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on Natural Life (BON)
icon
搜索文档
Bon Natural Life (BON)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2-10 20:01
中国市场销售 - 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110] 产品质量与生产监管 - 公司产品可能含有污染物质,可能引发产品责任索赔[72] - 公司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检查和许可要求,否则可能导致生产受阻[75] - 公司工厂可能受到火灾控制和环境检查的监管,不合规可能导致罚款和停产[78] - 公司工厂使用的特殊设备存在高度安全风险,未经注册可能导致罚款和停产[80] - 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位于租赁物业上,若无法续租相关租约,可能导致生产严重中断[81] - 公司租赁的房产未按照中国法律要求向政府机构注册,可能面临罚款[82] - 公司无法保证租赁物业的所有权证明,可能导致无法执行租赁协议[83] 法律与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可能不足,侵权行为可能对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4] - 中国法律体系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86] - 公司在中国的资产和高管均位于中国,可能导致股东难以对公司提起诉讼[89] 资本管制与外汇风险 - SAFE Circular 19允许外资企业的人民币资本用于中国境内的股权投资[102] - SAFE Circular 28允许非投资类外资企业将资本用于在中国进行股权投资[103] - 无法保证公司能够及时完成对中国子公司的贷款或资本注入的必要政府注册或获得必要的政府批准[104] - 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的运营结果和投资价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1] - 人民币对美元和其他货币的价值可能会波动,受中国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中国外汇政策的影响[112] - 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能对投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3] - 中国的外汇风险对公司的外汇风险敞口限制了对冲选择[114] - 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的控制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收入并影响投资价值[115] 税务风险 - 公司可能会面临未能遵守中国税务规定而产生的未缴税款责任,包括利息和罚款[132] - 公司可能会面临关于非中国境内控股公司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的税务不确定性[133] - 非居民企业通过间接转让中国境内可征税资产,可能会面临中国企业所得税的征收[136] 公司运营与财务 - 公司财报电话会议提到,如果当地政府要求停止使用仓库建筑,公司可能需要租用新的仓库,可能会影响正常运营并导致运营损失,但预计损失不会超过公司销售收入的3%[146] - 公司股票价格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可能受到市场和行业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自身运营的具体因素,如收入、利润和现金流的变化,新投资、收购、战略合作或联合企业的公告,以及其他因素[149] - 公司董事和高管共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投票权的16.82%,因此对公司业务具有重大影响,包括重大公司行动,如合并、整合、出售全部或几乎全部资产、董事选举等[152]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任命董事并成立审计委员会[177] - 预计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全建立财务和系统控制框架[177] - 公司计划在202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实施上述措施[178] - 公司目前不预计在当前纳税年度或可预见的未来成为被动外国投资公司[180] 公司发展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1年6月28日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资金总额为1265万美元[183] - 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包含了变动利益实体结构的相关内容[184] - 公司的直接控股结构合法合规,资金跨境转移符合中国法律法规[186] - 公司于2023年1月17日完成了私募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20万美元[194] - 公司已同意通过有效的未分配F-3表格注册投资者的股票转让[194] - 公司已完成首次公开发行(IPO),募集净收益约1130万美元[195] - 公司于2021年5月10日通过政府组织的拍卖竞标以26.7万美元的成本收购了中国甘肃省玉门市8.2英亩的土地使用权,计划在该土地上建设一个新的制造工厂[196] - 公司于2021年9月8日在中国成立了全资外商独资企业西安优品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香港直接全资子公司茶精有限公司持有西安优品翠100%的股权[197] - 