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德斯控股(08437)
icon
搜索文档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5-10 22:48
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相关 - [公司2023年年报补充公告旨在提供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会计账簿及记录范围限制的比较数字、相关披露以及终止合并的补充资料][3] - [公司于2022年11月失去对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的控制权,终止合并该附属公司][3] - [核数师因无法获取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足够审计证据,未对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发表审核意见][4][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财务担保负债外,未发现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有重大或然负债及承担][6] 公司担保情况 - [审核业务团队经审核程序,除财务担保负债外,未发现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提供其他公司担保][7]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3年4月3日上午九时零八分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继续暂停直至另行通知][8]
德斯控股(0843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30 20:58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收益约为225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1.9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9万新加坡元或7.0%[9] - 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亏损约为392.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5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57.9万新加坡元或28.7%[10]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每股亏损约为0.31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约为0.47新加坡分[1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13] - 2023年九个月其他经营收入为95.2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4.8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九个月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开支为100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09.9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九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为201.1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239.6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九个月无形资产摊销为0.9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3.5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九个月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4.7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0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九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6.9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24.1万新加坡元[14] - 2023年1月1日股本为2273千新加坡元,股份溢价为23849千新加坡元,累计亏损为34701千新加坡元,权益合计为 - 6296千新加坡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亏损为3875千新加坡元,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3790千新加坡元[15] - 2023年9月30日股本为2303千新加坡元,股份溢价为24163千新加坡元,累计亏损为38575千新加坡元,权益合计为 - 9741千新加坡元[15] - 2022年1月1日股本为1493千新加坡元,股份溢价为17011千新加坡元,累计亏损为16084千新加坡元,权益合计为4567千新加坡元[1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期内亏损为5887千新加坡元,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6233千新加坡元[15] - 2022年9月30日股本为2240千新加坡元,股份溢价为23457千新加坡元,累计亏损为21970千新加坡元,权益合计为5526千新加坡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收益为225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419千新加坡元[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税前亏损为3921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5500千新加坡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收入为27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 - 747千新加坡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租金收入为164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26千新加坡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千新加坡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外汇收益为761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668千新加坡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经营收入总计为95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48千新加坡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集团收益约为225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241.9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6.9万新加坡元或7.0%[86][92] - 2023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392.1万和550万新加坡元,每股亏损分别为0.31和0.47新加坡分[83] - 2023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财务成本分别为4.8万和8.6万新加坡元[79] - 2023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审核费用分别为41万和18.3万新加坡元[80] - 2023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外币汇兑亏损净额分别为98万和 - 0.9万新加坡元[80] - 2023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专业及咨询费用分别为41万和98万新加坡元[80] - 2023年和2022年前九个月,董事薪酬分别为87.2万和113.1万新加坡元[8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和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84]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分别约为100万及109.9万新加坡元[9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其他经营收入约为95.