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icon
搜索文档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05 22:11
董事会会议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5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审议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公布[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及处理其他事项[3] 公告安排 - 公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载最少七日[4] - 公告亦将刊载于公司网站[4] 公司人员 - 截至公告日,有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港股生物科技股集体上涨,北海康成-B涨近19%,歌礼生物-B涨15%,亚盛医药-B涨9%,嘉和生物-B涨超8%,贝康医疗涨7%
格隆汇· 2025-08-05 13:57
港股生物科技股集体上涨 - 北海康成-B涨幅最大达18.99%,最新价0.940港元,总市值3.99亿港元 [1][2] - 歌礼制药-B上涨15.30%,最新价11.910港元,总市值114.77亿港元 [1][2] - 亚盛医药-B上涨9.48%,最新价80.300港元,总市值298.6亿港元 [1][2] - 嘉和生物-B上涨8.17%,最新价2.780港元,总市值14.62亿港元 [1][2] - 贝康医疗-B上涨7.85%,最新价3.160港元,总市值8.64亿港元 [1][2] - 复宏汉霖上涨7.51%,最新价72.300港元,总市值392.95亿港元 [1][2] - 康诺亚-B上涨7.03%,最新价66.200港元,总市值197.76亿港元 [1][2] - 华康生物医学上涨6.76%,最新价0.395港元,总市值1.98亿港元 [1][2] - 基石药业-B上涨6.74%,最新价7.280港元,总市值106.63亿港元 [1][2] - 乐普生物-B上涨6.49%,最新价8.860港元,总市值159.87亿港元 [1][2] - 华领医药-B上涨6.21%,最新价3.420港元,总市值36.1亿港元 [1][2] - 宜明昂科-B上涨5.44%,最新价10.850港元,总市值44.19亿港元 [1][2] - 诺诚健华上涨5.21%,最新价18.780港元,总市值331.08亿港元 [1][2] - 甲鼎医药上涨5.06%,最新价31.120港元,总市值345.68亿港元 [1][2] - 康希诺生物上涨5.46%,最新价46.760港元,总市值115.71亿港元 [1][2]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0:12
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00万港元,股份数目为10亿股[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472亿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2]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一项股份期权计划结存股份期权数目为1950.4万股,行使价每股0.125港元[3] 7月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新增、减少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份均为0,行使期权所得资金为0[3][5]
华康生物医学(08622.HK)5月6日收盘上涨8.45%,成交31.51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5-06 16:38
股价表现 - 5月6日华康生物医学股价上涨8.45%至0.385港元/股 成交量84.8万股 成交额31.51万港元[1] - 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4.52%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136.67%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2.19%的涨幅[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535.9万元 同比增长2.96%[1] - 归母净利润-415.8万元 但同比增长28.09%[1] - 毛利率67.32% 资产负债率17.13%[1] 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三大生产商之一[2] - 拥有专业的科研团队和稳固的医院及医疗机构合作伙伴[2] - 2011年获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 业务范围 - 主要产品包括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及EB病毒检测试剂[2] - 专注于辅助生殖技术市场 针对男性不育诊断领域[2] - 计划引入国际高水平辅助生殖技术并沿产业链扩张业务[2] 估值比较 - 药品及生物科技行业市盈率平均值5.28倍 中值4.58倍[1] - 公司市盈率-39.57倍 行业排名第88位[1] - 同业比较:其他精优药业0.71倍 金斯瑞生物科技1.05倍 百信国际1.21倍 东瑞制药2.86倍 正大企业国际4.14倍[1]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8:19
中国出生率变化 - 中国2024年出生率从2023年的6.39‰小幅反弹至6.77‰[15] - 2024年中国出生率小幅回升至6.77‰(2023年为6.39‰),终结连续七年下降趋势[1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生物试剂及辅助生殖用品与设备销售保持稳定[16] - 保健品及补充剂业务因市场持续面临不利因素在2024年战略性暂停销售[16] - 健康产品及保健品分部因市场挑战已于2024年暂时停止销售[18][30][32] - 健康产品及保健品分部2024年销售暂停,而2023年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15,000元[41][43] 战略合作与项目调整 - 公司于2023年底终止了金线莲提取物项目[17] - 公司于2024年3月签署还款协议确保相关款项按时收回[17] - 公司于2025年1月与湖南科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拟收购其股权[17] - 公司于2025年1月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收购湖南可悦生物股权以拓展女性健康市场[18][31][33] 产品与研发进展 - 公司产品组合增加至31种生物试剂,包括28种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25][29] - 2024年底完成精液生化免疫分析仪的二类医疗器械注册[27][29] 收入表现 - 生物制剂及辅助生殖用品与设备分部收入达254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4.3%[26][29] - 核心产品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销售额同比增长1.7%至1940万元人民币,占该分部总收入的76.4%[26][29] - 寄生虫抗体检测试剂销售额稳步上升至380万元人民币[26][29] - 公司总收入从2023年的2460万元人民币增长3.0%至2024年的2540万元人民币[39]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和寄生虫抗体检测试剂销售增加[39]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约人民币24.6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约人民币25.4百万元,增长约人民币0.73百万元或3.0%[43] - 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占生物试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总收益的76.4%,该分部2024年收益约人民币25.4百万元,较2023年约人民币24.3百万元增长约人民币1.0百万元或4.3%[40][43] 利润与毛利率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约人民币16.1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17.1百万元,增长约人民币0.979百万元或6.1%[42][44] - 公司毛利率从2023年约65.3%提升至2024年约67.3%[42][44] 减值与回拨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3年约人民币1.4百万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约人民币94,000元[47][50] - 应收到款及贷款利息减值亏损回拨2024年约人民币128,000元,而2023年计提减值约人民币349,000元[48][50] 费用开支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约人民币9.9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10.8百万元,增长约人民币0.892百万元或9.0%[52][56]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约人民币2.6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2.8百万元,增长约人民币0.272百万元或10.7%[53][57] 净亏损与股息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约人民币5.8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约人民币4.2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1.6百万元或28.1%[60][6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无)[67] 现金与负债 - 公司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为365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3290万元人民币增长11.0%[69][72] - 租赁负债为12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230万元人民币下降47.8%[70][72] - 资本负债比率(租赁负债/总权益)为2.2%,较2023年4.5%下降2.3个百分点[70][72] 权益与员工 - 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为540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5100万元人民币增长5.9%[71][72] - 全职员工数量为91人,较2023年96人减少5.2%[73][76] - 