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LJ (FLJ)
icon
搜索文档
FLJ (FLJ)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1-23 05:20
股权结构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有246,310,681,046,400股流通普通股,其中A类普通股239,917,892,046,400股,代表19,993,157份美国存托股份,B类普通股6,392,789,000,000股][30] - [截至年报日期,Golden Stream Ltd.持有公司全部已发行B类普通股,占总流通股本的2.60%,投票权的21.04%][31] 业务运营模式 - [公司通过VIE结构开展保险代理业务,WFOE与VIE签订的独家业务合作协议规定,WFOE有权获得相当于合并净收入100%的服务费][33] 合规与监管 - [公司及其子公司和VIE已获得在中国开展业务所需的所有许可证、批准和证书,但不能确定相关政策未来不会改变][39] - [根据修订后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公司因已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不持有超过1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且业务处理的数据与国家安全无关,无需申请网络安全审查][40] - [《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规定,境外上市发行人进行首次公开发行和上市申请或后续发行时需向中国证监会履行备案程序][41] - [就收购事项,公司及其VIE无需向中国证监会备案、无需接受CAC的网络安全审查,且未收到或被拒绝相关许可][42] - [公司运营受中国法律法规政策不确定性影响,政府行动或改变法律解释可能限制资本市场交易能力,导致证券价值下降或归零][44] - [根据2023年3月31日生效的《境外上市备案规则》,公司作为“存量企业”,后续境外发行或上市前无需立即申请备案,但后续境外证券发行有相应备案要求,未遵守可能面临处罚][162][164]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未收到中国证监会或其他监管机构关于境外发行的询问、通知、警告或制裁,但未来境外发行若需审批或程序,能否获得及所需时间不确定,未获批或延迟获批会带来不利影响][165] - [中国法律体系基于成文法且变化频繁,解释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行政和法院程序可能漫长,公司可能需额外许可和审批,无法获得会影响业务][169][170][171] - [2014年7月4日发布的《37号文》规定中国居民设立或控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Offshore SPV)需完成外汇登记,特定情况需修改登记][172][173] - [2015年2月13日发布的《13号文》规定自2015年6月1日起,境内银行办理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但政府和银行对其解释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174] - [2017年12月26日发布的《11号文》规定中国企业通过控制的Offshore SPV进行境外投资需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或备案,企业境外投资还需获商务部或其地方分支机构批准或备案][175][177] - [公司要求中国居民股东和受益所有人完成外汇登记,中国企业股东遵守境外投资相关规定,但无法确保所有人合规,若不合规,中国子公司可能面临罚款和法律处罚,公司外汇活动也可能受限][178][179] - [若公司被视为中国税收居民企业,将按25%的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这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4][187] - [外国投资者获得的股息和出售A类普通股的收益可能需缴纳中国税,非居民企业适用10%的预扣税,若公司被视为中国居民企业,非中国居民个人投资者适用20%的税率][188][189] - [非中国投资者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存在不确定性,若交易缺乏合理商业目的,收益可能需按10%的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191][192] - [中国《劳动合同法》及其他劳动相关法规的执行可能对公司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部分中国子公司未按规定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可能需补缴并支付滞纳金和罚款][205][208] - [若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无法按照《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 Act)的要求检查公司审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禁止公司美国存托股份(ADS)的交易,这可能对投资价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2][213] - [公司前审计机构为Marcum Asia,现任为OneStop,截至年报日期,二者均未列入PCAOB认定名单][214] - [2022年8月26日PCAOB与中国相关部门签署协议,9 - 11月对香港部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12月15日宣布完成检查并撤销认定报告][215][216] - [公司聘请受PCAOB检查和调查的审计机构的能力可能取决于中美监管机构立场,若PCAOB无法全面检查审计机构,公司证券交易可能被禁止并被摘牌][217]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HFCA Act)对委员会认定发行人有额外认证和披露要求,适用于认定后次年的发行人][220] - [中国法律对美国监管机构调查和收集中国境内公司证据的程序存在不确定性,海外证券监管机构未经中国政府批准不能在中国境内直接调查或收集证据,可能导致公司被暂停或注销SEC注册及摘牌][221][222] 资金管理与财务指标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及其子公司、可变利益实体(VIE)无书面现金管理政策,资金按中国法律法规转移][45] - [中国子公司Alpha Mind WFOE可在符合程序下支付外币股息,但人民币兑换外币支付资本费用需政府批准,政府未来可能限制经常账户外汇交易][47] - [中国子公司、VIE及其子公司每年需至少提取10%税后利润作为法定储备,直至达到注册资本50%,还需提取部分税后利润作为员工福利基金][49] - [中国公司向非中国居民企业支付股息适用10%预扣税,若香港居民企业持股超过25%,预扣税率可降至5%,但享受优惠需满足条件,无法保证公司适用5%税率][49]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及其子公司、VIE未进行股息或分配,短期内无相关计划][49] - [2024财年,Alpha Mind HK向Xchange TEC.INC现金转移561,408元人民币,2023财年无现金或其他资产转移][5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合并总资产为782,836千元人民币,总负债为1,339,409千元人民币,股东赤字为556,573千元人民币][5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财年,公司合并运营收入为2.88369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1346.8万元人民币,运营亏损为5.88824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6.13166亿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财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977万元人民币,投资活动净现金提供1017.4万元人民币,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866.9万元人民币][5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的Alpha