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4.8万新加坡元大幅增加约90.4万新加坡元[103]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201.1万及239.6万新加坡元,减少因董事和员工人数减少[107]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员工总数(不含董事)分别为32人和22人[110]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约291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7.1万新加坡元或9.3%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约263.9万新加坡元[115] - 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为0新加坡元及约0新加坡元[117] - 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亏损约392.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亏损约5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157.9万新加坡元或28.7%[1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派付任何股息[1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牙科服务收益为1472千新加坡元,2022年无此项收益[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贸易销售收益为778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419千新加坡元[77] - 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牙科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约65.4%[87][8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牙科服务收益约147.2万新加坡元,占比65.4%;贸易销售收益约77.8万新加坡元,占比34.6%;2022年同期贸易销售收益为241.9万新加坡元,占比100% [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贸易销售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64.1万新加坡元[9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3月2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5月25日在香港注册为非香港公司,2017年10月13日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16] - 公司主要从事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牙科护理和牙种植、保健品及营养补充食品贸易三类业务[93] 财务报表相关信息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获董事会授权刊发[20] - 本财政期间,集团已采纳与运营相关且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的所有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会计政策和金额无重大影响[21][2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5] - 报告期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31,36,4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48] 金融工具计量及信贷亏损确认 - 符合特定条件的债务工具按摊销成本计量[29] - 公司就按摊销成本或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的亏损拨备,权益工具投资无减值亏损[31] - 公司就贸易应收款项及租赁应收款项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32] - 其他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后信贷风险大幅增加时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未大幅增加则按十二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计量亏损拨备[33] - 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指金融工具预期可使用年期内所有违约事件导致的预期信贷亏损,十二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指报告日期后十二个月内违约事件导致的部分全期预期信贷亏损[34] 租赁相关会计政策 - 公司采用累计追赶法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未重列比较资料[36] - 公司作为承租人,除短期租赁(租期12个月或更短)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外,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相应租赁负债[38] - 租赁负债初步按租约隐含利率将未支付租赁付款贴现至现值计量,无法确定则用增量借款利率[40,41] - 计量租赁负债时计入的租赁付款包括固定租赁付款、按指数或利率计算的可变租赁付款等多项内容[43] - 租赁负债后续计量通过增加账面价值反映利息及降低账面价值反映租赁付款[45] - 集团在租赁条款变动等三种情况下重新计量租赁负债,但报告期内未作调整[46][47][48][49] - 使用權資產包括租赁负债初始计量金额等,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入账[51] - 集团有拆除等成本义务时按IAS 37确认及计量拨备,相关成本计入使用权资产[52] - 使用权资产在租期和可使用年期较短者内折旧,租赁开始日起计算[53] - 集团应用IAS 36确定使用权资产是否减值并入账[55] - 计量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时不计入非取决于指数或利率的可变租金[56] - 集团未采用IFRS 16不分离非租赁部分的实际权宜方法[57] - 集团作为出租人租赁分为融资或经营租赁[59] - 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按直线法在租期内确认,初始直接成本计入资产账面价值[61] - 融资租约应收承租人款项按集团于租约的投资净额确认为应收款项,融资租约收入分配至会计期间以反映固定周期回报率[62] 税务政策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2023年和2022年评税年度的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7%计算,新加坡注册公司首1万新加坡元正常应课税收入的75%可豁免缴税,其后19万新加坡元的50%可进一步豁免缴税[81] 股权权益信息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Loh Teck Hiong在公司普通股好仓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2.10024亿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5.77%[1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董事Lee Chung Shun在公司普通股好仓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600万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46%[1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东Brisk Success在公司普通股好仓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2.10024亿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5.77%[1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东Fung Yuen Yee在公司普通股好仓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2.10024亿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5.77%[1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东Li Mingcheng在公司普通股好仓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1.32968亿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9.98%[1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东Li Mingcheng在公司普通股好仓通过实益拥有人身份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69.6万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05%[1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股东香港民众健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普通股好仓拥有权益的股份数目为1.32968亿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9.98%[125] 