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太平(FPAFY)
搜索文档
第一太平(0014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2 17:3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为51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常性溢利为2.633亿美元,同比增长26%[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呈报溢利为2.417亿美元,同比增长34%[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营运的溢利贡献总额上升21%至3.025亿美元[10] - 公司营业总额由42亿美元上升20%至51亿美元,主要由于Indofood和PLP的收入增加[11] - 经常性溢利由2.095亿美元上升26%至2.633亿美元,主要由于Indofood、PLDT、MPIC、PLP及Philex的溢利贡献上升[11] - 呈报溢利由1.81亿美元上升34%至2.417亿美元,主要由于经常性溢利上升及非经常性收益[1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內溢利为589.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44.9%[109] - 期内溢利为5.8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111] - 2022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的除税前溢利为761.6百万美元,较2021年的547.6百万美元增长39.1%[125] - 2022年经常性溢利为263.3百万美元,较2021年的209.5百万美元增长25.7%[125] 地区营收 - 公司在菲律宾的营收占比为46%,达到1.391亿美元[6] - 公司在印尼的营收占比为41%,达到1.244亿美元[6] - 公司在新加坡的营收为12.9倍增长,达到3.9千万美元[6] - 消费性食品业务在印尼、菲律宾、新加坡、中东、非洲及其他地区的收入分别为28.715亿美元、1.137亿美元、4750万美元和7.107亿美元[123] - 基建业务在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的收入分别为2460万美元、4.398亿美元和8.637亿美元[123] 业务板块表现 - 公司消费性食品业务营收占比为40%,达到1.21亿美元[6] - 公司电讯业务营收占比为24%,达到7.3千万美元[6] - 公司基建业务营收占比为33%,达到9.87千万美元[6] - 公司天然资源业务营收占比为3%,达到9.8百万美元[6]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消费性食品销售额为3,680.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1.7%[11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基建电力销售额为867.2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07.4%[119]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0.719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业务收入为37.434亿美元,基建业务收入为13.285亿美元[1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常性溢利为2.633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业务贡献1.21亿美元,电讯业务贡献7300万美元,基建业务贡献9870万美元[122] 投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2022年4月22日投资2千万美元于PLDT的联营公司Voyager Innovations Holdings Pte. Ltd.,用于业务扩展[14] - 公司于2022年8月3日按31.2%权益比例认购Philex的股权要约股份,作价总额8亿披索(1.51千万美元)[14] - 公司于2022年首6个月以平均每股3.09港元(0.40美元)价格回购约1.43千万股股份,作价总额约4.43千万港元(5.7百万美元)[1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新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所得款项为2,325.8百万美元[1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偿还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为2,026.8百万美元[1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09.7百万美元[1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于其他无形资产为380.9百万美元[114] 债务与融资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一太平总债务约为15亿美元,平均到期年期3.3年,净债务约13亿美元,混合年利率约3.7%[18] - 第一太平已获得3.7亿美元银行融资承诺,用于再融资2023年4月到期的3.578亿美元债券[19] - 2022年上半年,第一太平的营运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至5890万美元,现金利息开支净额下降7%至2290万美元[20] - 公司综合账债务净额为8,264.5百万美元,其中美元债务净额为4,184.0百万美元[94] - PLDT的债务净额为4,007.6百万美元,其中披索债务净额为3,383.2百万美元[95] - 公司未对冲美元债务净额为4,485.1百万美元,占总债务净额的95.9%[98] - 公司总债务净额中,美元债务占比为45.1%,披索债务占比为31.9%[94] 股东回报与股份回购 - 公司董事会宣布中期分派每股10.50港仙(1.35美仙),较2021年上半年上升17%[15]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现金分派每股普通股10.50港仙(1.35美仙),总金额为57.4百万美元[13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回购股份支出5.7百万美元,收购附属公司权益支出18.3百万美元[11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已归属及可行使的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15,355,459份,加权平均行使价为2.87港元[174] 环境、社会及治理(ESG) - PLDT承诺到2030年将其范围1和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并已制定减碳路线图[45] - PLDT在2022年上半年捐赠21套学校套装袋,惠及3027名教师和5654名学生,并通过Digital Farmers Program为751名农民提供培训[45] - PLDT的环境、社会及治理表现获得FTSE4Good Index、MSCI ESG评级BB级和Sustainalytics中等风险评级认可[45] - MPTC的总部MPT South Hub获得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颁发的「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金级认证[59] - Maynilad的第二项太阳能项目位于奎松市La Mesa Compound,容量为1,000千瓦,为其供水设施提供额外绿色能源[59] - MPIC在2022年6月获得Sustainalytics的ESG风险评分为11.0,在菲律宾多界别业务控股公司中保持第一位[61] 汇率与利率影响 - 印尼盾及披索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对公司调整后资产净值的预计影响分别为20.9百万美元和16.9百万美元[93] - 印尼盾及披索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对公司已申报溢利的预计影响分别为25.6百万美元和3.3百万美元[98] - 利率变动1%对公司溢利的总影响为53.0百万美元,其中Indofood影响最大为16.7百万美元[104] 其他 - 2022年上半年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上漲5.0%,菲律賓綜合指數下跌13.6%,雅加達綜合指數下跌0.7%[10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僱員總數為100,968人,較2021年同期增加635人[10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僱員酬金總計441.1百萬美元,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107] - 2022年上半年非经常性收益为28.1百万美元,主要来自PLDT的电讯塔销售收益(61.9百万美元)和解除优先股赎回责任(28.8百万美元)[132]