员工成本为162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1480万元人民币增长9.5%[73][76] 融资活动 - 2024年完成三次配售:首次配售净筹198万港元(182万元人民币)[93],第二次配售净筹317万港元(294万元人民币)[94],第三次配售净筹296万港元(274万元人民币)[95] - 2024年第一次配售完成2000万股,净筹资约198万港元(约182万元人民币)[96] - 2024年第二次配售完成3100万股,净筹资约317万港元(约294万元人民币)[97] - 2024年第三次配售完成3100万股,净筹资约296万港元(约274万元人民币)[98] 购股权信息 - 截至2024年底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权数为1950.4万股,与2023年持平[105][106] - 2023年8月18日行使400万份购股权,行权时市价每股0.16港元[107][109] - 购股权计划授予日公平价值采用二项式模型测算,每份0.1125港元[107][110] - 购股权定价模型关键参数:预期波幅103.1%,无风险利率0.778%[107][110] - 所有购股权授予时即归属,行权价每股0.125港元[107][110] - 购股权行权期自接获日起至2030年4月8日[104][106] - 2020年4月9日授予购股权总数2600.8万份[100][101] 董事及高管背景 - 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张曙光先生拥有逾20年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经验[117] - 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春光先生拥有逾10年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经验[117] -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潘礼贤先生拥有逾20年企业管理及财务经验[119][121] - 潘礼贤先生持有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资格(2009年7月起)及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资格(2000年3月起)[119] - 执行董事何嘉明先生拥有逾8年生化及国际贸易领域经验[128] - 非执行董事布苏博士拥有逾20年分子生物医学及生物工程领域经验[130] - 布苏博士自2014年4月起担任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130] - 潘礼贤先生现任两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LFG投资控股3938.HK、骏码科技8490.HK)[122][126] - 潘礼贤先生曾担任四家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中国上城2330.HK等)[123] - 布苏博士曾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130] - 卜素博士于2024年8月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策略规划[131] - 卜素博士在分子生物医学和生物工程领域拥有超过20年经验[131] - 徐明博士于2024年10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集团整体策略规划[132][135] - 周国辉博士在生物医学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领域拥有超过20年经验[138][142] - 周国辉博士自2018年4月起担任浙江达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138][142] - 郑发丁博士在财务和会计领域拥有超过29年经验[140][142] - 郑发丁博士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长达20年(2001年11月-2021年12月)[144] - 陈健生先生在香港法律实务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146][148] - 陈健生先生曾于2018年11月26日至2024年4月2日期间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45] - 陈健生先生目前担任两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董事(股份代号:290.HK和1663.HK)[147] - 周靖文女士于2023年8月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25年1月22日辞任[150][155] - 徐永得先生于2025年1月22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30年会计经验[152][156][153] - 施美伶女士于2024年12月3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于2025年2月28日辞任拥有超过18年证券及期货行业经验[157][161][158] - 张贤阳先生为深圳华康副主席拥有逾20年并购及资本市场运作经验[159][162] - 周丽麒先生为集团财务总监拥有逾19年财务及会计行业经验[164][169][165] - 傅剑华先生为深圳华康首席技术官拥有逾20年中国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经验[165][170][166] - 徐永得先生自2024年11月起担任嘉艺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025.HK)执行董事[154][156] - 徐永得先生自2020年8月起担任比高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220.HK)独立非执行董事[154][156] 企业管治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报告日期适用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176] - 董事会持续监督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实务以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76]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2]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需提前至少14天发出通知[195] - 董事会在有关期间审查了集团内部监控系统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充分性[177][181] - 公司已采纳并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180] - 所有董事确认在有关期间完全遵守证券交易的必守标准[182][184] - 董事会设立了具有明确职权范围的委员会,详细信息可通过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88][191] - 日常管理授权给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89][191] - 股东周年大会及董事会/委员会会议出席记录载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报告中[197] - 有关期间董事会出现人事变动:委任3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辞任[193] - 公司主要股东张曙光先生(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与两位高管存在兄弟关系[193] - 董事会全年共举行20次会议,审计委员会5次,薪酬委员会4次,提名委员会4次,股东周年大会1次[198] - 执行董事张曙光先生董事会出席率100%(20/20),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4/4)[198] - 执行董事张春光先生董事会出席率极100%(20/20),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4/4)[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国辉博士董事会出席率95%(19/极20),审计委员会出席率80%(4/5),薪酬委员会出席率75%(3/4),提名委员会出席率75%(3/4)[198]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发丁博士董事会出席率100%(20/20),审计委员会出席率100%(5/5),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4/4)[198] - 陈健生先生(已辞任)董事会出席率100%(11/11),审计委员会出席率67%(2/3),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198] - 周靖文女士(已辞任)董事会出席率100%(20/20),审计委员会出席率100%(5/5),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4/4)[198] - 公司主席由张曙光先生担任,首席执行官由张春光先生担任,实现角色分离[199][200] - 董事会架构确保权力制衡,避免权力集中于单一成员[200] - 主席负责董事会有效运作,首席执行官专注业务发展和日常管理[200] 财务风险与承诺 - 公司无重大投资[81][88]、无资产抵押[82][89]、无资本承诺[83][90]及无或有负债[84][91] - 公司未制定外汇对冲政策,外汇风险主要来自港元、美元及加元计价的银行结余[75][78]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0: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7年8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8年12月13日在港交所GEM上市[8] - 综合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四舍五入至最接近之千位数[9]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及公司条例披露规定编制[10] - 公司有两个可呈报经营分部,分别是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健康产品及保健品[13] - 2018年12月13日公司股份于联交所GEM上市,按每股0.5港元提呈发售1亿股新股份[46] - 深圳华康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有效期至2026年11月14日,可享15%优惠税率,中国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25%[30] - 