企业管治相关信息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已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31]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遵守规定交易准则及守则[138] - 控股股东根据2017年9月22日不竞争契据作出不竞争承诺,独立非执行董事认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控股股东已遵守承诺[141][143] 购股期权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17年9月22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2022年9月29日向十名董事及合资格参与者授出60,000,000份购股期权,行使价每股0.109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9月29日至2032年9月28日[1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购股期权总数从30,000,000份减少至12,000,000份,其中已行使18,000,000份[134] 证券交易相关信息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3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除已披露情况外,无向董事等授出可透过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而获益的权利,也无相关权利被行使[136] 审核委员会相关信息 - 公司于2017年9月2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14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6]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的独立非执行董事周颖楠先生[146] 报告登载信息 - 本报告将自刊發日期起计最少一连七日登载于GEM网站[149] - 本报告亦将登载于公司网站https://www.rmhholdings.com.sg [150] 人员信息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0:58
业务转型与规划 - [公司主要从事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牙科护理和牙种植、健康和保健品及营养补充食品贸易三类业务,核心业务已从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服务转型为牙科护理和牙种植服务及贸易业务][13] - [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将转向牙种植业务,已在2022年制定未来两年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14] - [公司将集中资源发展以中国大陆及中国香港为主要区域,以种植牙为核心的牙科服务及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服务业务][18][26] - [公司业务包括曾在新加坡的医疗保健服务(已终止)、中国的牙科业务和香港的贸易业务][25] - [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为提供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牙科护理和牙种植服务、健康和保健品及营养补充食品贸易,核心业务已转型][66] 业务收益与成本 - [2023年牙科服务收益约为203.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91.5万新加坡元增加约112.4万新加坡元或122.8%,占总收入约64.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保健品等贸易金额约为114.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218.5万新加坡元或65.7%][31] - [牙科种植新业务2023年销售达203.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长122.8%][33] - [2023年其他经营收入约36.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4.3万新加坡元][34] - [2023年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成本约113.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68%][35][36]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36.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322.1万新加坡元减少][38] - [2023年物业及设备折旧增加约1.1万新加坡元,因年内增加厂房及设备][40]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约186.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14%][44] - [2023年财务成本约5.5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16.3万新加坡元][45] 财务状况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85.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亏损减少][46] - [2023年末公司负债净额约1251.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末增加][4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亏损总额约为1251.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629.6万新加坡元有所增加][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0.6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51.2万新加坡元减少][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约为1210.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676.5万新加坡元增加][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借款约0新加坡元][80]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认为公司无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79]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认为现有商业模式可行有效,中国内地人口基数和老龄化提供广阔市场空间][19][27] - [公司将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改善公司治理,包括加强管理层调整、完善内控等][15] - [公司将整合资源发展香港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服务业务][16][19][27] - [公司将积极妥善处理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与债权人协商保障权益][20][21] - [公司考虑梳理非主营业务和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1][22] 人员变动 - [2023年1月31日杨章鑫调任执行董事,2024年2月28日辞任][85] - [2023年2月21日崔晗获委任为董事,何伟清辞任][85] - [2023年5月11日Loh Teck Hiong医生被罢免][85] - [2023年10月9日陆伟明被罢免,罗红会辞任][85] - [2023年11月17日李燕辉辞任][85] - [潘俊彥43歲,有醫療和教育領域經驗,自2024年1月31日起任中國錢包支付集團執行董事][136][137][138] - [崔晗42歲,在藥品製造、分銷等多方面有經驗,曾在毅德國際等公司任職][139][140] - [李宗舜47歲,有企業、財務及資產管理經驗,現任公司首席財務官][142] - [陸偉明51歲,在商業銀行等領域有超20年經驗,現為天泰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145][146] - [陸偉明曾在多家國際投資銀行擔任投資銀行專業人員,2021 - 2023年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47] - [周頴楠有5年处理首次公开发售项目经验和超6年审计等服务经验,自2022年6月6日起任千盛集团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148][149] - [楊博文有超20年财务规划及投资咨询经验,2001年6月获华盛顿大学双学士,2017年获加拿大皇家路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51][152] - [張佇綸有逾15年财务经验,2007年获迪肯大学会计与金融学士学位][154][155] - [莊瑋珊持有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学士学位,为香港会计师公会执业会员,2023年12月29日起任集一控股首席财务官等职][156][157][158] - [文潤華2024年3月11日被委任为公司秘书,持有工商管理学士及企业管治硕士学位][159] 