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icon
搜索文档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4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4-08-15 04:0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空白支票公司,于2021年2月9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137] - 公司计划通过公开发售和私募认股权证的现金收益以及股票、债务或现金、股权和债务的组合来完成首次业务合并[137] 业务合并 - 公司于2024年5月14日与Merger Sub和Tyfon签订了合并协议,Tyfon是一家位于中国苏州的在线艺术品市场运营商[141,142] - 根据合并协议,Merger Sub将与Tyfon合并,Tyfon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合并后Tyfon将更名为"Tyfon Culture Inc.",新的Tyfon普通股预计将在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交易,股票代码为"TFCI"[142] - 交易对Tyfon的隐含企业价值为4.28亿美元,对Tyfon股东的对价将全部由新的Tyfon普通股支付[142] 股权变动 - 公司于2024年4月19日完成了与新发起人的收购交易,新发起人取得了公司大部分股权和认股权证[146,147,148,149,150] - 公司于2023年11月22日发行1,300,000股A类普通股,使A类普通股总数增至3,389,996股[158] 上市相关 - 公司于2023年6月28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首次通知,表示公司未能满足最低公众持股量和市值标准[156] - 公司于2023年11月24日申请将其证券从纳斯达克全球市场转至纳斯达克资本市场[159][160] - 公司于2024年1月9日获得纳斯达克批准将其证券转至纳斯达克资本市场[161] 财务状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季度净亏损约319.1万美元,主要由于业务合并和公众公司运营成本[16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9.2万美元,6个月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3.8万美元[182] - 公司有2.5百万美元的信用额度可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已提取1.75百万美元[182] - 公司管理层认为目前的财务状况存在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183] 其他 - 公司于2024年4月获得一家承销商对其3,675,000美元的递延承销费用的豁免,该金额被分配至权益和其他收益[156] - 公司于2024年4月与新发起人签订承兑票据,可借入最高250万美元用于运营和延长合并期限[175][176] - 公司计划使用信托账户中的资金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并将剩余资金用作营运资金[177] - 公司有义务在2024年10月25日之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否则将被迫清算[181] - 公司发行的2,089,996股A类普通股可能被赎回,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账面价值为2,362.6万美元[193] - 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是衍生金融工具,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并计入损益表[194] - 公司目前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投资于美国政府债券及货币市场基金,利率风险较小[195] - 公司尚未从事任何套期保值活动,未来也不打算从事[196] - 公司的每股收益计算中未考虑认股权证的摊薄影响,因为其具有反摊薄效应[187] - 公司的每股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为A类普通股-0.45美元、B类普通股-0.45美元[190]
Tyfon Announces Release of Investor Webcast in Connection with Proposed Business Combination with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Corp. I
Prnewswire· 2024-05-30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Tyfon宣布发布与GTAC拟议业务合并相关的投资者网络直播,交易预计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 [1] 分组1:公司信息 - Tyfon是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领先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平台,结合线下运营网络与创新在线技术市场,作为代理匹配当代中国绘画买卖双方需求 [3] - GTAC是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与一家或多家企业进行合并、股份交换、资产收购等业务合并 [4] 分组2:网络直播信息 - 投资者可通过GTAC和Tyfon网站访问网络直播,链接分别为https://www.globaltechnologyacquisitioncorp.com/webcast 和https://ir.tyfon.com.cn/events_calendar_content [2] 分组3:文件信息 - GTAC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与业务合并相关的注册声明,生效后将向股东邮寄最终委托书/招股说明书 [9] - 股东和其他相关人士可在SEC网站www.sec.gov免费获取相关文件,也可向GTAC申请 [9] 分组4:参与者信息 - GTAC、Tyfon及其各自的董事、高管等可能被视为业务合并中征集GTAC股东委托书的参与者 [10] - 相关人员信息已在GTAC注册声明中列出,更多信息将包含在初步和最终委托书/招股说明书中 [10] 分组5:投资者关系联系信息 - 投资者关系联系人是Robin Yang,联系电话(646) 224 - 6971,邮箱[email protected] [11]
