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link(BLNK)
icon
搜索文档
Blink Charging Co. (BLNK) J.P. Morgan 2023 Energy, Power and Renewables Conference - (Transcript)
2023-06-22 06:42
公司概况 - Blink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美国公司,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是行业内少数一家垂直整合的电动汽车充电公司[1] 业务模式 - Blink在市场上采用四种核心业务模式,包括销售硬件、提供充电服务以及两种所有者运营模式[1] 收入构成 - Blink的收入约80%来自销售充电站,20%来自服务,其中服务包括电力销售和软件订阅[3] 市场策略 - Blink认为特斯拉的充电网络对其不构成威胁,反而是一个机会,因为特斯拉驾驶员是他们L2充电站的主要客户,而NAX连接器的推出将吸引更多特斯拉驾驶员[2] - Blink计划在美国继续专注于所有者运营模式,而在欧洲则希望增加硬件销售[4] 成本控制 - Blink通过收购Semiconnect获得了制造能力,这有助于降低成本并提高毛利率[5] - Blink的毛利率将通过内部制造充电器单元降低成本约三分之一[6] 收费方式 - Blink的收费方式主要基于每千瓦时,但在一些州法律规定下也会根据时间收费[8] 稳定性和可靠性 - Blink将继续关注提高充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为这是客户获取和满意度的关键因素[9] - 公司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站点的正常运行时间,这在所有对话中都占据了100%的比例[10][11] - 公司采取了措施确保云网络充电站的监控和定期检查,以及与站点健康相关的主动服务事件[10][11] 市场扩张 - 公司在欧洲市场进行了战略收购,加强了在欧洲的业务布局,特别是在比利时和英国[12][13] - 公司通过与电气行业渠道合作伙伴合作,实现了业务的扩张,而不仅仅增加销售人员[14]
Blink Charging Co. (BLNK) Presents at TD Cowen's Sustainability Week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3-06-07 00:3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Blink Charging C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LNK) - 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行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自2009年进入电动汽车领域,是垂直整合的电动汽车充电供应商,制造自己的充电器,开发硬件、软件和固件,销售设备并提供网络服务、维护合同等,还安装、拥有和运营充电设施,针对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多种业务模式[4][5] - 美国到2030年需要3000万个充电器,目前只有300 - 400万个,大部分将是L2充电器,公司以10% DC、90% L2的比例和多种解决方案进入市场,聚焦工作场所、多户住宅、家庭车队和DC快速充电器等领域,认为自身在市场上具备增长优势[6] - 公司是全球性公司,业务覆盖欧洲、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全球到2040年市场份额将达4.9亿个充电器,公司需持续表现,降低销售成本,确保利润率优势[7] 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 - 销售模式和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的比例约为60 - 40到30 - 70,美国和欧洲约30%的充电器采用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整体安装的充电器数量也反映了这一比例[9] - 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的充电器是有针对性放置的,过去三年安装的大部分充电器利用率达到两位数,L2充电器投资回报期为80个月,相比DC快速充电器更具优势,公司90%的充电器将是L2充电器[10][11] 硬件制造和协同效应 - 制造方面的协同效应仍在逐步显现,全球范围内消除第三方遗留设备的过渡需要约6年时间,目前仍有10% - 20%的产品来自合同制造,美国大部分L2充电器将由Blink制造,DC快速充电器也将有新工厂[16] - 公司已在Bowie获得额外设施,今年年底L2充电器产能将达到3万个,未来还将增加1万 - 2万个;在印度收购了更多土地以增加零部件生产设施;DC快速充电制造基地的最终决策将于当天进行评估并稍后公布[17][18] 欧洲战略 - 在欧洲,公司正在处理合同制造义务,不同地区业务模式不同,如英国业务受政府招标驱动,公司在英国正从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向销售模式拓展,以获取更多收入;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市场成熟,但能源模式和价格波动大,公司将扩大销售模式以增加收入[37][38][39] - 目前公司将进行有机扩张,直到出现好的收购机会,再根据资本状况和融资伙伴情况做出决策[40] 