股权与股东 - [2023年12月31日,李宗舜因购股权获行使持有公司6000000股普通股,约占0.46%股权][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Loh Teck Hiong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2.10024亿股公司普通股,占比15.77%][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Brisk Success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2.10024亿股公司普通股,占比15.77%][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Fung Yuen Yee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拥有2.10024亿股公司普通股,占比15.77%][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Li Mingcheng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拥有1.32968亿股公司普通股,占比9.98%,通过实益拥有人身份拥有69.6万股,占比0.05%][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香港民众健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拥有1.32968亿股公司普通股,占比9.98%][101] - [公司于2017年9月22日采纳购股期权计划,因该计划及其他购股期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获行使而可配發及發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過上市日期所有已發行股份的10%,除非获股东更新批准][107][110] - [截至报告日期,根据购股期权计划可供授出的未行使购股期权数目为零][111] - [截至授出日期止任何12个月期间内,各参与者行使根据该计划及公司其他购股期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期权而发行及将予发行的股份最高数目,不得超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12] - [购股期权的行使期由董事会酌情釐定,但不得超過授出日期后10年][113] - [授出购股期权的要约须在作出要约日期起计七日内接纳,购股期权承授人接纳要约时须向公司支付1.00港元][115] - [2022年9月29日合共6000万份购股权授予公司十名董事及合资格参与者,行使价每股0.109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9月29日至2032年9月28日][1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何伟清、李宗舜各有600万份购股权未行使,雇员有1200万份购股权未行使,总计1800万份购股权未行使][12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认为Brisk Success及Loh医生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不竞争契据承诺][124]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认识到实现高标准企业管治的重要性,已检讨并将持续检讨及改善公司企业管治常规][161]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基本遵守适用守则条文,但存在部分偏离情况][162] - [2022年9月7日至2023年1月31日,何伟清先生兼任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23年1月31日起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165] - [董事会未正式定义、建立相关政策或实践使企业文化与公司宗旨、价值观和战略一致][167] - [公司未有效列出专门保留给董事会批准事项的正式时间表,未建立管理汇报机制][169] - [2023年一段重要时间内,公司未建立有效机制确保会议记录草稿和最终版本及时发送给董事][170] - [2023年一段重要时间内,公司未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定期董事会会议材料高质量提前发送给董事][171] - [公司管理层未准备并向董事会成员提供每月最新情况评估][172] - [2023年公司未建立正式的反腐败政策和举报制度][173] - [董事会认为不合规主要因董事意见不一致,导致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实施无效][174] - [董事会于2024年初设计和实施新订及修订措施确保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结果将在即将发布的中期报告披露][175]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7] - [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GEM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多于三分之一][177]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管理,专注制定整体策略、批准发展计划及预算等][179] - [管理团队获董事会委派权力及职责进行集团日常管理,董事会定期检讨委派职能及工作][181] - [董事会特别委派管理层处理编制报告、执行内控和风险管理程序、遵守法规等事宜][1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董事会带来专业知识和独立判断,监督公司表现并贡献策略意见][184] - [公司为董事因公司活动面临法律行动的责任安排了适当保险][185] - [董事会定期举行会议讨论集团方向、策略、财务及运营表现,审批季度、中期及年度业绩][186] - [公司会提前至少三天向全体董事发送会议议程及相关文件,董事可向高级管理层获取资料及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87] - [公司秘书记录会议内容,会议纪要草稿和最终版本会送交董事,董事有权查阅会议文件及相关材料][188]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自上市日期起初步为期3年的服务合约,终止需提前不少于3个月书面通知][19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委任函,任期1至3年,特定情况可终止][194] - [根据章程细则,每届股东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退任董事可重选][195] - [2023年公司为董事安排有关GEM上市规则等的研讨会,全体董事出席][197] - [2023年12月31日各董事均有出席有关业务或董事职责的研讨会等活动][198] - [公司投购保险承保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范围按年检讨][198] - [董事会由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支持,各有明确职责和职权范围][199] - [董事委员会获足够资源,有权在职责内作决定或提建议][200] - [新委任董事将获全面正式特定的就任培训][191] - [董事须在有重大权益交易会议上放弃投票且不计入法定人数][190]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资本承担和重大或然负债][53][54][59][60]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资产抵押][62] - [公司股息派息将基于可用财务资源、投资需求及最佳股东回报确定,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3年末期股息][68][70] - [公司主要在新加坡、中国及香港经营,大部分交易分别以新加坡元、人民币及港元结算,无重大外汇风险][55][56] - [除已披露内容外,公司无其他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计划][5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集团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严重违反情况][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主要权益相关人士无重大及重要争议][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82]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委任书初步为期一年,可由任一方发出至少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88] - [概无拟于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的董事与公司订立一年内需支付赔偿(法定赔偿除外)才可终止的服务合约][89] - [董事袍金需在股东大会获股东批准,其他酬金由董事会参照董事职务、职责、表现和集团业绩厘定][90] - [公司已成立薪酬委员会,职责是咨询主席及/或行政总裁后,就薪酬政策等事宜向董事会提出建议][91] - [董事及集团五名最高薪人士的薪酬详情载于