FIRST PACIFIC(FPAFY)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8-31 23:3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运营贡献增长超五分之一,创历史新高 [3] - 经常性利润达2.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增长约25% [3] - 中期股息分配提高17%,至每股10.5美元 [3] - 截至6月底,现金较年初增加,得益于股息和费用收入以及较低的净利息支出 [4] - 截至6月底,总债务约15亿美元,手头现金约1.39亿美元 [6] - 混合利息成本自去年底以来略有上升,平均期限缩短至约3.3年 [7] - 利息覆盖率维持在3.8倍不变 [8] - 上半年有效税率从2021年上半年的25.7%降至22.5%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印多福(Indofood) - 上半年净销售额创历史新高,核心利润仅增长2% [10] - 面条利润率较去年有所下降,面粉和牧场部门以及农业综合企业利润率上升 [10][11] - 除农业综合企业外,各业务销售额均增长,食用油和脂肪以及种植园业务销量均下降超三分之一 [11] - 预计全年盈利强劲,息税前利润率可能在18% - 20%区间下限 [11] 印多福消费品业务(ICBP) - 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利润率下降,核心利润下降23% [12] 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PLDT) - 上半年收入创历史新高,达970亿比索,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A)增长8%,超500亿比索 [12] - 预计全年息税前利润超1000亿比索,电信核心利润预计增长10%左右,至330亿比索 [12] - 上半年支付特别股息,资本支出为850亿比索,较上年的890亿比索略有下降 [12] - 家庭业务销售额增长约四分之一,预计全年表现类似;个人业务二季度有好转迹象;企业业务服务收入上半年增长近10% [13] 地铁太平洋投资公司(MPIC) - 核心利润上半年增长近四分之一,预计全年持续增长 [16] - 收费公路业务贡献增长最大,预计未来将在盈利增长中占比增加;电力业务计划未来五到七年建设1500兆瓦可再生能源产能 [16] 太平洋电力(PacificLight Power) - 核心利润超1.3亿新加坡元,而去年同期略超100万新加坡元 [17] 菲莱克斯矿业(Philex mining) - 运营收入因金属价格上涨而有所增加,但金属产量下降部分抵消了涨幅,黄金价格上涨3%至近1900美元,铜价涨至4.38美元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未提及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有一个为期三年、预算为1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7月底已花费约3200万美元,因禁售期暂停,未来将恢复 [3] - 公司参与菲莱克斯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发行,投资2700万美元,维持在菲莱克斯略超30%的持股比例 [5] - 总部投资方面,对Voyager投资2000万美元;关注可再生能源领域,推进从印尼到新加坡的海底电缆太阳能项目,但需解决监管和贸易问题 [27][28] - PLDT在网络质量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无论是移动业务还是固网业务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不友好,市场波动大,利率上升,G7国家和菲律宾存在通胀问题,会影响运营单位和总部公司,但公司对下半年仍持乐观态度,因业务性质稳定,预计全年业绩出色,但需谨慎应对各种因素,待看到全年最终数据后再确定最终股息支付率 [24][25][26] - 公司对下半年盈利前景持谨慎态度,原因包括供应链困难、通胀压力、利率上升等,但预计2022年全年利润将好于去年,创历史新高 [47][4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标准普尔和穆迪的投资级信用评级,展望均为稳定 [5] - 公司企业治理委员会批准了一些倡议和政策变更,可在公司网站查看;未来可能宣布与菲律宾部分公司合作的植树倡议细节 [9] - 公司ISS治理质量评分保持在最佳水平1分,近期其他评分无变化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上半年派息率为22%,是否表明管理层对2022年下半年盈利前景持谨慎态度?总部层面的投资情况如何? - 派息率按四年设定,上半年22%的派息率意味着每股股息较去年上半年增长17%。宏观环境不友好,利率上升、通胀等因素会影响运营,但公司对下半年仍乐观,因业务稳定,上半年业绩出色,有信心全年数据亮眼,但需谨慎应对各种因素,待看到全年最终数据后再确定最终股息支付率。总部对Voyager投资2000万美元,还关注可再生能源领域,推进从印尼到新加坡的海底电缆太阳能项目,但需解决监管和贸易问题 [23][24][25][26][27][28] 问题2: 印多福旗下Pinehill的表现如何?印多福的利息成本情况怎样?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对PLDT各业务表现有何影响? - 今年上半年,印多福中东和非洲地区收入增长约30%,其中约90%来自Pinehill,预计Pinehill未来表现强劲。印多福近期发行10年期和30年期美元债券,借款利率固定,略低于4%,利息成本上升可能受外汇波动影响,但印多福有大量美元收入用于支付利息。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对PLDT有积极影响,尤其在家庭业务方面,但目前并非推动其业绩的主要因素 [30][31][32][33] 问题3: 公司的税率情况如何? - 公司在菲律宾、印尼和新加坡运营,有效税率通常在20% - 25%之间。2021年上半年有效税率为25.7%,2022年上半年降至22.5%,主要原因是太平洋电力(PLP)上半年表现出色,盈利约9560万美元,但因历史亏损无需在新加坡纳税,调整该盈利后计算的有效税率约为25%,与2021年上半年大致相似,且税务亏损影响还将持续一到两年 [42][43][44] 问题4: 太平洋电力(PLP)的投资情况及增长前景如何? - 上半年PLP盈利增长得益于新加坡电力需求上升、市场供应过剩情况缓解,以及其优化天然气供应安排,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未来,新加坡经济稳定增长、政府推动数据中心建设以及对进口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推动电力需求和PLP的增长 [39][40]
第一太平(0014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19 07:42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建基于香港的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投资消费性食品、电讯、基建及天然资源领域[2] - 1981年公司成立,创业资本为700万港元(90万美元),有6名员工,办公室面积50平方米[8] 公司发展历程 - 1988年公司首次投资电讯业务,购入香港讯联50%权益[10] - 1992年公司收购远东银行并与康年银行合并,易名香港第一太平银行并上市[11] - 1996年公司成为恒生指數成份股[13] - 1998 - 2000年公司于菲律宾收购PLDT,于印尼收购Indofood [14] - 2006年MPIC定位为基建公司重新上市[14] - 2007 - 2012年公司增加于PLDT的投资,通过MPIC投资输水和医院业务,通过IndoAgri将Indofood种植园业务上市[15] - 2008年公司首次投资采矿业(Philex),通过MPIC投资收费道路业务(MPTC)[16] - 2016年MPHI向GT Capital出售MPIC 4.1%已摊薄权益,交易完成后共持有MPIC 55%投票权益及42%经济权益[17] - 2017年MPIC收购Beacon Electric余下25%权益,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18] - 2019年第一太平出售Goodman Fielder 50%权益,MPIC出售Metro Pacific Hospital Holdings 40%权益[18] - 2020年ICBP收购Pinehill Compan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本[18] - 2021年MPIC旗下Beacon PowerGen出售Global Business Power 56%权益,MPIC出售DMT 29.45%权益[18] - 2009年通过PLDT及MPIC投资输电业务,增加于Philex的投资[18] - 2013年FPM Power收购PLP 70%权益,FPM Infrastructure收购Don Muang Tollway 29.45%权益,FP Natural Resources收购RHI 34%权益[18] 2021年财务整体表现 - 2021年营业额为91.032亿美元,年内溢利为8.957亿美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333亿美元[19] - 2021年基本盈利为7.72美仙,基本经常盈利为9.88美仙,分派/股息为2.43美仙[19] - 2021年毛利率为31.07%,平均资产净值经常性回报率为10.62%,平均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常性回报率为13.25%[19] - 2021年资产总额为265.667亿美元,较2020年的269.436亿美元略有下降;债务净额为78.655亿美元,较2020年的82.056亿美元有所减少[20] - 2021年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459亿美元,较2020年的10.366亿美元有所增加;资本开支为11.043亿美元,较2020年的10.656亿美元略有增加[20] - 