Mind相关票据未偿还本金为1.5214亿美元,年利率为3%,到期日延至2025年6月30日][66][69] - [公司2022财年净利润为8.2亿元人民币,2023财年净亏损7130万元人民币,2024财年净亏损2.268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计亏损3.8568亿元人民币][68] - [2022 - 2024财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分别为710万元、2220万元和900万元人民币][68] - [截至2023年和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分别超过流动资产6.434亿元和12.712亿元人民币][68] 收购事项 - [2023年12月28日,公司完成对Alpha Mind 100%股权收购,收购价1.8亿美元以票据形式支付][69] 财务风险与可持续性 - [若无法偿还或再融资票据,公司将失去对Alpha Mind的控制权,且债务水平会对业务、财务等产生不利影响][60][66][67][70] - [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报告质疑其持续经营能力,公司过去有净亏损,未来可能无法持续经营或实现盈利][60][68][70][72] - [公司计划通过运营现金流、债务或股权发行、贷款等方式支付剩余票据,但可能无法获得有利融资][67][70] - [公司需提高未来收入水平以实现盈利,但扩张业务投入大,可能无法立即显著增加收入抵消运营成本,未来或有重大亏损][73] 业务风险 - [公司在保险代理市场运营历史有限,收购Alpha Mind前主营长期公寓租赁业务,历史表现不能代表未来财务结果,增长可能为负,收入和净利润或下降][74] - [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来自一家国有保险公司的佣金收入超各期总收入10%;2022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北方三省贡献超50%的佣金收入,存在客户和地域集中风险][90] - [2022 - 2024年9月,Alpha Mind汽车业务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0.4%、77.3%和75.0%,公司业务严重依赖汽车保险合作伙伴收入,受汽车保险行业风险影响][93] - [公司面临多种风险,包括经济、政策、市场、合作关系、竞争、产品多元化、客户流失、技术平台接受度、自然灾害和疫情等方面,这些因素可能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77] - [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合同一般为1 - 2年,续约条款不确定,与保险公司关系中断或终止会严重影响经营成果][79] - [公司通过外部推荐源推广保险产品并支付推荐费,保费、佣金率下降或推荐费率上升会影响盈利能力和运营计划][83][84][86] - [保险代理和综合售后服务市场竞争激烈,部分竞争对手资源和品牌优势更强,公司若无法有效竞争,可能失去客户和市场份额][87][88] - [公司2023年推出SaaS平台,虽未产生收入但期望成为未来收入来源,平台成功取决于中国保险行业对SaaS的接受度,受多种因素影响][96] - [自然灾害、疫情和恐怖袭击等事件会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如新冠疫情阻碍了公司部分业务,影响车辆销售和保险业务,增加理赔压力,干扰经济活动和投资结果][100][101] - [公司持续成功依赖吸引和留住有经验的管理团队和合格人员,否则可能失去终端客户、面临法律诉讼,对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03]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系统,系统故障可能导致业务活动中断、声誉受损、运营和盈利能力受影响][104] - [公司需紧跟IT发展,持续投入资源维护、升级和扩展IT及SaaS系统和基础设施,但研发活动不确定,投资可能无法实现商业化或盈利化][106] - [公司内部销售人员和员工的不当行为难以察觉和阻止,可能损害声誉、导致监管制裁或诉讼成本][108] - [公司面临客户信用风险,贸易应收款可能存在争议,客户可能无法偿还保险费,欺诈活动可能对公司造成声誉和经济损失][110] - [2023年Alpha Mind推出SaaS平台,公司将继续发展新业务和拓展新市场,可能面临监管、竞争、战略和运营等新风险和挑战][112] - [公司在服务中需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法规不断演变,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影响][112] - [截至年报日期,公司认为CAC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对业务影响不大,但业务发展可能使公司受CAC规则约束,未来规则变化可能产生重大影响][116] - [公司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或其他指控,这可能对业务、经营成果和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8] - [公司业务扩张可能面临法律和行政诉讼,诉讼结果不确定,不利解决可能对业务、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效,存在一个重大缺陷][124] - [公司运营依赖中国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及电信网络,可能无法满足持续增长需求][127] - [业务扩张可能需升级设施和技术,若无法及时有效开发或增强,会影响业务和经营业绩][128] - [公司业务受中国银保监会等监管,不遵守规定会导致财务损失或损害业务][129] - [保险产品条款、费率及业务运营受监管,法规变化可能影响盈利能力][130] - [未获得、续期或保留某些许可证、许可或批准,会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1] - [中国监管机构的检查和调查可能导致罚款等处罚,影响声誉、业务和财务状况][133] - [若中国政府认定VIE结构的合同安排不符合规定,公司可能面临处罚或被迫放弃相关业务权益][134] - [公司与VIE的合同安排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VIE股东可能不履行义务,影响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141][143] - [VIE股东与公司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导致违约或拒绝续签合同安排][148] - [公司的中国子公司依赖股东遵守开曼群岛和中国法律,若无法解决与股东的利益冲突或纠纷,可能需依靠法律程序,这会扰乱业务并带来结果的不确定性][149][150] - [《外商投资法》实施的不确定性可能显著影响公司及其中国子公司的结构和运营,未来相关规定可能将合同安排视为外商投资形式,导致其违反准入要求][152][153][154] - [当前可变利益实体(VIEs)破产或清算会对公司业务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可能失去使用其资产的能力,业务活动可能受限][155][156] - [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条件或政府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业务、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证券价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政府可能出台影响公司业务的政策][157][160] 