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或其关连实体无在重大交易、安排及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93] - [2023年公司无订立或存在涉及业务管理及行政的合约(雇佣合约除外)][95] - [除向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及香港强积金计划付款外,集团无经营其他退休福利计划,详情载于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有为董事利益订立的获准许弥偿条文生效,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投保责任保险][97]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6月17日上午10时在香港举行][126] - [为确定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及投票资格,公司将于2024年6月12日至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订立或存续的股权挂钩协议][128] - [刊发报告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至少25%由公众持有][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需披露的关连交易][130] - [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于2022年12月2
德斯控股(0843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30 20:5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3月2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0月13日于联交所GEM上市[15][16]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在新加坡和香港提供医疗、皮肤病及美容服务和产品[17] 财务报表编制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以新加坡元呈列[18][21] - 集团于本财政期间采纳与运营相关且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影响[24][25] 收益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未经审核收益约为309,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50,000新加坡元或59.29%[9] - 2023年第一季度牙科服务收益为264千新加坡元,贸易销售收益为45千新加坡元,总计309千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收益为759千新加坡元[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约450,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50,000新加坡元或59.29%[39] - 2023年第一季度牙科服务及贸易销售收益分别为264,000新加坡元和45,000新加坡元,分别占总收益约85%和15%[3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整体收益约为309,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50,000新加坡元或59.29%[4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牙科服务收益约为264,000新加坡元,占总收益85.4%[4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贸易销售贡献约45,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14,000新加坡元[50] 亏损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未经审核亏损约为1,827,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50,000新加坡元或12.04%[10]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约为0.15新加坡分,2022年同期约为0.22新加坡分[11]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1,826,000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2,077,000新加坡元[30]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827,000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2,077,000新加坡元[36]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0.15新加坡分,去年同期为0.22新加坡分[36] - 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录得亏损约182.7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亏损约207.7万新加坡元减少约25万新加坡元或12.04%[6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第一季度派付任何股息[1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股息[3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派付股息[95] 各项收支情况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经营收入为572,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3,000新加坡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开支为163,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638,000新加坡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雇员福利开支为797,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765,000新加坡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无形资产摊销为3,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3,000新加坡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8,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33,000新加坡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87,000新加坡元,2022年同期为433,000新加坡元[13] - 2023年第一季度其他经营收入572,000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73,000新加坡元[31] -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成本21,000新加坡元,去年同期为24,000新加坡元[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其他经营收入约为572,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略微增加499,000新加坡元[51]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分别约为163,000新加坡元及638,000新加坡元[52] - 其他直接成本主要来自实验室费用,公司通常将医疗检测外判[55][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雇员福利开支为797,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主要因员工人数减少[59] - 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约97.3万新加坡元增加约29.6万新加坡元或30.42%至2023年同期约126.9万新加坡元[65] - 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所得税开支均为零[67] - 财务成本归因于定期贷款利息开支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项下的租赁负债[66] 业务转型与规划 - 公司主营业务方向将转向牙齿种植业务,并已制定未来两年业务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40] - 集团核心业务已从提供皮肤医学美容及治疗服务转型为提供牙科护理和牙种植服务及贸易业务[48] - 公司认为中国内地牙齿种植业务市场广阔,现有商业模式可行有效[42] - 公司将集中资源支持牙科业务发展,维持审慎积极投资策略[43]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员工总数为32人,2022年同期为19人[6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3月31日,Loh Teck