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富国际(08511)
icon
搜索文档
民富国际(0851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6 16:36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实现收益约71.5百万港元[33] - 公司与黄冈福圆文化合作的项目在2024年贡献收益约6.9百万港元[32]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80.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1.8%[49]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销售设备增长46.3百万港元[49] - 毛利率从2023年的30.3%下降至2024年的21.8%[51] - 年內亏损从2023年的28.4百万港元减少28.7%至2024年的20.3百万港元[55] - 殡葬业务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贡献收益约2.1百万港元[44]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从2023年的5.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22.6百万港元[5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4.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14.7百万港元[64] 融资与资本结构 - 公司通过供股筹集最多24百万港元,实际收到19,893,183股供股股份,占供股股份总数的8.29%[8]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有两年期信用贷款4.6百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1%[10] - 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于2024年3月31日为零,较2023年3月31日的15%有所改善[16] - 公司通过供股和配售获得净额约22,338,000港元[73] - 公司于2023年7月21日成功配售220,000,000股未获承购股份,占未获承购股份总数的99.95%[100] - 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建议供股,计划发行最多240,000,000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24百万港元[100] - 供股股份配发及发行数量为239,893,183股,占供股项下提呈供认购的供股股份总数约99.96%[127]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业务[102] - 公司计划加大销售和营销力度,扩大销售队伍规模,扩充销售网点和覆盖区域,以赢得新投标和更多客户合约[79]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建立研发中心,招聘更多技术人才,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79] 企业管治 - 公司致力于通过持续改善企业管治常规及程序,推行高水平企业管治[121] - 公司认为由曾伟金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将为集团提供强有力且持续的领导力[122] - 公司已重新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05(1)、5.05(2)、5.05A及5.28条[123]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的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12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已确认遵守规定交易标准[124] - 董事会负责集团的整体领导、监督战略决策及监察业务及表现[125] - 董事会已成立三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2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132] - 杜莉女士于2024年2月2日辞任后,公司仅有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05(1)、(2)、5.05A及5.28条的规定[1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以诚信态度执行职责,并遵守适用法律及法规[135] - 公司已就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适当的责任保险,保险范围将每年进行检讨[13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05(1)及(2)条以及第5.05A条的规定[137]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旨在实现集团董事会多元化,依据“举贤任能”的原则进行综合考虑[141] - 公司董事会有九名董事,其中一名为女性,进一步阐述了董事会的多元化程度[147] - 董事已同意适时向公司披露其在公众公司或机构所持职务的数量及性质及其他重大承担[15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董事會會議共舉行15次,執行董事黃敏智先生出席率為100%[170] - 審核委員會於2024年3月31日由路盛偉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兼主席)和周文明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66]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審核委員會共舉行四次會議,周文明博士出席率為100%[173]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員會審閱並批准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及高級管理層薪酬待遇[176] - 提名委員會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評估了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並建議及批准董事變動[179]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业绩已审阅[183] - 公司财务申报系统、合规程序、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已审阅[183] - 薪酬委员会于2024年3月31日由两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3] - 提名委员会于2024年3月31日由两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6] - 提名委员会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五次会议[187]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阅董事会架构、规模、组成及多元化[188] - 提名委员会可提名适当数量的人选填补董事临时空缺[188] - 提名委员会在甄选独立非执行董事时考虑建议人选的独立性[191] - 提名委员会可要求建议人选提供额外资料及文件[192] - 董事会在推荐人选于股东大会参选事宜上拥有最后决定权[198] 风险管理 - 公司已实施信贷政策,并持续监控信贷风险,最大信贷风险为银行现金、受限制现金、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的账面值[86] - 公司通过监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维持足够流动资金以应对运营需求[88] 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31项已注册专利,包括6项发明专利和25项实用新型专利[41] 公司结构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为719,893,183股,法定股本为5,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的普通股[99] - 郑伟禧先生于2020年12月加入集团担任财务总监,并于2021年1月7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28] 客户与市场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并无任何重大退货或收到客户重大退货[9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81]
民富国际(0851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6 22: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4月20日于港交所GEM上市[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设备制造及殡葬业务[5]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从事设备制造业务和殡葬业务[24] 财务数据对比(年度)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80,501千港元,较2023年的31,974千港元增长151.77%[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62,943千港元,2023年为22,271千港元[2] - 2024年毛利为17,558千港元,2023年为9,703千港元[2] - 2024年年内亏损为20,256千港元,2023年为28,412千港元[2] - 2024年总资为48,319千港元,2023年为61,948千港元[4] - 2024年总负债为18,845千港元,2023年为32,050千港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3港元,2023年为0.06港元[3] - 2024年设备制造业务收益7598.1万港元,殡葬业务收益205.1万港元,总额8050.1万港元;2023年对应收益分别为2964.2万、130.5万、3197.4万港元[17] - 2024年已售货品成本6294.3万港元,外包研发开支502.2万港元;2023年对应开支分别为2227.1万、300.9万港元[18] - 2024年其他收入143.2万港元,其他亏损净额35.3万港元;2023年对应收入和亏损分别为74万、64万港元[1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262.6万港元,2023年为163.4万港元[2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009.8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0.03港元;2023年对应亏损和每股亏损分别为2825.1万、0.06港元[21]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1225.7万港元,已确认累计减值亏损147.7万港元,净额1078万港元;2023年对应款项、亏损和净额分别为1428.8万、186.3万、1242.5万港元[2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523.7万港元,2023年为68.9万港元[23] - 2024年折旧185.9万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62.6万港元;2023年对应折旧和摊销分别为158.9万、163.4万港元[15][1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805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的3200万港元增加151.8%,主要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销售设备增长4630万港元[29] - 销售成本由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2230万港元增加182.6%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6290万港元[30] - 毛利由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970万港元增加81.0%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1760万港元,毛利率于2024年保持在21.8%(2023年:30.3%)[31] - 年内亏损由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2840万港元减少28.7%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2030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增加[3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2260万港元(2023年:560万港元),主要因银行及手头现金增加1040万港元以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930万港元[36]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为零(2023年3月31日:15%),有两年期信用贷款460万港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1%[37] - 