外汇与汇率风险 - [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实施控制,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但资本项目下受限,这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净收入、跨境转移现金以及向投资者分配股息的能力][197][198][199][200] - [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对投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可用于对冲汇率风险的选择有限,且中国外汇管制规定可能放大汇兑损失][201][203][204] 美国存托股份(ADS)相关 - [ADS市场价格波动大,受市场和行业因素、其他中国公司表现、负面新闻等影响][223] - [ADS价格和交易量还受监管动态、行业市场条件、公司业绩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且公开交易的ADS数量少,小额交易可致估值短期内大幅变化][224] - [若公司未能满足纳斯达克上市要求,ADS可能被摘牌,流动性和市场价格将下降,融资能力受影响,上市要求包括每股最低出价1美元等][226] - [公司于2024年11月13日收到纳斯达克通知,未达到维持上市证券最低市值3500万美元的要求,有180个日历日的合规期至2025年5月12日,虽打算采取行动,但无法保证能重新合规][227] - [若公司美国存托股票(ADS)交易被禁止,其价格将受不利影响,投资者买卖ADS能力可能受损,若在非美国交易所上市,投资者需额外操作][218]
FLJ GROUP LIMITED RECEIVES NASDAQ DETERMINATION LETTER ON COMPLIANCE PLAN
Prnewswire· 2024-05-02 08:12
分组1 - FLJ集团有限公司(NASDAQ:FLJ)收到了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资格部门工作人员的确定信函,通知公司未能继续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上市,未提供明确计划证明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继续上市要求或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这种符合性[1] - 公司在45个日历日内提交了符合A&R标准或纳斯达克上市规则5450(b)的替代要求的计划,但在4月25日收到了纳斯达克的确定信函,未能提供明确计划证明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继续上市要求或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这种符合性[2] 分组2 - 公司向纳斯达克提交了上诉请求,请求将确定提交给听证会议小组,暂停公司证券的停牌和提交Form 25-NSE的文件,但无法保证听证会议小组的决定[4]
FLJ Group Limited Files Annual Report on Form 20-F for Fiscal Year 2023
Newsfilter· 2024-02-17 06:0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2月9日FLJ Group Limited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2023财年年度报告,报告可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和SEC网站获取,股东可免费索取纸质版 [1] 公司业务 - FLJ Group Limited通过子公司和合并可变利益实体开展保险代理和保险科技业务 [2] - 保险代理业务获中国许可,在全国运营,提供主要保险公司承保的多种保险产品 [2] - 保险科技业务专注于在中国运营和开发保险科技,包括开发SaaS平台连接消费者和提供承保支持 [2]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和媒体咨询可发邮件至ir@qk365.com [2] - 在中国可联系Rene Vanguestaine,电话+86 - 10 - 59001548,邮箱rene.vanguestaine@christensencomms.com [2] - 在美国可联系Linda Bergkamp,电话+1 - 480 - 6143004,邮箱linda.bergkamp@christensencomms.com [2]
FLJ Group Limited Amends the Maturity Date of the Promissory Notes
Newsfilter· 2024-02-09 21:00
FLJ集团与Alpha Mind承诺债券 - FLJ集团与Alpha Mind承诺债券持有人同意延长Alpha Mind承诺债券的到期日[1] - FLJ集团以总现金购买价值1.8亿美元或人民币等值收购了Alpha Mind Technology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份[2] FLJ集团业务 - FLJ集团通过其子公司和合并的可变利益实体经营保险代理和保险技术业务[3] FLJ集团联系方式 - FLJ集团提供投资者和媒体查询联系方式[4]
FLJ (FLJ)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2-0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FLJ Group Limited[1] - 公司主要行政办公室位于中国上海黄浦区龙华东路917号1610室[1] 报告时间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2月[1] - 报告签字日期为2024年2月9日[5] 报告提交形式 - 公司将以Form 20 - F形式提交年度报告[1] - 报告Form 6 - K将被纳入2021年7月27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Form F - 3注册声明中[2] 报告签字人信息 - 签字人是Chengcai Qu,职位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和副总裁[5]
FLJ (FLJ)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2-09 00:00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拥有双重股权结构,包括2,587,892,046,400股A类普通股和250,000,000,000股B类普通股[28] - Golden Stream Ltd.控制的公司持有公司总股本的8.8%,拥有公司49.1%的表决权[28] - 公司拥有双重股权结构,普通股A和B的投票权不同,B股持有者享有更高的投票权[112] - Golden Stream Ltd.及其控股股东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力,包括董事变更、合并、控制权变更等[113] 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3财年录得净亏损,可能无法继续作为持续经营实体[47] - 公司在2023财年录得净亏损71.3百万人民币[47] - 公司在2023财年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4.3百万人民币[47] - 公司在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643.4百万人民币[47] - 公司在2023年完成对Alpha Mind的收购,购价为1.8亿美元[47] - 公司的资产在清算或解散时可能价值大幅下降[48] - 公司历史有限,难以评估未来前景和运营结果[49] 业务风险 - 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佣金收入受保费和佣金率影响[51] - 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有可能影响盈利能力[52] - 公司业务受中国银保监会等政府机构监管,如未遵守相关法规规定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对业务造成损害[69] - 