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亮控股(08612)

搜索文档
维亮控股(0861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2:4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维亮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612,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苏秉根、刘德生等,独立非执行董事詹德礼、杜敏等[2][8] - 公司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北角电气道183号友邦广场34楼3403室[8] - 核数师为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8] - 法律顾为易庭暉陈伟健律师事务所[8] - 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8] - 注册办事处位于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 Cayman Islands[8] - 股份过户登记总处为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8]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8] 业绩公布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将公布,中期报告全文将于8月30日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可供阅览[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股票市场总成交额从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约1070万港元降至2024年同期约750万港元,跌幅约30%[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7453571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63824港元,降幅30%[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710615港元,2023年同期为2743264港元,降幅74%[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亏损12735955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37162港元,增幅27%[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剔除特定项目后亏损12733960港元,2023年同期为8612779港元,增幅48%[11] - 集团收入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0.7百万港元减至2024年同期的约7.5百万港元,减幅约30%[23]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服务成本约为6.7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7.9百万港元[24] - 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净额约13,000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约1.4百万港元[25]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为11.3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8.4百万港元[26]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约零港元,2023年同期抵免约0.5百万港元[27] - 集团亏损净额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0.0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同期约12.7百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3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1.1百万港元;计息贷款约2.8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2.5百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约18.5%,2023年12月31日约14.6%[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持有重大投资[3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12月31日为零港元[3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聘用15名全职雇员和2名兼职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13名全职雇员和2名兼职雇员;2024年和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分别约为600万港元和550万港元[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7453571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63824港元;毛利为710615港元,2023年同期为2743264港元;期内亏损为12735955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37162港元;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分别为1.48港仙和1.16港仙[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偿还透支融资380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3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待决诉讼[44] - 2024年6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无与集团业务或财务表现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43] - 报告期内及直至报告日期,集团无严重违反相关现行法律法规的情形[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8,769,067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9,145,876港元有所下降[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7,676,401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454,167港元减少[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9,343,843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470,082港元大幅增加[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1,667,442)港元,而2023年12月31日为10,984,085港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6,911,560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692,704港元降低[5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2,781,144)港元,其中汇兑储备减少45,189港元,累计亏损增加12,735,955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298,803)港元,较2023年的(1,793,740)港元增加[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1,630,861)港元,而2023年为6,637,018港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净额为230,250港元,2023年为(6,646,044)港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33,645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659,959港元减少[53] - 2024年上半年总体销售额为383,902港元,2023年为176,115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服务收入为4,186,148港元,2023年为2,394,153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租车收入为193,102港元,2023年不适用[63] - 2024年上半年机器租赁收入为2,168,419港元,2023年为7,289,656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为522,000港元,2023年为150,000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为7,453,571港元,2023年为10,663,824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外部客户的分部收入总计7453571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63824港元[64][6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2650547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68593港元[64][65] - 2024年上半年机器租赁收入为2168419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289656港元下降约70.25%[64][65] - 