供应链情况 - 关键组件的交货时间显著改善,DC快速充电的时间缩短,所有芯片等组件已符合生产要求,但平板、电源和PCB板仍有延迟,DC快速充电的变压器仍存在严重延迟问题,且不在公司控制范围内[23] - 公司与公用事业公司和协会进行了沟通,他们正在制定增量改进计划,已有时间减少的通知,但由于需求增加,变压器短缺问题仍将持续[25] 行业整合影响 - 公司将继续关注收购机会,但重点是实现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和效率提升,目前在G&A方面已接近节省700 - 800万美元,目标是成为精简高效的组织[28][29] - 行业整合需要以明智的方式进行,确保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公司通过整合获得了美国邮政服务(USPS)的合同,证明了整合的优势[30][31] USPS合作项目 - 公司将从本季度开始确认USPS项目的收入,该项目包括设备销售和 recurring network fee,公司已完成首批交付,并与USPS就后续项目进行了沟通[33][35] 工作资本和现金流 - 公司认为,根据DC快速充电器业务的密集程度,企业可能需要持有更多资本,L2充电器所需资本较低且回报更快,公司将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42][43] - 公司目标是在2025年底实现EBITDA为正,并关注自由现金流为正,认为L2充电器市场需求大,公司长期有望从中受益[44][45] Tesla标准影响 - Tesla开放超级charger网络和推出NACS适配器的举措会造成行业混乱,标准之争不是行业所需要的,会分散精力[50] - 公司90%的业务不受影响,且其他OEM代表组织反对该标准,如果Tesla的标准是真正开放的,公司可以在DC快速充电器上添加Tesla电缆,目前Tesla和Ford车辆已在Blink充电站充电,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并根据情况调整[50][51][52] 海军奖项预期 - 公司认为海军奖项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目前系统存在一些延迟,部分州可能在夏季或Q3、Q4颁发,公司将选择性参与,确保投资有回报和现金流为正,希望农村路线项目能获得80%的匹配份额[54][5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将在未来两到三周内关闭一个网络,夏季期间关闭另外两个网络,以实现收购的协同效应[29] - 公司在印度进行零部件制造,L2生产线已符合“购买美国货”的要求[17] - USPS项目有另外两家供应商参与,公司是第一家交付的供应商[48]
Blink(BLNK)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10 07:2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21%至2.17亿美元,产品销售为16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4%,服务收入增长216%,网络费用增长911% [104][118]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1780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1240万美元,同比调整后EBITDA占收入的百分比提高超4400个基点;调整后每股收益亏损0.49美元,上年同期亏损0.34美元 [105]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润约450万美元,同比增长186%,毛利率为21%,较2022年第一季度提高约4800个基点;运营费用为354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660万美元 [12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计1.032亿美元 [1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充电业务 - 2023年第一季度签约、销售或部署6461台充电器,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103%,全球Blink网络分散14吉瓦能量,大部分由二级充电器提供 [100] - 过去12个月签约、销售、部署或收购超3.8万台充电器,公司自成立以来充电器总数近7.3万台,78%部署在北美,22%部署在国际市场(主要在欧洲) [101] - 2023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480万美元,同比增长216%,主要因充电器利用率提高、网络充电器数量增加、Blink移动共享出行计划相关收入及收购带来的增量服务收入 [37] 产品销售业务 - 2023年第一季度产品销售16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客户购买更多商业、直流快充和住宅充电器,还包括2022年收购公司的收入 [10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拉丁美洲市场扩张,该市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公司将调整产品策略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 [26] - 