公司于2021年9月28日董事会批准了公司结构重组,终止原有的VIE合同协议,将西安App-Chem从中国内地公司转变为中外合资企业,并将西安App-Chem的100%股权转让给西安CMIT和西安优品翠[198] - 公司于2021年11月1日完成了中国内地公司结构的重组,成为西安App-Chem的间接唯一股东,西安App-Chem由西安CMIT和西安优品翠全资拥有,西安App-Chem的财务结果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纳入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199] COVID-19影响与业务发展 - 公司的业务运营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未来12个月内可能继续受到影响,具体影响程度尚不确定[200] 产品与服务 - 公司的关键财务绩效指标包括净收入和毛利的主要增长,控制成本和运营费用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净收入[201] - 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生产个人护理成分,如
Bon Natural Life Limited (BON) CEO Richard Hu on H2 2022 Results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02 00:56
纪要涉及的公司 Bon Natural Life Limite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ON),是一家天然健康和个人护理行业的生物成分解决方案提供商 [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情况 - **产品类别**:公司有三类产品,分别是香料化合物、健康补充剂和生物活性食品成分,客户包括亚洲、美国和欧洲的知名企业 [4] - **生产设施**:在中国西安外有两个生产设施,储备生产设施玉门工厂建筑施工已完成,预计今年9月投产;一期增加香料化合物和生物活性食品成分产能,二期用于新产品,新建设将使这两类产品产能提升200%,带来150%的年化收入增长潜力 [5] - **产品研发**:公司研发出创新产品,女性个人护理产品FeatherPure获初始订单,预计未来两年带来约300万美元收入;推出西兰花益生菌粉末饮料,有望抑制幽门螺杆菌;还计划开发十字花科蔬菜系列其他消费产品 [6][7] - **增长策略**:未来半年到一年,公司将在全球尤其是美国、日本和欧洲拓展业务和采购本地原材料;扩充产品线,引入两到三类新原材料;专注人体微生物调节技术,开发针对消化系统、心血管、代谢和免疫健康的新产品;未来几年进行两到三次并购,提升生物制造技术和销售网络能力 [7][8][9] 财务情况 - **整体财务**:2022年上半年收入约1370万美元,同比增长17%,主要因三类产品平均售价提高;毛利润约400万英镑,增长19.6%;净收入从230万美元增至250万美元,增长10.2%;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0美元,2021年同期为0.40美元 [10][11][12] - **产品类别财务**:香料化合物收入从600万美元增至740万美元,增长24.9%,得益于平均订单规模和售价提高;健康补充剂粉末饮料业务从470万美元降至330万美元,下降28.5%,因原材料短缺和物流中断;生物活性成分收入从110万美元增至290万美元,增长171.8%,因销量增长和售价提高 [12][13][14] - **区域销售**: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收入1310万美元,增长22.4%,占总收入约95.7%;海外销售约60万美元,占4.3%,因疫情物流受阻,公司调整销售策略侧重国内大客户 [15] 后续事件 - 2022年5月,玉门工厂完成建筑结构,预计9月投产 - 2022年6月,公司推出新的十字花科蔬菜益生菌粉末饮料 - 2022年6月,公司任命Jeffrey Guzy为新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主席 [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平均售价上涨的驱动因素是全球通胀和供应链中断,公司能有效将价格上涨传递给客户,预计今年剩余时间维持价格上涨且有提升定价能力的空间 [21] - 2022财年上半年收入和净收入均增长约17%,预计下半年将继续保持增长,虽受疫情和供应链影响增速不如以往,但仍会有不错的增长率 [22] - 玉门工厂将分两阶段投产,每年产能提升100%,第一年收入贡献75%,第二年额外贡献70% [24]
Bon Natural Life (BON)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2-08-01 22:53
业绩总结 - 2022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370万美元,同比增长17.0%[15] - 毛利润为400万美元,同比增长19.6%,毛利率为29.5%[16] - 净收入为2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2%[16] 用户数据 - 生物活性成分的收入为29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21.3%[17] - 香料化合物的收入为74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54.3%[17] - 健康补充剂和粉末饮料的收入为33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24.4%[17] 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310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5.7%[18] - 香料化合物的平均售价增长64.1%[15] - 生物活性食品成分增长79.2%[15] 未来展望 - Yumen工厂预计将于2022年9月投入使用,生产能力将提高200%[9] 负面信息 - 由于原材料短缺和COVID-19导致的物流中断,健康补充剂和粉末饮料的销售量下降[17]