Tyfon and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Corp. I Announce Public Filing of Registration Statement on Form F-4 in Connection with Proposed Business Combination
Prnewswire· 2024-05-24 19:3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技术收购公司I(GTAC)与泰丰文化控股有限公司(Tyfon)宣布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有关业务合并的F - 4表格注册声明,业务合并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后公司将更名为泰丰文化公司并在纳斯达克上市 [1] 公司信息 泰丰文化控股有限公司 - 2013年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领先的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平台 [2] - 通过线下运营网络与创新在线技术市场相结合,优化传统低效的艺术品购买体验,作为代理匹配当代中国绘画卖家与买家需求 [2] 全球技术收购公司I -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旨在与一家或多家企业进行合并、股份交换、资产收购等业务合并 [3] 业务合并情况 - 双方已向SEC提交F - 4表格注册声明,包含GTAC初步委托书/招股说明书,披露GTAC、Tyfon及业务合并重要信息 [1] - 注册声明尚未获SEC生效,信息可能变化,可在SEC网站查看 [1] - 业务合并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需满足惯例成交条件,包括监管和股东批准 [1] - 合并后公司将命名为泰丰文化公司,在纳斯达克以“TFCI”为股票代码上市 [1] 其他信息 前瞻性声明 - 新闻稿包含前瞻性声明,基于各种假设和管理层当前预期,不代表实际业绩预测 [4] 额外信息 - GTAC已向SEC提交注册声明,生效后将向股东邮寄业务合并最终委托书/招股说明书 [8] - 股东和其他相关人士应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可在SEC网站免费获取 [8][9] 征集参与者 - GTAC、Tyfon及其董事、高管等可能被视为业务合并中征集GTAC股东委托书的参与者 [10] 投资者关系联系方式 - 联系人:Robin Yang,ICR, LLC,电话(646) 224 - 6971,邮箱[email protected] [11]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4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4-05-16 04: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9.4万美元,负营运资金约52.9万美元[145] - 2024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0美元和54.8万美元,利息收入分别约为26.3万美元和218万美元,运营亏损分别约为26.3万美元和19.7万美元[168] - 公司每月向保荐人或其关联方支付1万美元用于行政服务,首席财务官每年薪酬约10万美元,2024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各计入运营成本约2.5万美元[171][173] - 公开发行后净收益约2.05775亿美元,其中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2024年3月31日信托账户余额约2315.1万美元[176][178] - 2024年和2023年第一季度,A类普通股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美元和0.02美元,B类普通股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益分别为0美元和0.02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A类和B类普通股分配收益均为0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A类和B类普通股分配收益分别为43.8万美元和11万美元[19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9.4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19.5万美元,新赞助商提供最高250万美元的营运资金贷款,4月签订新本票可获250万美元用于营运资金,还需支付约41.8万美元用于两次三个月延期[18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可赎回A类普通股账面价值为2315.1万美元[19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无市场或利率风险,信托账户资金存于有息活期存款账户,年利率约4.5%,利率可变[201] 业务合并相关 - 2024年5月14日,公司与Global