美国市场L2充电器生产模式转变,目前超50%非合同制造,年底鲍伊工厂产能提升后,美国市场销售的充电器中由Blink生产的比例将提高至60%、70%和80%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战略和发展方向 - 继续评估市场,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和网络策略,关注所有者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收入,尤其是L2充电 [111] - 推进库存清理,随着新的高利润率产品订单增加,预计Q2和Q3利润率将改善 [113] - 发展两款不同版本的直流快充充电器,Series 9低千瓦直流充电器将在未来30天上市,180千瓦及以上的直流快充充电器将于2024年7月投产 [133] - 整合欧洲和其他地区的网络,预计美国在30天内实现一个网络,整个夏季全球实现一个网络,以节省成本 [50] 行业竞争 - 公司是美国市场唯一完全集成的充电公司,提供灵活商业模式,控制设计、制造和网络服务,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 [99] - 公司在与美国邮政服务的合同竞争中胜出,证明了产品和网络的实力,以及团队的能力 [9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公司快速增长,已建立支持更大规模公司的结构和能力,并将继续调整以适应发展 [107] - 公司对未来机会感到兴奋,有信心凭借创新、经验和领导力发展,不仅成为能源转型的参与者,还能引领行业发展,加速增长并将电气化推广到更多市场和社区 [12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收购Envoy,将其纳入Blink Mobility家族,此前获得新泽西州700万美元赠款用于实施共享出行服务和电动汽车充电 [119] - 公司预计2023年商业化至少700台直流充电器,目前已签约销售约300台,积压订单约400台 [17] - 公司将参加多个投资者活动,包括Cowen可持续发展周、Needham汽车技术会议、ROTH MKM第9届伦敦会议和JP摩根能源、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会议 [9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3年所有者运营模式的全年资本支出情况 - 未给出明确答案,提及第一季度购买财产和设备约100 - 150万美元,还包括新车辆和库存增加约500万美元,预计全年资本支出约2500 - 4000万美元,部分资金用于赠款项目,预计2023年末和2024年初返还 [83] 问题: 充电器的正常运行时间和订单出货比情况 - 充电器正常运行时间目前处于90%以上,公司正在进行质量改进计划,目标是直流快充和L2充电器的最低正常运行时间达到97.5%,并在建设中增加冗余;订单出货比暂无数据,将后续提供 [12][14] 问题: 利用率和正常运行时间与一年前相比的情况 - 未明确给出与一年前对比的数据,提到目前50%的所有者运营模式充电器利用率达到两位数,且高于部分竞争对手近期公布的数据;正常运行时间目前处于90%以上,公司正在努力提高 [8] 问题: 欧洲和其他地区网络整合的情况 - 美国将在30天内实现一个网络,整个夏季全球实现一个网络,最终SemaConnect整合将在不到30天内完成,Blue Corner将在30天后完成,其他地区的充电器也将同时切换 [50][64] 问题: IDIQ合同的收入潜力和底线影响 - 未给出具体数据,公司表示在该合同中表现良好,获得美国邮政服务的积极反馈,将继续强调交付质量和及时性,有望获得更多收入 [51][137] 问题: 鲍伊工厂二级充电器产能达到3万和5万台时利润率的提升情况 - 随着从合同制造转向鲍伊工厂生产高利润率产品,利润率将得到改善,SemaConnect在产品销售和网络费用方面有较高利润率,整体毛利率超过50% [70][71] 问题: 成本方面的指导,如薪酬和G&A运营率 - 公司将继续寻找各实体的冗余和协同机会,优化劳动力成本,将工作转移到成本效益更高的地方 [72] 问题: 充电利润率环比下降的原因 - 收入受季节性影响,冬季美国和西海岸降雨较多,影响充电收入;部分充电成本与充电器使用无关,且欧洲成本开始增加 [78] 问题: DC快充的推出模式是产品销售还是所有者运营 - 有一定混合,但大部分是销售,同时搭配Blink网络和服务合同,可获得网络和服务收入;所有者运营模式下,大部分有赠款资金抵消安装成本 [79][80] 问题: 产品销售中合同制造充电器销售组合变化的原因 - 存在合同制造充电器库存积压情况,公司强调销售团队清理库存;同时,高利润率产品的订单和发货集中在3月和4月,3月是收入最好的月份之一,主要是美国鲍伊工厂生产的充电器 [62] 问题: 领导层变更是否会导致战略调整 - 不会有重大偏离,公司将继续评估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制造、网络策略等,同时关注所有者运营模式的可持续收入 [131] 问题: 实现毛利率超过30%所需的产品组合 - 公司将在未来季度清理库存,随着新的高利润率产品订单增加,预计Q2和Q3利润率将改善 [113] 问题: 700台DC充电器的客户多样性和安装情况,以及利润率是否符合目标 - 开发过程有一些小延迟,主要因不同国家的功能和需求不同,需进行单独开发和质量测试;产品利润率良好,高于目标(最低目标30%,目标35%) [135][145] 问题: 共享出行分拆和整合Envoy收购的情况 - 公司看好收购后的协同效应,包括充电器、制造、利润率和客户基础等方面,将继续挖掘效率,同时也会因增加制造计划而带来一些成本上升 [147][152]
Blink(BLNK)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10 00:00