2023年8月2日发行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33.8万港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未动用款项净额为320万港元,占比14.3%[40]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受限制现金约70万港元(2023年:380万港元),租赁资产抵押账面净值约零港元(2023年:450万港元)[42] - 因集团实体功能货币对呈列货币汇率波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全面收入中亏损270万港元[44]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包括贸易应收款项108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1470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610万港元[48]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有40名雇员(2023年:27名)[51] 业务板块财务数据 - 公司业务分为3D设备制造业务和殡葬业务两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1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设备制造业务收益78450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2051千港元,总额80501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设备制造业务亏损10119千港元,殡葬业务亏损1739千港元,总额11858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中央行政费用为5772千港元,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7630千港元[14] - 2024年新增非流动资产总额3197.4万港元,其中设备制造业务3066.9万港元,殡葬业务130.5万港元[15]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方面,2024年获4个新项目,完成4个新项目和3个往年延续项目,有1个正在进行的3D扫描解决方案项目[2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集团拥有6项已注册专利,包括2项发明专利及4项实用新型专利,并有1项发明专利及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注册阶段[26] - 设备制造及系统建设服务中,与黄冈福圆文化的项目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贡献收益约690万港元[27] - 殡葬业务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贡献收益约210万港元[28] 财务报表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于2024年6月26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6] - 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于2024年6月26日由审核委员会审阅[60] - 集团核数师长青已核对初步公告与综合财务报表草稿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61] - 本业绩公告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发,2024年年报将适时寄发并于相关网站刊出[62] - 公告将在公司网站刊载,自刊发日起至少七天载于联交所网站“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页[63] 会计准则应用 - 公司于2023年4月1日起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对财务表现、状况及披露无重大影响[9]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表现及会计政策披露无重大影响[9][10] - 公司尚未应用部分已颁布但未于2023年4月1日开始财政年度生效的新准则等,初步评估生效时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2] 法规影响 - 香港《2022年雇佣及退休计划法例(抵销安排)(修订)条例》将于2025年5月1日生效,对公司长服金负债及员工成本无重大影响[11] 公司未来规划 - 未来集团将有机扩张,扩大经营规模,扩大人才库招聘专业人员[45]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54] 公司治理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依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制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曾伟金先生兼任[55] - 2024年2月2日杜莉女士辞任后公司独立董事人数及组成不符规定,5月2日委任陈女士后重新遵守规定[56] - 集团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规定交易标准,截至2024年3月31日各董事已遵守[5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任何股息,2023年亦无股息[58] 重大事项披露 - 董事不知悉2024年3月31日后至业绩公告日期有须披露重大事项[59] - 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资本承担、重大投资、重大投资计划[40][41][47][49] - 除出售联营公司外,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50] 人员名单公布 - 公告日期执行、非执行及独立董事人员名单公布[63]
民富国际(0851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4 16:37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173.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03.6万港元[6] - 2023年前三季度总收益为123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4.5万港元[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239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045千港元增长2.86%[35][3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1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殡葬业务贡献180万港元[75] 财务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9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36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归因于毛利增加[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8港仙,2022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2.70港仙[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亏损为73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94.5万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可呈报分部除所得税前亏损为759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493千港元收窄27.67%[35][38] - 2023年上半年,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591千港元,殡葬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125千港元[35] - 期内亏损由1080万港元减少26.1%至800万港元,主要由于毛利增加[7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亏损为1.38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2.70港仙收窄48.89%[49] 财务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7.1799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1948亿港元有所增加[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848.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05万港元有所减少[14]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995.3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055.1万港元有所减少[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184.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139.7万港元有所增加[11]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权益为4.345亿港元,较2023年4月1日的2.9937亿港元有所增加[16]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14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4288亿港元有所下降[53][54] - 2023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1.0193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545万港元大幅增加[55]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30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689万港元有所增加[56] - 2023年9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1.7227亿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1.3285亿港元有所增加[60] - 2023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115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7488万港元大幅减少[61] 财务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所用现金为962.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产生现金302.8万港元[19]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3.6万港元,较期初的430.1万港元增加[19] - 2023年发行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为2252.5万港元[1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80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30万港元有所增加[83]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252.3万港元,截至9月30日已动用1168.4万港元,占比51.9%[88] 业务板块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999.3万港元,殡葬业务收益为175万港元[33] - 2023年第三季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销售设备收益为999.3万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393.5万港元[33] - 2023年第三季度殡葬业务销售墓地及骨灰龛的代理服务收益为109.9万港元,高于2022年同期的44.9万港元[33] - 2023年上半年,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9993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为1751千港元[35] - 殡葬业务占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14.1%,2022年为9.1%[72] 财务其他指标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5个正在进行的精密3D扫描解决方案项目[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拥有31项已注册专利,22项发明专利及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注册阶段[7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568.