2021年已发行股数为42.791亿股,较2020年的43.449亿股有所减少;市值为15.745亿美元,较2020年的13.759亿美元增长14%[20][22] - 2021年营业额为91亿美元,较之前增长28%;经常性溢利为4.265亿美元,较之前增长33%;呈报溢利为3.333亿美元,较之前增长65%[22]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3亿美元,较之前增长5%;资产总值为266亿美元,较之前增长1%[22] - 按国家分类,菲律宾业务溢利从之前的一定金额增长14%至2.476亿美元,印尼业务溢利增长22%至2.37亿美元,新加坡业务从亏损250万美元改善至盈利2180万美元[22] - 按行业分类,消费性食品业务溢利增长24%至2.281亿美元,电讯业务溢利增长3%至1.391亿美元,基建业务溢利增长46%至1.199亿美元,天然资源业务溢利增长141%至1930万美元[22] - 2021年派发额为1.046亿美元,占经常性溢利的25%[23] - 2021年提前赎回债券本金金额为1.205亿美元,总公司利息开支净额为5130万美元,总公司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23] - 2021年以2380万美元回购及注销6580万股股份,总公司来自投资公司的股息及费用收入为2.044亿美元[23] - 2021年来自各项投资的溢利贡献总额上升24%至5.064亿美元,营业额由71亿美元上升28%至91亿美元[26][27] - 经常性溢利由3.212亿美元上升33%至4.265亿美元,非经常性亏损由1.538亿美元下降54%至7080万美元,呈报溢利由2.016亿美元上升65%至3.333亿美元[27] - 2021年集团录得汇兑及衍生工具亏损净额2420万美元,2020年为收益3410万美元[28] - 2021年印尼盾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下降1.1%,平均价上升2.1%;披索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下降5.8%,平均价上升0.3%;新加坡元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下降2.0%,平均价上升2.5%[28] - 末期分派每股10.0港仙(1.28美仙),2020年为7.5港仙(0.96美仙),分派总额自2020年每股14.5港仙(1.86美仙)上升31%至2021年每股19.0港仙(2.43美仙)[30] - 全年分派的分派率相当于2021年的经常性溢利约25%,与2020年相同,公司自2010年开始已连续十二年每年向股东分派经常性溢利的25%[30] - 2021年3月30日,董事会批准一项三年内可自公开市场回购1亿美元公司股份的计划[31] - 2021年4 - 12月,公司以平均每股2.81港元(0.36美元)回购约6580万股股份,作价总额约1.851亿港元(2380万美元)[31] - 2022年截至2月25日,公司以平均每股3.02港元(0.39美元)回购约980万股股份,作价总额约2960万港元(380万美元)[31] - 所有已回购股份随后已被注销[31] - 2021年11月30日,公司完成提早赎回本金1.205亿美元的债券余额[32] - 2021年12月31日,总公司债务总额约14亿美元,平均到期年期3.3年,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约65%为定息借贷,混合年利率约3.2%[32] - 2021年,总公司扣除利息开支及税项前营运现金流入升至1.858亿美元,同比上升8%,现金利息开支净额降至4930万美元,同比下降11%,现金利息比率约3.8倍[33] - 核心溢利升至5.611亿美元,同比上升35%,溢利净额升至5.328亿美元,同比上升18%,综合销售净额升至69亿美元,同比上升22%[35] Indofood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公司于Indofood的经济权益为50.1%[6] - Indofood对集团的溢利贡献升至2.37亿美元,同比上升22%[35] - 毛利率稳定于32.7%,综合营运开支升至11亿美元,同比上升12%,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5.8%升至17.0%[36] - 2021年,Indofood债务总额升至43亿美元,同比上升16%,28%于年内到期,29%以印尼盾计值[37] - 2021年1月,Indofood附属公司增加股权作價5630万美元;2月,ICBP收購IFM 49%權益作價3440万美元[38] - 2021年,Indofood购买IndoAgri股份作價80万美元,实际权益增至约71.9%[39] - 品牌消费品、Bogasari、农业业务、分销的收益分别为8.065亿美元、1.325亿美元、2.255亿美元、0.158亿美元[40] - 2021年品牌消费品集团销售额上升21%至57万亿印尼盾(40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9.4%升至20.3%[42] - 面食部门年产能约340亿包,为全球最大即食面生产商之一,服务超10亿消费者[42] - 乳制品部门年产能超90万公吨,为印尼最大乳制品生产商之一[42] - 零食部门年产能约5万公吨,为印尼现代零食类别市场领导者[42] - 食品调味料部门年产能超15万公吨[42] - 营养及特别食品部门年产能2.5万公吨,是印尼幼儿食品行业领导者之一[42] - 饮料部门综合年产能约30亿公升[42] - 2021年Bogasari销售额上升13%至25.9万亿印尼盾(18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7.8%降至7.3%[44] - 2021年农业业务集团销售额上升35%至19.7万亿印尼盾(14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从10.3%升至16.4%[45] - 2021年种植园部门销售额上升25%至10.6万亿印尼盾(7.363亿美元),鲜果串核仁产量下降8%至280万公吨,棕榈原油产量下降7%至68.7万公吨[46] - Indofood食用油及油脂部门销售额增长42%至163000亿印尼盾(11亿美元),棕榈原油需求70%来自种植园部门[49] - Indofood分销集团销售额上升10%至5万亿印尼盾(3.5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3.5%升至4.5%[50] - Indofood农业业务集团预计全球植物油价格上涨,将重新种植油棕榈并进行资本投资[49] PLDT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公司于PLDT的经济权益为25.6%[6] - PLDT电讯核心溢利净额上升8%至302亿披索(6.124亿美元),综合核心溢利净额上升10%至299亿披索(6.065亿美元)[53] - PLDT综合服务收入上升6%至1821亿披索(37亿美元),家居及企业服务收入分别上升24%及4%[53] - PLDT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上升11%至959亿披索(19亿美元),盈利率由50%升至52%[53] - PLDT资本开支达890亿披索(18亿美元),其中175亿披索(3.545亿美元)用于支持家居宽带业务拓展[54] - PLDT年底固线光纤网络入屋总量上升54%至1390万户,端口容量上升42%至580万[54] - PLDT Smart的5G基站数目上升1366%至7200个,LTE/4G基站数目上升28%至38600个[54] - PLDT 4G和3G网络覆盖范围扩大至普及超96%菲律宾人口,固线宽带地区覆盖范围涵盖近60%[54] - 过去十年公司投入约5185亿披索(102亿美元)资本开支,2022年预计降至760 - 800亿披索[56] - 2021年底综合债务净额45亿美元,债务净额与EBITDA比率为2.38倍,债务总额50亿美元,16%以美元计值,仅5%未作对冲,63%于2026年后到期,64%为定息借贷,平均税前利息成本降至4.31%[57] - 股息政策为电讯核心溢利净额60%派发给股东,2021年股息总额每股84披索(1.68美元)[58] - 数据及宽带服务收入上升6%至1821亿披索(37亿美元),数据及宽带收入上升12%至1397亿披索(28亿美元)[59] - 2021年底集团用户基准总数稳定于约7880万户[59] - 家居服务收入增长24%至478亿披索(9.684亿美元),固线宽带用户基准总数上升27%至约300万户[60] - 无线数据流量上升16%至3337拍位元组,活跃数据用户增加11%至4260万名[60] - 2021年底合并无线用户基数下降2%至7120万名,超97%为预付客户,企业业务服务收入上升4%至422亿披索(8.549亿美元)[61] - 2021年底PayMaya注册用户达4400万,有43万个认付点,6.3万家网络代理商,覆盖92%人口,Maya银行计划2022年3月底投入服务[62] - 公司目标2030年前将范围1及2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40%,2021年底在网络已封锁17.9万项内容不当源头[63] - PLDT服务收入有望实现中单位数增长,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预期增至逾一千亿披索,电讯核心溢利有望达320 - 330亿披索,资本开支预期为760 - 800亿披索[64] MPIC相关情况 - 2022年3月30日,公司于MPIC的经济权益为44.6%[6] - MPIC综合核心溢利净额由102亿披索(2.069亿美元)上升20%至123亿披索(2.497亿美元),对集团溢利贡献增加16%至9810万美元[67] - MPIC综合呈报溢利净额由47亿披索(9590万美元)上升113%至101亿披索(2.05亿美元),综合收入由409亿披索(8.255亿美元)上升7%至436亿披索(8.825亿美元)[6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MPIC综合债务为2463亿披索(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债务净额增加8%至1948亿披索(38亿美元)[69] - MPIC 2021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1105披索(0.22美仙),派息比率为核心溢利净额的27% [70] - MPIC于2021年9月以23亿披索(4630万美元)回购约5.99亿股股份,2022年2 - 3月以15亿披索(2870万美元)回购约3.91亿股股份[72] - 2021年1月,MPIC合营公司KMIH