公司业务及产品 - Blink是一家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和网络服务提供商[58] - Blink拥有并运营着72,939个充电器,其中包括53,488个在Blink网络中[64] - Blink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Vision、EQ 200、Series 3、PQ 150和30kW DC快速充电器[68] - Blink于2023年4月收购了Envoy Technologies,以提供基于需求的电动汽车共享服务[65] 财务表现 - 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21,668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9,800美元增长了121%[76] - 产品销售收入为16,389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8,052美元增长了104%[76] - 公司拥有的充电站充电服务收入为2,885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107美元增长了161%[76] - 网络费收入为1,628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61美元增长了911%[76] - 保修收入为393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67美元增长了487%[76] - 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成本为17,125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8,214美元增长了108%[77] - 产品销售成本为11,731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6,044美元增长了94%[77] - 公司拥有的充电站充电服务成本(电费补偿)为887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523美元增长了70%[78] - 主机提供商费用为1,647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551美元增长了199%[78] - 保修和维护成本为948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11美元增长了754%[7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总综合亏损为30,651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5,749美元增加[8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3,202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6,562美元有显著增长[85]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工作资本为120,547美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962美元有显著增长[8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净亏损为29,801美元,较2022年同期的15,143美元增加[83] 资金情况及未来展望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通过股权融资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覆盖运营资本需求、人员、办公费用和各种咨询和专业费用[8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通过融资活动获得的现金为95,360美元,其中94,766美元来自普通股发行收益[87] - 公司预计将继续增加运营支出,必须产生重要的产品收入才能实现盈利[87] - 公司在2022年9月与多家机构签订了销售协议,计划通过“ATM”股权发行计划发行股票,用于资助EV充电站部署和收购增长计划[87] - 公司的购买承诺包括未来销售、充电站部署和库存管理计划等,截至2023年3月31日,购买承诺约为62,088美元[88] 风险管理 - 公司对长期资产进行评估,当事件或情况变化表明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无法收回时,将进行减值测试[95] - 公司每年11月1日进行商誉减值审查[100] - 公司存在外币风险,主要是欧元,导致营收和运营支出受汇率波动影响[102] - 未来公司业绩可能会受到外汇汇率波动的更大影响[103]
Blink Charging Co. (BLNK) 35th Annual ROTH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3-03-14 02:13