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有关期间已采纳及遵守[74]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全体董事有关期间已遵守[7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无订立股权挂钩协议[76]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77] - 公司自上市至公告前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遵守GEM上市规则25%最低公众持股量规定[79]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92]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曙光先生、张春光先生、潘礼贤先生及何嘉明先生[92] - 公告日期非执行董事为卜素博士及徐明博士[92]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国辉博士、郑发丁博士及徐永得先生[92] - 公告将自刊發日期起计最少一连七日刊載于联交所网站[92] - 公告亦将刊載于公司网站[92] - 本业绩公告刊登于GEM网站及公司网站[90]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5359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2.4629亿人民币增长2.96%[5]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7072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6093亿人民币增长6.08%[5]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15.8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578.2万人民币减少28.1%[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446.5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597.2万人民币减少25.24%[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0.86分,较2023年的1.39分减少38.13%[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0499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1879亿人民币减少11.62%[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5.4723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5.3436亿人民币增长2.41%[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1166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1.3096亿人民币减少14.73%[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5.4048亿人民币,较2023年的5.1019亿人民币增长5.94%[7] - 2024年股本为443.2万人民币,较2023年的367.4万人民币增长20.63%[7] - 2024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25,359千元,2023年为24,629千元[16] - 2024年公司总收益25,359千元,2023年为24,629千元,同比增长约2.96%[17]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4,158千元,2023年为5,782千元,亏损幅度收窄约28.1%[17] - 2024年可呈报分部资产总计65,222千元,2023年为65,315千元,略有下降[19][20] - 2024年可呈报分部负债总计11,174千元,2023年为14,296千元,同比下降约22.0%[19][21] - 2024年中国外部客户收益25,359千元,2023年为24,314千元;2023年香港外部客户收益315千元,2024年为0[23] - 2024年其他收入总计698千元,2023年为734千元[26]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中汇兑收益净额241千元,2023年为251千元[27]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86千元,2023年为53千元[28] - 2024年董事薪酬2774千元,2023年为2743千元[28] - 2024年其他员工成本16153千元,2023年为14847千元[28]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82436384股,2023年为415962411股[3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期末也无建议派付股息[3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9949千元,2023年为9683千元[36] - 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中约8770000元已逾期,2023年约为8607000元[37]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扣除信贷亏损拨备)为5549千元,2023年为7423千元[38]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0至30天为30千元,31至90天为97千元,超过90天为537千元[43]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0至30天为13千元,31至90天为93千元,超过90天为532千元[43]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500,472,000股,相当于5,004,720港元、4,432千元人民币[43] - 2024年集团收益约2540万元,较2023年的约2460万元增加约73万元或约3.0%[52] - 2024年集团毛利约1710万元,较2023年的约1610万元增加约97.9万元或约6.1%,毛利率从约65.3%增至约67.3%[54] - 2024年其他收入约69.8万元,较2023年的约73.4万元减少约3.6万元或约4.9%[55]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9.4万元,较2023年的约140万元大幅减少[56]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850万元,较2023年的约860万元轻微减少约9.1万元或约1.1%[57] - 2024年行政开支约1080万元,较2023年的约990万元增加约89.2万元或约9.0%[5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20万元,较2023年的约580万元大幅减少约160万元或约28.1%[6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等总额约3650万元,较2023年的约3290万元增加[62] - 2024年底全职雇员91名,较2023年的96名减少[71] - 2024年度员工成本约1620万元,较2023年的约1480万元增加[7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收入为19,365千元,2023年为19,033千元[16] - 2024年销售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收入为3,761千元,2023年为3,059千元[16] - 2024年销售EB病毒检测试剂收入为840千元,2023年为851千元[16] - 2024年销售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收入为1,393千元,2023年为1,371千元[16] - 2024年销售健康产品及保健品收入为0千元,2023年为315千元[16] - 2024年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及设备分部收益25,359千元,业绩540千元;2023年收益24,314千元,业绩亏损111千元[17] - 2024年健康产品及保健品分部收益为0,业绩亏损1,489千元;2023年收益315千元,业绩亏损2,256千元[17] - 生物製劑及輔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产品组合增至31种生物製劑,2024年收入达254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4.3%[47] - 生物製劑及輔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核心产品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销售额同比增长1.7%至1940万元人民币,占分部总收入的76.4%[47] - 生物製劑及輔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销售额升至380万元人民币[47] - 2024年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收益约2540万元,较2023年的约2430万元增加约100万元或约4.3%[52] - 2024年健康产品及保健品分部销售业务暂停,2023年销售额约31.5万元[53] 股权交易相关 - 2022年深圳华康以1900000元购买海南金诺赛19%股权[38] - 若2023年6月30日前未达成条件,卖方须退还深圳华康190万元,深圳华康须退还19%海南金诺赛股权[39] - 2023年6月30日,双方将达成条件日期延至2023年12月31日[40] - 2024年3月11日,集团要求卖方退还190万元[41] - 2022年12月20日,深圳华康向海南金诺赛提供380万元无抵押贷款,年利率5.75%,到期日为2023年12月19日[41] - 2024年3月11日,集团要求海南金诺赛偿还应收贷款及利息[42] - 2024年3月21日,集团与海南金诺赛及卖方订立还款安排,海南金诺赛分期偿还[42] - 2025年3月7日,集团收到80万元分期款项[42] - 2024年1月8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105港元配售最多8200万股,1月31日成功配售20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98.4万港元(约182万元人民币)[44] - 2024年2月9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原以每股0.096港元配售最多6200万股,后更新配售价至0.104港元,3月21日成功配售31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17.1万港元(约293.6万元人民币)[44] - 2024年4月2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0.097港元配售最多3100万股,4月23日成功配售3100万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5.7万港元(约273.8万元人民币)[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协议,拟配售最多1亿股新股,配售价0.126港元,后协议失效[72] - 