FIRST PACIFIC(FPAFY) - 2021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2-04-01 04:0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经常性利润提升三分之一,达到创纪录的4.265亿美元 [6] - 全年股息为每股0.19美元,较2020年增长31% [7] - 截至2021年底,利息覆盖率提高至3.8倍 [9] - 2021年股息从2020年的1.9亿美元增长约7%至2.04亿美元 [33] - 股东分红支付增长约30%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印多福(Indofood) - 净销售额创历史新高,增长超五分之一,核心利润达创纪录的8万亿印尼盾 [15] - 面条利润率达24.3% [16] 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PLDT) - 服务收入和EBITDA创历史新高,电信核心业务增长8%,超过300亿比索 [19] - 家庭业务服务收入增长近四分之一,个人业务基本持平,企业业务收入增长4% [19] - 预计2022年电信核心利润再增加20 - 30亿比索,资本支出为760 - 800亿比索 [20] 大都会太平洋投资公司(MPIC) - 电力、道路和水业务量增加,但水业务贡献因新冠限制略有下降 [23] - 收费公路业务贡献大幅增加,电力业务也有增长 [24] 太平洋电力(Pacific Light Power) - EBITDA增长10倍,超过1亿新加坡元 [25] 菲莱克斯矿业(Philex mining) - 核心利润翻倍,达到10年高位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资本管理政策包括25%的经常性利润分红和股票回购计划,预计在3年内均匀花费1亿美元进行股票回购 [7][10] - 关注可再生能源和金融科技领域投资 [26] - PLDT因其良好的客户体验,可适当降低资本支出 [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主要运营公司未来业绩持续改善充满信心,因其近期季度表现良好,且公司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状况良好 [14] - 预计2022年公司业绩将好于2021年 [6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于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布2021年ESG报告 [12] - 从2022年起,员工年度奖金将包含可持续发展部分 [1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随着利息覆盖率持续改善,总部层面的资本部署策略是否会改变,如在收购、债务偿还和股票回购之间的分配 - 资本分配策略取决于总部净现金流和各主要运营单位的股息增长情况 2021年股息有一定增长,利息支出因债务管理举措减少,但2022年利率上升会有一定影响 目前总部现金主要用于股东回报,包括分红和股票回购,剩余资金可用于债务偿还和收购 若PLP出售塔楼等有额外资金流入,将有更多灵活性进行收购和债务偿还 [32][33][35] 问题2: 原材料成本对印多福的影响 - 印多福不对软商品进行期货套期保值,小麦采购提前6个月 其面粉和意大利面业务从乌克兰采购量占比低,业务模式为成本加成,EBIT利润率通常在5% - 7% 今年已将小麦面粉价格提高约8%,总体而言,软商品价格上涨有助于提高印多福整体盈利能力 [41] 问题3: 太平洋电力的太阳能进口项目情况 - 有一个三方财团参与从印尼岛屿向新加坡进口太阳能项目,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已授予一个100兆瓦项目的有条件试点许可证 EMA正在进行招标,初始非约束性投标将于下月截止,有机会扩大规模 若为试点项目,将于2025年初运营;若通过招标,预计2027年开始运营 目前评估该项目对损益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43][44][45] 问题4: 大都会太平洋和印多福是否会加速股票回购计划 - 大都会太平洋几周前宣布了一项50亿比索的新股票回购计划 公司会考虑并支持运营公司的股票回购,但目前暂无将计划扩展至印多福集团的提议,会持续关注 [49] 问题5: 太平洋电力的液化天然气(LNG)定价情况 - PLP的LNG合同是2014年与壳牌签订的长期合同,临近到期正在讨论续约 新加坡市场现在有其他供应商,PLP也在与其他集团沟通 LNG价格公式会上涨,但工厂能够将成本转嫁,非燃料利润率有所改善 [51][52] 问题6: 印多福不包括Pinehill的收入和盈利增长情况,以及与Pinehill的协同效应 - 印多福未公布不包括Pinehill的收入和盈利数据,但国内市场有收入和盈利增长 Pinehill与印多福旗下ICBP此前就有业务关系,工厂相似,使用相同香料包和原料 目前已开始从ICBP进口非面条产品到Pinehill市场,此次收购对印多福积极,有助于提高整体利润率 [53][54][55] 问题7: 是否会再次进行大规模收购,如Goodman Fielder - 未来几年公司将把大部分运营现金流返还给股东,包括25%的股息分配和1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可能会与运营公司一起进行1 - 2项小规模投资,如金融科技和可再生能源领域,但不会进行大规模收购 [59][60] 问题8: 基于昨日所有上市子公司收盘价,第一太平每股调整后净资产价值(NAV)的更新情况 - 今晚或明天会提供月底数据的电子表格 若不满意,可发邮件沟通 [61] 问题9: 未来股票回购的节奏 - 股票回购计划为3年1亿美元,目前已花费约2800万美元,还剩约7200万美元 平均每年约3000万美元,但实际情况受市场和股价等因素影响 [63]
第一太平(00142)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0 16:33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额42亿美元,同比增长23%;经常性溢利2.0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呈报溢利1.81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32亿美元,同比增长1%;资产总值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市值15亿美元,同比增长7%[6]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业绩表现强劲,来自营运公司的贡献上升26%至2.492亿美元[11] - 营业额由34亿美元(经重列)上升23%至42亿美元,反映Indofood业务收入上升等情况[12] - 经常性溢利由1.517亿美元上升38%至2.095亿美元,反映多家公司溢利贡献上升及FPM Power转亏为盈等[12] - 非经常性亏损由5340万美元下降90%至540万美元,反映不将GBPC综合入账及出售DMT录得收益[12] - 呈报溢利由1.006亿美元上升80%至1.81亿美元,得益于经常性溢利上升和非经常性亏损下降[12]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录得汇兑及衍生工具亏损净额2250万美元,2020年上半年为收益450万美元[13][14] - 董事会宣布中期分派每股9.00港仙(1.15美仙),2020年上半年为7.00港仙(0.90美仙),分派率约24%,2020年上半年为26%[15] - 2021年上半年,总公司扣除利息开支及税项前营运现金流入升至6160万美元,同比上升12%,现金利息开支净额降至2460万美元,同比下降14%[18] - 公司预计各营运公司表现可持续,Indofood及PLDT受益于产品服务竞争力,MPIC业务持续增长,Philex受金属价格强势带动,PLP受益于经济复苏[20] - 2021年上半年,雅加达综合指数变动+0.1%,菲律宾综合指数变动 -3.3%,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变动+10.2%[97] - 2021年公司收市股价(港元)为2.65,2020年为2.47;2021年港元每股价值对股股价折让59.3%,2020年为65.8%[103] - 2021年雇员酬金总计4.422亿美元,2020年为4.13亿美元[105] - 2021年6月30日持续经营业务雇员数为100333人,2020年为98658人[106]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营业额为42.26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34.377亿美元[107]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之期内溢利为4.069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2.61亿美元[107] - 2021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976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2.989亿美元[107] - 2021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81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1.006亿美元[107] - 