情年终花红按个人表现派付,集团按法规提供福利[200] 年报发布 - 集团本年度年报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并寄发印刷本给有需求股东[194] 持续经营评估 - 独立核数师报告提及集团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但董事认为集团有能力持续经营[192]
盐城港(08310)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0 16:31
整体财务亏损情况 - 期内除税前亏损约45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920万港元减少约23.53%[18]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4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5810万港元减少约22.51%[18] - 期内每股亏损约3.49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4.51港仙[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1361千港元,2022年为21056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税前亏损为45325千港元,2022年为59198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0776千港元,2022年为19085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5002千港元,2022年为58077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83港仙,2022年为1.48港仙[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0,77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085千港元;九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5,00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80,777千港元[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亏损0.83港仙,2022年同期为1.48港仙;九个月每股基本亏损3.49港仙,2022年同期为4.51港仙[52] - 集团亏损约45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5930万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5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约5810万港元;每股亏损约为3.49港仙,2022年同期约4.51港仙[70] 整体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37305千港元,2022年为32871千港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益为656933千港元,2022年为307731千港元[22] - 集团收益增加约113.48%至约6.569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3.077亿港元[61] - 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益总额约为6.5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077亿港元增加约113.48%[116] 各业务线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贸易业务收入232,9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248千港元;九个月贸易业务收入644,8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5,819千港元[3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提供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入4,3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623千港元;九个月该业务收入12,04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12千港元[36] - 期内集团贸易业务收益约644,9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295,800,000港元),收益增加因销售量增加[59] - 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约1.13%至约120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190万港元[60] 融资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融资成本(银行贷款、其他借贷及租赁负债之利息)3,05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67千港元;九个月融资成本16,7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452千港元[44] - 集团融资成本约为167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550万港元[64] 存货成本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存货成本232,69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08千港元;九个月存货成本644,9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565千港元[44] 税收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利得税两级制计算,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率降至8.25%,2,000,000港元以上按16.5%征税;中国企业所得税按现行税率25%计算[47]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期内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无)[50] 财务报表相关情况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已於2023年11月9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刊发[53]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公司核数师审核,但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审核委员会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法律规定,并已作出适当披露[103] 集团收益成本及毛利率情况 - 集团收益成本增加约114.57%至约6.56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3.059亿港元[67] - 集团毛利率约0.09%,2022年同期约0.6%,毛利减少约66.61%至约61.8万港元,2022年同期185万港元[69] 债券发行情况 - 公司发行5500万美元信用增强担保债券,票面息率为每年2.4%,为期三年,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270万美元[75] 集团投资情况 - 集团于江苏海融约1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中拥有40%权益,该投资账面价值为零,期内及累计未确认应占亏损分别约为508万港元和2968万港元[77][8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81]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83] 公司股份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盐城市人民政府所持公司股份数目均为740,04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百分比均约为57.46%[94] - 大丰港海外由大丰港开发集团拥有40%权益,大丰港开发集团由江苏盐城全资拥有,江苏盐城由盐城市人民政府拥有40.2%权益[9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104]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3年8月3日成立,目前由刘汉基先生(主席)、卞兆祥博士及于绪刚先生组成,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董事会成员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赵亮先生(主席),非执行董事吉龙涛先生、杨越夏先生、张书恺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卞兆祥博士、刘汉基先生、于绪刚先生[110]
盐城港(08310)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09 22: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九个月期间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总额约为6.56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3.077亿港元增加约113.48%[5] - 期内除税前亏损约为453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920万港元减少约23.53%[6]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810万港元减少约22.51%[7] - 期内每股亏损约为3.49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4.51港仙[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贸易业务收入644,8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5,819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入12,04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912千港元;集团总收益656,9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7,731千港元[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融资成本16,71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5,452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总额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1千港元[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45,002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3.49港仙;2022年同期分别为580,777千港元和4.51港仙[22] - 