2025年1月24日公司拟收购可悦生物51%股权,尚未达成有法律约束力协议[73] - 2025年3月25日公司签订四份定期贷款协议,总额400万港元,年利率9%,12个月内偿还[73] 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472,000股[83][86][88] - 张曙光先生持有普通股138,672,000股、购股权4,000,000股,权益总计142,672,000股,股权百分比28.5%[83] - 张春光先生持有购股权4,000,000股,权益总计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0.8%[83] - 潘礼贤先生持有普通股4,000,000股,权益总计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0.8%[83] - 何嘉明先生持有购股权4,000,000股,权益总计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0.8%[83] - 张曙光先生在相联法团Crystal Grant持有100股每股1.00美元股份,股权百分比100%[84] - Crystal Grant持有普通股138,672,000股、购股权4,000,000股,权益总计142,672,000股,股权百分比28.5%[86] - Kokusai Resources持有普通股120,752,000股,权益总计120,752,000股,股权百分比24.1%[86] - Lau Lai Yee持有普通股120,752,000股,权益总计120,752,000股,股权百分比24.1%[86] - 李景扬持有普通股138,672,000股,权益总计138,672,000股,股权百分比27.7%[86]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底公司完成精液生化免疫分析仪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并开始研发“精子形态分析检测试剂盒”[47] - 2024年公司旗下“Nutronic”品牌暂时停止销售[48] - 公司拟收购湖南可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权益,拓展国内外女性健康市场[49] 财务审计情况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所列数字获核数师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89]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1 18:27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股份于2018年12月13日在联交所GEM上市[8][11] 产品组合情况 - 截至报告日,集团产品组合有30种生物制剂,包括27种男性不育IVD试剂、2种寄生虫抗体检测试剂和1种EB病毒抗体检测试剂[9][12] - 截至报告日,集团有24个由加拿大卫生部天然保健品管理局授予的天然保健品许可证,已推出12种产品[10] - 公司注册品牌“Nutronic”获24份加拿大卫生部天然保健产品牌照,12种产品已推出市场[13] IVD试剂业务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IVD试剂业务销售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的收益增加约人民币516,000元,增幅达4.5%[9][12] 新业务计划 - 集团拟开展酶基产品贸易业务,涉及运营在线销售平台和企业对企业产品交易[10]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报告期公司收益约1.19亿元,较去年同期约1.15亿元增加约45.3万元或约4.0%,主要因生物制剂销售增加[15][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191.8万元,2023年同期为1146.5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1,91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465千元人民币[9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1.1918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465亿元人民币[101] 公司毛利情况 - 报告期公司毛利约800万元,较去年同期约750万元增加约44.5万元或约5.9%,毛利率从约65.8%增至约67.0%[19][2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92.9万元,2023年同期为392.1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798.9万元,2023年同期为754.4万元[82] 健康产品及保健品销售情况 - 报告期健康产品及保健品无销售,去年同期约6.3万元[18] - 2024年上半年健康产品及保健品销售收益为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3千元人民币[99] 其他收入情况 - 其他收入由去年同期约37.4万元减少约5.6万元或约15.0%至报告期约31.8万元,因政府补助减少[21]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情况 - 报告期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6万元,去年同期约24.8万元[21] 销售及分销开支情况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约380万元增加约13.8万元或约3.7%至报告期约390万元,因营销活动增加[22] 研发开支情况 - 研发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60万元大幅增加约39.9万元或约25.0%至报告期约200万元,因投入更多人力和费用开发及改良产品[22] 公司亏损情况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0万元,去年同期约150万元,亏损增加因研发开支增加[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7.9万元,2023年同期为139.9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7.9万元,2023年同期为145.5万元[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38仙,2023年同期为0.35仙[8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 - 15.8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 - 17万元人民币[10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77.9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39.9万元人民币[10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为177.9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45.5万元人民币[10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79000元,2023年同期为1455000元[112] 公司税率及溢利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适用中国企业所得税率为15%,报告期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24][27] 购股权情况 - 2020年4月9日公司公布根据购股权计划向合资格人士授出26,008,000份购股,行使价为每股0.125港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执行董张曙光、张春光、何嘉明各持有4,000,000份购股,其他员工持有7,504,000份,总计19,504,000份[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购股授出、行使或没收,所有现有购股于授出时归属[30][31] - 授出日期购股公平值为每份0.1125港元,关键输入数据包括紧接授出日期前收市股价0.123港元、授出日期股价0.125港元、行使价0.125港元等[32] 股份配售情况 - 2024年1月31日,公司成功配售20,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99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82百万元),至6月30日已按计划悉动用[33][35] - 2024年3月21日,公司成功配售31,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3.18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94百万元),至6月30日已按计划悉动用[36] - 2024年4月23日,公司成功配售31,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96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74百万元),至6月30日已动用约747,000港元(约人民币673,000元),未动用约2.21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07百万元),预期12月31日悉动用[36] 公司财务指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人民币367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290万元有所增加,主要由于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的租赁负债约为人民币17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30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1%,2023年12月31日约为4.5%[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人民币56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100万元[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44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879千元减少12.08%[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6,342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436千元增加5.44%[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67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096千元减少26.09%[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46,66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340千元增加15.68%[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57,108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2,219千元增加9.36%[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11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00千元减少49.08%[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6,497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1,019千元增加10.74%[85]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90名全职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96名[39][42] 