2021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4.18美仙,2020年同期为2.32美仙[107] - 2021年上半年期内除税后之其他全面亏损为2.222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7260万美元[109] - 2021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754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2.263亿美元[109]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10.036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209.651亿美元[1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334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1.477亿美元[11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104.369亿美元,2020年12月31日为106.285亿美元[110] - 2021年上半年内溢利49760万美元,期内其他全面亏损22220万美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27540万美元[112] - 2021年上半年就股份奖励计划收购股份支出130万美元[112] - 2021年上半年以股份支付之雇员薪酬福利为100万美元[112] - 2021年上半年收购附属公司权益支出3470万美元[112] - 2021年上半年确认未控制性权益认沽期权之金融负债760万美元[112] - 2021年已宣派2020年末期分派4180万美元[11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来自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5.476亿美元,来自非持续经营业务为8640万美元,2020年分别为4.129亿美元和4530万美元[113] - 2021年上半年营运产生的现金净额为9.66亿美元,2020年为7.055亿美元[113] - 2021年上半年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8亿美元,2020年为3.764亿美元[113] - 2021年上半年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4.491亿美元,2020年为 - 6.282亿美元[113] - 2021年上半年新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所得款项为31.759亿美元,2020年为13.293亿美元[114] - 2021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借款及其他贷款为29.892亿美元,2020年为9.568亿美元[114] - 2021年上半年来自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680万美元,2020年为3.601亿美元[114]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净增加1.665亿美元,2020年为1.083亿美元[114]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4.787亿美元,2020年为27.651亿美元[11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营业额为4226.0百万美元,2020年(经重列)为3437.7百万美元[119] - 2021年上半年出售货品中消费性食品营业额为3295.9百万美元,2020年为2722.0百万美元;基建出售电力营业额为418.2百万美元,2020年为256.9百万美元[119] - 2021年上半年提供服务中消费性食品营业额为68.7百万美元,2020年为67.3百万美元;基建提供服务营业额为443.2百万美元,2020年为391.5百万美元[119]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2.26亿美元,其中消费性食品收入33.646亿美元,基建收入8.614亿美元[122][123] - 2021年上半年经常性溢利2.095亿美元[122] - 2021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60.597亿美元,负债总额156.228亿美元[122] - 2021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2473万美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240万美元,减值亏损4720万美元[122] - 2021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980万美元,财务成本2.339亿美元[122] - 2021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之溢利减亏损1.673亿美元[122] - 2021年上半年税项1.407亿美元[122] - 2021年上半年非流动资增加(金融工具及递延税项资产除外)7.27亿美元[122] - 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从34.377亿美元增长至42.26亿美元,增幅约22.9%[122][123][124] - 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上半年经常性溢利从1.517亿美元增长至2.095亿美元,增幅约38.1%[122][124] - 2021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5.476亿美元,2020年为4.129亿美元;非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8640万美元,2020年为4530万美元[125] - 2021年上半年经常性溢利为2.095亿美元,2020年为1.517亿美元[125] - 2021年上半年其他经营开支净额总计6620万美元,2020年为4740万美元;财务成本总计2.339亿美元,2020年为2.054亿美元[126] - 2021年上半年出售存货成本为16.407亿美元,提供服务成本为6.164亿美元,雇员薪酬为4.345亿美元[127] - 2021年上半年附属公司海外本期税项及递延税项总计1.407亿美元,2020年为1.519亿美元;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海外本期税项及递延税项总计8640万美元,2020年为3790万美元[128][129] - 2021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汇兑及衍生工具亏损净额为2250万美元,2020年为收益450万美元[136] - 2021年上半年非经常性亏损为540万美元,主要为投资和网络资产减值拨备及索偿拨备[137]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基于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43.404亿股,2020年为43.449亿股[138] - 2021年用作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81亿美元,2020年为1.006亿美元[139] - 2021年董事宣布派发中期现金分派每股普通股1.15美仙,总额4980万美元,2020年为0.9美仙,总额3920万美元[140] - 2021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结算为39.864亿美元,2020年为48.681亿美元[141] - 2021年6月30日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结算总计为52.641亿美元[142] - 2021年6月30日其他无形资产总计6121.7百万美元,其中供水特许权资产2275.2百万美元、收费道路特许权资产2957.9百万美元等[143] - 2021年6月30日集团为偿还借款预留现金3360万美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140万美元减少;为对冲用途被存放于保证金账户现金为零,2020年12月31日为880万美元[145] - 2021年6月30日应收账款总计699.3百万美元,其中0至30日为501.6百万美元;2020年12月31日总计679.7百万美元,其中0至30日为431.8百万美元[146] - 2021年6月30日应付账款总计487.3百万美元,其中0至30日为418.0百万美元;2020年12月31日总计420.6百万美元,其中0至30日为347.2百万美元[147] - 2021年6月30日递延负债、拨备及应付款项总计2697.9百万美元,2020年为2132.6百万美元[148] 业务溢利贡献 - 来自营运业务的溢利贡献为2.492亿美元,占比26%;按国家分,菲律宾占50%,为1.235亿美元,印尼占49%,为1.229亿美元,新加坡占1%,由-180万美元改善至280万美元[7] - 按行业分,消费性食品占47%,为1.184亿美元;电讯占29%,为7120万美元;基建占21%,为5270万美元;天然资源占3%,为690万美元[7] 股份回购与分派 - 公司以750万美元回购及注销2170万股股份[8] - 中期分派每股1.15美仙,中期分派比率为经常性溢利的24%[8] - 2021年4 - 7月,公司以平均每股2.68港元(0.34美元)回购约2750万股股份,总作价约7380万港元(950万美元)[16] 总公司财务状况 - 总公司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总公司利息开支净额2580万美元[8] - 总公司来自营运公司的股息及费用收入6800万美元[8] - 2021年6月30日,总公司债务总额约14亿美元,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约74%借贷为定息,混合年利率约3.5%[17] - 总公司2021年6月30日债务净额为13.002亿美元,较1月1日的13.195亿美元减少1930万美元[76] - 总公司2021年6月30日借款包括8.252亿美元债券和6.07亿美元银行贷款[75] 公司经济权益 - 公司在Indofood、PLDT、MPIC、Philex、PXP、FPM Power、FP Natural Resources的经济权益分别为50.1%、25.6%、43.4%、31.2%、35.7%、67.8%、80.8%[4] - FP Natural Resources持有RHI 32.7%权益,其联号公司FAHC持有RHI额外30.2%经济权益[4] Indofood业务情况 - Indofood营业额为32.934亿美元,2020年为26.714亿美元[10] - Indofood对集团溢利贡献升至1.229亿美元,同比上升31%,主要因核心溢利上升及印尼盾兑美元平均汇率升值约3%[21] - Indofood核心溢利升至2.728亿美元,同比上升37%,综合销售净额升至33亿美元,同比上升20%,毛利率由31.7%升至33.6%[22] - 2021年6月9日,Indofood发行两项全球债券共17.5亿美元,为收购Pinehill相关银行贷款部分再融资[23] - 2021年1 - 6月,Indofood多项投资交易完成,包括增持PT Mentari Subur Abadi、IFM权益及购买IndoAgri股份[24] - 2021年上半年品牌消费品集团销售额上升22%至27.8万亿印尼盾(19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18.5%升至21.9%[25] - Indofood面食部门年产能约300亿包,乳制品部门超80万
FIRST PACIFIC(FPAFY)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8-25 22:5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经常性利润增长38%,接近2.1亿美元 [6] - 净利润从去年的1亿美元增至1.81亿美元,主要因非经常性损失大幅下降 [7] - 公司将25%的经常性利润分配给股东,中期股息从每股0.07港元增至0.09港元 [8] - 利息覆盖率从去年底的3.1倍提高到3.5倍 [10] - 现金余额为1.32亿美元,平均债务期限降至3.4年,综合利息成本降至3.5% [11] - 截至6月底,公司总资产净值为49.1亿美元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印多福(Indofood) - 净销售额增长20%,达到创纪录水平,核心利润增长37%,接近4万亿印尼盾 [14] 印多福消费品公司(ICBP) - 净销售额增长22%,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增长33%,息税前利润率(EBIT)达到22.6%,核心利润增长25%,约为4万亿印尼盾 [15] 菲律宾长途电话公司(PLDT) - 上半年收入增长10%,接近920亿比索,EBITDA增长8%,电信核心收入增长10%,超过150亿比索 [16] 地铁太平洋(Metro Pacific) - 随着检疫限制的放宽,贡献增长11%,主要由收费公路带动,其次是电力和其他小型业务 [20] 马尼拉电力公司(Meralco) - 配电收入强劲增长,盈利增长速度略快于菲律宾GDP增长 [21] 收费公路 - 收入增长超过三分之一,核心收入翻倍,接近20亿比索 [22] 马尼拉供水公司(Maynilad) - 收入下降2%,核心收入下降15%,非收入水大幅增加至超过30% [22] 菲莱克斯矿业公司(Philex) - 核心收入几乎增长两倍,主要得益于铜价大幅上涨 [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新加坡市场 - 电力市场的发电需求水平达到历史新高,系统发电量从去年底的约5900兆瓦增至今年上半年末的超过6300兆瓦 [4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马尼拉电力公司计划在未来五到七年内,使可再生能源占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 [21] - 菲莱克斯矿业公司计划为棉兰老岛的西兰甘项目筹集资金,并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5年投入商业运营 [24] - 在固定线路和无线领域,PLDT和Smart是市场领导者,但在固定线路领域面临Converge的竞争 [1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充满热情,中期股息的增加、股票回购计划的继续以及运营公司的出色业绩都证明了这一点 [25] - 预计2022年公司表现将更好,若利润增长,股息支付也将增加 [4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ESG评分从4月的19.2提高到6月的15.2,进入低风险类别 [13] - 公司已发布第六份ESG报告 [1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明年到期的银行贷款情况,以及考虑现金流后2021年底和明年的总债务将下降多少,债务水平目标是多少 - 2022年第一季度到期的3亿美元银行贷款,公司正在积极与银行讨论并安排再融资,已完成超过40%的承诺和签署,预计在未来一两个月内完成剩余部分 [30] - 目前公司总债务为14亿美元,扣除现金后约为13亿美元,自2019年12月以来一直保持在这一水平 [31] - 公司的目标是提高利息覆盖率,目前已达到3.5%,并计划通过各种负债管理举措进一步改善 [32] 问题2: 股票回购计划情况 - 由于上市规则,公司在业绩公布前30天暂停了股票回购计划 [35] - 公司有1亿美元的预算用于在三年内进行股票回购,预计将在36个月内平均支出 [35] - 当股价上涨时,根据香港上市规则,公司回购股票不能超过五天平均股价的5% [36] 问题3: 非战略资产出售情况 - 公司不确定是否还有非战略资产,新加坡发电厂今年表现良好,糖业业务有扭亏计划,目前可能无法出售 [38] 问题4: 明年6月最终股息是否会增加 - 目前预测2022年情况还为时过早,但主要公司有望在明年表现良好,若利润增长,股息支付可能会增加 [40] 问题5: 关于ESG和种植园业务不再是RSPO成员的问题 - 公司种植园业务几年前已退出RSPO,具体原因复杂,可在周一的印多福财报电话会议上进一步询问 [41] - 印多福农业公司(IndoAgri)多年来一直是ESG领域的领导者,遵守多项可持续发展标准 [43] - 印多福农业公司是印尼国内棕榈油协会ISPO的成员,认为其标准更好 [44] 问题6: 面条销售情况 - 上半年面条销售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印多福集团收购的Pinehill公司 [46] 问题7: 新加坡LNG电力生产商PLP的情况 - PLP的转机始于去年底的银行债务再融资和采购及运营成本节约 [48] - 今年市场好转,新加坡电力市场发电需求达到历史新高,GDP增长预期为6% - 7%,数据中心需求增加,支撑了电价上涨,有利于PLP [49]
FIRST PACIFIC(FPAFY)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1-08-25 18:06
业绩总结 - 第一太平洋的经常性利润同比增长38%,达到2.095亿美元,较去年的1.517亿美元显著提升[4] - 第一太平洋的净利润为1.81亿美元,相较于去年的1.006亿美元增长了80%[4] - 第一太平洋的中期分配提高至每股9.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0港元增加2.0港元[4] - 印度食品的核心收入同比增长50%,达到23万亿印尼盾,主要得益于销售增长和毛利率提升[26] - 2021年第一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6%,达到IDR 15.1万亿,较2020年第一季度的IDR 12.0万亿增长[33] - 2021年第一季度EBITDA增长34%,达到IDR 4.2万亿,毛利率提高至38.9%[33] - 2021年上半年,运营公司贡献增长11%,达到₱85亿,较₱77亿有所上升[55] - 2021年上半年,MPIC预计核心利润至少为₱120亿,较2020年的₱102亿有所上升[55] 用户数据 - 印度食品的消费者品牌产品销售增长27%,达到14.6万亿印尼盾,EBIT增长72%至35万亿印尼盾[26] - 2021年第一季度方便面销售额增长37%,达到IDR 10,865亿[33] - 2021年第一季度乳制品销售额增长5%,达到IDR 2,360亿[33] - 2021年第一季度零食销售额增长16%,达到IDR 889亿[33] - 2021年第一季度食品调味品销售额增长9%,达到IDR 932亿[33] - 2021年第一季度饮料销售额下降18%,降至IDR 338亿[33] 未来展望 - 第一太平洋的运营公司预计中期内收益将进一步增长,受益于加速的疫苗接种计划[4] - 2021年上半年,Meralco的分销收入增长7%,达到₱315亿,销量增长7%至22,663 GWh[61] - 收费公路收入增长36%,达到₱83亿,核心收入翻倍至₱19亿,较₱9.22亿显著上升[67] 财务状况 - 第一太平洋的总资产价值为49.1亿美元,较2003年底增长了8%的年复合增长率[15] - 第一太平洋的总债务为14亿美元,净债务为13亿美元,净债务对总资产价值比率为27%[8] - 第一太平洋的现金余额为1.32亿美元,平均债务到期时间为3.4年[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净债务为8,033.4百万美元,杠杆比率为0.77倍[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母公司净债务为1,300.2百万美元,杠杆比率为0.90倍[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Indofood的净债务为2,466.3百万美元,杠杆比率为0.43倍[9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MPIC的净债务为3,731.0百万美元,杠杆比率为0.79倍[91] - 2021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0百万美元,较2021年1月1日的111.4百万美元增加了18.0%[89] 负面信息 - Maynilad的收入下降2%,至₱112亿,核心收入下降15%,至₱30亿,主要由于运营成本上升[70] - 2021年上半年,净投资为(5.1)百万美元[89]