Bon Natural Life (BON)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06-30 00:00
协议基本信息 - 公司与Jeffrey J. Guzy于2022年6月28日签订董事服务协议,协议有效期一年,若无书面反对将逐年自动续约[1][14] 董事报酬 - 公司每月支付董事2000美元现金报酬,若中途离职按比例支付[4] 股票期权授予 - 协议生效日公司授予董事价值50000美元的股票期权,按行使价0.01美元/股购买面值0.0001美元/股的普通股,分12个月等额归属[5] - 若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额外授予价值20000美元的股票期权[6] 董事义务 - 董事需遵守保密义务,期限至协议到期后1年[8] - 董事在职期间及离职后1年内不得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11] 协议终止 - 协议可在30天书面通知、未获股东重选、按章程移除、董事丧失资格或董事会多数决定等情况下终止[15][16] 终止后义务 - 协议终止或到期后,董事的保密和竞业禁止等义务仍有效[17] 协议法律及修改 - 协议受开曼群岛法律管辖,任何修改需双方签署协议[21] 协议副本 - 协议可签署两份副本,每份均视为原件[22]
Bon Natural Life Limited (BON) CEO Richard Hu on FY2021 Results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2-04 03:59
纪要涉及的公司 Bon Natural Life Limited(纳斯达克股票代码:BON),是一家天然健康和个人护理行业的生物成分解决方案提供商 [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情况 - **产品类别**:有香料化合物、健康补充剂和生物活性食品成分三类产品,香料化合物用于消费香料、口腔护理、洗涤剂等;健康补充剂包括粉末饮料、益生元、益生菌等;生物活性食品成分用于食品防腐剂和健康补充剂 [5][6] - **客户群体**:客户包括亚洲知名企业如Cowen Tong、Liem Jin等,以及美国和欧洲的大型企业如国际香精香料公司、玛氏箭牌等 [6] - **制造设施**:在中国西安以外有两个设施,均距离公司总部90分钟车程;玉门的研发生产设施正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6月完工,9月投产,将使香料化合物和生物活性食品成分的产能提高20% - 200%,带来150%的年收入增长潜力 [7] 公司发展战略 - **2021财年**:招聘新销售专业人员,拓展全球销售渠道;扩大铜川设施的生产能力;专注人类微生物群的精确调节应用,开发原材料和配方技术,推出新的女性个人护理产品FeatherPure,并将推出更多针对肠道健康的消费产品 [8] - **2022财年**:继续开展人类微生物学研发,从全球视角开展原材料销售、产品制造等业务,特别是在美国市场;持续开发原材料和人类微生物群专有组合技术;适时完成1 - 2项收购;预计实现25% - 35%的有机增长,若包含并购将实现更大增长 [9][10] 财务情况 - **整体财务**:2021财年,公司营收约2549万美元,同比增长39.9%;毛利润约710万美元,增长36.7%;净利润从310万美元增至461万美元,增长48.8%;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68美元,2020年同期为0.58美元 [11][13][14] - **产品类别财务**:香料化合物收入从约780万美元增至1270万美元,增长61.7%,主要因销量、平均订单规模和平均售价增加;健康补充剂收入从约390万美元增至660万美元,增长71.2%,得益于粉末饮料销量增加;生物活性食品成分销量下降5.7%至约12.1万公斤,主要因水苏糖产品需求下降 [12][14][15] - **区域销售**:2021年中国国内收入约2870万美元,销售增长53.3%,占总营收约93%;海外销售约180万美元,占总营收约8%。因疫情,公司将营销重点转向国内大客户,疫情结束后产品将出口 [17] 后续事件 - 2021年11月11日,公司取消可变利益实体结构,成为中国运营实体的唯一股东 [18] - 2022年1月12日,公司收到通城维多科技对其淀粉和苹果提取物基个人护理产品的初始订单 [18] 问答环节要点 - **产品营收预期**:FeatherPure产品未来两年有望实现约800万美元营收,2022年预计350 - 400万美元,其余在2023年实现 [23] - **玉门设施建设**:按计划将于2022年9月开始生产,建设预计年内完成 [23] - **国际业务规划**:2021财年国际业务约180万美元,同比下降35%,公司认为在疫情和供应链中断背景下成绩不错,目前未提及具体国际扩张准备措施 [25] - **并购计划**:公司自去年上市后收到不少合作或并购意向询问,对此持开放态度,目前无重大进展但对话仍在进行 [25] - **投资理由**:公司在行业中增长快于平均水平,市场规模大且可拓展,预计中国市场未来几年将从约1600亿美元增长至超3000亿美元;产品专注利基市场,技术获行业认可;公司重视公司治理;与同行相比,公司股票被低估,按2021财年每股收益0.58美元计算,股价至少应为20美元 [28][30] - **注册地原因**: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是因为其税收中立性,对公司和投资者都有利 [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中提到公司电话会议进行了录音,可进行回放 [3] - 公司CFO李振超将在问答环节解答财务相关问题 [11] - 若想进一步与公司沟通,可联系美国的Maggie或中国的Sophie,其联系方式列在新闻稿底部 [32]
Bon Natural Life (BON)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2-01 00:52