Technology Merger Sub Corporation和Tyfon Culture Holdings Limited签订业务合并与合并协议,交易隐含Tyfon的预估企业价值为4.28亿美元,向Tyfon股东支付的对价为每股10美元的新Tyfon普通股[146][147] - 公司需在2024年7月25日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否则可能面临强制清算和解散,可在满足条件下将日期延长至10月25日[187] - 管理层认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疑问,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业务合并来解决,但无法保证能成功[189] 股份与认股权证交易 - 2024年4月19日,新赞助商从原赞助商处收购公司350万份B类普通股和735万份私募认股权证,原赞助商保留315万份私募认股权证、130万份不可赎回A类普通股和16.4万份B类普通股[153][154] - 初始业务合并完成时,保留的私募认股权证数量至少为新赞助商和原赞助商持有的认股权证总数的30%,原赞助商保留股份和董事保留股份总数至少为新赞助商、原赞助商和交易前独立董事持有的A类股和B类普通股总数的30%[156] - 2023年11月22日,公司向原保荐人发行130万股A类普通股,转换后A类普通股流通股数为3389996股[164] - 2021年10月25日公开发售的2000万A类普通股含赎回特征,延期时167名股东赎回1791.0004万股,占已发行和流通A类普通股约89.55%,赎回金额约1.87475亿美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和2023年12月31日,208.9996万股A类普通股仍可赎回[197] 本票借款与资金使用 - 2024年4月24日,公司向新赞助商发行无担保本票,最高借款额为250万美元,用于营运资金或存入信托账户,本票无利息,在业务合并或清算信托账户时偿还[159] - 2024年4月25日,公司根据本票借款35万美元,并向信托账户存入20.9万美元,将终止日期延长至2024年7月25日[161] - 2023年6月29日,公司与原保荐人签订最高150万美元的本票,2024年3月31日未偿还金额约52.5万美元,该本票于2024年4月19日终止[179] - 2024年4月24日,公司向新保荐人发行最高250万美元的本票,4月25日借款35万美元,存入信托账户20.9万美元用于延长终止日期至7月25日[180][181] 上市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28日,公司收到纳斯达克通知,连续30个工作日公司MVLS低于5000万美元的继续上市要求,且未满足股权标准和总资产/总收入标准[162] - 2023年10月9日,公司收到通知,不符合纳斯达克要求的至少400名公众持股人的继续上市规则[163] - 2024年1月9日,纳斯达克批准公司将A类普通股、单位和公开认股权证从全球市场转至资本市场上市,于1月16日完成转换[166] 发行风险提示 - 发行额外股份进行业务合并可能会稀释公开发行投资者的股权,使A类普通股股东权利处于次要地位,导致控制权变更等[144] - 发行债务或产生重大债务可能导致资产违约和止赎、债务加速偿还等[149] 新赞助商相关承诺 - 新赞助商同意在公司股东大会上投票支持交易提案,不赎回A类普通股,放弃现有私募认股权证等[151] 营运资金票据情况 - 2024年4月,应付给赞助商的营运资金票据终止[158] 金融工具评估 - 公司评估金融工具是否为衍生品或含嵌入式衍生品特征,权证负债是衍生金融工具[200] 套期保值情况 - 公司自成立以来未进行套期保值活动,也不打算进行[202]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02 04:18
首次公开募股及私募认股权证发售情况 - 2021年10月25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售2000万单位,每单位售价10美元,总收益2亿美元[24] - 首次公开募股同时,公司向发起人私募发售1050万份私募认股权证,每份1美元,总收益1050万美元[25]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发售所得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25] - 首次公开募股前,初始股东持有503.125万股B类普通股,因承销商超额配售选择权未完全行使,发起人forfeited 3.125万股,首次公开募股后,B类普通股发行和流通数量为500万股[26] 特别股东大会相关情况 - 2023年4月14日,公司召开特别股东大会,2103.3957万股普通股股东出席,占有权投票股份的84.14%[27] - 特别股东大会批准将完成首次业务合并的日期从2023年4月25日延长至2024年4月25日或2024年10月25日,每次三个月延期需发起人向信托账户存入每单位0.1美元(约20.9万美元)[28] 股东赎回情况 - 延期相关事宜中,167名A类普通股股东选择赎回1791.0004万股A类普通股,占当时已发行和流通A类普通股的89.55%,赎回金额约1.87475亿美元[30] - 2023年4月14日,167名A类普通股股东选择赎回17910004股A类普通股,占当时已发行和流通A类普通股的约89.55%,赎回金额约为1.87475亿美元[175] - 因延期赎回17,910,004股公众股份,截至报告日期信托账户中每股公众股份约为10.95美元[116] - 截至报告日期,因延期赎回1791.0004万股公众股份,公司解散时股东每股赎回金额约为10.95美元,但实际金额可能低于此[139] 团队及投资经验情况 - FJ Labs投资超600家企业,Fabrice Grinda有超600笔天使投资和150次退出[39][41] - Aleksander Baranski有超10年金融领域经验[46] - Jeff Weinstein在FJ Labs参与管理超600笔投资,曾在管理资产达25亿美元的Lux Capital工作[48] - FJ Labs团队已投资超1000家公司,拥有独特数据洞察能力[60] - 公司赞助人在超600家公司和超1000位创始人的运营和投资中积累了独特数据集[67] 业务合并目标及标准情况 - 