First Pacific Company (FPAFY) Investor Presentation - Slideshow
2021-05-19 06:21
业绩总结 - First Pacific的净利润为2.016亿美元,相较于前年的净亏损2.539亿美元,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损失的减少[5] - First Pacific的经常性利润增长11%,达到3.212亿美元,较上年的2.900亿美元有所提升[5] - Indofood和PLDT的全年收入创下历史新高,分别为56亿美元和35亿美元[14] - 2020年Indofood的营业额为55.83亿美元,较2019年的54.14亿美元增长了3.1%[100] - PLDT在2020年的集团利润贡献为1.349亿美元,较2019年的1.193亿美元增长了13.1%[100] - MPIC的营业额在2020年为8.255亿美元,较2019年的12.398亿美元下降了33.5%[100] 用户数据 - 2020年服务收入增长8%,达到₱173.6亿,数据和宽带收入增长18%[48] - 2020年个人服务收入增长15%,达到₱82.7亿,占总收入的49%[51] - 2020年企业服务收入增长5%,达到₱41.2亿,占服务收入的23%[53] - 2020年家庭服务收入增长11%,达到₱41.4亿,占所有服务收入的25%[53] 财务状况 - First Pacific的总债务为14.4亿美元,净债务为13.3亿美元,现金余额为1.11亿美元[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的净债务为82.056亿美元,较2019年的59.784亿美元增加了37.3%[106]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年初为3.250亿美元,年末降至1.114亿美元,减少了65.8%[104] - First Pacific的利息覆盖率在2020年年末改善至3.1倍[10] 未来展望 - 运营公司预计在中期内收益将上升,随着东南亚经济恢复增长[5] - 2021年,MPIC预计随着社区隔离的逐步解除,所有业务的需求将逐渐回升[72]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Indofood的核心收入增长22%,达到60万亿印尼盾,主要受益于销售增长和毛利率提升[32] - 2020年EBITDA增长24%,达到IDR10.7万亿,主要由于销售成本增长放缓[39] - 2020年EBIT利润率达到历史最高的19.7%,较2019年的17.5%有所提升[39] 负面信息 - MPIC的运营贡献下降4%,至4.097亿美元,主要受到疫情影响[5] - 2020年,MPIC的运营公司贡献下降26%,降至₱154亿,较2019年的₱209亿减少[71] - 核心收入下降34%,降至₱102亿,较2019年的₱156亿减少[71] - Meralco的分销收入下降8%,降至₱606亿,较2019年的₱659亿减少[77] - Toll Roads的收入下降27%,降至₱136亿,较2019年的₱185亿减少[83] - Maynilad的收入下降4%,降至₱229亿,较2019年的₱240亿减少[87] 股东回报 - FY2020的分红提高至每股14.5港仙,较前一年的13.5港仙有所增加[5] - 2020年支付的股息和费用收入为1.899亿美元,较2019年的1.651亿美元增长了15.0%[104] - First Pacific启动了1亿美元的三年股票回购计划,以支持股价[5]
第一太平(0014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8 17:3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建基于香港的投资管理及控股公司,业务位于亚太区,主要业务与消费性食品、电讯、基建及天然资源有关[2] - 公司投资准则包括为股东带来股息/分派回报、提升股价/价值等,三大策略为物色资产、管理业务、提升汇报及ESG水平[3] - 公司于Indofood、PLDT、MPIC业务展现核心行业及市场的资产均衡,还投资于Philex、PXP、PLP及RHI[5] - 公司在香港上市,股份也通过美国预托证券方式在美国买卖[5] 公司经济权益情况 - 2021年3月29日,公司于Indofood、PLDT、MPIC、Philex、PXP、FPM Power、FP Natural Resources的经济权益分别为50.1%、25.6%、43.1%、31.2%、35.7%、67.8%及80.8%[5] - 公司联号Two Rivers分别持有Philex及PXP额外15.0%及6.7%经济权益[6] - 公司透过Philex间接权益持有PXP 14.0%实际经济权益[6] - 公司透过Meralco间接权益持有FPM Power 7.8%实际经济权益[6] - 公司透过IndoAgri间接权益持有FP Natural Resources 10.8%实际经济权益[6] - FP Natural Resources持有RHI 32.7%权益,其联号FAHC持有RHI额外30.2%经济权益[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额为71.305亿美元,2019年为75.85亿美元[8] - 2020年年内溢利为6.676亿美元,2019年为1.211亿美元[8]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016亿美元,2019年亏损2.539亿美元[8] - 2020年基本盈利为4.65美仙,2019年亏损5.85美仙[8] - 2020年毛利率为32.37%,2019年为30.11%[8] - 2020年平均资产净值经常性回报率为8.98%,2019年为10.47%[8] - 2020年平均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常性回报率为10.59%,2019年为9.65%[8] - 2020年分派/派息比率为25.22%,2019年为25.93%[8] - 2020年分派/股息收益率为5.87%,2019年为5.09%[8] - 2020年负债对权益比率(综合账)为0.77倍,2019年为0.68倍[8] - 2020年资产总额为269.436亿美元,较2019年的218.825亿美元增长23.12%[9] - 2020年债务净额为82.056亿美元,较2019年的59.784亿美元增长37.25%[9] - 2020年来自经营活动之现金流量净额为10.366亿美元,较2019年的14.555亿美元下降28.77%[9] - 2020年资本开支为10.656亿美元,较2019年的13.765亿美元下降22.59%[9] - 2020年总公司债务净额为13.195亿美元,较2019年的13.306亿美元下降0.84%[9] - 2020年已发行股数为43.449亿股,与2019年持平[9] - 2020年供股后股价为2.47港元,较2019年的2.65港元下降6.79%[9] - 2020年调整后每股资产净值对股价之折让为65.8%,较2019年的57.9%上升7.9个百分点[9] - 2020年市值为13.759亿美元,较2019年的14.762亿美元下降6.78%[9] - 2020年派發額为8100万美元,分派比率为经常性溢利之25%[13] - 公司营业额由76亿美元(经重列)下降6%至71亿美元,Indofood收入上升,MPIC、FP Natural Resources和FPM Power收入下降[23] - 经常性溢利由2.9亿美元上升11%至3.212亿美元,Indofood、PLDT及Philex溢利贡献上升,FPM Power亏损下降,总公司利息开支净额及公司营运开支下降,部分被MPIC溢利贡献下降及FP Natural Resources亏损上升抵消[23] - 非经常性亏损由5.537亿美元下降72%至1.538亿美元,反映无出售Goodman Fielder相关亏损及PLP、Maynilad减值拨备,部分被RHI及其他资产投资减值拨备抵消,且无MPIC不将MPHHI综合入账产生的收益[23] - 呈报溢利2.016亿美元,去年为呈报亏损2.539亿美元,得益于经常性溢利上升和非经常性亏损下降[23] 汇率及汇兑收益情况 - 2020年印尼盾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为14,105,较2019年下降1.4%,平均价为14,639,较2019年下降3.4%[24] - 2020年披索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为48.02,较2019年上升5.5%,平均价为49.49,较2019年上升4.2%[24] - 2020年新加坡元兑美元汇率收市价为1.322,较2019年上升1.8%,平均价为1.377,较2019年下降1.0%[24] - 2020年公司录得汇兑及衍生工具收益净额3410万美元,2019年为680万美元[24] 公司分派情况 - 公司宣布末期分派每股7.5港仙(0.96美仙),分派总额自2019年每股13.5港仙(1.73美仙)上升7%至2020年每股14.5港仙(1.86美仙)[26] - 分派总额的分派率相当于2020年经常性溢利约25%(2019年:26%),是公司连续第十一年向股东分派不少于经常性溢利的25%[26] 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2020年9月11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发行3.5亿美元七年期4.375厘无抵押有担保债券,获逾三倍超额认购[27] - 