财务状况与业绩 - 2021年公司营收为25494564美元,较2020年的18219959美元增长约39.9%;净利润为4609453美元,较2020年的3098317美元增长48.8%[15][29] - 2020年公司营收约为1822万美元,较2019年增长约11.1%;净利润约为310万美元,较2019年增长约20.9%[29]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36412799美元,总负债为9878050美元,总权益为26534749美元[14]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记录的税务负债为510万美元,其中包括170万美元应付所得税和约330万美元未付增值税,税务负债结算日期已延至2022年6月30日[119] - 2021年6月28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220万股普通股,每股发行价5美元;7月2日,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权购买33万股;IPO总收益(含超额配售股份)达1265万美元,扣除费用后净收益约1130万美元[180] - 2021年6月和7月,公司分别将首次公开募股(IPO)约900万美元净收益和行使超额配售权约100万美元净收益转至中国子公司;预计未来将使用收益进行研发、开发新产品和扩大产能,不支付现金股息[176] - 2021年5月10日,公司以26.7万美元成本获得中国甘肃省玉门市8.2英亩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50年;计划在此建设新制造工厂,总预算约620万美元,2021年7月29日动工,预计2022年10月完工[181] 业务发展与规划 - 公司短期新产品开发主要聚焦健康补充剂,产品增强方面致力于提高生物活性食品成分的纯度[18] - 公司计划投资运营产生的现金和筹集的资金,增加直销团队,拓展中国其他省份和海外的分销渠道,并建立更多在线销售[22] - 2021年9月28日董事会批准公司结构重组,终止原VIE协议,将西安App - Chem转为中外合资企业,10月22日完成工商登记[39] - 2021年9月8日,公司在中国大陆成立全资子公司西安优品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183] - 2021年11月1日,公司完成中国境内公司结构重组,成为西安爱普化学的间接唯一股东;重组后,西安爱普化学持有的增值电信许可证被吊销,公司正探索其他开展在线销售业务的可行方式[18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无法及时推出新产品或改进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的风险,可能导致部分产品过时,影响营收和业绩[21] - 公司面临生产困难、质量控制问题、预测不准确和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风险,可能影响业务[23] - 公司产品未经过临床证明安全有效,若产品被证明或声称不安全或无效,业务将受影响[26] - 新冠疫情对公司运营产生负面影响,未来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收入和现金流[28][29] - 公司业务扩张和发展需约4000万美元额外资本,若无法获得,业务计划执行能力将受损[32] - 新颁布的《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细则和司法解释较新,应用和完善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目前业务不在“负面清单”,但清单可能随时修订[41][43] - 中国政府可能加强对海外发行和外国投资的监督控制,若实施新审批要求,可能限制公司向投资者发行证券的能力并使证券价值下降[49][52] - 2021年7月10日CAC发布网络安全审查措施修订草案,12月28日颁布正式版本,规定控制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在线平台运营商”海外上市需进行网络安全审查[50] - 公司认为自身业务不涉及用户数据收集等受限行业,但不确定是否会被认定需进行网络安全审查[51] - 2021年7月6日两办联合发布意见,强调加强对非法证券活动和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监管[53] - 2021年12月24日CSRC发布海外发行和上市相关草案规则,规定中国公司海外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需在申请后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程序[54][55] - 海外上市若违规,将被处以1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罚款,严重违规会被责令暂停业务、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56] - 公司不确定未来是否需获得中国政府监管批准或完成备案,若未获批准或备案,可能无法向投资者发售证券[57] - 中国政府可能加强对海外发行和外资投资的监管,这可能影响公司运营和证券发售[58] - 公司不确定未来是否需获得中国政府在美国交易所上市的许可,即便获得也可能被拒绝或撤销[59] - 中国经济增长自2012年以来放缓,政府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63] - 公司产品可能引发产品责任索赔,增加成本并损害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64] - 公司需遵守食品行业法规,食品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未续期可能面临罚款或制裁[67] - 公司工厂或供应商工厂受自然灾害、政府规划等影响,可能导致生产中断[69] - 工厂若未通过消防、环保、健康安全检查,或特殊设备未注册、人员无资质,可能面临罚款和停产[70][71] - 公司租赁物业未按中国法律登记,可能被责令整改或处以1000至10000元人民币罚款[74] - 