2024年上半年买卖机械、工具及零件的总体销售额为383902港元,2023年同期为176115港元,增长约117.98%[64][65] - 2024年上半年建筑服务收入为4186148港元,2023年同期为2394153港元,增长约74.85%[64][65]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50005港元,2023年同期为512402港元,下降约70.72%[68] - 2024年上半年总体销售额成本为341864港元,2023年同期为158458港元,增长约115.75%[69] - 2024年上半年自有资产机器及设备折旧为1147459港元,2023年同期为2204283港元,下降约47.94%[6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均无支付或宣派股息[7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亏损1278.1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3.72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48港仙,2023年同期为1.16港仙[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机器及设备总成本约16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640万港元[74]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162.3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04.64万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为414.6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43万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计673.1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8.90万港元[7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25.31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5.52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456.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9.50万港元[77] - 法定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80亿股,股本均为80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均为8.64亿股,股本均为864万港元[7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为零港元[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销售公司股份行为[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器租赁收入从2023年上半年约730万港元减至2024年同期约220万港元[13] - 买卖机械、工具及零件总体销售额从2023年上半年约20万港元增至2024年同期约40万港元[14] - 运输服务业务2024年上半年无收入,2023年同期为80万港元[15] - 地基工程2024年上半年贡献收入约42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40万港元[16] - 放贷业务2024年上半年贷款利息收入总额约52.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5万港元[20] - 租车收入总额从0增加0.2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车队使用率为73%,租车收入占总收入约3%[21] 股份配售信息 - 2021年12月10日完成配售1亿股股份,2022年3月21日完成配售4400万股股份[41] 股权持有信息 - 2024年6月30日,苏秉根先生通过保汉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762.5万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3.20%[83] - 苏秉根先生持有相联法团保汉100%股权[85] - 赵曼弛女士持有52,630,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股权约6.09%[87] 购股计划信息 - 公司于2019年6月21日通过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报告期内无相关购股操作[88] 董事相关权益信息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公司无使董事及高管获利益的股份或债权证购买安排[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公司无董事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内,无董事等人士业务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利益冲突[9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直至报告日期,无董事资料变更[92] 公司治理信息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由苏先生兼任,未订定股息政策[94] 审核委员会信息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洁女士为主席[95]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4年上半年业绩符合准则和规则且披露充分[95] - 报告期内公司核数师未审核集团2024年上半年财务业绩[95] 会计政策信息 - 编制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基本一致,仅因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有变动[60] - 公司于2024年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6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修订对公司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公司正评估部分修订对现有贷款协议的影响[61] 税务信息 - 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部分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71]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22:45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3,088,446港元,2022年为16,341,937港元,2021年为30,380,967港元,2020年为54,452,178港元,2019年为45,898,633港元[10]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601,886港元,2022年为5,081,335港元,2021年为17,524,090港元,2020年为17,119,047港元,2019年为24,708,597港元[10]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36,727,040港元,2022年亏损33,228,690港元,2021年亏损21,510,769港元,2020年亏损14,329,772港元,2019年溢利2,134,812港元[10]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约2310万港元,较2022年约1630万港元增加约41.7%或680万港元[13]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约3670万港元,2022年约332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出售机器及设备亏损增加、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的减值亏损以及行政开支增加,部分被机器及设备的减值亏损减少所抵销[13] - 公司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毛利约36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9.4%或150万港元,毛利率降至约15.6%[19] 已终止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亏损为0,2022年亏损286,750港元,2021年亏损10,352,600港元,2020年亏损422,532港元,2019年亏损为0[1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资产为50,600,043港元,2022年为102,098,974港元,2021年为153,925,994港元,2020年为181,553,076港元,2019年为173,977,450港元[10] - 2023年总负债为10,907,339港元,2022年为25,679,230港元,2021年为47,764,725港元,2020年为58,158,136港元,2019年为42,867,959港元[10] - 2023年资产净值为39,692,704港元,2022年为76,419,744港元,2021年为106,161,269港元,2020年为123,394,940港元,2019年为131,109,491港元[10] - 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231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680万港元或41.7%[15][19] - 公司年内亏损由2022年约332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约3670万港元[20] - 