2020年9月28日,公司赎回本金2.518亿美元有抵押债券,该债券为赎回时息率最高借款[27] - 2020年,公司回购及注销总计5560万美元债券,主要为2025年到期债券中的5450万美元[27] - 2020年12月31日,总公司债务总额约14亿美元,平均到期年期3.9年,债务净额约13亿美元,约74%借贷为定息,混合年利率约3.5%[27] - 2020年,总公司扣除利息开支及税项前营运现金收入为1.726亿美元,现金利息开支净额下降24%至5520万美元,现金利息比率约3.1倍[28] - 2020年,公司订立利率掉期合约,将1.3亿美元银团贷款转为定息至2024年5月到期[28] Indofood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Indofood对集团溢利贡献上升19%至1.944亿美元[31] - 2020年,Indofood核心溢利由3.463亿美元上升22%至4.071亿美元,溢利净额由3.47亿美元上升32%至4.41亿美元,综合销售净额由54亿美元上升7%至56亿美元[32] - 2020年12月31日,Indofood债务总额为38亿美元,较2019年上升132%,28%于一年内到期,37%以印尼盾计值[33] - 2020年8月,ICBP作价29.98亿美元收购Pinehill全部已发行股本,已支付23.48亿美元,保留6.5亿美元待条件满足后支付[34] - 面食部门年产能约300亿包,是全球最大即食面生产商之一[35] - 乳制品部门年产能超80万公吨,是印尼最大乳制品生产商之一[35] - 2020年品牌消费品集团销售额上升10%至47万亿印尼盾(32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16.8%升至19.4%[36] - 2020年品牌消费品集团经营溢利6.227亿美元,总经营溢利8.805亿美元[38] - 2020年集团总营业额60.829亿美元,其中品牌消费品32.085亿美元[39] - Bogasari销售额降至23万亿印尼盾(16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7.1%改善至7.8%[40] - 农业业务销售额上升7%至14.6万亿印尼盾(9.94亿美元)[42] - 棕榈原油销量下降15%至74.8万公吨,棕榈仁相关产品销量下降17%至18.3万公吨[42] - 种植园已种植总面积增至30.3149万公顷,油棕占83%[42] - 2020年种植园部门销售额上升2%至8.5万亿印尼盾(5.777亿美元)[42] - 鲜果串核仁产量下降9%至300万公吨,棕榈原油产量下降12%至73.7万公吨,棕榈原油提取率降至21.0%[43] - 印尼南苏门答腊已种植橡胶树面积下降5%至1.5976万公顷,已种植甘蔗面积上升5%至1.4153万公顷,蔗糖产量下降16%至5.1万公吨[43] - CMAA已种植甘蔗面积自2019年底上升13%至10.6945万公顷,甘蔗收成上升26%至770万公吨,IndoAgri分占巴西研磨业务利润上升663%至1267亿印尼盾(870万美元)[44] - 食用油及油脂部门棕榈原油提炼年产能170万公吨,约72%的棕榈原油需求来自种植园部门(2019年为75%),销售额上升12%至11.5万亿印尼盾(7.822亿美元)[45] - 分销集团销售额上升10%至4.6万亿印尼盾(3.116亿美元),除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由5.1%降至3.5%[46] - Indofood去年较后期收购Pinehill,提升品牌消费品需求,收入创新高[109] PLDT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PLDT为集团提供的溢利贡献上升13%至1.349亿美元(2019年:1.193亿美元)[49] - 电讯核心溢利净额由271亿披索(5.251亿美元)上升4%至281亿披索(5.675亿美元)[50] - 综合核心溢利净额由251亿披索(4.869亿美元)上升8%至271亿披索(5.482亿美元)[50] - 综合服务收入(扣除通话接驳成本后)由1577亿披索(31亿美元)上升9%至1715亿披索(35亿美元)[50] - 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由798亿披索(15亿美元)上升8%至862亿披索(17亿美元),盈利率由49%升至50%[50] - 过去十年,公司投入约4607亿披索(96亿美元)用于网络基建及资讯科技平台转型[51] - 2020年资本开支为719亿披索(15亿美元),主要用于网络升级及技术扩展[52] - 2020年固线光纤网络入屋总量上升25%至900万,容量上升16%至410万,光纤足印网络扩展33%至42.93万公里[52] - 2020年Smart的5G基站数目达489个,LTE基站数目上升23%至逾3.02万个,3G基站数目上升18%至1.62万个[52] - 2021年资本开支指引为880 - 920亿披索(18 - 19亿美元)[53] - 2020年发行两批共6亿美元优先无抵押票据,获超额认购17倍[54] - 2020年底综合债务净额为38亿美元,债务净额与EBITDA比率为2.05倍[54] - 2020年数据及宽带服务收入上升18%至1245亿披索(25亿美元)[55] - 2020年个人业务服务收入上升15%至827亿披索(17亿美元),75%为数据收入[57] - 2020年底合并无线用户数目达7290万[57] - 家居业务服务收入上升11%至414亿披索(8.365亿美元),数据及宽带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77%升至80%[58] - PLDT固线及宽带用户总数分别增长10%及43%至300万户及310万户,2020年宽带用户净增92.8634万户[58] - 企业业务服务收入上升5%至412亿披索(8.325亿美元),数据及宽带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67%升至70%[58] - PLDT计划2021年拨资880 - 920亿披索作为资本开支,预计电讯核心溢利增至290 - 300亿披索[59] - PLDT过去数年投入以十亿美元计资本开支,数据服务需求急增,收入创历史新高[109] MPIC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MPIC对集团溢利贡献减少33%至8480万美元(2019年:1.268亿美元)[61] - MPIC综合呈报溢利净额由239亿披索(4.626亿美元)下降80%至47亿披索(9590万美元)[62] - MPIC综合收入由493亿披索(9.555亿美元)下降17%至409亿披索(8.255亿美元)[62] - 电力业务溢利贡献下降9%至105亿披索(2.131亿美元),水务业务下降14%至31亿披索(6230万美元),收费道路业务下降53%至24亿披索(4940万美元)[62] - 医院住院人数及门诊就诊次数分别下降46%及36%,轻铁业务平均每日乘客人次下降58%[62] - 2020年12月31日,MPIC综合债务为2314亿披索(48亿美元),较2019年下降7%,92%以披索计值,固定利率借款占90%,平均利率约6.14%[63] - 2020年股息总额为每股0.1105披
FIRST PACIFIC(FPAFY)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1-03-31 01:39
业绩总结 - First Pacific的2020年净利润为2.016亿美元,相较于2019年的净亏损2.539亿美元有所改善[4] - 2020年Recurring Profit(经常性利润)增长11%,达到3.212亿美元,较2019年的2.900亿美元增加[4] - Indofood和PLDT在2020年实现了历史最高的全年收入,分别为56亿美元和35亿美元[14] - 2020年Indofood的核心收入增长22%,达到60万亿印尼盾,主要受益于销售增长和毛利率提升[26] - 2020年整体销售额为46,641亿印尼盾,较2019年的42,297亿印尼盾增长10%[33] - 2020年EBITDA增长24%,达到10.7万亿印尼盾,主要由于商品销售成本增长放缓[33] - 2020年MPIC的营业额为8.255亿美元,较2019年的12.398亿美元下降了33.4%[97] 用户数据 - 2020年个人服务收入增长15%,达到827亿菲律宾比索,占总收入的49%[45] - 2020年家庭服务收入增长11%,达到414亿菲律宾比索,占所有服务收入的25%[50] - 2020年移动数据流量增长79%,达到2,881PB[53] 财务状况 - First Pacific的总债务为14.4亿美元,净债务为13.3亿美元,现金余额为1.11亿美元[12] - 2020年集团的净债务为82.056亿美元,较2019年的59.784亿美元增加了37.3%[103] - 2020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年初为3.25亿美元,年末降至1.114亿美元,减少了65.8%[101] - First Pacific的利息覆盖比率在2020年底改善至3.1倍[9] - 2020年集团的杠杆比率为0.77倍,较2019年的0.68倍有所上升[103] 分红与回购 - 2020年每股分红提高至14.5港元,较2019年的13.5港元有所增加[4] - First Pacific启动了一项为期三年的1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以支持股价[4] - 2020年股东分红和费用收入为1.899亿美元,较2019年的1.651亿美元增长了15.0%[101] 负面信息 - 2020年MPIC的运营公司贡献下降26%,降至₱154亿,较2019年的₱209亿减少[68] - 核心收入下降34%,降至₱102亿,2019年为₱156亿[68] - Meralco的分销收入下降8%,降至₱606亿,2019年为₱659亿[74] - Toll Roads的收入下降27%,降至₱136亿,2019年为₱185亿[80] - Maynilad的收入下降4%,降至₱229亿,2019年为₱240亿[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