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3.9万港元[6] - 同期毛利由390万港元增加44.4%至570万港元,主要因殡葬业务贡献[7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销售成本、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及行政开支为191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249千港元下降10.03%[41]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70万港元至110万港元,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研发开支减少[7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得税开支为37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99千港元增长25.08%[44] - 因集团实体功能货币对呈列货币汇率波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全面收入中录得亏损130万港元[89] 财务报告相关情况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法编制[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告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且并无异议[68] - 审核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及守则条文制定书面职权范围[123]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由路盛伟先生担任主席[123]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提供外部核数师相关建议等[12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常规等[123] - 审核委员会已讨论及审阅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及中报[12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發任何中期股息,与2022年相同[4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105]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和殡葬代理服务业务[21] - 公司主要业务为按项目基准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无长期合约安排,正加大销售和营销力度[100]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建立研发中心,招聘技术人才以保持技术领先优势[100] 公司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完成黄冈市福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股权的投资,无其他重大投资[94]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06] 公司股权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黄敏智先生持有公司122,461,800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17.01%[107][110] - 公司2018年采纳的购股计划,截至中报日期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情况,有效期10年[111]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或其紧密联系人无从事竞争业务或利益冲突业务[112] - 报告期内,公司无订立须遵守GEM上市规则披露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3]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由曾伟金先生担任,偏离GEM上市规则相关规定[1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守则适用条文[120]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41名雇员,较3月31日的27名有所增加[97] - 2023年4 - 8月,公司有董事辞任和获委任情况[117][118] - 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曾伟金先生等三人[124] - 报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周瑞兆先生等三人[124] - 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路盛伟先生等三人[124] 公司致谢情况 - 董事会感谢集团管理层、员工、股东、商业伙伴及其他专业人士支持[124] 供股情况 - 2023年8月2日公司完成供股,发行2.39893183亿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52.3万港元[63] - 供股发行最多2.4亿股供股股份,已收到1989.3183万股有效接纳及申请,占比约8.29%,配售2.2亿股未获承购股份,占比约99.95%[84] 设备购置出售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购置及出售设备,2022年同期购置4.9百万港元且并无出售[50] 收益及资产地域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公司所有收益及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38][39]
民富国际(0851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0 17:0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4月20日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9]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代理服务业务[9] -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和殡葬业务[35]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2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1173.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03.6万港元[3] - 2023年第三季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9993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为1099千港元,其他收益为647千港元[14] - 2023年前六个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9993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为1750千港元,其他收益为647千港元[14] - 2023年第三季度总收益为117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036千港元;2023年前六个月总收益为1239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45千港元[14]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中,2023年前六个月技术服务收益为99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944千港元[14] - 殡葬业务中,2023年前六个月销售墓地及骨灰龕的代理服务收益为17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101千港元[1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9993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1751千港元,集团总收益12390千港元;2022年同期对应收益分别为10944千港元、1101千港元、12045千港元[16][17] - 殡葬业务占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约14.1%,2022年为9.1%[3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1.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9%,主要因殡葬业务贡献增加[38] 财务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90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136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归因于毛利增加[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8港仙,2022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2.70港仙[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亏损为76.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47.5万港元[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期内亏损为12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84.9万港元[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3591千港元,殡葬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1125千港元,集团总亏损7590千港元;2022年同期对应亏损分别为4263千港元、2892千港元、10493千港元[16][17]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7728千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558654千股,每股基本亏损1.38港仙;2022年同期对应亏损为10792千港元、加权平均数400000千股、每股基本亏损2.70港仙[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8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1%,主要由于毛利增加[42]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995.3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055.1万港元有所减少[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5184.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139.7万港元有所增加[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总负债为2848.6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3205万港元有所减少[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归属公司拥有人的权益为4331.3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989.8万港元有所增加[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拥有人权益为43450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 -137千港元,总额为43313千港元[7]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3143亿港元,较3月31日的1.4288亿港元有所下降[27] - 2023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1019.3万港元,较3月31日的154.5万港元大幅增加[29]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30.