2023年贸易业务收益约644,9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295,800,000港元,增长因销售量增加[26] - 2023年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约12,0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11,900,000港元,增加约1.13% [27] - 2023年集团收益约656,9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307,700,000港元,增加约113.48% [28] - 2023年集团收益成本约656,30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305,900,000港元,增加约114.57% [29] - 2023年集团毛利率约0.09%,2022年同期约0.6%;毛利从约1,850,000港元减至约618,000港元,减少约66.61% [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三个月期间对比)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2.3730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287.1万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除税前亏损为1136.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05.6万港元[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时间点对比)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总计为 - 5.2349亿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 - 5.64725亿港元[10] - 2022年1月1日非控股权益为2663.7万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1832.4万港元[10] - 2022年1月1日亏绌总额为 - 4.40347亿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 - 5.46401亿港元[10] - 2023年1月1日累计亏损为 - 7.11599亿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 - 7.56601亿港元[10]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首2,000,000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率8.25%,2,000,000港元以上按16.5%征税;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 [18][19] 债券配售情况 - 2021年3月17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拟配售最多5500万美元信用增强担保债券,3月24日完成配售,票面息率2.4%,为期三年[36][37]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5270万美元,用于偿还到期债券本金5000万美元及利息约190万美元,结余约80万美元用作营运资金[38] 投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在江苏海融约1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中拥有40%权益,该投资账面价值为零[39] - 期内及截至期末累计未确认应占江苏海融的亏损分别约为508万港元及2968万港元[40] 股权结构 - 2023年9月30日,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盐城市人民政府分别持有公司7.400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百分比约为57.46%[49] 未来计划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44] 购股与证券相关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23年8月2日届满,无进一步授出购股,9月30日无尚未行使购股[47] - 直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发行或授出可换股证券、认股证或类似权利[48] - 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2] 竞争权益与行为守则 - 2023年9月30日,公司董事、控股股东或彼等各自之紧密联系人概无于任何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之业务中拥有须披露之权益[55]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行为守则,期内不知悉有任何违反情况[56]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认为期内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内之全部守则条文[5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3年8月3日成立,目前由刘汉基先生、卞兆祥博士及于绪刚先生组成[58] - 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未经公司核数师审核,但已经审核委员会审阅,审核委员会认为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法律规定,并已作出适当披露[59]
盐城港(08310)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1 16:5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6月公司集团收益总额约4.19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约2.749亿港元增加约52.64%[18] - 2023年1-6月每股亏损约2.66港仙,2022年同期约3.03港仙[19]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4.1678亿港元,2022年同期2.21284亿港元[20] - 2023年1-6月收益4.19628亿港元,2022年同期2.7486亿港元[20] - 2023年第二季度收益成本4.15187亿港元,2022年同期2.1645亿港元[20] - 2023年1-6月收益成本4.19265亿港元,2022年同期2.73491亿港元[20]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159.3万港元,2022年同期483.4万港元[20] - 2023年1-6月毛利36.3万港元,2022年同期136.9万港元[20] - 2023年第二季度除税前亏损1300.9万港元,2022年同期1547.4万港元[20] - 2023年1-6月除税前亏损3396.4万港元,2022年同期3814.2万港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33,973千港元,2022年为溢利253千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639千港元,2022年为所得17,597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416千港元,2022年为所用58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257千港元,2022年为2,625千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567千港元,2022年末为44,426千港元[4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及六个月所得税总额均为9000千港元,2022年为78000千港元[70]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4058000千港元,2022年为17130000千港元;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4226000千港元,2022年为38992000千港元[75] - 集团收益增加约52.64%至约4.196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749亿港元[132] - 集团收益成本增加约53.31%至约4.193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735亿港元[132] - 集团毛利率约0.09%,2022年同期约0.5%,毛利减少约73.72%至约36万港元,2022年同期137万港元[132] - 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负120.4%,2022年12月31日约负124.6%[135] - 集团融资成本约137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1080万港元,来自大丰港开发集团的借款增加约2160万港元[139] - 集团净流动负债约4.39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460万港元[140] - 集团期内亏损约340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3820万港元[14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收益411,972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7,656千港元,收益总额419,628千港元[50]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业绩亏损14,005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业绩亏损6,625千港元,总业绩亏损20,630千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业务分部资产315,257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分部资产186,651千港元,综合资产总额513,268千港元;贸易业务分部负债502,223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分部负债123,187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1,048,801千港元[52]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收入411,972千港元,2022年为269,571千港元;提供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入7,656千港元,2022年为5,289千港元;总收入419,628千港元,2022年为274,860千港元[54] - 