公司租赁物业所有权证书未获提供,若租赁协议被认定无效,公司可能需腾退物业且运营可能中断[75] - 公司依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但保护可能不足,维权困难且成本高,若失败将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6] - 中国法律体系存在不确定性,行政和法院程序结果难评估,监管不确定性可能被利用[78] - 公司为开曼群岛控股公司,股东在中国送达法律程序困难,中国与部分国家和地区无相互承认和执行判决的条约[80] - 中国股东索赔困难,获取信息存在法律障碍,海外证券监管机构未经许可不得在中国境内调查取证[81] - 公司对印章等非有形资产设有内控程序,但仍可能被滥用,导致业务运营中断[87] - 公司向PRC子公司贷款或增资受中国法规和外汇管制限制,相关规定可能影响公司流动性和业务扩张[88] - 公司无法保证及时完成对中国子公司未来贷款或注资所需的政府登记和审批,可能影响业务资金和扩张[93] - 若PCAOB无法完全检查审计机构,公司普通股可能被摘牌或禁止交易[94] - 2005年7月21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三年间升值超20%,未来难以预测[99] - 人民币大幅重估可能对投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且中国外汇对冲选择有限[100][101] - 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的控制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收入的能力,影响投资价值[102] - 中国相关法规使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增长更困难,可能影响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104] - 2014年7月SAFE颁布37号文,要求中国居民对境外投资活动进行登记,可能影响公司结构和投资[106] - 若SPV的中国股东未按规定登记或更新,其在中国的子公司利润分配等可能受限[107] - 2015年2月SAFE颁布13号文,外汇登记申请改由合格银行受理[107] - 公司无法保证能遵守相关法规,股东不遵守可能使公司受罚款或制裁,影响业务和分红[109] - 公司外汇活动可能面临更严格审查和审批,或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收购国内公司也可能受限[110] - 未完成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登记,实体最高面临30万元人民币罚款,个人最高面临5万元人民币罚款,还可能限制公司向中国子公司注资及子公司向公司分红[112] - 若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公司及其非中国股东将面临不利税收后果,全球收入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向非居民企业股东支付股息需代扣10%预提税,非中国个人股东转让普通股收益可能按20%税率征税[115][116][117] -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资产,若缺乏合理商业目的,可能被视为直接转让,收益需缴纳10%企业所得税,受让方有代扣义务[121][123] - 公司运营子公司享受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若被撤销或不可用,或税率计算被挑战,公司可能需支付额外税费[126][127] - 公司运营子公司若未能续高新企业资格,企业所得税将从优惠的15%恢复至法定的25%[127] - 公司未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全职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能面临滞纳金、罚款或劳动纠纷[129] - 公司员工行使股票期权或获得限制性股票需缴纳中国个人所得税,公司有申报和代扣义务,否则可能面临制裁[113] - 公司可能因未遵守中国境外上市公司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登记要求,使参与者或公司面临罚款和其他法律或行政制裁[111] - 公司中国子公司或部分子公司未开设社保和公积金账户,可能面临处罚[130] - 公司中国子公司租赁的渭南生产基地部分建筑未获相关许可,可能面临行政罚款、停用或拆除等处罚,若停用损失不超公司销售收入3%,租约2024年12月31日到期[131][133] 新兴成长公司相关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最多持续五年,或直到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年度总收入超10.7亿美元、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超7亿美元、前三年发行超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券[35] - 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部分报告要求豁免,如无需遵守萨班斯 - 奥克斯利法案第404(b)条审计师认证要求等[36] - 公司选择不使用JOBS法案规定的新或修订会计准则的延期过渡期,将按非新兴成长公司要求日期遵守[37]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和高管合计拥有26.48%已发行普通股总投票权,可能影响公司决策和股价[138] - 公司预计近期不支付现金股息,投资回报可能依赖股价上涨[141][142] - 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股东保护权益可能受限,部分判决可能无法执行[145][150] - 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公司豁免美国部分证券规则和纳斯达克部分公司治理标准,信息披露可能不及时不全面[151][153] - 