初始业务合并目标企业的总公平市值需至少达到信托账户净资产的80%[73] - 公司预计初始业务合并后公司将拥有或收购目标企业100%的股权或资产,最低不少于50%[75] - 公司关注市场平台、金融科技和SaaS领域的投资机会[52][53][54] - 公司认为欧洲、拉美和美国的科技市场具有投资优势[55] - 公司投资标准包括目标公司需有大且增长的潜在市场、强大领导团队、竞争壁垒等[67][68][69] 业务合并相关规定及风险情况 - 公司不禁止与关联方进行初始业务合并,若如此需获得独立估值意见[78] - 公司管理层和董事可能因持有股份在选择目标企业时存在利益冲突[79]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结构使其成为有吸引力的业务合并伙伴,业务合并比传统首次公开募股更快捷、成本更低[83] - 公司拟通过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所得现金、普通股、债务或其组合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可能与财务不稳定或处于发展初期的公司合并[92] - 公司可能通过私募债务或股权证券筹集额外资金,用于完成首次业务合并,也可能使用这些资金而非信托账户资金[94] - 公司的高管、董事及其关联方、各种非关联方可能提供目标业务候选,公司可能聘请专业公司或个人,支付费用将从信托账户支出[97] - 公司不禁止与关联方公司进行首次业务合并,若与关联方公司合并,需获得独立投资银行或实体的公平性意见[98] - 公司评估目标业务时将进行广泛尽职调查,选择和完成首次业务合并的时间和成本不确定,未完成业务合并的成本将导致损失[100][101] - 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后,公司可能缺乏业务多元化,对目标公司管理团队的评估可能不准确,关键人员是否留任不确定[103][104][105] - 初始业务合并若发行普通股等于或超过当时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的20%,通常需股东批准[108] - 若董事、高管或大股东对目标业务或资产有5%或以上权益,且普通股发行可能使已发行和流通普通股或投票权增加1%或以上,通常需股东批准[112] - 初始业务合并需获得公司股东大会上有表决权且投票的普通股多数赞成票,除创始人股份外,还需7,500,000股(占首次公开发行20,000,000股公众股份的37.5%)投票赞成[121] - 公司赎回公众股份后,支付递延承销佣金后的有形净资产不得低于5,000,001美元[117] - 若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要约将至少开放20个工作日,且在要约期届满前不得完成初始业务合并[124] - 若寻求股东批准初始业务合并且不按要约收购规则赎回,股东未经公司事先同意,赎回股份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15% [125] - 公司可能在业务合并后招募额外管理人员,但无法保证能招募到且具备相应技能[106] - 公司可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约收购规则在无股东投票情况下进行赎回,但在特定情况下会寻求股东批准[107] - 公司发起人、董事等关联方可能购买公众股份或认股权证,目的包括增加业务合并获批可能性等[109][111] - 转让代理通常向投标经纪人收取约80美元费用,经纪人可决定是否转嫁给赎回股东[128] - 若未在完成窗口内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公司将在不超过10个工作日内赎回公众股份,赎回价为信托账户存款总额(含利息,减去最多10万美元用于支付解散费用)除以当时流通的公众股份数量[134] - 公司发起人、高管和董事同意不提议修改公司章程中关于公众股份赎回权的条款,除非为公众股东提供赎回机会,赎回价为信托账户存款总额除以当时流通的公众股份数量,但赎回后公司有形净资产不得低于500.0001万美元[137] - 公司预计解散计划的成本和费用以及向债权人的付款将由信托账户外的1.4万美元和信托账户最多10万美元的资金支付[138] - 若第三方索赔使信托账户金额降至每股10.20美元或清算时实际每股金额以下(扣除可用于支付所得税的利息),发起人将承担赔偿责任,但对已签署弃权协议的第三方索赔不承担责任[142] - 若寻求股东对首次业务合并的批准且不按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股东若被视为持有超过15%的A类普通股,将失去赎回超过15%部分股份的能力[187] - 公众股东大量行使赎回权可能使公司无法完成最理想的业务合并或优化资本结构[173] - 公众股东大量行使赎回权可能增加首次业务合并失败的概率,股东需等待清算才能赎回股份[174] - 近期俄乌冲突、巴以冲突、通胀和利率上升等因素可能使公司更难完成首次业务合并[179][180] - 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公众股东可能仅获得信托账户可分配资金的按比例份额,认股权证将失效[190] - 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公司公众股东每股可能仅获得约10.20美元或更少[202] - 若需延长完成业务合并的时间,公司可选择两次各三个月的延期,每次延期需保荐人向信托账户存入每单位0.10美元(考虑股东赎回后约20.9万美元)[198] - 信托账户清算时,需预留最多10万美元利息用于支付解散费用[198] - 2024年1月2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通过最终规则,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增加业务合并成本和时间[196]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实体的激烈竞争,财务资源相对有限,在收购某些大型目标业务时竞争力受限[191] - 若公司资金不足以支撑到完成业务合并的截止日期,可能无法完成业务合并,需向保荐人等借款或被迫清算[192] - 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后,公司可能需进行资产减记、重组等操作,对财务状况和证券价格产生重大负面影响[193] - 