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68.9万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3年9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7.19893183亿股,较3月31日的4.8亿股增加[31] - 2023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115.6万港元,较3月31日的748.8万港元有所下降[30] - 2023年9月30日关联方其他应付款项为782.8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57.2万港元有所增加[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480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430万港元有所增加[44] 现金流量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为9625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为2815千港元,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为21557千港元[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0535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836千港元[8] 成本及开支情况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货品成本6704千港元,员工成本4641千港元,总销售成本、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及行政开支19118千港元;2022年同期对应成本分别为8106千港元、4648千港元、21249千港元[1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70万港元至110万港元,主要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的研发开支减少[40] 所得税情况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所得税及递延所得税均为374千港元;2022年同期对应所得税均为299千港元[19] - 集团在中国的附属公司标准税率为25%,广州魁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仍适用该优惠税率[20] - 香港正丰、宝泽及MGW Swans按“核定溢利基准”缴纳中国所得税,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课税收入按其收益的15%计算[2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發任何中期股息[2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中期股息[64] 业务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有5个正在进行的3D扫描解决方案项目[36]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拥有31项已注册专利,22项发明专利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注册阶段[36] 供股及款项使用情况 - 2023年5月30日,董事会建议供股,最多筹集2400万港元;7月21日,99.95%未获承购股份已成功配售[45] - 2023年8月2日,供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52.3万港元;截至9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083.9万港元,占比48.1%[48] 汇率影响情况 - 由于汇率波动,集团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于其他全面收入中录得亏损130万港元[51] 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完成黄冈市福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股权的投资,并无其他重大投资[5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计划[56][57] 人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41名雇员,较2023年3月31日的27名有所增加[58] 股东权益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黄敏智先生持有本公司122,461,800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17.01%[6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主要股东黄先生持有本公司122,461,800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17.01%[67] 购股计划情况 - 公司于2018年3月26日有条件采纳一项于2018年4月20日生效的购股计划,有效期为10年,截至公告日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情况[68][69] 业务发展计划 - 集团加大销售和营销力度,扩大销售队伍规模,扩充销售网点及覆盖区域以获取新合约[59] - 集团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建立自身研发中心,招聘更多技术人才[6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重大收购、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情况[65] 关联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无须遵守GEM上市规则披露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71] 人事变动情况 - 2023年4月24日梁家榮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74] - 2023年7月20日路盛偉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主席[74] - 2023年8月1日寧杰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杜莉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74]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認為曾偉金擔任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對業務前景有利,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遵守GEM上市規則守則條文[75] - 審核委員會根據相關規則制定書面職權範圍,現有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路盛偉任主席[76] - 審核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向董事會提供外部核數師相關建議、審閱財務報表等[77] - 審核委員會審閱本集團會計原則及常規,討論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及中報[78] 其他事项 - 董事會感謝管理層、員工、股東、商業夥伴及其他專業人士支持[79] - 公告日期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名單[79] - 公告將於公司網站及披露易網站刊載[79]
民富国际(08511)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16:41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0.7%[5] - 2023年报告期收益为6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9千港元[7] - 2023年Q2公司总收益65.1万港元,较2022年Q2的700.9万港元下降90.7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0百万港元减少约90.7%,主要因设备交付递延[41] 财务亏损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6.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4.9百万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4港仙,2022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24港仙[5] - 2023年报告期经营亏损为6,5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70千港元[7] - 2023年报告期期内亏损为6,7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43千港元[7] - 2023年报告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6,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43千港元[7] - 2023年Q2公司可呈报分部除税前亏损672.1万港元,较2022年Q2的473.1万港元增加42.06%[25][28]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643.8万港元,较2022年Q2的494.3万港元增加30.24%[36] - 2023年Q2每股基本亏损1.34港仙,较2022年Q2的1.24港仙增加8.06%[36] - 期内亏损由4.9百万港元增加36.0%至6.7百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减少[47] 股本与累计亏损 - 2023年4月1日公司股本为37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75千港元[10] - 2023年4月1日公司累计亏损为30,19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36,635千港元[10]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代理服务业务[12]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和殡葬业务[21] 各业务收益情况 - 2023年Q2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无收益,2022年Q2为635.7万港元;殡葬业务收益65.1万港元,较2022年Q2的65.2万港元基本持平[23] 税务情况 - 2023年Q2公司无即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2022年Q2为21.2万港元[31] - 公司在中国的附属公司及经营标准税率为25%,部分附属公司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31]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Q2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3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支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66] 收益地域与资产分布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公司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28][29] 成本开支情况 - 毛利由去年同期2.9百万港元减少80.7%至0.6百万港元[42]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0.7百万港元至0.5百万港元,主要因员工成本等减少[45] - 行政开支由6.03百万港元略微减少0.2%至6.02百万港元[46] 资本负债与现金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5%,较3月31日的15%上升[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7百万港元,高于3月31日的4.3百万港元[50] 项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获1个新项目,有5个正在进行的项目[39] 股权收购 - 2023年7月31日完成收购目标公司20%股权,代价约4,795,000港元[58] 员工数量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33名雇员,多于3月31日的27名[60]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7] 股东权益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黄敏智先生持有公司122,461,800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25.51%[69]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自2018年3月26日采纳购股权计划起至报告日期,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计划[73] 竞争业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董事或紧密联系人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业务[74] 关连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无订立须遵守GEM上市规则披露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75] 供股情况 - 2023年5月30日公司建议供股,8月2日已发行239,893,183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33万港元[76] 人员变动情况 - 自2023年4月24日起,梁家荣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80] - 自2023年7月20日起,路盛伟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81] - 自2023年8月1日起,宁杰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杜莉女士获委任相关职务[81] 上市规则合规情况 - 2023年4月24日梁家榮辭任後公司僅有兩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不符合GEM上市規則[86] - 2023年7月20日路盛偉獲委任後公司重新遵守相關上市規則[8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審核委員會已成立,包括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由路盛偉擔任主席[88] - 審核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向董事會提供外部核數師相關建議、審閱財務報表等[88]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公司會計原則及常規,討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個月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及第一季度報告[88] 董事构成情况 - 截至報告日期,執行董事為曾偉金、葉嘉凌及黃敏智;非執行董事為周瑞兆、張小玲及李曉璇;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路盛偉、杜莉及周文明[89]