Hiong在公司普通股的好仓股份数为2.10024亿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15.77%[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Lee Chung Shun在公司普通股的好仓股份数为600万股,概约股权百分比为0.45%[69] - 2023年1月12日,因购股期权获行使,600万股股份配发给Lee Chung Shun[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Brisk Success持有公司210,024,000股普通股,占比15.77%;Fung Yuen Yee女士因配偶权益拥有相同数量股份及占比;香港民众健康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32,968,000股,占比9.98%;李明诚先生直接持有696,000股,占比0.05%,并因受控法团权益拥有132,968,000股,占比9.98%[73]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企业管治守则,并于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9] - 公司采纳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条款不逊于GEM上市规则规定,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遵守相关准则和守则[8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认为控股股东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遵守不竞争契据承诺[9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无董事、控股股东或其联系人在竞争业务中拥有权益[94] 购股权情况 - 2022年9月29日,公司向集团十名董事授出合共60,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09港元,可于2022年9月29日至2032年9月28日期间行使[81][8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何伟清、李宗舜各行使6,000,000份购股权,雇员行使6,000,000份购股权,剩余12,000,000份[83] 股份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8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无向董事等授出通过收购公司股份或债权证获益的权利,也无相关权利被行使或订立相关安排[85] 审核委员会 - 集团于2017年9月22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6]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审核财务申报程序、内控系统等[9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的未审核财报并提供意见[99] 人员构成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潘俊彦等四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颖楠等三人[99] 报告刊登 - 本报告将在GEM网站和公司网站刊登[100] 税务计算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7%计算,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33][34] 折旧相关 - 公司折旧开支主要包括专业设备、电脑及办公室设备、租赁物业装修[60] - 医疗设备及办公室设备一般于三至五年内折旧[61]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4-09 22:53
财务业绩概述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318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6.1万新加坡元或25%[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85.3万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627.4万新加坡元或47.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0.51新加坡分,上一年度为1.01新加坡分[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3180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4241千新加坡元;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收益为0,2022年为9034千新加坡元[3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溢利154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707千新加坡元[41]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674.9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864.9万新加坡元[5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1新加坡分,2022年为1.44新加坡分[5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685.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1312.7万新加坡元有所减少[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674.9万新加坡元[115]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51]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79] 各项费用收支 - 2023年其他经营收入为36.1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31.8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为163.7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353.4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36.3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322.1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8.4万新加坡元,与上一年度持平[7] - 2023年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3.4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12.3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8.5万新加坡元,上一年度为203.3万新加坡元[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经营收入为36.1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31.8万新加坡元[47]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为5.5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21.8万新加坡元[4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相关审核费用为22.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24.4万新加坡元[49]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233.8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312.3万新加坡元[55]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9万新加坡元,2022年为11.5万新加坡元[54] - 2023年保健品等贸易金额约114.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218.5万新加坡元或65.7%[65] - 2023年牙科业务销售为203.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112.4万新加坡元或122.8%[66] - 2023年其他经营收入约36.1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增加约4.3万新加坡元[67] - 2023年已用消耗品及医疗用品约113.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240.1万新加坡元或68%[68][69]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为236.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322.1万新加坡元减少,主要因减少人手[70]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约186.