公司与美国目标公司进行业务合并可能需接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审查可能导致业务合并受阻或延迟[203] - 公司可能寻求与早期公司、财务不稳定企业等进行业务合并,面临诸多风险且难以完全评估[205] - 公司可能发行票据或产生大量债务完成业务合并,这可能影响杠杆和财务状况,对股东投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213] - 公司可能仅能完成一次业务合并,依赖单一业务,缺乏多元化可能影响运营和盈利能力[214] - 公司可能同时与多个潜在目标进行业务合并,这可能阻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增加成本和风险[218] - 公司可能与信息有限的私人公司进行业务合并,可能导致合并的公司不如预期盈利[219] - 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市场变化,成本增加、可用性降低,使业务合并谈判和完成更困难、昂贵[220] - 与大型复杂业务进行业务合并,可能受其运营固有风险影响,阻碍战略实施[207] - 公司可能聘请首次公开募股的承销商或其关联方提供额外服务,承销商的财务激励可能导致潜在利益冲突[211] - 公司评估潜在目标业务管理能力可能有限,若目标业务管理不善,可能影响合并后业务运营和盈利能力[210] - 研究未完成的收购可能浪费资源,对后续寻找和收购其他业务产生不利影响[209] 财务及资金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用于业务合并的可用资金约为1921.5万美元(假设无额外赎回),支付367.5万美元递延承销费后,可提供多种选择[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信托账户剩余约2289万美元[17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信托账户外现金约为1.4万美元,用于营运资金需求[192] 公司身份及相关政策情况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某些报告要求豁免,将利用延长过渡期采用会计准则,直至2028财年结束、年总收入达10.7亿美元、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或三年内发行超10亿美元非可转换债务证券[86][87][88]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可享受某些披露义务减免,直至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超2.5亿美元且年收入超1亿美元或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超7亿美元[90] - 公司需在2023年12月31日财年评估内部控制程序,若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或加速申报公司且不再符合新兴成长公司条件,无需遵守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鉴证要求[154] - 公司获得开曼群岛政府20年免税承诺,期间开曼群岛对利润、收入、收益或增值征收的任何税收法律不适用于公司及其运营[156]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部分报告要求豁免,将持续至最早满足特定条件之一,如首次公开募股完成后第五个财年结束日等[158][160]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可享受部分披露义务减免,将持续至财年最后一天满足特定条件,如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超过2.5亿美元等[161] 公司股权结构及股东投票情况 - 因延期赎回17,910,004股A类普通股,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发起人及其允许的受让人按转换后计算持有71%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69] - 若寻求股东对首次业务合并的批准,公司发起人及管理层成员同意投票赞成,增加获得必要股东批准的可能性[169] 公司运营及管理情况 - 公司目前有四名高管,管理层成员在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前会根据需要投入时间[151] - 公司注册了单位、A类普通股和公开认股权证,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年度、季度和当期报告,年度报告含经审计的财务报表[152] - 公司在寻找目标业务时面临激烈竞争,可用财务资源限制了收购大型目标业务的能力[149] - 公司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从信托账户获得资金,如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业务合并时赎回股份等[147] - 公司进行首次业务合并时,净有形资产在支付递延承销佣金后不得低于5000001美元[171] - 公司多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存于美国主要金融机构,存款超过保险限额,若机构倒闭,无法保证及时或完全获取未保险资金[188]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11-14 05: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7万美元,营运资金约4.7万美元[125] - 2023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67.7万美元和218万美元[141]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55万美元和849.7万美元[142] - 