纪要涉及的公司 Blink Charging C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LNK)[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高毛利率原因**:公司业务的垂直整合,收购SemaConnect后可自行制造大部分硬件,降低成本、增强供应链控制,从而获得大量订单,目前因部分设备仍来自第三方制造商,尚未充分体现其对利润率的影响[6][7] 2. **邮政服务合同情况**:首笔订单为14900个充电器,属于第一阶段,总计有望超过40000个充电器,预计4月、5月开始交付,该合同规模巨大,此前14年公司累计约70000个充电器[9][10][11] 3. **并购策略与愿景**:14年前就意识到技术会变,采取先与物业所有者建立关系进行“土地抢夺”的策略,收购了众多竞争对手,如ECOtality,SemaConnect的收购为公司带来内部制造设施,降低成本,各次收购均具战略意义,有的为拓展业务版图,有的为增强内部能力[12][13][15] 4. **业绩出色原因**:公司拥有多元化产品、服务和平台,核心在于优秀团队,公司营收从2021年的2000万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超6000万美元,正努力降低亏损占营收的比例,且规模经济开始显现成效[18][19] 5. **产品优势与客户选择**:公司拥有技术先进的充电网络和充电设备,与其他制造商理念不同,注重设备耐用性以通过销售电量盈利,因此获得通用汽车、三菱、斯巴鲁、奥迪等汽车制造商的认可,赢得众多合同[20][21][22] 6. **政府资金支持**:基础设施法案提供75亿美元资金,虽发放速度较慢,但公司已开始受益,如邮政服务合同部分由政府拨款资助,预计各政府部门的资金将为行业带来巨大好处,尤其对优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24][26][27] 7. **网络利用率情况**:行业初期利用率极低,现在欧洲网络利用率良好,开始达到中个位数甚至两位数,在10%的直线利用率下,公司的混合模式不到一年可收回成本,交钥匙解决方案不到两年可收回成本,随着电动汽车数量增加,利用率将显著提高[29][30][31] 8. **业务模式与收入来源**:有两种业务模式,一是向第三方销售硬件,收取每月18美元的年金和约8%的处理费;二是自行拥有并运营充电器,通过销售电力获取收入,政府资金将推动硬件销售业务,且可能带来超额回报和长期收入[35][36][3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Michael Farkas [2] - 公司目前在25个国家运营,其网络支持多货币、多语言,可处理数千万个充电器,技术栈较新,与多数竞争对手超十年的技术栈不可比 [33]
Blink(BLNK)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3-14 00:0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财务报表需符合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管理层的估计和假设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有重要影响[106] - 公司股价波动较大,未来可能继续波动,受新产品、服务或技术推出、竞争对手产品定价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106] 股东权益 - 公司拥有大量待行使的普通股,包括股票期权和ATM普通股计划,发行这些股票可能对股东造成重大稀释影响[109] - 公司高管和董事持有大量内部股份,限制了股东在公司事务中的影响力[110] - 公司董事会有权发行额外的普通股和优先股,可能影响普通股股东的权益[111] 公司经营风险 - 可能出现“空头挤压”情况,导致公司股价进一步波动[107] - 公司的组织文件和内华达州法律中的某些规定可能阻碍、延迟或阻止以溢价价格进行合并或收购[113] - 证券或行业分析师不发布关于公司业务的研究或报告,或发布不准确或不利的研究报告,可能导致股价和/或交易量下降[114] 公司股票信息 - 公司股票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交易,股票代码为“BLNK”[125] - 截至2023年3月10日,公司有大约393名记录股东和更多以“代名人”或“街头”名义持有股票的受益股东[126] 股利政策 - 公司未来不打算对普通股支付现金股利,股东必须依靠普通股市价的增长来获得投资回报[118] - 公司从未宣布或支付过普通股的现金股利,目前打算保留所有可用资金和未来收益用于业务运营,并不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支付任何现金股利[129]
Blink(BLNK)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01 11:4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4%至2260万美元,全年营收增长192%至6110万美元,2021年仅为2090万美元 [72] - 2022年第四季度服务收入增长213%至570万美元,网络费用增长至2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7% [73][74]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亏损148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三季度改善300万美元 [74]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亏损0.41美元,第三季度亏损0.47美元 [75] - 2022年签约、销售或部署的充电站数量增长105%至66478个 [75] - 2022年第四季度产品销售为1580万美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76% [113] - 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29%,较去年同期提高超1100个基点,较Q4 2022环比增长近100个基点 [115] - 