公司依赖中国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支持业务运营,但存在无法满足持续增长需求的风险[68] - 公司在开展新业务和拓展新市场时可能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62] 法律法规 - 公司的企业结构和合同安排符合中国法律法规,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会受到监管机构处罚或要求调整企业结构[72] - 公司依赖与当前VIEs和股东的合同安排来运营业务,但这种间接所有权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提供操作控制[74] - 中国政府对经济政策的不利变化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81] - 中国法律、规则和法规的解释和执行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2] - 中国居民投资海外公司的监管规定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83] 公司治理 - 公司的公司章程包含反收购条款,可能阻止第三方收购公司,影响普通股和ADS持有者的权利[115] - 公司作为外国私人发行人,免除了适用于美国国内上市公司的某些规定,包括提交季度报告、股东投票规定等[116]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公司,可以采用与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公司治理上市标准不同的公司治理做法,可能给股东提供的保护较少[118] 中国市场 - 中国市场iPhone销售创下收入纪录为967.7亿美元[110] - 中国市场表现令人自豪,取得了收入纪录[110] - 我们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110] 外汇管理 - SAFE发布了关于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84] - 公司要求知情的中国居民股东和受益所有者完成外汇注册[85] - 未完成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或股票期权计划的注册要求可能会导致罚款和其他法律制裁[86] - 公司可能被视为中国税务居民并受到中国企业所得税的影响[86] - 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出售收益可能会受到中国税法的影响[87] - 中国政府对货币兑换的控制可能限制公司有效利用净收入和跨境转移现金的能力[89] - 人民币对美元和其他货币的重大重新估值可能会对投资产生重大不利影响[90] 公司财务 - 公司在2023财年的持续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净现金流出24.3百万人民币(3.3百万美元)[215] - 公司在2023财年的投资活动中没有净现金流出[216] - 公司在2023财年的融资活动中产生了净现金流入37.9百万人民币(5.2百万美元)[217] - 公司在2023财年的资本支出为零[218] - 公司依赖于中国子公司支付的股息来支付股息和偿还债务[221] - 中国子公司每年需将税后利润的10%拨入法定盈余公积金[221]
FLJ (FLJ)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1-23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的报告货币为人民币,但为方便读者,将某些外币金额转换为美元,汇率为7.1135人民币兑1美元[10] - 公司的财年截至日期为9月30日,分别指代为FY 2020、FY 2021和FY 2022[9] 中国市场监管风险 - 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监管风险,可能会对运营和证券价值产生重大影响,或者限制或完全阻碍公司未来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并导致这些证券的价值大幅下降或变得毫无价值[15]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受到中国政府的干预和影响,最近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管行动和声明,以规范中国的商业运营,包括打击证券市场非法活动,加强对境外上市中国公司的监督,采取新措施扩大网络安全审查范围,以及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新法律和法规[15] 前瞻性陈述 - 公司的前瞻性陈述包括当前对未来事件的期望和看法,可能受到各种风险、不确定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列在“Item 3. Key Information—D. Risk Factors”下的风险因素[11] - 公司的前瞻性陈述主要基于对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业绩、业务策略和财务需求的未来事件的当前预期和预测[11] - 公司的前瞻性陈述涉及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尽管公司认为这些前瞻性陈述是合理的,但实际结果可能与公司的预期大不相同[12] 数据来源和风险 - 公司从各种政府和私人出版物获取了某些数据和信息,这些出版物中的统计数据也包括基于多种假设的预测[13] - 公司的行业可能不会以市场数据预测的速度增长,或者根本不会增长,如果市场未能按预期速度增长,可能会对公司业务和ADS的市场价格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3]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215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48%[28] - 公司其他应收款为1,943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03%[28] - 公司固定资产净额为358,02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77%[2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净营收为1,258,944,000人民币[29] - 公司2020年至2022年的子公司和VIE实体投资赤字分别为2,955,202,000人民币、3,272,273,000人民币和1,652,630,000人民币[30] 公司运营风险 - 公司存在多种风险,包括受到中国政府干预、市场价格波动、财务困难等[32][38][48] -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创下了iPhone销售纪录[110] - 公司在长租公寓行业的经营历史有限,市场正在快速发展[55] COVID-19疫情影响 - COVID-19疫情对公司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租户减少、入住率下降和租金收入减少[63] 租赁和运营模式 - 租赁和运营模式:公司采用租赁和运营模式,需要大量前期资本支出,包括市场研究、寻找公寓、预付房东几个月的租金等[60] 股权激励和股东权益 - 公司将保留的B类普通股转让给了Golden Stream Limited,这些股份将用于向为公司运营成功做出贡献的员工和高管提供激励和奖励[136] - 截至年度报告日期,公司已向某些管理人员、员工和非员工授予了总计1.924亿股期权,其中截至年度报告日期已有3590万股被放弃,剩余的4130万股期权仍未行使[136] - 公司已批准并采纳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2022计划”,最大发行股数为25亿股B类普通股[137] - Golden Stream Limited持有的股份用于未来可能根据2022计划授予的股权奖励[138]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的信息系统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错误或漏洞,这可能导致对租户、房东、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承包商和员工的负面影响[115] - 安全漏洞、未能维护内部或第三方数据的完整性、网络攻击和其他干扰可能会危及公司的信息系统,导致成本、责任、罚款或诉讼,从而使公司业务和声誉受损[116] - 公司高度依赖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管理和运营效率,这取决于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118] 法律法规风险 - 公司需遵守政府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限制业务、承担责任和罚款等风险[123] - 公司需保护专利、商标、软件版权等知识产权,否则可能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128] - 公司可能面临因未能满足纳斯达克上市要求而被摘牌的风险[183]