2023年公司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亏损约4.25港仙,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1]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约163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2310万港元,增幅约41.7%[50] - 2023年销售及服务成本约1950万港元,2022年约1130万港元[51] - 2023年毛利约360万港元,毛利率约15.6%[52] - 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从2022年约24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530万港元[53] - 2023年财务成本约80万港元,2022年约180万港元[54] - 2023年行政开支约1990万港元,2022年约1420万港元[55] - 年内亏损从2022年约332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3670万港元[57] - 2023年资本负债比率约14.6%,2022年约27.1%[6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约96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160万港元,周转天数从约388.6天减至约143.0天[65]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用作融资租赁及银行借贷抵押的机器及机械总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410万港元和2570万港元[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150万港元,2022年约为290万港元[6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2年为零港元[7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为零港元[7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收购计划[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及联属公司[79]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总员工成本分别约为1130万港元和1040万港元[8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机器租赁收入由2022年约1600万港元减至2023年约990万港元[24] - 买卖机械、工具及零件总体销售额由2022年约3.6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400万港元[27] - 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由2022年约3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80万港元[29] - 2023年建筑服务业务产生800万港元收入,2022年为零[30] - 2023年放贷业务产生收入42,000港元,2022年为零港元[46] 放贷业务相关情况 - 维亮资本放贷业务专注一年期短期贷款,贷款利率主要为固定年利率18%[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两笔尚未收回的贷款,应收贷款(信贷亏损拨备前)总额为580万港元,信贷亏损拨备约为8.1万港元[4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放贷业务的最大借款人及两大借款人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约52%及100%[41] - 按初始贷款开始日期划分,45日内应收贷款(信贷亏损拨备前)为300万港元,181日至365日为280万港元,总计580万港元[43] - 按到期日划分,未到期应收贷款为580万港元,逾期为0,总计580万港元[43] - 已抵押贷款的贷款与抵押品价值比率不得超过90%,期限不得超过36个月[44] - 无抵押贷款借款人的债务与收入比率不得超过50%,期限不得超过24个月[44] - 接纳贷款申请前,需根据内部政策进行信贷评估,包括查阅背景资料、财务资料等[33] - 董事按个别基准考虑贷款申请,参考信贷评估结果及贷款目的、申请人信贷记录等因素[34] - 制定贷款回收及贷款组合监察政策,若借款人未还款,会先要求还款,持续未还则委聘法律顾问[35] - 应用“三阶段模型”,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根据信贷质量变动和估算预期经济亏损厘定[39] 应收账款管理政策 - 商务及行政部门将对逾期超过90日的应收账款进行书面跟进[71] - 会计及人力资源部门将每季进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并评估,向董事汇报以求批准作出坏账拨备[72] 董事委任及相关情况 - 张伟于2023年6月23日获委任,38岁,有房地产、农业、贸易等多领域工作经验[85] - 陈乐燕于2023年6月30日获委任,39岁,2011年7月成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2015年9月成特许公司治理公会会士,有逾10年审计等经验[87][88] - 詹德礼41岁,2022年2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12月任惠陶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90] - 杜敏于2023年8月3日获委任,50岁,2023年2月14日出任天成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91] - 陈洁于2023年8月31日获委任,40岁,2015年7月成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会员,2020年7月成资深会员[92][93] - 2023年6月23日张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期至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22] - 2023年6月30日陈乐燕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任期至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23] - 2023年8月3日杜敏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24] - 2023年8月31日陈洁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至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125] - 刘德生及詹德礼将于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接受重选[126] 企业管治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已采纳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企业管治守则,除下文披露偏离情况外[96] - 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区分,现由苏秉根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恰当[97] - 公司未每月向董事会提供更新资料,而是不定时提供业务资料[98] - 公司未制定股息政策,董事会将综合多因素决定未来股息[99] - 全体董事确认2023年度遵守证券交易必守标准及行为守则[100]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5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3][108][114] - 公司已制定董事可保留及转授的职能职责,设董事委员会确保董事会高效运作[110]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多因素实现可持续平衡发展[112][113] - 董事年龄介乎33岁至71岁,1名执行董事及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女性[114] - 2023年度董事会严格遵守多元化政策,按综合因素甄选成员[115] - 提名委员会负责确保董事会成员多元化并检讨政策,每年披露实施情况[116] - 2023年董事会举行12次会议,苏秉根出席率58.3%(7/12),刘德生75%(9/12),林东升66.7%(8/12)等[117]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初步为期3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为期1年,均可由公司重续[119]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三分之一以上[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28条规定标准[13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34条规定标准[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公司符合GEM上市规则第5.36A条规定标准[138] - 薪酬委员会获转授责任,厘定个别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136] - 董事会致力确保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人数至少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未知悉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虑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已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149] 委员会相关情况 - 