公司2020和2021财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已采取补救措施但未完全解决[155][157][159] - 2020年末公司已招聘两名中级财务人员,确定三名高级财务岗位候选人,预计2022年3月31日前至少招聘一名[159] - 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可能大幅波动,受市场、行业和自身运营等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投资者损失[134][135] - 大量股票出售或预期出售可能影响股价,削弱公司股权融资能力[141] - 公司计划在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财务和系统控制框架搭建,在2022年12月31日前全面实施相关措施[160][161] - 若公司被认定为被动外国投资公司(PFIC),美国普通股持有人可能面临不利的美国联邦所得税后果;公司目前和可预见未来预计不会成为PFIC,但无绝对保证[163][164] - 公司管理层自2020年9月30日起每月举行内部会议,审查财务报表和运营绩效,识别改进内部控制程序的领域;已任命董事并成立审计委员会[160]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形成四个技术平台,贯穿产品生产过程,以保证产品质量[198][199][200] - 公司提供定制产品开发、配方以及售后和技术支持等增值服务[201] - 公司产品包括香料化合物、健康补充剂、生物活性食品成分等类别[202][203][204] - 公司安布罗辛产品纯度达99.5%以上,行业平均约99.0%,产量约63%,行业平均约40% - 43%[202] - 公司推出新的非处方药产品,还有更多创新产品处于开发阶段[203] - 公司生物活性食品成分有苹果多酚、水苏糖等,各有不同用途[204][206][207] - 公司健康补充剂、香料化合物、苹果多酚等产品有各自的制造流程[209][210][211]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国有12项已批准专利和3项正在申请的专利[213] - 西安AppChem拥有8项已授权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214] - 西安YH拥有3项已授权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214] - 西安DT拥有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有效期20年[214] - 西安AppChemChem有3项专利处于待授权状态,有效期20年[214] 股息与储备 - 公司PRC子公司需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至少10%作为法定储备,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截至2021年9月30日,法定盈余储备占注册资本比例为1% - 24%,平均为15%;2021年和2020年9月30日可用于分红的累计利润分别为919.2676万美元和507.2672万美元[82] - 中国政府实施资本控制措施,国内企业向境外股东汇出超过5万美元股息时需接受审查,未来子公司股息分配可能受更严格审查[84] - 中国企业向非中国居民企业支付股息需缴纳10%预扣税,若符合条件,香港子公司从PRC子公司获得股息的预扣税率可降至5%,但不保证一定适用[85] - 中国子公司分配股息需基于可分配收益,每年需将至少10%的税后利润存入法定储备金,直至达到注册资本的50%[177]
Bon Natural Life (BON)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1-08-19 23:37
业绩总结 - Bon Natural Life 2021年上半年销售额达到1170万美元,同比增长63.6%[18] - 2021年上半年净收入为230万美元,增长43.9%[19] - 2021年上半年毛利为337万美元,增长32.2%[19] - 2021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为0.4美元,同比增长33.3%[19] 用户数据 - 2021年中国市场收入为10.74百万美元,占总收入的91.8%[21] - 2021年海外市场(不包括中国)收入为1.0百万美元,占总收入的8.2%[21] - 2020年中国市场收入为6.36百万美元,占总收入的89.0%[21] 产品与技术 - 香料化合物销售量增长90.1%,健康补充粉饮料销售量增长306.3%[18] - 2021年上半年香料化合物收入为2.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33.0%[20] - 健康补充品和粉末饮料收入为4.6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9.9%[20] - 生物活性成分收入为1.07百万美元,同比下降9.2%[20] 市场展望 - 中国营养和膳食成分市场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1060亿美元,2020年至2023年行业增长率为50%[16] - 公司正在建设第三个生产设施,预计在2022年6月完成,预计年产值为3000万美元[12] 销售策略 - 公司调整销售策略,重点推广产品给大型国内企业客户,减少对海外客户的出口销售[21] - 2021年健康补充品和粉末饮料收入较2020年下降69.7%[20] - 2021年生物活性成分收入同比下降69.7%[20] 竞争与估值 - Bon Natural Life的市盈率相较于国际香料与香精公司和Sensient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有约56%的折扣[16] - 2021年生产能力利用率为83%至95%[12] 负面信息 - 由于COVID-19疫情,生物活性成分的客户订单减少,导致收入下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