FLJ (FLJ) - 2021 Q4 - Annual Report
2022-02-15 00:0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受限现金情况 - 截至2019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59,799千人民币,受限现金为91,015千人民币[2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879千人民币,受限现金为8,887千人民币[2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317千人民币,受限现金为2,935千人民币[26] - 截至2019年、2020年和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1.598亿人民币、2290万人民币和1630万人民币(250万美元)[42] 应付账款及应付关联方款项情况 - 2019年,集团应付账款及应付关联方款项为277,103千人民币和3,121千人民币[27] - 2020年,集团应付账款及应付关联方款项为294,469千人民币和6,594千人民币[27] - 2021年,集团应付账款及应付关联方款项为320,269千人民币[27] 短期债务情况 - 2019年,集团短期债务为319,103千人民币[27] - 2020年,集团短期债务为762,136千人民币[27] - 2021年,集团短期债务为558,705千人民币[27] 股东权益赤字情况 - 2019年,集团股东权益赤字为2,236,351千人民币[28] 集团合并净收入与净亏损情况 - 2019 - 2021年集团合并净收入分别为1233770千人民币、1207963千人民币、1036206千人民币[29] - 2019 - 2021年集团合并净亏损分别为498337千人民币、1533641千人民币、569202千人民币[29] - 公司在2019财年、2020财年和2021财年分别净亏损4.983亿人民币、15.336亿人民币和5.692亿人民币(8830万美元)[42]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43.787亿人民币(6.796亿美元)[42] 集团合并现金流量情况 - 2019 - 2021年集团合并经营活动提供(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 - 88189千人民币、54841千人民币、 - 109661千人民币[29] - 2019 - 2021年集团合并投资活动提供(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 - 351450千人民币、 - 138670千人民币、 - 6486千人民币[29] - 2019 - 2021年集团合并融资活动提供(使用)的净现金分别为569569千人民币、 - 134924千人民币、101601千人民币[29] - 公司2019财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8820万人民币,2020财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为5480万人民币,2021财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1.097亿人民币(1700万美元)[42] 子公司和VIE投资赤字余额情况 - 2019 - 2021年9月30日子公司和VIE投资赤字余额分别为 - 1346408千人民币、 - 2955202千人民币、 - 3272273千人民币[32] 公司应收(应付)子公司和合并VIE及其子公司款项情况 - 2019 - 2021年9月30日公司应收(应付)子公司和合并VIE及其子公司款项分别为522124千人民币、1385814千人民币、1465312千人民币[33] 公司经营风险情况 - 公司在新兴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营历史有限,难以评估未来前景和经营成果[37] - 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报告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提出质疑[37] - 公司业务需要大量资本支出用于租赁公寓的采购、翻新和维护,无法及时获得融资将产生不利影响[37] 公司租赁单元签约数量变化情况 - 公司租赁单元签约数量在2018年9月30日至2019年9月30日增长3.2%,2019年9月30日至2020年9月30日减少17.5%,2020年9月30日至2021年9月30日减少23.6%[41] 公司资本支出情况 - 公司2019财年、2020财年和2021财年资本支出分别为1.721亿人民币、1.387亿人民币和650万人民币(100万美元)[44] 公司租金分期贷款情况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租户通过租金分期贷款支付的租金占比为1.4%,到2022年底需确保通过租金分期贷款获得的租金收入不超过公司租金收入的30%[46] - 自2020年5月起,金融机构暂停向租户提供新的租金分期贷款[46]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与三家金融机构合作,1.4%的已出租单元租金支付通过租金分期贷款完成,自2020年5月起金融机构暂停提供新贷款[51] 公司公寓经理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有1680名公寓经理,均来自外部承包商[46] 公司租户租约情况 - 2021财年,公司租户平均入住时长为8.2个月[49] - 2021财年,38.7%的租户租约在适用锁定期届满前终止,低于2020财年的72.6%,61.3%的租户租约持续到合同租赁期结束[49] - 2021财年,38.7%已终止的租户租约是在预付租金覆盖的租赁期内终止的[49] - 公司与租户的租约合同期限通常为3至12个月,与房东的租约有五到六年的锁定期[49] - 2021财年,公司终止的租户租约平均合同租期为11.4个月[158] - 2021财年,61.3%的租约租户在合同租期结束时仍留在租赁单元[158] - 2021财年,租户平均在租赁单元居住8.2个月[158] - 2021年9月30日,公司未到期租约的平均合同租期为11.4个月[189] - 2021财年,38.7%的租户租约在合同到期前终止[191] - 2021财年,约3.7%的租户租约在租赁第一周内终止[191] - 公司租赁合同期限通常为3 - 12个月[189] 新冠疫情对公司影响情况 - 2020财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平均月末入住率和租金预付折扣前的租金利差较2019财年下降[48] - 新冠疫情导致公司在2020年3月31日和6月30日所在季度租户流失、入住率和平均租金下降,进而导致收入减少[48] - 公司收入通常在每年9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较高,在每年3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及春节假期期间较低,新冠疫情影响了季节性模式[96] 公司业务依赖第三方情况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公寓采购、装修、租赁、管理和维护等业务,若第三方出现问题,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和声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6] 