公司于2019年6月21日设立审核委员会并明确主要职责[1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四次会议,詹德礼出席率100%(4/4),陈洁出席率100%(1/1),杜敏出席率100%(2/2),李德辉出席率100%(3/3),余伟亮出席率100%(2/2)[1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詹德礼出席率100%(3/3),苏秉根出席率约66.7%(2/3),张伟出席率100%(2/2),杜敏出席率100%(1/1),陈洁出席率0%,霍熙元出席率100%(1/1),李德辉出席率约66.7%(2/3),余伟亮出席率约50%(1/2)[13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苏秉根出席率约66.7%(2/3),林东升出席率约66.7%(2/3),詹德礼出席率100%(3/3),杜敏出席率100%(1/1),陈洁出席率0%,李德辉出席率约66.7%(2/3),余伟亮出席率约50%(1/2)[14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詹德礼、杜敏及陈洁组成,陈洁为主席[132] - 薪酬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苏秉根、张伟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詹德礼、杜敏及陈洁组成,詹德礼为主席[135]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苏秉根、林东升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詹德礼、杜敏及陈洁组成,苏秉根为主席[138]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 集团高级管理人员(不包括董事)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在零港元至100万港元(包括主席)的有1人[151] 核数及非核数服务费用情况 - 集团2023年核数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1300千港元,2022年为500千港元;2023年非核数服务已付/应付费用为70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154] 内部监控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已委任外聘独立内部监控顾问每年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56] 公司秘书相关情况 - 陈乐燕女士于2023年6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1:46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位于香港和澳门的建筑项目提供各种机械租赁服务、购买和销售机械及零件、提供建筑工程和放贷服务[11]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机器租赁、放贷业务、机械销售、建筑服务和运输及其他服务[19] - 公司分部收入主要来自外部客户的机器租赁、机械销售、建筑服务和其他服务,根据不同准则确认收入[21] 会计准则变动 - 綜合財務報表按照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符合公司條例及聯交所GEM證券上市規則[12] - 公司因香港取消强積金-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的会计影响而进行了会计政策变动[14] - 公司已追溯执行香港会计师公会关于长期服务金义务的指引,以提供更可靠和相关的数据[16] - 公司未提前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17] 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度持續經營業務虧損为36,727,04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33,228,690港元有所增加[30]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614,291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9,636,112港元大幅下降[32] - 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准备率为4.18%,较二零二二年的0.12%有显著增加[33] - 贸易应付款项为1,055,213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529,941港元有所增加[36] - 主要管理人员的基本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为4,770,6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的3,077,246港元有所增加[36] 经营展望 - 公司预计下一财政年度面临挑战,将采取谨慎的经营管理策略[37] - 公司对建筑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将继续专注于核心业务[38]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机器租赁、建筑服务、运输及其他服务等方面,截至二零二三年达到23,088,446港元[40] - 公司收入增幅约为41.7%,主要由建筑服务和放贷业务收入增加所致[41] 审计与公告 - 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核对的财务数据与公司年度报告一致[87] - 公司将在适当时候发布年度业绩公告并寄发年报给股东[88] - 公司董事承担对公告内容的全部责任,确保准确完整无误导[89]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Q3 - 季度财报
2023-11-14 16:3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入为16,509,590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24,298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为13,101,127港元,2022年同期为8,446,498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毛利为3,408,463港元,2022年同期为6,277,800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837,573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28,808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7,857,99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56,197港元[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持续经营业务)为2.07港仙,2022年同期为1.55港仙[6] - 2022年1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8,200,000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8,640,000港元[7] - 2022年1月1日累计亏损为14,862,453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66,235,883港元[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023年前三季度为1785.7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5.6197万港元;2023年第三季度为782.082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9.7249万港元[22]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2022年前三季度为28.675万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0[23] - 公司收入从2022年前三季度约147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前三季度约1650万港元,增幅约12.2%,主要因提供建筑服务收入增加[27][29] - 公司销售及服务成本2023年前三季度约为13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4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地基建筑分部服务成本增加[31] - 公司其他开支净额2023年前三季度约为3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20万港元,减少主要因无2022年确认的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410万港元及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增加约330万港元[32] - 公司行政开支2023年前三季度约为1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09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租金相关开支增加[33] -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所得税抵免约100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约60万港元,主要因2023年前三季度应课税溢利减少[34]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2年前三季度约134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前三季度约1790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减少约290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亏损增加约120万港元、租金相关开支增加约120万港元、出售厂房及设备亏损增加约330万港元,部分被出售附属公司亏损减少约410万港元抵销[27][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三季度机器租赁收入为175.8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5694万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904.79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1.9108万港元[15] - 2023年第三季度总体销售额为3.89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万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21.51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万港元[15] - 2023年第三季度建筑服务收入为375.50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2023年前三季度为614.92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15] - 2023年第三季度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9.