公司投资及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没有抵押任何重大资产,2023年12月31日也无[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没有任何资本承担[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概无尚未偿还公司担保、银行融资及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48] 股息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任何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49]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472,000股[55] - 张曙光先生所持普通股数目为138,672,000股,所持购股权数目为4,000,000股,权益总计142,67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28.5%[55] - 张春光先生所持普通股数目为4,000,000股,权益总计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为0.8%[55] - 潘礼贤先生所持购股权数目为4,000,000股,权益总计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为0.8%[55] - 何嘉明先生所持购股权数目为4,000,000股,权益总计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为0.8%[55] - 张曙光先生持有相联法团Crystal Grant 100股每股1.00美元的股份,股权百分比为100%[56] - Crystal Grant Limited所持普通股数目为138,672,000股,所持购股权数目为4,000,000股,权益总计142,67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28.5%[58] - Kokusai Limited所持普通股数目为120,752,000股,权益总计120,75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24.1%[58] - Lau Lai Yee所持普通股数目为259,424,000股,权益总计259,424,000股,股权百分比为51.8%[58] - TGGA, LLC、Arena SG SPV I, LLC、Arena Investors, LP等所持普通股数目均为259,424,000股,权益总计均为259,424,000股,股权百分比均为51.8%[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472,000股[59] - 2024年3月6日及5月7日,分别有120,752,000及138,672,000股股份被押记[59] - Arena SG SPV I, LLC持有Arena Investors APAC VCC 100%已发行股份,该公司持有TGGA, LLC 90%已发行股份[59] 公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事宜[62] 公司人事变动情况 - 卜素博士自2024年8月8日起被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62]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已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64][67]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必守标准[66][68] 贷款还款情况 - 2024年3月21日,深圳华康与相关方签订还款协议,目标公司将分六期偿还380万元贷款[70] - 目标公司将在第七和第八期偿还190万元可退还代价[70] - 目标公司将在第八期(不迟于2025年12月31日)按年利率5.75%偿还380万元贷款的利息[70] - 目标公司将分六期偿还深圳华康380万元贷款,第七、八期偿还190万元可退回对价款,第八期偿还380万元贷款按年利率5.75%计算的利息[72] - 可退回对价款完全偿还后,深圳华康将无条件退还目标公司19%股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目标公司已按还款计划偿还三期共140万元[73][76] - 目标公司累计尚欠款约460万元,占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6.9%[73][76] 各地区收益情况 - 2024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1.1918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402亿元人民币[105] - 2024年上半年加拿大外部客户收益为0,2023年同期为1.1465亿元人民币[105] 汇兑收益及融资成本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8.1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4万元人民币[10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5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万元人民币[110] 员工成本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710.9万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17.7万元人民币[110] 大客户情况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独占公司总收益10%或以上的客户[106][107] 每股亏损计算相关情况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所用的公司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为464302000股,2023年为414472000股[114]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买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约301000元,2023年同期约为569000元[115][117] 使用权资产情况 - 使用权资产方面,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2267000元,2024年6月30日为1700000元[119] 无形资产情况 - 无形资产成本2023年12月31日为5203000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6 19:13
财务报告发布与查阅 - 公司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业绩[1] - 公司2024年中期报告印刷版本将适时寄发予股东,并可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阅览[1] - 本公告将自刊發日期起计最少一連七日刊載於聯交所网站的「最新公司公告」内,亦将刊載於公司网站[2] 公司人员变动 - 陈健生先生于2024年4月2日辞任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及独立非执行董事[8] - 卜素博士于2024年8月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 - 卜素博士自2024年8月8日起被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6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授权代表为张曙光先生、潘礼贤先生[8] - 公司合规主任为潘礼贤先生[8] - 公司有关香港法例的法律顾问为董吴谢林律师事务所[8] - 公司核数师为中审众环(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8]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 - 1111, Cayman Islands[8] - 公司股份于2018年12月13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0][13] 生物试剂及辅助生殖业务数据 - 报告期内,生物试剂及辅助生殖用品和设备业务收益增加约51.6万元,增幅4.5%[11][14] - 截至报告日,集团有30种生物制剂,含27种男性不育IVD试剂等[11][14] - 截至报告日,集团“Nutronic”品牌获24份加拿大天然保健产品牌照,12种产品已上市[12][15] - 集团拟开展酶基产品贸易业务[12][15] - 2024年上半年生物试剂及辅助生殖用品和设备、健康产品及保健品总收益为1191.8万元,2023年为1146.5万元[101] - 2024年上半年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收益为960.6万元,2023年为928.5万元[101] - 2024年上半年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收益为135.8万元,2023年为110.6万元[101] - 2024年上半年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收益为11,918千元,2023年为11,402千元;健康产品及保健品2024年收益为0千元,2023年为63千元;集团总收益2024年为11,918千元,2023年为11,465千元[103] - 2024年上半年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业绩为547千元,2023年为916千元;健康产品及保健品2024年业绩为 - 705千元,2023年为 - 1,086千元;集团总业绩2024年为 - 158千元,2023年为 - 170千元[103]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集团收益从去年同期约1150万元增至约1190万元,增加约45.3万元,增幅约4.0%[17][19] - 报告期健康产品及保健品无销售,去年同期约6.3万元[20] - 报告期集团毛利从去年同期约750万元增至约800万元,增加约44.5万元,增幅约5.9%[21][22] - 集团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约65.8%增至报告期约67.0%[21][22] - 报告期其他收入从去年同期约37.4万元减至约31.8万元,减少约5.6万元,减幅约15.0%[2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约380万元增加约13.8万元或3.7%至约390万元[24] - 行政开支从约420万元增加约5.2万元或1.2%至约430万元[24] - 研发开支从约160万元大幅增加约39.9万元或25.0%至约200万元[24] - 报告期融资成本约5万元,去年同期约1.5万元[24]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0万元,去年同期约150万元[24] - 报告期每股基本亏损为0.38分,去年同期为0.35分[24] - 集团附属公司适用中国企业所得税率为15%(去年同期:15%),报告期无香港应课税溢利(去年同期:无)[26][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1918亿元,2023年同期为1.1465亿元[84]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7989万元,2023年同期为7544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779万元,2023年同期为1399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79万元,2023年同期为1455万元[84] - 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0.38元,2023年同期为0.35元[8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22千元,2023年为238千元;行政开支2024年为 - 1,743千元,2023年为 - 1,452千元;融资成本2023年为 - 15千元,2024年为0千元[10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 - 1,779千元,2023年为 - 1,399千元;所得税开支2023年为 - 56千元,2024年为0千元;期内亏损2024年为 - 1,779千元,2023年为 - 1,455千元[103]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181千元,2023年为514千元[111]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租赁负债的财务费用)为50千元,2023年为15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1,025千元,2023年为962千元;其他员工成本(薪金、花红等)2024年为4,954千元,2023年为4,223千元;定额供款计划供款2024年为1,130千元,2023年为992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其他项目中,核数师酬金为370千元,2023年为310千元;无形资产摊销(包含在销售成本)2024年和2023年均为339千元;存货成本2024年为3,929千元,2023年为3,921千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79000元,2023年同期为1455000元[114] 股权与购股权情况 - 2020年4月9日授出26,00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125港元,可从接纳日至2030年4月8日行使[28][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数为19,504,000份,上半年无授出、行使或没收情况[31][32][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472,000股[56] - 张曙光先生所持普通股数目为138,672,000股,所持购股权数目为4,000,000股,权益总计142,672,000股,股权百分比为28.5%[57] - 张春光先生、潘礼贤先生、何嘉明先生权益总计均为4,000,000股,股权百分比均为0.8%[57] - 张曙光先生持有相联法团Crystal Grant 100股每股1.00美元的股份,股权百分比为100%[5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00,472,000股[61] - Crystal Grant持有普通股138,672,000股,购股权4,000,000股,权益总计142,672,000股,股权百分比28.5%[60] - Kokusai持有普通股120,752,000股,权益总计120,752,000股,股权百分比24.1%[60] - Lau Lai Yee持有普通股259,424,000股,权益总计259,424,000股,股权百分比51.8%[60] - TGGA, LLC分别于2024年3月6日和5月7日与Kokusai及Crystal Grant订立股份押记,涉及股份分别为120,752,000股和138,672,000股[61] - Arena SG SPV I, LLC持有Arena Investors APAC VCC 100%已发行股份,该公司持有TGGA, LLC 90%已发行股份[61]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股,相当于10000000港元、8851千元人民币[134]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方面,2023年12月31日股份数目为418472000股,相当于4184720港元、3674千元人民币;2024年6月30日股份数目为500472000股,相当于5004720港元、4432千元人民币[134] - 2024年1月31日配售发行股份20000000股,相当于200000港元、184千元人民币;2024年3月21日及4月23日配售发行股份均为31000000股,相当于310000港元、287千元人民币[134] 股份配售情况 - 2024年1月31日成功配售20,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99万港元(约182万元人民币)已按计划动用[35][37] - 2024年3月21日,公司成功配售31,000,000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8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94万元),至6月30日已全额使用[38] - 2024年4月23日,公司成功配售31,000,000股新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96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74万元),至6月30日已使用约747,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673,000元),未动用约221万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07万元),预计12月31日全额使用[38] 公司财务状况指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人民币367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290万元增加,主要因配售新股所得款项[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的租赁负债约为人民币17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30万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3.1%,2023年12月31日约为4.5%[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人民币565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100万元[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44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879亿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5.634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436亿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678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096亿元[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649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5.1019亿元[8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7493万元[9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1.9万元,2023年为3.9万元[9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2万元,2023年为51.6万元[9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689.7万元,2023年所用现金净额为35.6万元[94]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95.6万元,2023年减少净额为83.3万元[94] - 2024年年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293.5万元,2023年为3330.3万元[94] - 2024年汇率变动影响为 - 23.6万元,2023年为 - 32.8万元[94] - 2024年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65.5万元,2023年为3214.2万元[94] - 使用权资产于2023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2267000元,2024年6月30日为1700000元[121] - 无形资产成本于2023年12月31日为5203000元,2024年6月30日仍为5203000元[123] - 