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7万美元,前九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59.7万美元[158] - 2023年第三季度,A类普通股基本和摊薄净收入为20万美元,B类为47.7万美元;2022年第三季度,A类为44万美元,B类为11万美元[167] - 2023年前九个月,A类普通股基本和摊薄净收入为139.7万美元,B类为78.3万美元;2022年前九个月,A类为679.8万美元,B类为169.9万美元[167] 业务合并相关 - 2023年4月14日,公司将完成业务合并的日期从2023年4月25日延至2024年4月25日,每次延期需向信托账户存入每单位0.10美元(约20.9万美元)[126] - 若将业务合并日期从2024年4月25日延长至2024年10月25日,需支付约41.8万美元的延期费用,每次延期需存入约20.9万美元[157][158][160] - 公司需在2024年4月25日(或2024年10月25日)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否则将强制清算和解散,除非获得股东延期批准[157] 股东赎回情况 - 延期时,167名A类普通股股东赎回1791.0004万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和流通A类普通股的约89.55%,获得约1.87475亿美元现金[128] - 2021年10月25日公开发售的2000万股A类普通股均含赎回特征,2023年约89.55%(1791.0004万股)被赎回,剩余208.9996万股A类普通股均仍可赎回[169] - 2023年4月21日左右与延期相关向选择赎回17,910,004股A类普通股的股东支付1.87475亿美元[171] 贷款与资金支持 - 2023年6月29日,公司与发起人签订票据,可获最高150万美元贷款用于运营费用,截至9月30日未借款[129] - 公司成立前,发起人支付2.5万美元用于发行和组建成本,提供最高24万美元贷款,上市后还清[148] - 公司可从发起人处获得最高150万美元的营运资金贷款,其中最高150万美元的贷款可按贷款人选择转换为业务合并后实体的认股权证,价格为每份认股权证1美元[154] 纳斯达克合规情况 - 2023年6月28日,公司收到纳斯达克通知,连续30个工作日MVLS低于5000万美元的继续上市要求,有180天合规期[132][133] - 2023年10月9日,公司收到纳斯达克通知,不符合最低公众持股人规则,需45天内提交恢复合规计划[137][138] 日常费用支付 - 公司每月向发起人或其关联方支付1万美元用于办公等服务[145] 公开发售与资金处理 - 公开发售和私募认股权证出售的净收益约为2.05775亿美元,其中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剩余177.5万美元未存入[149] - 承销商递延佣金700万美元的47.5%于2022年10月3日被没收[1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信托账户余额约为2262.8万美元[150] - 公开发行总收益为2亿美元,对应2000万股A类普通股[171] - 分配给公开认股权证的收益为790万美元[171] - 发行成本为1123.4万美元[171] - 公开发行日期将账面价值重新计量至赎回价值增加2313.4万美元[171] - 2022年12月31日将账面价值重新计量至赎回价值增加294.6万美元[171] - 2023年9月30日将账面价值重新计量至赎回价值增加315.7万美元[171] - 2023年9月30日,待赎回A类普通股价值为2262.8万美元,共2,089,996股[171] 信托账户利率 - 信托账户存款账户目前年利率约为4.5%,但为可变利率[174] A类普通股归类 - 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2,089,996股A类普通股中的2,089,996股和20,000,000股A类普通股中的20,000,000股分别被归类为永久股权之外[171]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12 05:30
公司现金及营运资金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8.8万美元,营运资金约24.3万美元[1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8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45.6万美元[150] 业务合并延期相关情况 - 2023年4月14日,公司将完成业务合并的日期从2023年4月25日延至2024年4月25日,每次延期需向信托账户存入每单位0.1美元(约20.9万美元)[123] - 公司需在2024年4月25日前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否则将强制清算和解散,可分两次各延长三个月至10月25日,每次需存入约20.9万美元[149] - 若将业务合并日期从4月25日延长至10月25日,公司需支付约41.8万美元的延期费用[152] 股东赎回情况 - 延期时,167名A类普通股股东赎回1791.0004万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和流通A类普通股的约89.55%,获得约1.87475亿美元现金[124] - 公开发行的2000万份A类普通股中,约89.55%(1791.0004万份)已赎回,截至2023年6月30日,剩余208.9996万份均有赎回权[163] 公司贷款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29日,公司与发起人签订票据,可获最高150万美元贷款用于运营费用,截至6月30日未借款[125] - 公司发起人曾支付2.5万美元用于发行和组建成本,获得创始人股份,还提供最高24万美元贷款,公开发行完成时已偿还[140] - 公司初始业务合并前可使用信托账户外的177.5万美元收益及发起人等提供的贷款资金[143] - 发起人等可能向公司提供最高150万美元的贷款,可按1美元/份的价格转换为业务合并后实体的认股权证[146] 