公司租赁单元收购情况 - 2020年7月,公司子公司以约1.3亿美元收购约7.2万个租赁单元相关资产[42] - 2020年7月,公司子公司以约1.3亿美元总价收购约72,000个租赁单元相关合同及资产[55][56] - 2020年7月,公司子公司与Great Alliance Co - living Limited及其关联方达成协议,收购中国多个城市约72,000个租赁单元的租赁合同及相关资产[58] - 2020年7月,公司子公司以1.3亿美元收购约7.2万套租赁单元的相关合同及资产[68][71] - 2020年7月,公司收购约72000个租赁单元的租赁合同及相关资产[186] - 2020年7月,公司子公司与租赁服务公司及其关联方达成协议,以约72,000套租赁单元的相关资产[195] - 2020年初公司拟以5.8亿元收购约4.7万套租赁单元,后交易终止,已支付的2亿元定金全额收回,需返还对方800万元[160] - 2020年7月公司子公司以1.3亿美元收购约7.2万套租赁单元,已支付580万美元,剩余对价包括232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2.897亿元的A类普通股[160] 公司可转换票据及认股权证发行情况 - 2020年7月,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3005万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及购买104,871份美国存托股票的认股权证,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又发行本金总额为2080万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及购买313,966份美国存托股票的认股权证[42] - 2020年7月,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3005万美元的1系列和2系列可转换票据及购买104,871份美国存托股份的认股权证[56] - 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公司额外发行本金总额为2080万美元的1系列和2系列可转换票据及购买313,966份美国存托股份的认股权证[56] - 2020年7月,公司发行本金总额为3005万美元的1系列和2系列可转换票据及购买104,871份美国存托股票的认股权证[155] - 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公司额外发行本金总额为2080万美元的1系列和2系列可转换票据及购买313,966份美国存托股票的认股权证[155] 公司收购剩余款项结算情况 - 2021年5月,公司以232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2.897亿人民币的A类普通股结算收购剩余款项,并交付1.8637585亿股A类普通股[42] - 2021年5月,收购的剩余对价包括232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2.897亿元人民币的A类普通股[56] - 公司向租赁服务公司及其关联方交付186,375,850股A类普通股以结清剩余对价,需对57,786,458股A类普通股销售收益不足每股0.4014美元部分进行补差,若特定20,860,749股A类普通股未在公开市场交易,需按每股0.4015美元分期回购[58] 公司A类普通股发行情况 - 公司将向第三方承包商分期发行最多9960万股A类普通股,取决于协议规定的绩效指标等条件[58] VIE法律诉讼情况 - 截至2021年10月26日股权转移前,VIE涉及八起正在进行的法律诉讼,索赔总额达人民币3370万元(约合520万美元),其中两起索赔超过人民币100万元(约合20万美元)[60] - 上海绿地对VIE子公司提起诉讼,索赔建筑费等约人民币5800万元(约合850万美元),该金额已计入2021财年合并财务报表,苏州在建建筑司法销售所得人民币1003万元,该诉讼于2021年12月结案[60] - 2020年因疫情VIE提前终止部分租赁合同,部分房东索赔总计人民币390万元(约合60万美元),公司已记录或有负债,部分房东有权在通知发出三年内起诉,最高索赔人民币5800万元(约合890万美元)[60] VIE子公司破产情况 - 2022年1月,VIE子公司上海清科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管理有限公司向上海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法院于1月4日宣布申请生效[62] 公司市场竞争情况 - 公司在公寓租赁市场面临激烈竞争,竞争对手包括其他品牌公寓运营商、公寓业主和房地产开发商[63] - 行业主要竞争因素包括多地区优质房源获取能力、大数据分析运用能力、可持续单元经济模型建立能力等[63] - 竞争可能导致公司可获取公寓减少、租金上涨、风险增加、收益率降低等不利影响[63] 公司租入合同锁定期及租约终止情况 - 截至2021年9月30日,17.3%的租入合同锁定期将在2022财年末到期,租金可能重新协商[69] - 2021财年,24.4%(20,058套)与房东的租约因战略调整而终止[69] - 2021财年公司终止了24.4%(20,058套)与房东的租约以优化投资组合[161] 公司长期资产减值损失情况 - 2019财年、2020财年和2021财年,公司长期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4620万元、8.468亿元和1.996亿元(3100万美元)[72] 公司租赁公寓法律风险情况 - 公司租赁公寓的法律权利可能被挑战,未注册的租赁协议可能使公司和房东面临1000 - 10000元人民币的罚款[74] 公司公寓装修和维护风险情况 - 公司难以有效控制公寓装修和维护的时间、质量和成本,可能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76] 公司公寓事故风险情况 - 公寓发生事故、伤亡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并使其承担责任,无相关证照的公寓发生事故可能引发政府行动[77] 公司法规遵守风险情况 - 公司需遵守环保和消防法规,否则可能面临罚款、项目暂停等制裁[79] 公司成本结构及资金情况 - 公司大部分成本和费用固定,收入下降时难以优化成本结构,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79]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有7.597亿元人民币(1.179亿美元)银行借款、1810万元人民币(280万美元)租金分期贷款和10.249亿元人民币(1.591亿美元)应计费用及其他流动负债[79] - 2021财年,公司终止与国有银行旗下租赁服务公司的合作[79] - 中国近期利率处于历史低位,利率上升会增加公司利息支出,减少可用资金[79] - 公司认为手头现金、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至少在未来12个月能满足一般企业用途需求[79] - 由于资本市场和行业的不可预测性,公司可能无法按要求筹集到足够资金[79] 公司数据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法规情况 -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生效,要求数据收集合法合规,数据处理活动需符合网络安全分级保护制度[83] - 2021年8月20日,《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2021年11月1日生效,强调个人信息保护
FLJ (FLJ) - 2020 Q4 - Annual Report
2021-02-16 00:00