无形资产摊销于2023年12月31日为3069000元,2024年上半年期内拨备339000元,6月30日为3408000元[123] -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于2023年12月31日为2134000元,2024年6月30日为1795000元[12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第三方款项为15483000元,信贷亏损拨备为5845000元,总计9638000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15468000元、5785000元、9683000元[125] - 2024年6月30日,0 - 30天贸易款项为1262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1419千元人民币[127] -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9: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8622[1] - 公司于2018年12月13日按每股0.5港元发售100,000,000股新股份上市,2022年9月6日按每股0.180港元配售14,472,000股新股[21] 宏观环境数据 - 中国出生率从2017年的12.43‰下降到2023年的6.39‰,已连续六年下降[13] 业务线销售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生物试剂及辅助生殖用品及设备的销售保持稳定[1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保健品及补充剂的销售收益减少约85.4%[13][14] - 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业务销售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的收益增加约人民币110万元,增幅4.9%[24] - 2023年健康产品及保健品销售额大幅下降至占集团总收入1.3%,2022年约为8.5%[26] - 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产品2023年销售额占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总收益约78.3%,该分部收益约2430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110万元或约4.9%[37] - 健康产品及保健品2023年销售额约31.5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180万元或约85.4%[38] 产品组合情况 - 截至报告日,集团产品组合有30种生物制剂,含27种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2种寄生虫系列检测试剂和1种EB病毒检测试剂[22] - 截至报告日,集团“Nutronic”品牌获24份加拿大卫生部天然健康产品牌照,已推出12种产品[26] 股权交易情况 - 2022年12月深圳华康收购海南金诺赛19%股权,2023年12月31日退出收购[28] - 2022年12月19日,深圳华康以人民币190万元现金代价购买海南金诺赛19%股权[73][74] - 2023年2月9日,深圳华康与卖方订立买卖协议补充协议,若2023年6月30日前未达成条件,卖方退还190万元,深圳华康退还19%股权[76][77] - 2023年6月30日,深圳华康与卖方就买卖协议订立第二份补充协议,将达成条件日期延至2023年12月31日[7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条件未达成,卖方应退还深圳华康190万元,深圳华康应返还19%海南金诺赛股权[80] 业务合作情况 - 2024年2月20日集团与广东悭猪签订谅解备忘录,拟合作销售及分销产品系列[33] 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收益较2022年减少约人民币701,000元或约2.8%,降至约人民币2460万元[36] - 收益减少主要因2023年集团健康产品及保健品销售减少[36] - 公司2023年毛利约1610万元,较2022年减少约82.1万元或约4.9%[39] - 公司毛利率由2022年约66.8%降至2023年约65.3%[40] - 其他收入由2022年约88.4万元减少约15万元或约17.0%至2023年约73.4万元[41]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扣除拨回)约140万元,较2022年大幅增加[4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22年约900万元减少约33.4万元或约3.7%至2023年约860万元[48] - 行政开支由2022年约980万元增加约7.1万元或约0.7%至2023年约990万元[5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80万元,较2022年增加约270万元或约88.0%[5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39分,2022年为人民币0.76分[5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约为人民币3290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3330万元,减少主要因日常营运开支付款[61] - 2023年12月31日,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后的租赁负债约为人民币23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46.9万元;资本负债比率约为4.5%,2022年约为0.8%[6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于2023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5100万元,2022年约为人民币5650万元[63][64] 员工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96名全职雇员,2022年为82名;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损益确认的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1480万元,与2022年持平[65] 购股期权情况 - 2020年4月9日,公司宣布授出2600.8万份购股期权,行使价为每股0.125港元[91] - 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未行使购股期权总数从2350.4万份减至1950.4万份[95] - 2023年8月18日,400万份购股期权获行使,当时股份市价为0.16港元[9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授出但未行使购股期权的股份数目为1950.4万股,2022年为2350.4万股[9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购股期权授出、行使或没收[99] - 授出日期购股期权公平值为每份0.1125港元,预期波幅103.1%,无风险利率0.778%[100] 重大事件情况 - 自2023年12月31日至报告日无影响公司的重大事件[102] 管理层信息 - 张曙光53岁,2003年9月加入集团,2017年8月3日任董事,9月25日任执行董事,有超19年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经验[104][106] - 张春光56岁,2008年7月加入集团,2017年8月3日任董事,9月25日任执行董事,有超10年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经验[109][110] - 潘礼贤52岁,2017年8月3日加入集团任董事,9月25日任执行董事兼合规主任,有超20年企业管理等方面经验[114][115] - 潘礼贤1995年6月获加拿大约克大学管理研究学士学位,1998年7月获澳洲莫纳什大学会计学基础硕士学位,2022年10月获香港城市大学行政人员管理硕士[115] - 潘礼贤2022年12月通过欧洲金融分析协会联合会注册环境、社会和管治分析师,2009年7月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2000年3月起为澳洲会计师公会会员[115] - 潘礼贤2016年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从业资格考试,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任勤丰企业融资有限公司第6类受规管活动持牌代表[115] - 潘礼贤自2019年9月10日起任LFG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19年6月28日起任骏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潘礼贤2006年11月29日至2022年6月6日任中国上城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0年1月29日至2023年2月20日任环球智能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 潘礼贤2019年3月19日至2023年11月1日任Teamway International Group Holdings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任Cityneon Holdings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118][119] - 何嘉明38岁,2019年1月加入公司任业务发展董事,负责评估开发男性不育新产品及海外业务合作[120] - 周靖文38岁,2023年8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约6年银行工作经验和约1年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141][142] - 周博士51岁,1997年10月毕业于莫纳什大学,在生物医学检测和分子诊断技术领域有超20年经验,2018年4月起任浙江达普首席执行官[124][125][126] - 郑博士56岁,2020年9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等领域有超25年经验,曾于2001年11月16日至2021年12月31日任环球智能独立非执行董事,该公司2023年2月20日除牌[128][129][133][134] - 陈先生72岁,2018年11月2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香港法律实务方面有超30年经验,现担任多家上市公司董事[135][136][138][139] - 何先生201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持有化学学士及硕士学位,在生物化学及国际贸易领域有逾6年经验[121] - 周博士1997年毕业于莫纳什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和2007年分别于香港大学取得医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125] - 郑博士1992年和1994年毕业于美国南伊利诺州大学,获会计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获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29] - 