民富国际(08511)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1 18:26
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0.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6.4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4.9百万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1.34港仙,2022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24港仙[2] - 2023年报告期收益为6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009千港元[3] - 2023年报告期经营亏损为6,5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70千港元[3] - 2023年报告期除所得税前亏损为6,7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31千港元[3] - 2023年报告期内亏损为6,7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43千港元[3] - 2023年Q2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357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为65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52千港元[10] - 2023年Q2可呈報分部除稅前虧損672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731千港元[12][13] - 2023年Q2所得税开支为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2千港元[14]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64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943千港元[20] - 2023年Q2每股基本亏损1.34港仙,2022年同期为1.24港仙[20] - 2023年Q2每股摊薄亏损与基本亏损相同,2022年同期也相同[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集团收益约0.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7.0百万港元减少约90.7%[25] - 毛利由2022年同期的2.9百万港元减少80.7%至2023年的0.6百万港元[2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0.7百万港元至2023年的0.5百万港元[27]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的6.03百万港元略微减少0.2%至2023年的6.02百万港元[28] - 期内亏损由2022年的4.9百万港元增加36.0%至2023年的6.7百万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5%,较3月31日的15%上升[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7百万港元,较3月31日的4.3百万港元增加[31]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4月20日于联交所GEM上市[5] - 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代理服务业务[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和殡葬业务,均在中国开展[9][11][21] 项目与专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5个正在进行的项目,皆属精密3D扫描解决方案项目,且获得1个新项目[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6项发明专利及22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2项发明专利及2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注册阶段[22]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2023年Q2派發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19]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支付中期股息(2022年:无)[46] 股权交易 - 2023年7月31日,公司完成收购目标公司2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4,195,000元(相当于约4,795,000港元)[40]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33名雇员,较2023年3月31日的27名有所增加[41]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黄敏智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持有公司122,461,800股普通股,权益百分比为25.51%[48] - 主要股东黄先生于2023年6月30日持有公司122,461,800股股份,权益百分比为25.51%[49] - 2023年4月24日梁家榮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7月20日路盛偉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8月1日寧杰先生辞任多项职务,杜莉女士获委任多项职务[56] 供股情况 - 公司于2023年5月30日建议供股,以每股0.1港元的认购价发行最多240,000,000股供股股份,最多筹集24,000,000港元[54] - 截至2023年8月2日,已发行239,893,183股供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233万港元[54] 业务发展策略 - 集团主要业务为按项目基准向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因无长期合约安排,正加大销售和营销力度,扩大团队规模和销售网点[42] - 集团所在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技术发展快,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建立研发中心,招聘技术人才[43]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7] 购股计划 - 公司于2018年3月26日有条件采纳一项于2018年4月20日生效的购股计划,有效期为10年,截至报告日期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情况[50][51]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董事遵守规定交易标准[55]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制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曾伟金先生一人担任[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守则适用条文[57] - 梁家榮先生辞任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及组成不符规定,路盛偉先生获委任后重新遵守相关规定[58]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则和守则制定书面职权范围,现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路盛偉先生任主席[59]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委任核数师提建议、审阅财务报表等[60]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会计原则及常规,讨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资料及第一季度报告[61] 其他 - 董事会感谢管理、员工、股东、商业伙伴及专业人士支持[62] - 公告将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刊载至少七天[62] - 中国附属公司标准税率25%,魁科机电科技等适用15%优惠税率[14][15]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公司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13]
民富国际(0851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6-30 16:39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为中国领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专注为航空、航天等行业客户提供高端精密3D检测及精密加工解决方案[13] - 2022年5月18日,公司与黄冈福圆文化订立设备制造及系统建设服务协议,设计建设回龙山地智能骨灰龛及数字智能旅游景区系统[14] - 公司预期向不同行业其他潜在客户推广设备制造及系统建设服务[14] - 2023年4月13日,公司订立买卖协议,有条件同意收购黄冈福圆文化20%股权[15] - 目标公司主要从事提供安葬及殡葬服务,收购使公司参与中国殡葬服务行业[15]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业务[150]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实现收益约3200万港元,较上年增加1.5%[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32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5%,主要因殡葬业务贡献130万港元[21] - 销售成本由上一年度的1890万港元增加17.5%至2230万港元[22] - 毛利由上一年度的1260万港元减少22.8%至97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30.3%[23][24]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由上一年度的430万港元减少41.3%至260万港元[25] - 行政开支由上一年度的1830万港元增加33.7%至2450万港元[28] - 年内亏损由上一年度的920万港元增加207.3%至2840万港元[3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流动净资产约为56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5%,有两年期信用贷款550万港元,年利率4.1%[32][33] - 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因汇率波动在其他全面收入中录得亏损350万港元[4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46]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的其他金融资产包括贸易应收款项124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430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150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高级管理层薪酬在100.0001万至150万港元之间的有1人[13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付/应付外聘核数师酬金总额为90万港元[133] - 公司法定股本为50亿股每股面值0.0001美元的普通股,2023年3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为4.8亿股[147] - 