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3279万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109.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969万港元[15] - 2023年前三季度来自放债服务的利息收入为2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16] - 2022年前三季度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5.9194万港元,销售成本为5.1837万港元,毛利为0.7357万港元[21] - 2022年前三季度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28.675万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8.675万港元,出售亏损为409.5565万港元,期内亏损为438.2315万港元[21] 公司股本及股份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21日,公司透过配售发行44,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为400万港元,净额约为380万港元[8] - 2022年股本增加440,000港元,约330万港元计入股份溢价[8] - 2021年12月10日,公司按每股0.15港元发行1亿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46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3年6月30日,约990万港元(约67.6%)已动用[55] - 2022年3月21日,公司按每股0.09港元发行4400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80万港元,用于偿还透支融资,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悉数动用[56]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460万港元,2021年度动用120万港元,2022年度动用134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为零[58] - 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80万港元,2022年度动用38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未动用金额为零[5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股份[39] - 截至报告日期,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同意授出、行使、注销购股股权或有已失效之购股股权[46] 公司管理层及人员变动 - 2023年8月31日起,李德辉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陈洁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51] 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情况 - 公司于2022年4月29日完成出售Yummy Network全部股权[27] - 2023年9月2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维亮有限公司出售机器,总代价为600万港元[54]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苏秉根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拥有27,625,000股,占公司股权3.20%[41] - 2023年9月30日,苏先生于相联法团保汉的股权百分比为100%[42] - 2023年9月30日,李海东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中拥有51,970,000股,占公司股权6.02%[45]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2023年第三季度所得税抵免(递延税项)为44.81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243万港元;2023年前三季度为97.95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7.2611万港元[17] - 香港利得税按期间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17] 公司股息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概无支付或宣派股息,报告期末以来也无建议派付任何股息[19] - 公司未订定股息政策,董事会将考虑多项因素后决定宣派或建议未来股息[61]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应用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15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但未遵守守则条文第C.2.1条、D.2.5条及第F.1.1条[60]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苏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可提供有力且一致的领导,提升决策效率[60] - 公司认为以集团业务规模、性质及结构而言,需要时聘用外聘独立专业人士进行内部审计更具成本效益[60] 公司风险因素 - 集团客户群集中,主要客户亏损或项目数量减少可能影响营运及财务业绩[63] - 集团收入以项目为基础,若未能持续获得新地基建设项目订单,收入可能低于预期[63] 审核委员会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洁女士为主席[6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67] - 审核委员会认为相关报表遵照适用会计准则、GEM上市规则及其他适用法律规定编制并已作出适当披露[67] 报告相关情况 - 报告将自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68] - 报告为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69]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1-13 19:59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6,509,590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24,298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3,408,463港元,2022年同期为6,277,800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837,573港元,2022年同期为13,728,808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7,857,99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56,197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17,857,99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442,947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持续经营业务)为2.07港仙,2022年同期为1.55港仙[11]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前九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7,857,990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56,197港元;2023年第三季度亏损为7,820,828港元,2022年同期为5,197,249港元[2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前九月每股基本亏损为2.07港仙,2022年同期为1.55港仙;2023年第三季度为0.91港仙,2022年同期为0.60港仙[26] 公司股本及权益变化 - 2022年1月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8,200,000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8,640,000港元[12] - 2022年1月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107,323,795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110,657,638港元[12] - 