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30.1万新加坡元或14%[75] - 2023年财务成本约5.5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减少约16.3万新加坡元,主要因短期贷款利息开支减少[76] 附属公司问题 - 2022年11月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收到催款函,違約借款連同本金及應計利息合計約407.6萬新加坡元[14] - 2022年11月28日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未能償還違約借款,公司終止合併該附屬公司[15] - 取消綜合入賬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後,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就約407.6萬新加坡元計提全額撥備[17] - 2023年3月23日公司收到函件,被要求向新加坡清盤附屬公司債權人支付約660萬新加坡元[18] - 2023年10月公司收到清盤呈請書,聆訊延期至2024年4月15日,公司董事認為清償負債約476.8萬新加坡元且已計提充足撥備[19] 财务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1210.2萬新加坡元,財務擔保確認為流動負債約407.6萬新加坡元[2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30.6萬新加坡元[20] - 2023年公司负债净额约为1251.9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629.6万新加坡元增加[78] - 2023年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0.6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51.2万新加坡元减少[81] - 2023年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为1210.2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676.5万新加坡元增加[8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为1210.2万和1251.9万新加坡元[115] - 集团为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提供财务担保负债407.6万新加坡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0.6万新加坡元[115] 资金压力应对 - 公司採取積極溝通、精簡業務及尋求融資等措施紓緩流動資金壓力[22][23] - 公司董事認為未來十二個月有足夠營運資金,以持續經營基準編製綜合財務報表恰當[24] 会计准则影响 - 应用会计准则修订本未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造成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30]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部分将于2024年1月1日、2025年1月1日开始的年度期间或之后生效[31]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所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在可预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32] 业务分部情况 - 持续经营业务分为牙科业务和贸易销售两个可呈报分部,2023年牙科业务收益2039千新加坡元,贸易销售1141千新加坡元;2022年分别为915千新加坡元和3326千新加坡元[35][41] - 集团来自外来客户的收益主要源自香港及中国,2023年香港1141千新加坡元,中国2039千新加坡元;2022年分别为3326千新加坡元和915千新加坡元[43][44] - 2023年非流动资1008千新加坡元,其中香港645千新加坡元,中国363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3620千新加坡元,均在香港[45] - 2023年客户A-贸易销售分部贡献收益93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1293千新加坡元[46] - 持续经营业务中,牙科服务2023年收益1632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216千新加坡元;销售种植牙及口腔保健相关产品2023年为246千新加坡元,2022年为91千新加坡元等[34] 股本情况 - 2023年公司法定股本为10亿股,面值0.01港元,股本为10万港元[58] - 2023年公司股本为230.3万港元,较2022年初的149.3万港元有所增加[59] - 2023年行使购股权,以196.2万港元(相当于33.6万新加坡元)认购1800万股公司普通股,其中18万港元(相当于3万新加坡元)计入股本,178.2万港元(相当于约30.6万新加坡元)计入股份溢价账[60] 业务发展与战略 - 2024年3月21日公司取得皇仁医疗董事会控制权,皇仁医疗将作为附属公司入账,财务业绩等并入集团报表[61] - 2024年3月21日公司发布业务更新公告,将采用新业务计划及战略振兴医疗保健服务业务分部[107] - 订立股东协议后集团将拥有皇仁医疗董事会控制权,皇仁医疗将作为附属公司入账[107] - 集团将重点通过皇仁医疗在香港推广及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务[108] 员工情况 - 2023年末员工总数为32人,较2022年末的50人减少[71] - 2023年末集团共有32名员工,较2022年的50名减少;2023年员工成本约为236.3万新加坡元,较2022年的约322.1万新加坡元减少[90] 公司治理 - 2022年9月7日至2023年1月31日,何伟清身兼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2023年1月31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区分[95] - 公司在2023年部分企业管治守则条文未有效执行,主要因董事意见不一[96][97][98][99][100][101][102] - 董事会承诺实施新订和修订措施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并将在中期报告披露结果[103] - 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遵守规定交易准则及公司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4] 审核相关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职责包括检讨财务申报程序等[109][11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核委员会和外聘核数师审阅[111] - 核数师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未能取得足够审核凭证[114] - 公司董事以持续经营为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但核数师无法就其恰当性得出结论[118][120] 信息披露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查阅[122] - 公司载有GEM上市规则规定资料的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予股东[122] - 本公告自刊发日期起最少一連七日载于GEM网站「最新公司公告」网页[123] - 本公告亦将在公司网站刊載[123]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Q4 - 季度业绩
2024-03-22 12:24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计收益约为2,250,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0%[11]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计虧損约为3,921,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7%[12]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每股虧損约为0.31新加坡分,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14]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为2,250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2,419千新加坡元有所下降[16]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3,921千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的-5,500千新加坡元有所改善[16]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每股盈利为-0.31新加坡分,较2022年同期的-0.47新加坡分有所增长[16]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总综合损失为3,744千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美容服务、咨询服务、处方及配药服务、治疗服务和其他服务[70]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的医疗服务收入为0,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变化[80]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的贸易销售收入为778千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有下降[80] - 