2022年12月20日完成配售事项,最多配售8000万股普通股,占配售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所得款项净额约530万港元[14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1110万港元[166] - 集团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量占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约87%,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量占约34%[179] - 集团来自五大供货商的采购量占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总采购量约83%,来自最大供货商的采购量占约41%[1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8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任何股息,2022年也无股息[18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股息[163] - 董事会将继续审阅股息政策,保留更新、修订、修改及取消的酌情权,不保证特定期间派付特定金额股息[1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对集团业务重大且董事有重大权益的有效合约,公司及附属与控股股东及附属无有效重大合约[191] 公司发展规划 - 集团加大销售和营销力度,扩大销售队伍规模,扩充销售网点及覆盖区域[50] - 集团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建立研发中心,招聘技术人才[50] 风险管理 - 集团已实施信贷政策,持续监察信贷风险[51] - 集团未订立利率掉期对冲利率风险[53] - 集团监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通过内部现金流及借款应付资金需求[54] - 公司面临控制、监管、营运和信贷四类风险,已实施风险管理政策[1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不合规事项[134] - 董事将持续监控、评估及审阅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确保符合规定并适时调整改善[135] - 公司将为董事、高级管理层成员及相关雇员提供培训和法规最新资料[135] - 如有需要,公司可考虑委任外部中国和香港法律顾问提供合规意见[13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充分且有效[137]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3年2月8日李晓璇女士和张玲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61][62] - 2022年1月7日宁杰先生和周文明博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63][66] - 2022年11月4日曾先生获委任为合规主任[67] - 2022年1月7日郑伟禧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秘书[68]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根据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制定,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曾伟金先生一人担任,偏离守则第A.2.1条规定[7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72] - 2023年4月24日梁家荣先生辞任后,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及组成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多项规定[73] - 集团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已遵守该标准[74][75]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战略决策及业务表现监督,已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并转授职责[78] - 公司已就董事法律诉讼安排适当责任保险,保险范围每年检讨[7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董事会有九名董事,其中一名为女性[90]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将适时检讨政策[88] - 候选董事的甄选基于多元化标准,最终根据候选人长处及对集团贡献决定[84] - 全体董事均为董事会带来不同经验、知识及技能,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于相关委员会[93] - 新获委任董事获提供就任须知,全体董事年内遵守持续专业发展规定[94] - 董事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包括参加座谈等及阅读相关资料[95] - 每届股东大会上,当时三分之一董事应轮值退任,获委任填补空缺的董事任期至首次股东大会[97] - 各董事初始任期为三年,黄先生等五人将在应届股东大会退任并符合重选连任资格[9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12次董事会会议、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4次薪酬委员会会议、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01] - 执行董事曾伟金出席全部12次董事会会议、4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0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家荣出席11次董事会会议、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及1次股东大会[101]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就委任及罢免外聘核数师向董事会提建议、监督财务报表完整性等[10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梁家荣、宁杰及周文明博士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7]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就集团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10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周文明博士、宁杰及曾伟金组成,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董事会架构等并就董事相关事宜向董事会作推荐建议[1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曾伟金、宁杰及周文明博士组成,大部分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公司董事会于2018年12月25日采纳提名政策[1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秘书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28] - 曾伟金于2022年11月4日获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130] - 提名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建议批准董事变动[115] - 提名委员会评估人选参考信誉、经验等多方面因素[120] - 董事会拥有推荐人选在股东大会参选事宜的最终决定权[124]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服务合约任期三年,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三年[170] - 公司已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身份确认书,认为其均属独立人士[175] 其他事项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22项已注册专利,8项发明专利在注册阶段[20] - 2022年12月20日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53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36]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须在要求提出后两个月内举行[138] - 2022年8月26日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对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的建议修订[14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发生对业务有严重影响的重大违法违规事件[1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27名雇员,2022年为25名[159] - 公司与雇员、客户、供货商均保持良好关系,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重大纠纷[158] - 2023年3月31日,董事黄敏智通过鼎域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22,461,800股普通股,占比25.51%[193] - 2023年3月31日,黄敏智为鼎域实益拥有人,持有10,000股,占比100%[194] - 截至年报日期,鼎域和黄敏智分别以实益权益和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122,461,800股,占比25.51%[197] - 公司于2018年3月26日有条件采纳上市日期生效的购股计划[200]
民富国际(0851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27 21: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6月2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5] - 公司股份于2018年4月20日在港交所GEM上市[5] - 附属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代理服务业务[5] 财务报表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于2023年6月27日经董事会批准刊发[6] - 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无重大影响[10][11] - 集团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核对初步公告所载有关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一致,但未发表意见或核证结论[60] 收益情况 - 2023年收益为3197.4万港元,2022年为3151.4万港元[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30,669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1,305千港元,集团总收益31,974千港元[14] - 2023年3D精密检测解决方案销售设备收益1,027千港元,技术服务收益30,669千港元,殡葬业务销售墓地及骨灰龕代理服务收益1,305千港元[16] - 2023年客户A交易收益10,875千港元,客户E交易收益9,121千港元,客户F交易收益3,996千港元[16] - 2023年及2022年集团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所有非流动资产均位于中国[15] - 2023年收益约3200万港元,较2022年的3150万港元增加1.5%,主要因殡葬业务贡献130万港元[26] 亏损情况 - 2023年年内亏损2841.2万港元,2022年为924.5万港元[2] - 2023年每股亏损0.07港元,2022年为0.02港元[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亏损13,373千港元,殡葬业务亏损6,367千港元,集团总亏损19,740千港元[14] - 2023年年内亏损2840万港元,较2022年的920万港元增加207.3%[32]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总资6194.8万港元,2022年为7176.3万港元[4] - 2023年总负债3205万港元,2022年为1537万港元[4] - 2023年3月31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15%,集团有两年期信用贷款550万港元,年利率4.1%[3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其他金融资产包括贸易应收款项124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430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150万港元[45] 成本开支情况 - 2023年已售货品成本22,271千港元,外包研发开支3,009千港元,员工成本10,205千港元[18]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中物业及设备1,589千港元,使用权资产2,600千港元,无形资产2,746千港元[18] - 