2022年第四季度运营费用为342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050万美元 [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60万美元,随后完成超额认购的公开发行,获得约1亿美元收益 [1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充电业务收入逐季增加,利用率呈上升趋势,与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销售中的渗透率相关,目前接近10% [11] - 网络费用增长超八倍,源于向第三方销售硬件、能源及其他服务的经常性费用,随着充电站部署增加,预计将持续增长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8%,首次达到约10%的市场份额 [66] - 美国电动汽车在2022年占所有汽车销售的约10%,政府目标是到2030年,50%的新车销售为电动汽车 [10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是美国唯一完全垂直整合的充电公司,具备设计、制造设备和拥有网络的能力,拥有多种灵活商业模式 [69][70] - 计划利用新筹集的资金运营业务和战略投资,预计资金可支撑到2024年 [76] - 目标是到2023年实现营收1 - 1.1亿美元,全年毛利率超过30% [126] - 与多家外部公司合作探索V2G机会,目标是实现盈利 [16] - 计划将SemaConnect网络转换为Blink网络,整合投资组合并交叉销售 [28] - 提高Bowie工厂的生产力,分阶段将产量提高到5万台,新制造基地计划生产至少1万台直流快速充电器和4万台L2充电器 [31][33] - 进行产品合理化研究,将部分生产转移到印度,在Bowie和新工厂进行组装,以降低成本 [39]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的Level 2充电器在美国制造,使其在获取某些合同和订单方面具有优势 [50][5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是电动汽车行业和公司的变革性一年,行业增长迅速,公司通过收购和创新取得显著进展 [65] - 电动汽车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40年全球需要3.4 - 4.9亿个充电器,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83] - 公司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自身战略有效,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和提高利润率 [12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3月14日的ROTH - MKM投资者会议和6月21日的摩根大通能源会议 [60] - 2022年重新设计并推出Blink网络和移动应用程序,提升用户体验和管理功能 [98] - 公司符合“购买美国货”要求,预计2024年7月满足未来要求 [10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Blink如何提高充电网络的可靠性 - 公司大部分问题出在旧设备和收购前的网络,已解决大部分遗留问题。直流快速充电器更复杂,维护要求高,行业正在重视质量,公司参与相关分析以协助提升整体质量 [131][132] 问题: 网络费用增长的驱动因素、利润率及未来增长趋势 - 网络费用增长源于向第三方销售硬件及相关服务的经常性费用,随着充电站部署增加,预计将持续大幅增长,利润率较高 [8] 问题: 公司在V2G机会中的地位 - 公司通过拥有和运营充电器,在有相关计划时可实现V2G盈利。新充电器均具备V2G功能,正在努力将该功能添加到网络和充电器中,并探索盈利方式 [141][142] 问题: 州级和联邦资金的情况及受益时间 - 目前只有三个州有相关行动,其中一个已撤回。公司在L2方面已符合要求,正在努力使DC方面也符合。预计夏季可能有一些奖项,第四季度可能有更多,但实际资金发放主要在2024年 [148] 问题: 到2025 - 2026年服务相关收入的占比预期 - 难以准确预测服务和硬件销售的比例,理想情况下希望是60 - 40的主机与自有运营比例,但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目前看到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公司进行自有运营 [149][150]
Blink(BLNK)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3-01 07:24
业绩总结 - 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2260.6万美元,同比增长184%,比2021年同期增加1470.7万美元[63] - 2022年全年总收入为6113.9万美元,同比增长192%[63] - 2022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647.8万美元,同比增长370%[63] - 2022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28,149千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18,974千美元有所增加[104] - 2022年全年净亏损为91,560千美元,较2021年的55,119千美元增加[104] - 