2022年1月1日公司累计亏损为14,862,453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66,235,883港元[12] - 2022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为106,161,269港元,2023年9月30日为58,561,754港元[12] 公司股份发行情况 - 2022年3月21日,公司配售发行4400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400万港元,净额约380万港元,股本增加44万港元,约330万港元计入股份溢价[13] - 2021年12月10日,公司发行1亿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460万港元,净配售价约每股0.1458港元[59] - 2022年3月21日,公司发行4400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80万港元,净配售价约每股0.0858港元[62] 各业务线收入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机器租赁收入为175.8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6.5694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机器租赁收入为904.792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1.9108万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总体销售额为3.899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总体销售额为21.511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55万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建筑服务收入为375.509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建筑服务收入为614.92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为29.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6.3279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为109.7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969万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营业额为584.57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473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营业额为1650.95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2.4298万港元[1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来自放债服务的利息收入为2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20] 所得税抵免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抵免为44.81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2243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所得税抵免为97.958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7.2611万港元[21] - 香港利得税按期间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期间无澳门税务影响,澳门分部业绩计入香港税务影响[21] 已终止经营业务情况 - 2022年4月29日,公司完成出售Yummy Network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全部股权[24] - 公司已终止经营业务在2022年前九月收入为59,194港元,销售成本为51,837港元,毛利为7,357港元,除税前亏损为286,750港元,出售亏损为4,095,565港元,期内亏损为4,382,315港元,2023年前九月相关数据均为0[25] - 自2022年3月18日起,买卖电子及家用产品分部财务业绩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39] - 2022年4月29日,公司完成出售Yummy Network全部股权事项[30] 公司财务指标变化原因 - 公司收入从2022年前九月约1470万港元增加约12.2%至2023年前九月约1650万港元,主要因提供建筑服务收入增加[29][33]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2年前九月约134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前九月约1790万港元,主要因毛利减少约290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亏损增加约120万港元、租金相关开支增加约120万港元、出售厂房及设备亏损增加约330万港元,部分被出售附属公司亏损减少约410万港元抵销[29] - 公司2023年前九月销售及服务成本约为13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84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地基建筑分部服务成本增加[34] - 公司期内其他开支净额从2022年前九月约420万港元减至2023年前九月约310万港元,主要因无2022年前九月确认的出售附属公司亏损约410万港元及2023年前九月确认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增加约330万港元[35] - 公司2023年前九月行政开支约为1410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1090万港元,增加主要因租金相关开支增加[36] - 公司2023年前九月所得税抵免约100万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约60万港元,主要因2023年前九月应课税溢利减少[37] 主要股东权益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董事苏秉根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拥有权益股份数2762.5万股,占公司股权约3.20%[43] - 2023年9月30日,苏先生于相联法团保汉的股份好仓中股权百分比为100%[44] - 2023年9月30日,主要股东李海东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拥有权益股份数5197万股,占公司股权约6.02%[46] 股份交易及购股计划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股份[41] - 报告日期,无根据购股计划授出、同意授出、行使、注销购股权或有已失效购股权[47] 公司人员变动情况 - 2023年8月31日起,李德辉先生辞任,陈洁女士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53] 公司重大事项披露 - 董事不知悉2023年9月30日后至报告日期有须披露重大事项[55] - 2023年9月27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维亮有限公司出售机器,总代价为600万港元[56] 配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1年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990万港元(约67.6%)已获动用[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2022年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已悉数动用[62] - 2021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146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2021年动用120万港元,2022年动用1340万港元[64] - 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380万港元用于偿还透支融资,2022年已全部动用[64]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4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D.2.5条及第F.1.1条[65]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苏先生兼任[66] - 公司根据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洁女士为主席[73]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73]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报表遵照适用准则及规定编制并已适当披露[74]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5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4] 公司政策及风险情况 - 公司未制定股息政策,董事会将综合考虑多因素决定未来股息[68] - 公司依赖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员工离职可能对业务运营产生不利影响[72] - 未能准确估计及控制项目成本可能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72] - 客户延迟支付或拖欠进度付款或保留金可能影响公司现金流及财务业绩[72] 报告刊载情况 - 本报告将在刊登日期起计最少七日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75]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8-17 17:59