2023年借款利息268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934千港元,财务成本1,202千港元[18] - 2023年销售成本2230万港元,较2022年的1890万港元增加17.5%[27] - 2023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260万港元,较2022年的430万港元减少41.3%[29] - 2023年行政开支2450万港元,较2022年的1830万港元增加33.7%[30] - 2023年所得税开支160万港元,2022年为所得税抵免10万港元[31] 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 2023年毛利970万港元,较2022年的1260万港元减少22.8%,毛利率降至30.3%[28] 现金流及资金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净现金约950万港元,流动净资产约56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30万港元[33] - 2023年3月31日受限制现金约380万港元,租赁机动车以账面价值约450万港元租赁资产作抵押[39] 业务项目情况 - 集团业务分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和殡葬业务两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13] - 2023年获得10个新项目,完成6个新项目和4个延续项目,有4个项目正在进行[25] 知识产权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22项已注册专利,8项发明专利在注册阶段[25] 股份配售情况 - 2022年11月30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按每股0.069港元配售最多8000万股,占配售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较相关收市价折让8%和18.82%[35] - 2022年12月20日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53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3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4.8亿股[36] 收购事项 - 2023年4月13日集团拟419.5万元人民币收购黄冈市福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股权[42] - 2023年4月13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有条件同意收购黄冈市福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419.5万元(相当于约479.5万港元)[57] - 截至本业绩公告日期,供股及收购黄冈市福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股权事项均未完成[56][58] 供股事项 - 2023年5月30日,董事会建议按每持有两股已发行股份获发一股供股股份,以每股0.1港元认购价进行供股,最多发行2.4亿股供股股份,筹集最多2400万港元(扣除开支前)[56] 雇员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有27名雇员,较2022年增加2名[4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51]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任何股息,2022年亦无股息[55] 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守则之适用守则条文,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偏离守则规定[52] - 梁家荣先生于2023年4月24日辞任后,公司仅有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及组成未能符合GEM上市规则多项规定[53] - 集团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所载规定交易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已遵守规定交易标准[54] 业绩审阅情况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业绩于2023年6月27日由审核委员会审阅[59] 公告刊发情况 - 本业绩公告于公司网站www.minfuintl.com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发,2023年年报将适时寄发股东并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刊发[61] 汇率影响情况 - 集团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因汇率波动在其他全面收入中录得亏损350万港元[41] 新准则评估情况 - 集团已开始评估新订或经修订准则及修订的影响,预期生效后不会对财务表现及状况产生重大影响[12]
民富国际(08511)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02-15 16:42
财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25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2%[5] - 2022年第三季度收益为1322.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115.6万港元[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和殡葬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总收益2.5268亿港元,较2021年的2.2135亿港元有所增长[22][24]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2.4001亿港元,其中销售设备2.2085亿港元,技术服务1916万港元[24] - 殡葬业务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1267万港元,主要来自销售墓地及骨灰龛的代理服务[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约25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4.2%,主要因殡葬业务贡献130万港元[44] 财务亏损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148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700万港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增加[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3.88港仙,2021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75港仙[5] - 2022年前三季度销售成本为1900.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475.6万港元[7] - 2022年前三季度毛利为625.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737.9万港元[7] - 2022年前三季度行政开支为1691.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016.6万港元[7] -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亏损为1334.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641.4万港元[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可呈报分部除所得税前亏损1.4182亿港元,其中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亏损4790万港元,殡葬业务亏损457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4838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3.88港仙[38] - 同期,公司毛利为6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2%[4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190万港元至210万港元,主要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推广及招待费减少[47] - 行政开支增加66.4%至1690万港元,主要因员工成本、研发开支、折旧及摊销增加[48] - 期内亏损增加112.1%至1480万港元,主要因行政开支增加[49] 配售情况 - 2022年配售普通股所得款项为5300万港元[10] - 2022年11月30日,公司与独家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069港元配售最多80,000,000股普通股,占配售完成后已发行股本约16.67%[82] - 配售价较2022年11月30日收市价每股0.075港元折让约8.00%,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每股约0.085港元折让约18.82%[82] - 2022年12月20日配售事项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299,000港元,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82][83] 业务情况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业务[12]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获9个新项目,完成4个延续项目,有4项正在进行的项目[42] - 殡葬业务为新业务,占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收益约5.0%[43] - 公司主要业务为按项目基准向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无长期合约安排,正加大销售和营销力度[67] - 公司主要客户为高端设备制造商,计划加大研发力度,建立研发中心,招聘技术人才[67] 税务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所得税开支656万港元,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656万港元[32] - 公司于中国的附属公司广州魁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享有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32] - 公司于英属处女群岛的附属公司获豁免缴纳英属处女群岛所得税[35] - 公司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获豁免缴纳开曼群岛所得税[39] 股息情况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派發任何中期股息[3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派发现金中期股息[72] 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鼎域技术有限公司持有122,461,800股,占比25.51%;黄敏智先生通过鼎域技术有限公司间接持有相同数量股份,占比25.51%[75] 风险管理 - 公司已实施信贷政策,持续监察信贷风险[68] - 公司利率风险主要来自银行借款,未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对冲,利率大幅波动时将采取措施管理[69] - 公司监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预期通过营运现金流和金融机构借款应付未来现金需求[70] 人员变动 - 自2022年11月4日起,黄先生辞任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等职务,曾伟金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87][88] - 自2022年11月4日起,叶女士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88] - 自2023年2月8日起,李晓璇女士及张小玲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1] 公司合规与审核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公司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外,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所载守则的适用守则条文[87] - 审核委员会现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由梁家荣先生担任主席,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提供外部核数师相关建议等[9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常规、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财务资料及第三季度报告[93] 其他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30.7%,较2022年3月31日的10.0%增加[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0项已注册专利,19项发明专利及8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注册阶段[4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36名雇员,较2021年的27名增加[64]