贸易业务收益约4.12亿港元,2022年同期约2.696亿港元[128] - 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约43.4%至约76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530万港元[129] 其他收入及支出数据变化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48千港元,2022年为37千港元;汇兑亏损268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5,592千港元;杂项收入27千港元,2022年为50千港元;补贴收入0千港元,2022年为87千港元;其他收入亏损193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5,418千港元[55] 资产及负债项目数据变化 - 2023年截至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2213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5047000千港元[7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存货成本为412235000千港元,2022年为263357000千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07842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22678000千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6542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77000千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27059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3585000千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8567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863000千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已逾期未减值的应收账款账面值约为2751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9156000港元[88] - 2023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相关款项为262,21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5,047千港元[9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327,05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73,585千港元[97]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644,68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625,306千港元[104] - 2023年6月30日大丰港开发集团流动部分款项为36,123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14,54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流动部分为37,593千港元,非流动部分为7,900千港元[113] - 2023年6月30日已付╱应付利息开支予大丰港开发集团为7,290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394千港元[118] - 2023年6月30日授予公司之银行及其他融资总额为32,430千港元,已动用32,27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授予总额为33,957千港元,已动用33,821千港元[121] 人员薪酬及收购数据变化 - 2023年主要管理人员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为712千港元,2022年为924千港元[108] - 2023年期内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850,000港元,2022年同期约100,000港元[112] 股本及股东权益相关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10,000,000,000,面值均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款方面,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1,288,000,000,面值均为12,880千港元[117] - 李秋华女士直接实益拥有1052万股股份,2023年7月18日不再是公司主要股东[161] - 2023年6月30日,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盐城市人民政府均持有74004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百分比约为57.46%[175] - 2023年6月30日,姜文先生和李秋华女士均持有754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百分比约为5.86%[175] - 姜文先生直接实益拥有51350000股股份,李秋华女士直接实益拥有10520000股股份,京基(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13600000股股份,姜文先生被视为或当作于7547000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其于2023年7月18日不再是公司主要股东[197] 公司经营及准则相关 - 公司主要经营决策为执行董事,经营分部包括贸易业务和石化产品仓储业务[46][47] - 公司未提早采纳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正评估影响但未确定是否构成重大影响[44]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现行税率25%计算,与2022年相同[62] 公司资本开支及或然负债相关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承担(扣除已付按金)约20097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01750千港元[165] - 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重大或然负债[166] 公司购股权及证券相关 - 公司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8月2日届满,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报告日期,该计划项下无尚未行使购股[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发行或授出任何可换股证券、认股权证或其他类似权利[171]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180] 公司证券交易守则相关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期内未发现违反情况[185] 公司人事变动相关 - 缪志斌先生辞任非执行董事,张方茂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张书恺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于绪刚先生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87] 公司审核委员会相关 - 公司于2013年8月3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由刘汉基先生、卞兆祥博士及于绪刚先生组成[191] 公司关联方权益相关 - 集团于江苏海融约1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中拥有40%权益,投资账面价值为零[156] - 大丰港海外由大丰港开发集团拥有40%权益,江苏盐城拥有大丰港开发集团100%权益,盐城市人民政府拥有江苏盐城40.2%权益[160] 公司贷款利息相关 - 应付大丰港开发集团贷款的应付利息分别为5,387,000港元、7,198,000港元、1,312,000港元、129,000港元、517,000港元,须于不同时间偿还[102]
盐城港(08310)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0 19:15
公司财务状况 - 本期间公司收益总额约为419,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2.64%[5] - 除税前亏损约为34,0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0.76%[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4,2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2.31%[7] - 每股亏损约为2.66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7]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入总额为419,62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 - 期内除税前亏损为33,96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4,22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2.66港仙,较去年同期减少[9]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51,10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0]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的流动资产总额为362,16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股本为12,880千港元,股份溢价为201,419千港元,累计虧損为649,633千港元[12]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經營活動所得现金净额为(11,639)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416)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257千港元[13] 