2022年第四季度每股亏损为0.55美元,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0.45美元增加[106] 用户数据 - 2022年第四季度共签约、部署或销售充电站7,571个,较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86%[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Blink已售出、部署或安装66,478个充电器,覆盖25个国家[1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2年第四季度的服务收入包括充电服务收入、网络费用和共享出行收入[98] - 2022年第四季度的硬件制造目标为3,400千美元,未来目标为5,500千美元[7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Blink在2022年完成了约1亿美元的公开股票发行[16] - 拜登总统承诺建设全国500,000个电动车充电站,目标是到2030年新车销售中50%为电动车[78] - 2022年,电动车占全球新车销售的约10%[95] 未来展望 - 2023年目标的协同效应价值为9,200千美元,2023-2024年尚未开始的目标为12,200千美元[79] - 2022年第四季度的总协同效应价值为5,300千美元[79]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475.4万美元,同比下降62%[63]
Blink Charging Co. (BLNK) Presents at Citi's 2023 Global Industrial Tech and Mobilit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3-02-26 10:01
纪要涉及的公司 Blink Charging Co.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务模式** - **主机拥有模式**:向美国、欧洲、南美、亚太地区等的站点主机销售充电服务和设备,有产品销售及少量网络服务费用和维护合同的经常性收入[3] - **Blink即服务模式**:为美国站点主机提供全包套餐,按月收费,五年后资产归Blink所有[4] - **混合模式**:与美国站点主机合作,主机支付安装费用,Blink支付充电器和服务费用,按60 - 40比例分配千瓦时销售收入[4] - **Blink自有模式**:根据利用率分析站点主机,投入资本安装、拥有和运营充电器[4] 2. **公司发展现状** - **业务规模**:全球网络覆盖六种语言、19种货币和25个国家,员工从不到40人增至625人[6] - **产品情况**:从三年前的两款产品发展到如今多种产品,部分产品将由Blink在全球多地的制造工厂独家生产[10] - **市场排名**:在美国充电器部署规模上排名第三,在全球也处于前列[15] 3. **行业前景** - **需求增长**:预计到2040年全球乘用车电动汽车车队将达1亿辆,需新增4.9亿个充电器[8][9] - **政策推动**:美国部分州和欧洲多国禁止内燃机汽车销售,推动电动汽车普及[8][9] - **市场渗透**:加州电动汽车月销量渗透率达20%,部分欧洲国家达50%[8] 4. **公司产品优势** - **成本降低**:50千瓦壁盒充电器成本大幅下降,零售价在1 - 1.4万美元,重量为原来四分之一[10] - **创新设计**:推出30千瓦壁挂式充电器、广告充电器、100千瓦直流快速充电器等创新产品[11][12] - **适应市场**:针对印度市场推出适用于两轮和三轮电动汽车的充电器,在欧洲使用通用充电器[12][13] 5. **公司竞争优势** - **垂直整合**:集充电器销售、制造、运营、网络和维护于一体,区别于竞争对手[20] - **L2充电主导**:预计90%的千瓦时分配将通过L2充电器实现,公司将重点发展L2充电业务[21][22] 6. **公司财务与经济模型** - **业务比例**:目前产品销售模式与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比例为80 - 20,但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的利用率收入不断增加[5] - **投资回报**:混合模式下利用率达10%,投资回收期略超一年;交钥匙模式下投资回收期在18 - 24个月[38] - **合同期限**:平均合同期限为7年加2次续约,共21年,混合模式部分已延长至7年[39] 7. **政策影响** - **IRA法案**:可增加电动汽车销量,使更多车型符合补贴标准,与基础设施法案共同推动行业发展[28][29] - **Buy America规定**:公司积极应对,确保产品符合相关要求,以获取政府资金支持[18][19][20] 8. **市场发展与公司策略** - **市场平衡**: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需在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取得平衡,公司通过游说和教育推动其他州发展[32][33] - **质量提升**:行业面临充电失败和质量问题,公司进行根因分析,推动标准制定,提高产品和网络质量[42][43][44] - **产能规划**:逐步提高Bowie工厂产能,建设新的直流快速充电器工厂,预计产能达1万辆[53][54] - **产品组合**:预计2030年产品组合中L2占85% - 90%,DC占10% - 15%,运营模式中所有者 - 运营商模式将逐渐占据主导[59][60] - **广告业务**:推出带广告屏幕的充电器,与专业公司合作进行内容管理和广告投放,实现收入分成[62][63] 其他重要内容 1. **团队经验**:公司团队经验丰富,成员曾在其他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公司和原始设备制造商工作[7] 2. **收购整合**:2020年以来进行多次收购,目前正进行协同整合,预计今年夏天完成[15][16] 3. **充电器维护**:采用高效的充电器维护模式,将故障充电器返回工厂翻新后重新投入使用[17] 4. **行业规则**:加州规则要求充电器配备磁条信用卡读卡器,该规则可能被撤销,行业对此表示欢迎[44][45]