民富国际(0851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2-11-14 17: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1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9.7%[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为503.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38.3万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益约12.0百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9.7%[7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亏损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亏损108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为410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2.70港仙,2021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1.03港仙[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经营亏损为547.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43.7万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为994.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92.9万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792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2.70港仙[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262.9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2426.6万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4163.1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4749.7万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总负债为3140.9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537万港元[11] - 2022年9月30日,归属公司拥有人的权益为4285.1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5639.3万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477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6,253千港元有所减少[50] - 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4,931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431千港元有所增加[52] - 2022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942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600千港元有所减少[5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为13023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0452千港元有所增加[5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租赁负债为5559千港元,而2022年3月31日为19千港元[58] - 2022年9月30日净资本负债比率为25.8%,较2022年3月31日的10.0%增加[79] - 于2022年9月30日,集团受限制现金为38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50万港元),融资租赁项下机动车价值46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产生现金302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5千港元;经营活动产生/(所用)净现金302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5)千港元[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净现金(502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产生净现金140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1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8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25)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738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660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1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335千港元[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开支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销售成本、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及行政开支为21,24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4,710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9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20千港元[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因汇率波动在其他全面收入中录得亏损280万港元[82] - 于2022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本承担[84] - 于2022年9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85]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5000000000股,股本为3905000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400000000股,股本为312400港元[6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中吴先生款项为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49千港元减少[6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他应付款中鼎域技术为3562千港元、黄先生为1791千港元、叶女士为1617千港元,IFG Swans为0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有变化[6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收益1094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979千港元;殡葬业务收益11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总额1204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979千港元[3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可呈报分部除所得税前亏损(4263)千港元,殡葬业务为(2892)千港元,未分配为(3338)千港元,总额为(10493)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计入分部亏损计量的利息开支为(557)千港元,折旧为(1746)千港元,摊销为(1348)千港元,利息收入为9千港元[3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殡葬业务占收益约9.1%,2021年不适用[71]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在中国从事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业务及殡葬业务[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所有收益均于中国产生,2022年及2021年9月30日,集团所有非流动资均位于中国[36][37] - 公司于中国的附属公司及经营标准税率为25%,魁科机电科技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适用15%的优惠税率[40] - 香港正丰、宝泽以及MGW Swans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应课税收入按收益的15%计算[4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获得6个新项目,完成3个延续项目,有5项正在进行的项目[7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拥有17项已注册专利,13项发明专利及5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注册阶段[70] - 于2022年9月30日,集团共有42名雇员(2021年:22名)[90] 股息分配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现金股息[43]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支付中期股息(2021年:无)[98] 证券交易与购股计划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99] - 公司于2018年3月26日有条件采纳购股计划,4月20日生效,有效期10年,自采纳至中报日期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权情况[105] 关联交易与合规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或其紧密联系人无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利益冲突业务[106] - 报告期内公司无订立须遵守GEM上市规则披露规定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0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已遵守规定交易标准[110] 人员变动 - 2022年11月4日起,黄先生辞任多项职务,曾伟金先生获委任多项职务[113] - 2022年11月4日起,叶女士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14] 股权结构 - 于2022年9月30日,黄敏智先生于公司股份中拥有好仓,所持普通股数目为144,097,800,权益百分比为36.02%[100] - 于2022年9月30日,黄敏智先生于相联法团鼎域技术股份中拥有好仓,所持股份数目为10,000,权益百分比为100%[101] - 鼎域技术持有好仓股份144,097,800股,权益百分比为36.02%,黄先生因受控法团权益也拥有相同股份及权益比例[104] - 远盈资本有限公司持有好仓股份50,627,200股,权益百分比为12.66%,何俊杰因受控法团权益也拥有相同股份及权益比例[104] 审核与报告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梁家荣先生任主席,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财务资料及中报[117] 财务报表基础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呈列,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22][23] 后续重大事件 - 2022年9月30日后至中报日期,除财务报表附注16披露外无重大事件[109] 物业设备交易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购买物业及设备约4.9百万港元,出售物业及设备约0.2百万港元[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