利率与汇率变动影响 - 利率变动10%,2020财年利息费用将增减540万元人民币(80万美元)[794] - 2005 - 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超20%,2010年以来升值超10%,2018 - 2020财年美元兑人民币分别变动约3.2%、4.1%和 - 5.0%[796] - 2020财年美元兑人民币贬值10%,公司损失和股东赤字将增加800元人民币(100美元)[797] 物价指数变化 - 2018 - 2020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上涨2.1%、2.9%和1.7%[799] 存托凭证相关费用 - 存托凭证持有人存入或提取股票需支付每100份存托凭证5美元(或更少),现金分红每份存托凭证0.05美元(或更少),存托服务每年每份存托凭证0.05美元(或更少)[803] 存托机构报销 - 2020财年公司从存托机构获得0.7百万美元报销[805] 首次公开募股情况 - 2019年11月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行270万份存托凭证,行使超额配售权后额外发行40.5万份,净收益4450万美元[810] - 2019年11月4日至年报日期,首次公开募股总费用约640万美元,包括390万美元承销折扣和佣金及250万美元其他费用[811] 首次公开募股收益用途 - 首次公开募股净收益中2.292亿元人民币(3380万美元)用于拓展公寓网络,4420万元人民币(650万美元)用于一般用途,2亿元人民币(2950万美元)用于回购存托凭证[812] - 公司仍打算按F - 1表格注册声明使用首次公开募股剩余收益[813]
FLJ (FLJ) - 2019 Q4 - Annual Report
2020-02-19 05:07
财务数据 - 2017 - 2019财年总净收入分别为5.23亿、8.90亿和12.34亿元人民币,呈增长趋势[21] - 2017 - 2019财年净亏损分别为2.45亿、4.99亿和4.98亿元人民币,亏损幅度有所波动[21] - 截至2017 - 2019年9月30日,总资产分别为11.34亿、17.81亿和17.99亿元人民币[22] - 2017 - 2019财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4.36亿、11.70亿和8.82亿元人民币[24] - 2017 - 2019财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28.55亿、67.43亿和35.15亿元人民币[24] - 2017 - 2019财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量分别为64.95亿、53.95亿和56.96亿元人民币[24] - 2017 - 2019财年公司净亏损分别为2.454亿、4.999亿和4.983亿元人民币(6970万美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累计亏损22.759亿元人民币(3.184亿美元)[30] - 2017 - 2019财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4360万、1.17亿和8820万元人民币(1230万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3.651亿、1.038亿和1.598亿元人民币(2240万美元)[30] - 截至2017 - 2019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分别为6.311亿、15.219亿和11.006亿元人民币(1.54亿美元)[30][32] - 2017 - 2019财年公司资本支出分别为2.757亿、10.004亿和1.721亿元人民币(2410万美元)[32] - 2019财年,62.6%的租户租金支付通过租赁分期贷款完成,政策要求到2022年底通过该方式获得的租金收入不超过30% [35] - 2019财年租户平均入住时长为7.8个月,49.0%的租约在锁定期届满前终止,较2018财年的43.1%有所增加,仅5.5%的租约履行完26个月的合同期限[36][37] - 2019财年,48.4%的终止租约是在预付租金期间内终止的[40]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与11家金融机构合作,最大和第二大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分别占未偿还租赁贷款总额的52.8%和30.1%,65.4%的已入住租赁单元租金支付通过租赁分期贷款完成[4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管理97,297套可出租公寓,约95.1%位于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贡献2019财年97.3%的租赁服务收入[48]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有银行借款3.181亿人民币(4450万美元)、来自金融机构的租赁分期贷款7.567亿人民币(1.059亿美元)、资本租赁及其他融资安排应付款4.021亿人民币(5620万美元)[104] - 2017财年、2018财年和2019财年,公司分别产生2280万元、5060万元和4620万元(650万美元)的减值损失[82] - 公司已发行8600万股普通股用于股份奖励,已授予7000万份股票期权,其中224万份已被没收,剩余6776万份未行使,费用为360万美元;已授予1599万份受限股单位,费用为1120万元人民币(160万美元),2019年7月回购519万份,报告日期无未行使受限股单位[145] - 2019年9月董事会批准2019年股份激励计划,生效后可发行的最高股份数量为首次公开发行完成之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报告日期未授予且首次公开发行完成后270天内不会授予[145] - 公司收入受季节性影响,每年9月30日结束的三个月通常较高,3月31日结束的三个月通常较低[153] 业务拓展 - 从2018年9月30日到2019年9月30日,公司签约租赁单元数量增加3.2%,而2017年9月30日到2018年9月30日增幅为99.4%[27] - 2020年1月,公司与一家租赁服务公司达成协议,以5.8亿元人民币(8110万美元)收购四川和重庆约4.7万套租赁单元的租赁合同等,截至年报日期已支付约2亿元人民币(2800万美元)定金[30] - 2020年初,公司通过收购约47,000套四川和重庆的租赁单元拓展业务,需在2020年底支付交易对价[57][59] - 2019年12月,公司通过收购约2,800套天津的租赁单元拓展业务[57] - 2020年初公司从另一家租赁服务公司收购约47000个四川和重庆的租赁单元以拓展业务[74][80] - 2020年初,公司通过从另一家租赁服务公司收购约47000个租赁单元的租赁合同等扩大业务[111] 风险与挑战 - 公司在新兴且快速发展的品牌长租公寓市场运营历史有限,未来增长和财务状况存在不确定性[27] - 公司面临多种风险,包括经济、政策、市场竞争、租户违约等方面[27] - 公司需应对诸多挑战,如扩张管理公寓网络、维持高入住率、控制成本等[28] - 公司扩张到新市场可能面临风险,如杭州提升月末入住率到90%以上花了八个月,2018财年扩张导致多项费用占净收入比例显著增加[53][55] - 公司业务受中国宏观经济、房地产和公寓租赁市场以及政府措施影响,经济放缓或城市化停滞可能产生不利影响[47] - 中国公寓租赁市场的有利趋势可能不会持续,房价下降、政策不利或非本地人口减少可能影响市场[50] - 中国政府出台了有利于租赁的政策,也制定了规范市场的标准,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业务[51][52] - 公司面临公寓租赁市场的激烈竞争,包括房源和租户竞争,可能导致业务和运营结果受影响[62][64][65] - 公司可能进行战略投资、收购或新业务举措,但存在风险,可能影响业务管理和运营结果,还可能稀释股东权益[58] - 公司扩张业务时依赖第三方承包商管理租赁单元,可能无法控制质量,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61] - 公司需在2022年底前将通过租金分期贷款获得的租金收入占比降至30%以下[71] -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8.8%的租入合同锁定期将在2020财年末到期,租金可能重新协商[79] - 公司约52.2%的出租公寓未获得所有权证书[83] - 公司与银行旗下租赁服务公司合作融资装修,上海和杭州入住率分别低于75%或85%时,保证金将翻倍[73] - 部分一线城市对群租有管制,公司N + 1模式可能受影响[68] - 中国政府未来可能对公司所在行业实行许可制度[69] - 约2.2%的公寓土地使用存在问题,租赁土地为工业用地或农村集体用地,不符合住宅建设用地要求[86] - 公司大部分租赁协议未在当地房管局登记,每份未登记协议可能面临1000 - 10000元罚款[88] - 公司依赖第三方进行公寓采购、装修、租赁、管理和维护等业务,若第三方表现不佳或合作中断,将影响公司运营[96] - 