Blink Charging Co. (BLNK) 25th Annual Needham Growth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3-01-13 06:07
纪要涉及的公司 Blink Charging Co.(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LNK),一家全方位服务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公司 [3]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业务模式灵活** - 提供四种业务模式,包括业主拥有、Blink拥有、混合拥有和Blink即服务,以适应不同客户需求,如零售场所希望便捷但不想管理,适合业主运营商模式;工作场所可能想购买设备自行运营 [6][7][8] - 长期偏向业主运营商模式,因其能带来产品收入,且未来产品端可能出现商品化,该模式可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流 [12] 2. **应对市场商品化** - L2市场存在高度商品化,随着更多中国产品进入市场,制造竞争加剧,公司通过业主运营商模式对冲风险,同时控制自身制造以降低成本 [17] - 扩大在印度和美国的制造业务,降低商品销售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也降低业主运营商模式下的设备采购成本 [13] 3. **不同充电方式的市场情况** - 多数全球充电将是L2,约80%消费者会在家充电,DC快速充电虽快但资本投入大,DC与L2安装成本比约为15:1至20:1 [26] - DC适用于快速充电,如在加油站;L2在郊区 - 城市和车库充电中占主导 [28] 4. **并购战略及优势** - 公司有并购历史,收购欧洲公司扩大市场份额,收购SemaConnect获得制造设施和良好声誉,并将其网络转换为公司新的全球网络 [30][31] - 新网络可实现即插即用,能满足客户集成、API集成和定制服务需求,公司有40名开发人员随时进行网络开发更改 [32] 5. **欧美市场差异** - 欧洲和美国都有公共资金和招标推动电动汽车市场,但欧洲销售模式不同,如与比利时LeasePlan公司合作,为员工提供汽车的公司购买充电器安装在员工家中 [34][35] - 目前欧洲业主运营商模式占主导,比利时和英国是高激励市场,有大量公共资金用于安装充电设施 [36][38] 6. **OEM建设网络的影响** - 到2040年需要约3.4亿至4.9亿个充电器,市场巨大,美国部分州将在2035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OEM建设网络是积极信号,有助于推动电动汽车充电销售,增强消费者续航信心 [39][40] - 行业将有多个赢家,Blink相信凭借自身模式能获得更大份额 [40][41] 7. **新产品及市场策略** - 在CES上推出多种新产品,包括面向欧洲的通用充电器、印度市场的充电器、家用充电器、广告充电器和车队DC低千瓦充电器等 [43][44][45][46] - 通过提供低成本和全功能版本的家用充电器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销售团队与客户沟通以满足其充电需求 [44][49][51] 8. **市场需求和增长** - 不同城市环境充电需求不同,如旧金山等人口密集城市需要更多充电器,中西部地区户外安装更多 [53][54] - 美国各地充电设施逐渐增多,加利福尼亚州领先,投资者关注L2和DC快速充电的市场份额和销售服务机会 [56][58] 9. **解决充电器故障问题** - 行业存在充电器故障问题,主要原因是与消费者接触点(如信用卡读卡器)故障和网络服务中断,2022年部分充电器故障是由于2G和3G网络停用 [61][62] - L2充电器故障时,24小时内派遣技术人员更换充电器头,DC快速充电器可通过网络运营中心进行60% - 80%的故障处理,无法处理时再派车到现场维修 [64] 10. **制造能力和扩张** - 印度制造零部件,运到美国鲍伊组装成充电器,鲍伊工厂符合“美国制造”标准,将扩大产能至约30,000台L2充电器,以控制成本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66][67] 11. **重要客户分类** - 销售方面,年毛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账户为重要客户,如与ABM或GM的合作;业主运营商方面,拥有大量房地产管理或控制权的公司为重要客户,如CBRE、Cushman & Wakefield和英国及爱尔兰的大型停车公司 [69][70] 12. **未来市场展望** - 公司希望在销售和业主运营商方面跟上并超越行业增长,投资重点在L2、高速L2和DC快速充电领域,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75][77] 其他重要内容 - 过去两年零两个月,公司赢得约2700万美元的赠款和招标项目,主要是DC快速充电器,均采用业主运营商模式 [24] - 公司销售团队在美国各大市场与客户沟通,了解其充电需求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