陈先生1979年11月毕业于香港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4月获认可为公证人[136] - 周女士2006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社会科学心理学学士学位[142] - 张贤阳61岁,2003年9月加入集团,负责深圳华康管理及业务发展,有超20年并购及资本市场运作经验[144] - 周丽麒40岁,2017年9月25日加入集团任公司秘书,11月7日任财务总监,有超18年财务及会计行业经验[148] - 傅剑华58岁,2014年1月加入集团,负责技术研发,有超20年中国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行业经验[151] - 潘礼贤于2017年9月25日被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154]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提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企业管治报告[158] - 公司应用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162]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至报告日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63] - 董事会检讨集团内部监控系统并开会讨论财务、营运及风险管理监控[165] - 公司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在有关期间基本遵守,除张曙光2023年1月4日出售股份事宜[166][167] - 董事要求有关雇员在标准守则禁止买卖证券期间不买卖公司证券,公司未获悉有关雇员违反必守标准事件[169] - 2024年1月25日,张贤阳先生出售全部股份,不再为公司控股股东[172] - 2024年3月21日,张曙光先生完成配售新股份后,不再为公司控股股东,但仍为主要股东[172] - 控股股东于2018年11月27日订立以公司为受益人的不竞争契据[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控股股东已遵守不竞争契据条款[175] - 董事会负责集团业务整体管理,制定策略和方向,维持企业管治高标准[177][179] - 董事会已设立委员会并订明书面职权范围,详情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181] - 集团日常管理等工作转授给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重大交易须获董事会批准[182] - 有关期间,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4名执行董事,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5]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通知至少提前14天发出[188] - 公司秘书负责保存所有董事会会议记录,草案及定稿会在会后合理时间内传阅[1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股东周年大会举行的会议总数分别为16、7、2、2、1次[190] - 执行董事张曙光、张春光、潘礼贤、何嘉明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16/16,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1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国辉、郑发丁、陈健生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16/16,出席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190] -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分别由张曙光和张春光担任,确保权力和授权分布均衡[192] - 有关期间,董事会符合GEM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194] - 张曙光、张春光、潘礼贤与公司订立无固定期限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97] - 何嘉明与公司订立初步三年固定期限服务合约,期满后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1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三年委任书,期满后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197] - 除已披露外,无董事与公司或附属公司订立公司一年内不支付补偿(法定补偿除外)不可终止的服务协议或委任书[199]
华康生物医学(0862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53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入为24,629千元,较2022年的25,330千元有所下降[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毛利为16,093千元,较2022年的16,914千元有所下降[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除税前虧損为5,782千元,较2022年的3,007千元有所增加[6] - 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1.39元,较2022年的0.76元有所增加[6] - 生物制剂销售收入为24,629千元,较上年25,330千元略有下降[20] - 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业绩为亏损11,100千元,较上年盈利1,935千元下降明显[21] - 可呈报分部资产总额为65,315千元,较上年66,402千元略有下降[22] - 外部客户收益中,中国市场收入为24,314千元,较上年23,177千元有所增长[23] - 银行利息收入为185千元,较上年402千元下降较多[25] - 汇兑收益净额为251千元,较上年860千元下降明显[26] - 公司董事薪酬为2,743千元,较上年2,991千元有所下降[26] - 存货成本为8,536千元,较上年8,416千元有所增长[26] - 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收益为13千元,较上年无收益[26]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4,847千元,较上年14,786千元略有增长[26] - 二零二三年度公司的即期稅項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人民币68千元,其中深圳华康享有15%的优惠税率[27] - 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二年公司在香港没有产生应课税溢利,因此没有为香港利得税作出撥備[28] - 二零二三年公司每股基本虧損为人民币5,782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415,962,411股[29] - 截至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二年止年度,公司没有派发或宣派任何股息[30] - 二零二三年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5,468千元,信贷虧損撥備为5,785千元,净额为9,683千元[31] - 公司的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7,772千元,减去信贷虧損撥備后为7,423千元[33]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63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的829千元有所下降[45] - 二零二三年股本总额为418,472,000股,相当于4,184,720港元或3,674千元[13] - 二零二二年配售股份共计14,472,000股,募集款项净额约为2,580,000港元[46] - 公司于二零一八年上市,发售100,000,000股新股份,后于二零二二年配售14,472,000股新股[48] 业务发展 - 本集团专注于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市场,产品组合包括30种生物制剂,其中27种为男性不育体外诊断试剂[49] - 二零二三年生物制剂及辅助生育用品和设备分部收入增加约1.1百万人民币,增幅达4.9%[50] - 公司将业务多元化至销售健康产品及保健品,注册品牌“Nutronic”已获得加拿大天然健康产品牌照[52] - 由于COVID-19疫情及市场竞争加剧,健康产品及保健品分部销售额大幅下降至占总收入1.3%[53] - 公司未来将继续研发基于免疫测定技术的快速即时检验,并寻求合作伙伴以增强健康保健品业务[56] - 公司与广东慳豬娃娃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潜在合作协议,将在中国平台销售生物制剂及即时检验生物医学测试产品[57] 财务状况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净收入为251,000元,较上一年度860,000元有所减少[6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为1.4百万元,较上一年度的373,000元大幅增加[65]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应收贷款及贷款利息减值损失为349,000元[6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9.0百万元减少至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8.6百万元[67] - 行政开支由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9.8百万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9.9百万元[68] - 研发开支由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2.5百万元增加至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2.6百万元[69] - 融资成本由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53,000元略有减少[70]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净亏损为5.8百万元,较上一年度的3.1百万元大幅增加[7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2.9百万元,较上一年度的33.3百万元有所减少[73]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4.5%[74] 股东信息 - 张曙光先生持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