业务表现 - 公司分部包括贸易业务和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石化产品业务收益为411,972千港元,贸易业务业绩为(14,005)千港元[20][23]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达到413,5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3,355千港元增长了约139%[28] -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三个月,贸易业务收入为411,8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9,352千港元增长了87%[29] - 本集团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增加约43.4%,达到约7,600,000港元[53] - 公司期内贸易业务收入达412,000,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2.8%[52]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三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285,85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9,580千港元减少了约32%[3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结余增加至27,517,000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0%[40]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62,21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8%[43]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为644,680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46] 其他信息 - 公司未曾发行或授出任何可转换证券、认股权证或类似权利[82] - 公司股东及相关人士持股情况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动[83] - 公司董事会致力于维持高水平的企业治理,认为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92] - 本集团未来计划将继续经营现有业务,同时积极抓住江苏盐城一体化整合发展的机遇[73] - 本集团管理团队定期审阅外币风险,预计不会承担重大外币风险[74] - 本集团未来展望积极,期望继续保持稳健发展[79]
盐城港(08310)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1 22:44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收益总额约为28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360万港元减少约94.7%[8]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约为21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270万港元减少亏损约7.5%[9]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02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190万港元减少亏损约7.8%[10]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约为1.57港仙,2022年同期约为1.70港仙[10]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28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3576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成本为 - 407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7041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 - 12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465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行政开支为 - 1098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479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融资成本为 - 682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387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为 - 215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0947千港元[11]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20,168千港元,2022年为21,862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57港仙,2022年为1.70港仙[25]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收益约2,850,000港元,较2022年约53,600,000港元减少约94.7% [32] - 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收益成本约4,080,000港元,较2022年约57,000,000港元减少约92.8% [33] - 集团期内融资成本约为680万港元,2022年约为54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港航国际和港储石化分别增加借款570万港元和1700万港元[35] - 集团期内亏损约2100万港元,2022年约为2270万港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2020万港元,2022年约为2190万港元;每股亏损为1.57港仙,2022年为1.70港仙[3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集团亏绌总额约为5.43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5.235亿港元[36]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贸易业务收入136千港元,2022年为50,219千港元;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入2,712千港元,2022年为3,357千港元[20] - 2023年第一季度贸易业务收益约140,000港元,2022年约50,200,000港元,收益减少因中美贸易紧张及疫情冲击[30] - 2023年第一季度石化产品仓储业务收益约2,710,000港元,较2022年约3,400,000港元减少约20.3%,因新环保安全要求部分储罐停用整改[31] 其他财务相关信息 - 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贷款等利息4,239千港元,2022年为2,813千港元;上市信用增强担保债券实际利息2,584千港元,2022年为2,574千港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存货成本419千港元,2022年为50,046千港元;物业等折旧3,043千港元,2022年为3,216千港元[21] - 2023年第一季度员工薪金等福利3,539千港元,2022年为4,410千港元;定额供款计划供款650千港元,2022年为779千港元[21]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税率8.25%,200万港元以上按16.5%征税;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 [21][22] 债券配售事项 - 2021年3月24日完成配售事项,本金5500万美元债券已配售,票面息率为每年2.4%,为期三年[40]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270万美元,用于偿还非上市抵押债券本金5000万美元及利息约190万美元,结余约80万美元用作营运资金[41] 江苏海融投资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江苏海融约1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中拥有权益,约占其注册资本总额的40%[42] - 2023年3月31日,江苏海融投资账面价值为零,期内及截至期末累计未确认应占亏损分别约为210万港元和2670万港元[43] 集团未来计划及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4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47]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购股计划于2023年8月2日届满,期内无购股根据该计划获授出、行使或注销,3月31日及报告日期无尚未行使购股[50] 公司股权结构 - 大丰港海外、大丰港开发集团、江苏盐城、盐城市人民政府均持有7.4004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7.46%[52] - 姜文先生和李秋华女士均持有7547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5.86%[52] - 姜文先生直接实益拥有5135万股,李秋华女士直接实益拥有1052万股,京基(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实益拥有1360万股[5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56] 业务竞争及董事会运作情况 - 大丰港开发集团及其附属公司业务或与公司核心业务构成竞争,但董事会认为不会构成重大威胁[57] - 公司、大丰港开发集团、盐城港供应链及悦达物流董事无重叠,董事会能独立运作[58]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采纳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期内无违反情况[60] - 公司认为期内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条文,将持续检讨提升标准[61][62]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8月3日,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第一季度财务报表未经核数师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相关规定[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