公司运营成本和费用中很大一部分是固定的,收入下降时难以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抵消,会影响净利润和经营业绩[102] - 公司租赁的部分公寓房东可能未及时取得产权证书,使用替代文件存在租赁协议无效风险[85] - 公司部分公寓转租未获得相关方同意或许可,可能导致租赁无效或重新协商条款[87] - 公司公寓可能存在事故、伤害或死亡风险,会影响声誉、降低入住率并增加成本[93] - 公司需遵守环保和消防相关法律法规,不遵守可能导致罚款、项目暂停或民事责任[95]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可能存在未被发现的错误、无效算法或设计缺陷,影响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111] - 信息安全风险增加,公司获取和存储的敏感数据可能因安全漏洞被泄露,导致法律索赔、监管处罚等[113] - 公司业务依赖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能面临网络中断、成本上升等问题[114][115] - 公司的公寓采购代理、公寓经理和承包商的不当行为可能损害公司业务和声誉,导致法律诉讼和成本[118] - 与公司合作的第三方可能面临各种指控,媒体报道的指控可能损害公司声誉,影响吸引和留住房东及租户的能力[119] - 公司业务面临多种法律风险,可能遭受各类索赔、争议和诉讼,影响声誉和经营[123] - 若未能遵守政府法律法规或获取相关许可,业务将受限并可能面临处罚[127] - 2017 - 2019财年大部分收入来自租户租金,拓展非租赁收入的努力不一定成功[130] - 依赖互联网搜索引擎、在线市场和社交媒体推广业务,但搜索排名不受控制[132] - 计划整合业务与微信公众号及其他社交媒体应用,但平台政策变化可能影响业务[133] - 公司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或盗用索赔,会产生法律费用并扰乱业务[136] - 无法使用第三方许可软件会影响服务提供并可能导致诉讼[139] - 公司招聘和留住合格员工有困难,可能增加劳动力成本[141] - 公司依赖现有管理团队,团队成员流失会阻碍业务管理和增长战略实施[143] - 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更严格,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147] - 2020年初新冠疫情导致公司新租约数量减少,预计武汉及其他受影响地区入住率下降,公司采取促销等措施维持入住率[155] - 公司未购买任何商业保险,可能面临重大成本和业务中断风险,为防止业务中断可能需大量投资增加服务器和备份数据库[156][157] VIE结构风险 - 公司通过与可变利益实体及其股东的一系列合同安排在中国开展业务,若被认定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可能面临严重处罚或失去对可变利益实体的控制[158][159][160][161] - 公司依赖与可变利益实体及其股东的合同安排进行业务运营,可能不如直接所有权有效,存在对方不履行义务的风险[164][165] - 可变利益实体(VIE)或其股东不履行合同义务,公司可能需承担大量成本和资源来执行安排,且法律救济效果不确定[166] - 合同安排受中国法律管辖,中国法律体系不完善,仲裁结果执行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对VIE的有效控制[167] - VIE股东可能与公司存在潜在利益冲突,公司目前无有效安排解决,可能需依靠法律程序[169][170] - 中国税务机关可能对VIE相关合同安排进行审查,若认定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可能调整公司附属实体收入,增加税务负担[171] - 若VIE破产、解散或清算,公司可能失去使用和享有其重要资产的能力,影响业务运营[172] 法规政策影响 - 中国法律法规解释和执行存在不确定性,可能限制公司法律保护,影响业务运营[177][178] - 《外商投资法》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公司当前的企业结构、治理和业务运营[179][180] - 《外商投资法》未明确VIE结构是否为外商投资形式,若需市场准入许可,公司能否获得存在不确定性[181] - 未来法律法规可能将合同安排规定为外商投资方式,公司合同安排是否被认可、是否违规及如何处理不确定[184] - 公司合同安排和合并可变利益实体(VIE)业务若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或未获必要许可,政府有权采取罚款、没收收入等措施,极端情况下可能需解除合同安排或处置VIE,影响业务和财务状况[185] - 《外商投资法》可能影响公司治理实践并增加合规成本,公司可能需在五年过渡期内调整部分中国子公司结构和治理[186] - 中国互联网行业法规复杂多变,公司难以确保已获所有必要许可,若政府认为公司运营未获适当批准,可能采取不利措施[191] - 中国政府实施外汇管制,2016年加强对资本账户跨境交易审查,未来可能进一步限制经常账户外汇获取,影响公司向股东支付外币股息[202] - 外汇法规的解释和实施不断演变,公司外汇活动可能面临更严格审查,影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收购国内公司也可能受限[203] - 《并购规则》等法规使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更耗时复杂,可能影响公司业务扩张和市场份额维持[204] - 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2014年发布的37号文要求中国居民或实体就境外投资或融资相关的境外实体进行登记和信息更新,未完成登记可能影响公司利润分配和资本投入[206] - 公司可能无法确保所有中国居民或实体股东遵守SAFE 37号文等法规,违规可能导致罚款、限制投资活动等不利影响[209] - 未遵守中国关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的登记要求,可能使参与者或公司面临罚款和其他制裁,还可能限制公司对中国子公司的资本投入和子公司的股息分配[210] - 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将按25%的税率就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可能大幅减少净利润,还会面临税务申报义务[212][213] - 非居民企业投资者获得的股息和转让股份所得可能需缴纳10%的中国预扣税,非中国居民个人投资者可能需缴纳20%,若公司被认定为中国居民企业,投资价值可能显著下降[215] - 非居民企业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资产可能被重新认定为直接转让,需缴纳企业所得税,涉及中国机构资产转让的税率为25%,涉及不动产或股权投资的税率为10%[216] - 2017年10月1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37号公告简化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代扣代缴程序,自2017年12月1日起生效,同时废止2009年的698号文[216] - 公司在应用第7号通知和第37号公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218] - 涉及中国应税资产的过往和未来交易在报告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如离岸重组、出售离岸子公司股份或投资[218] - 若公司作为转让方进行此类交易可能需履行申报义务或被征税,作为受让方可能需履行代扣代缴义务[218] - 非中国居民企业投资者转让公司股份,中国子公司可能需协助申报[218] - 公司可能需耗费资源遵守相关规定,或要求转让方遵守,或证明自身不应被征税[218] - 遵守规定情况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8] 其他 - 公司与房东的租约通常为5 - 6年,前三年租金锁定,之后每年约有5%的非复利租金增长[81] - 历史上约1%的房东在租约期内终止租约[81] - 公司自2019年2月起开始从房东处获取装修和配备家具的公寓,相比毛坯房可大幅降低装修成本,但租金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