股份配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21年12月10日完成配售1亿股股份,所筹所得款项净额用于一般营运资金为1460万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动用120万港元,未动用134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1340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无[2] - 2022年3月21日完成配售4400万股股份,所筹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透支融资为380万港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动用380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无[3] 所得款项使用确认及年报情况 - 董事会确认所得款项已按公司之前披露的用途使用,补充资料未影响2022年年报所载其他资料,2022年年报内容除披露外维持不变[3]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14 22:53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为位于香港和澳门的建筑项目提供租赁服务,购买和销售建筑机械,提供运输服务,安装和维修机械,以及提供放贷服务和地基建筑[1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0,663,824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6%;毛利为2,743,264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6.7%[12] - 本集团的虧損淨額由去年同期的约8.2百万港元增加至本期约10.0百万港元[38]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百万港元[40]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约20.4%,较去年同期下降约6.7%[41] 业务收入 - 機器租賃收入由約13.9百萬港元減少至約7.3百萬港元,主要因自有租赁機隊的機器租賃需求減少[14] - 買賣機械、工具及零件的總體銷售額由零港元增加至約117,000港元,需求增加所致[16] - 運輸及其他服務收入由約84,000港元增加至約654,000港元,主要由向客戶收取的運輸服務費增加所致[18] - 放貸業務的貸款利息收入總額約為150,000港元,放貸業務增加所致[26]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0,663,824港元,较去年同期13,959,825港元下降了23.7%[71] 财务状况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9百万港元作为银行融资的担保[45] - 本集团于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及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分别有42.3百万港元及49.8百万港元的机器及机械作抵押[44]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收购機器及設備总成本约6.4百万港元[95] 股份及股东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数量为34,125,000股,占公司股权的3.95%[109] - 除董事外,无其他人员持有或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112] - 公司通过购股权计划有权向合格参与者授予购股权,目前尚未授出或行使购股权[115]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4 22:49
公司业绩及财务状况 - 維亮控股有限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10,663,824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6%[15] - 本公司期内亏损为10,037,162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7%[15] - 公司收入由2022年6月底的约14.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3年6月底的约10.7百万港元,减幅约23.6%[35] - 销售及服务成本由2022年6月底的约5.7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底的约7.9百万港元[36] - 行政开支由2022年6月底的约7.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底的约8.4百万港元[38] - 公司虧損淨额由2022年6月底的约8.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6月底的约10.0百万港元[41]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有银行结余及现金约7.0百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9百万港元[43]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约为20.4%[4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0,663,824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6%[7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2,743,264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6.8%[7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0,037,162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6.2%[7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资产净值为66,382,582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1%[75]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5,659,959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4%[78] 业务发展及战略 - 本公司中期报告将于八月十四日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公布,股东可查阅[1] - 本公司的中期报告遵循GEM上市规则,董事会对报告内容承担责任[8] - 董事会表示本集团将谨慎对待潜在项目投标,未来策略取决于疫情发展[13] - 公司将利用行业经验和资源寻求与新兴行业公司的合作和投资机会[13] - 董事会感谢股东、业务伙伴以及管理层和员工对公司发展的支持和贡献[13] 财务风险及管理 - 公司主要面对營運風險、信貸風險和市场風险[49] - 贸易应收款项为17,668,092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99] - 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损失减少至8,461,367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99] - 30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211,867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4%[99] - 贸易应付款项为1,568,173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6%[105] 公司治理及股东情况 - 公司通过股票期权计划获得了筹集资金,有效期为10年[117] - 公司未设定股息政策,将根据多项因素决定未来股息宣派或建议[132] - 公司成立具书面职权范围的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为李德辉先生[134]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数量为34,125,000股,占公司股权的3.95%[112] - 董事蘇先生持有相联法团保汉的股权比例为100%[114]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Q1 - 季度财报
2023-05-15 19: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6216853港元,2022年同期为8695486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1540595港元,2022年同期为6108967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除税前亏损为5790846港元,2022年同期为4698737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5478095港元,2022年同期为5033255港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为0.63港仙,2022年同期为0.64港仙[6] - 2023年第一季度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持续经营业务)为0.63港仙,2022年同期为0.61港仙[6] - 2023年第一季度机器租赁收入为370.97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63.5486万港元;建筑服务收入2023年第一季度为192.211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0;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2023年第一季度为58.