纳斯达克通知情况 - 2023年6月28日,公司收到纳斯达克通知,连续30个工作日MVLS低于5000万美元的继续上市要求,有180天合规期[128][130] 公司净收入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95.6万美元和150.3万美元,包括衍生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信托账户现金和投资利息收入等[134] - 2022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420.8万美元和794.8万美元,包括衍生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信托账户投资利息收入等[135] 信托账户情况 - 公司公开发行单位所得净收益约2.05775亿美元,其中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2023年4月支付赎回款后,6月30日信托账户余额约2237万美元[141][142] - 公开发行的净收益将投资于期限185天或更短的美国政府证券或符合特定条件的货币市场基金[168] - 信托账户中的资金将存于银行有息活期存款账户,直至首次业务合并或清算[168] - 活期存款账户目前年利率约为4.5%,且为可变利率[168] 公司日常费用情况 - 公司每月向发起人或其关联方支付1万美元用于办公空间、行政服务等[138] 每股净收益情况 - 2023年第二季度,A类普通股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益为0.10美元,B类为0.10美元;2022年同期A类为0.17美元,B类为0.17美元[160] - 2023年上半年,A类普通股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益为0.09美元,B类为0.09美元;2022年同期A类为0.32美元,B类为0.32美元[162] A类可赎回普通股账面价值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A类可赎回普通股账面价值为2237万美元[165] 认股权证负债情况 - 公司认股权证负债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初始按公允价值入账,后续每个报告日重新估值[166] 公司市场及利率风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市场或利率风险[168] - 公司自成立以来未进行任何套期保值活动,且预计不会针对面临的市场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活动[169]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3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16 04:16
公司现金及营运资金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约49.9万美元现金和约62.2万美元营运资金[11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现金为49.9万美元,2023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约为负24.5万美元[130] 业务合并日期及延期相关 - 2023年4月14日,股东大会批准将完成业务合并的日期从2023年4月25日延长至2024年4月25日,两次三个月延期需分别向信托账户存入每单位0.10美元(特别股东大会时最高200万美元,考虑股东赎回后约为20.9万美元)[112] - 公司需在2024年4月25日前完成初始业务合并,否则将强制清算和解散,可两次延期至2024年10月25日,每次延期条件同前[128] - 公司若选择延长初始业务合并日期,每三个月延期可能需最多200万美元存款,股东赎回后该金额降至约20.9万美元[131] 股东赎回情况 - 167名A类普通股股东选择赎回总计1791.0004万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和流通A类普通股的约89.55%,获得约1.87474922亿美元现金[113] - 2023年3月31日后,1791.0004万股A类普通股因延期赎回,当时剩余208.9996万股已发行和流通[141] 公司收入、亏损及相关指标变化 - 2023年和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54.8万美元和374万美元,其中衍生认股权证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约为143.5万美元和389.5万美元,信托账户投资利息收入分别约为218万美元和2万美元,运营亏损分别约为19.7万美元和17.5万美元[115] - 2023年第一季度,A类股分配收入为43.8万美元,B类股为11万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A类股分配收入为299.2万美元,B类股为74.8万美元[139] - 2023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A类和B类股基本和摊薄加权平均流通股数分别为2000万股和500万股[139] - 2023年第一季度,A类和B类股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益均为0.02美元;2022年第一季度,A类和B类股基本和摊薄每股净收益均为0.15美元[139] 公司资金来源及使用 - 公司上市前流动性需求通过发起人支付的2.5万美元和最高24万美元的贷款满足,上市后偿还了全部24万美元贷款[121] - 公开发行和私募认股权证出售的净收益约为2.05775亿美元,其中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剩余17.75万美元未存入[122] - 公司打算用信托账户资金完成初始业务合并,未存入信托账户的初始17.75万美元及发起人等的贷款用于识别和评估目标业务等[124] 发起人贷款相关 - 