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润表现稳健[72] - 公司核心业务将转向牙种植服务,2023年第三季度牙科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约65.4%[89][90] - 公司认为中国内地的牙种植业务市场潜力巨大,人口基数和老龄化现象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91] 公司财务 - 公司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录得虧損约3,921,000新加坡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8.7%[120] - 公司股东情况:Brisk Success持有210,024,000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的15.77%[127] - 公司高管持股情况:Loh醫生持有Brisk Success的70%股权[123] - 公司已采纳关于董事证券交易行为的行为准则,并董事们确认他们一直遵守相关规定[140][141]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 中期业绩
2024-03-22 12:23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收入约为1,309,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2.7%[12][1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虧損约为2,794,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3.5%[13][14] - 公司每股虧損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0.37新加坡分降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0.20新加坡分[13][15]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389,000新加坡元[20] - 公司提供给新加坡清盘附属公司的金融担保负债总额约为4,076,000新加坡元[23] - 公司的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9,389,000新加坡元[52] 资金需求和筹资计划 - 公司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或其他途径筹集足够资金来清偿未偿余额[25] - 公司正在积极寻求替代融资方案,以清偿现有债务和未来运营和资本支出[56]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将有足够的营运资金在未来十二个月内支持其运营和履行财务义务[57] 业务发展和市场前景 - 公司认为牙种植业务在中国内地有巨大市场潜力,已制定未来两年的业务发展计划和运营目标[108][109][110] - 公司将主要资源投入支持和推动牙科服务的持续发展,为股东带来最大成果和价值[111][112] 股东情况和股权结构 - 公司主要股东Brisk Success持有公司权益的15.77%,Loh Teck Hiong医生持有Brisk Success的70%股权[3] - Li Mingcheng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和实益拥有人的身份持有公司9.98%的股份[164] - 公司已于2017年9月22日采纳了购股权计划,向十名董事授出了总计6,000,000份股票期权[174]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Q4 - 季度业绩
2024-03-22 12:22
业绩总结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未经审计收入约为309,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59.29%[11] - 2023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827,000新加坡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15] - 公司主要从事在新加坡和香港多个中心提供医疗、皮肤病和美容服务和产品[19]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香港和中国市场,分别为45千新加坡元和264千新加坡元[32] - 公司核心业务将转向牙齿种植服务,2023年第一季度牙科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约85%[42][43] - 公司将继续采取审慎积极的投资策略,密切监察运营表现,为股东带来最大成果和价值[45][46] - 公司的药物和消耗品成本主要受药物和消耗品的使用量和采购成本影响,与患者就诊次数、提供的治疗数量和复杂程度相关[55][56] - 公司的员工福利开支为797千新加坡元,员工总数为32人[61][62] - 公司已采纳了购股权计划,共授出了60,000,000份股票期权给十名董事[83] - 公司未向任何董事或其配偶或未满18岁子女授予购买公司股份或债券的权利[87] - 公司在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遵守了不竞争承诺,控股股东未直接或间接参与与公司业务竞争的任何业务[91][94]
德斯控股(08437)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7 16:39
股份供股 - 公司供股的目的是为了筹集资金用于一般營運資金及其他用途[1] - 每股供股股份的淨價约为0.095港元,認購價较股份在2022年2月21日的收市價有溢价约4.17%[2] - 供股所得款項淨額约为41.0百萬港元,已动用于多个用途[3] 用途分配 - 公司已动用13.4百万港元的所得款项淨额用于中國醫美業務、醫學影像業務和牙科服務相關業務的潜在发展计划[4] - 配售所得款项淨额约为19.1百万港元,已用于多个用途[8] - 上市所得款项淨额约为44.7百万港元,已用于策略性地擴展及加強在新加坡的診所網絡[9] 公司财报电话会议 - 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了季度收入和利润数据[13] 公告发布 - 公司将公告连续七天发布在GEM网站和公司官网上[14]
德斯控股(08437)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02 18:25
公司业绩 - 公司在2022年度的收入和利润表现稳健[1] - 公司分业务线和分地区的收入和利润情况[1] - 公司管理层对2022年度业绩的讨论和分析[7] - 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的綜合業務收入为4,241,000新加坡元,年度淨虧損约为18,649,000新加坡元[14] - 公司已开始实施主营业务的战略转型,从新加坡的皮肤医疗和美容业务转向中国大陆的牙科服务[16] - 公司将继续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改善治理,加强管理层的调整[19][20] - 公司将集中资源发展主营业务,以中国大陆为主要业务区域,将牙科种植作为核心业务[21] - 公司将积极处理债务问题和其他历史遗留问题,保护公司权益,最大限度减少债务对业务的影响[23][24] - 公司2022年收入为4,241,000新加坡元,年度虧損为18,649,000新加坡元[32]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实现至少530家牙种植服务网点,完成不少于19,000颗牙种植,销售收入不少于97.4亿元人民币和销售毛利不少于1.87亿元人民币[36] - 公司认为中国内地的牙种植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人口基数庞大且老龄化现象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37] 公司股东和股权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楊章鑫先生、崔晗先生、李宗舜先生、Loh Teck Hiong醫生等[8]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2022年12月31日的持股情况[74] - 公司股东週年大会上擬重選的董事没有一年内可终止的服务合同[65]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2022年12月31日未持有公司股票、相关股票或债券[78] 公司治理 -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治理,并采纳了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中的企业治理守则[141] - 董事会认为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的角色应当分开,不应由同一人担任[142] - 公司未建立有效机制确保董事会成员在会议后合理时间内收到会议记录的草稿和最终版本[148] - 公司未在2022年建立正式的反腐败政策和举报制度[151] - 公司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由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