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万港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621.685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69.5486万港元[16] - 2023年第一季度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 - 547.809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503.3255万港元[23] - 2023年第一季度用于计算每股基本亏损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8.64亿股,2022年同期为8.25377778亿股[23] - 2023年第一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0.63港仙,2022年同期为0.61港仙[23] - 2023年第一季度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0港仙,2022年同期为0.03港仙[24]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2022年Q1的约870万港元减少28.5%至2023年Q1的约620万港元[28][32]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从2022年Q1的约500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Q1的约550万港元[28][40] - 2023年Q1总收入约59.7%来自机器租赁收入分部,金额约为370万港元(2022年Q1为860万港元)[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3年第一季度递延税项为31.275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3.4518万港元;香港利得税按期间估计应课税溢利的16.5%计算[17] - 2023年Q1销售及服务成本为约470万港元(2022年Q1为约260万港元)[33] - 集团从2022年Q1其他收入净额约3000港元转为2023年Q1其他开支净额约130万港元[34] - 2023年Q1行政开支为约480万港元(2022年Q1为约440万港元)[35] - 集团从2022年Q1所得税开支约30万港元转为2023年Q1所得税抵免约30万港元[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主要从事机械租赁、货品买卖、运输及其他服务、建筑工程和放贷服务等业务[27] - 公司出售Yummy Network全部股权,买卖电子及家用产品分部财务业绩自2022年3月18日起分类为已终止经营业务[4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未制定股息政策,董事会将综合考虑多因素决定未来股息[5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2年3月21日公司通过配售发行44000000股普通股,所得款项总额约400万港元,净额约380万港元[8] - 2022年股本增加440000港元,约330万港元计入股份溢价[8] - 2023年1月1日累计亏损为48377893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53855988港元[7] - 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76419744港元,2023年3月31日为70941649港元[7] - 2022年持作出售资产的减值亏损总额为409.5565万港元,买卖电子及家用产品分部总体销售额亏损为28.675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438.2315万港元,2023年为0[19][20]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无支付或宣派股息,报告期末以来无建议派付股息[21] - 集团与独立第三方就出售机器订立销售协议,总现金代价约为1000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苏秉根先生于公司股份好仓162500000股,占本公司股权概约18.81%[46] - 苏先生持有保汉100%股权[48] - 朱女士持有公司162,5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约18.81%[49] - 公司拥有一项购股计划,报告期内无授出、同意授出、行使、注销购股权或已失效购股权情况[5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内,公司、控股公司或附属公司等无安排使董事及高管通过购买股份或债权证获利[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董事不知悉相关人士业务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存在利益冲突[52] - 自公司最近刊发达年报以来,无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50A(1)条须披露的董事资料变更[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未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中企业管治守则的C.2.1条和F.1.1条[54][5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财务业绩[58] - 公司核数师尚未审核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简明综合财务业绩[59]
维亮控股(08612)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15 19: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621.69万港元,同比下降28.5%[10]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621.69万港元,同比下降28.5%[21]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从870万港元减少28.5%至620万港元[31][37] - 毛利为154.06万港元,同比下降74.8%[10] - 期内亏损为547.8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32万港元亏损扩大3.0%[10]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547.81万港元[10] - 持续经营业务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47.81万港元[27] - 期内亏损从500万港元增至550万港元[31][43]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63港仙[10] - 每股基本亏损为0.63港仙,上年同期为0.61港仙[27] - 于2023年3月31日,累计亏损为5385.6万港元[11] - 已终止经营业务(电子及家用产品分部)上年同期亏损为428.23万港元[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行政开支为482.69万港元,同比增加9.2%[10] - 行政开支从440万港元增至480万港元[40] - 财务成本为27.23万港元,同比下降37.9%[10]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60万港元增至470万港元[38] - 其他收支从净收入3000港元转为净开支130万港元[39] - 持作出售资产减值亏损减少410万港元[31][43] 各业务线表现 - 机器租赁收入为370.97万港元,同比下降57.0%[21] - 机器租赁收入占比59.7%约370万港元(去年同期860万港元)[32] - 建筑服务收入为192.21万港元,上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1] - 运输及其他服务收入为58.5万港元,同比增长875.0%[21] - 放贷服务利息收入为1.5万港元,上年同期无此项收入[22] - 机器租赁收入下降因自有租赁机队使用率降低[32] 税务相关 - 所得税抵免31.2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33.45万港元[10] - 所得税抵免31.28万港元,上年同期为所得税开支33.45万港元[23] - 所得税从开支30万港元转为抵免30万港元[42] 融资和资本活动 - 2022年3月透过配售发行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0万港元[12] - 报告期后签署机器销售协议现金代价1000万港元[45]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8.64亿股,同比增长4.7%[2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事苏秉根先生持有162,500,000股股份,占公司股权18.81%[48] - 其中128,125,000股通过保汉控股持有,苏先生拥有保汉100%股权[48][50] - 34,375,000股通过翠盈国际持有,由朱詠儀女士全资拥有[48] - 朱詠儀女士因配偶关系被视同持有162,500,000股,占公司股权18.81%[51] - 公司未区分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由苏秉根先生兼任[58] - 公司未订立股息政策,未来派息将综合考虑市场状况及运营需求[60] - 报告期内未授出或行使任何购股期权[53]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除披露外无其他股份权益[48][50] - 公司确认自年报发布后无需要披露的董事资料变更[56] - 公司承认未完全遵守企管守则第C.2.1条和第F.1.1条要求[57] - 维亮控股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61] - 核数师尚未审核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简明综合财务业绩[61] - 执行董事包括苏秉根、霍熙元、刘德生及林东升四位成员[6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詹德礼、李德辉及余伟亮三位成员[61] 报告和披露 - 报告日期为2023年5月15日[61] - 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