发起人等可能向公司提供贷款,最高150万美元的贷款可按贷款人选择转换为业务合并后实体的认股权证,价格为每份1美元[125] 承销佣金相关 - 2021年10月3日,一名承销商放弃了公司2021年10月25日公开发行中递延承销佣金的47.5%[122] A类普通股归类及价值 - 2021年10月25日公开发售的2000万股A类普通股均含赎回特征,截至2023年3月31日和2022年12月31日,这2000万股均被归类于永久权益之外[140][14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待赎回A类普通股价值为2.09126亿美元[141] 公司市场及利率风险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不受任何市场或利率风险影响,公开发行所得净收益将投资于短期美国政府证券或特定货币市场基金[143] - 公司自成立以来未进行任何套期保值活动,预计也不会针对面临的市场风险开展此类活动[144]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01 05:11
首次公开募股及私募认股权证发售情况 - 2021年10月25日,公司完成首次公开募股,发售2000万单位,每单位售价10美元,总收益2亿美元[25] - 首次公开募股同时,公司向赞助商私募发售1050万份私募认股权证,每份1美元,总收益1050万美元[26]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发售所得共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26] 股权结构情况 - 初始股东持有的503.125万股B类普通股中,64.625万股在承销商超额配售选择权未完全行使时会被没收,最终赞助商没收3.125万股,目前发行和流通的B类普通股为500万股,初始股东集体持有公司发行和流通普通股的20%[27] - 首次公开募股完成后,公司发起人及其允许的受让人按转换后基准持有20%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68] 团队背景情况 - FJ Labs作为全球领先的市场投资者,投资超600家企业[37] - Fabrice Grinda进行超600笔天使投资,有超150笔退出项目,2018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第一天使投资人[38] - 公司首席财务官Aleksander Baranski有超10年金融领域经验[43] - Jeff Weinstein在FJ Labs共同管理超600笔投资,曾就职于管理资产达25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公司Lux Capital[45] - FJ Labs团队评估超14000个机会,投资超600家公司和超1000位创始人,40多家达独角兽地位,2020年评估2500多笔交易,每周通常审查超50个机会[57] 投资市场与目标情况 - 全球超77%的人口生活在美国和中国以外,公司认为欧洲和拉丁美洲有强大的投资机会[34] - 公司预计在完成窗口结束前寻找合适的业务合并目标,重点关注欧洲、拉丁美洲和美国的市场、金融科技和软件即服务公司[30] - 公司初始业务合并目标需满足公平市场价值至少为信托账户净资产80%的条件[70] - 公司预计初始业务合并后公司将拥有或收购目标业务100%的股权或资产,也可能低于100%,但需拥有50%以上有表决权证券或获得控制权[72] - 公司投资目标为运营于大且增长的可寻址市场的公司[64] - 公司关注有经验管理团队、成功业绩、能领导上市公司的目标公司[65] - 公司寻求基于卓越运营表现有潜力成为市场领导者、有竞争优势的目标公司[66] - 公司寻找财务状况优越、增长加速、能维持高增长水平、有正向单位经济和高资本效率的目标公司[67] - 公司专注选择管理层有上市意愿、内部流程符合上市监管和组织标准的目标公司[68] 利益冲突与关联交易情况 - 创始人股份购买价格约为每股0.004美元,可能导致与公众股东利益冲突[76] - 公司不禁止与关联方进行初始业务合并,若如此需获得独立机构关于交易公平性的意见[75] - 公司不禁止与关联公司进行初始业务合并,若与关联公司合并需获得独立意见[95] 公司优势情况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结构使其成为有吸引力的业务合并伙伴,业务合并比传统首次公开募股更快捷、成本更低[80] 公司豁免情况 - 公司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部分报告要求豁免,将利用延长过渡期优势,直至满足特定条件不再是新兴成长公司,如年总收入达10.7亿美元等[83][84][85] - 公司为“较小报告公司”,可享受减少披露义务,直至市值或年收入满足特定条件,如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超2.5亿美元等[87] - 公司作为新兴成长公司,可享受某些报告要求豁免,将持续至以下较早时间:首次公开募股完成后第五个周年财年的最后一天;年总收入至少达到10.7亿美元的财年;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即非关联方持有的A类普通股市值在6月30日超过7亿美元);在过去三年发行超过10亿美元的不可转换债务证券[156][158] - 公司作为较小报告公司,可享受某些减少披露义务,将持续至以下财年的最后一天: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在6月30日超过2.5亿美元;该财年公司年收入超过1亿美元或非关联方持有的普通股市值在6月30日超过7亿美元[159] 业务合并资金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用于业务合并的可用资金约为2.03271亿美元(假设无赎回),支付367.5万美元递延承销费后,可提供多种选择[88]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出售所得净收益为2.04亿美元,可用于完成首次业务合并[213] 业务合并方式与资金筹集情况 - 公司初始业务合并可能使用现金、债务、股权证券或其组合,可能与财务不稳定或处于发展初期的公司进行合并[89] - 公司可能通过私募债务或股权证券筹集额外资金用于初始业务合并,目前未与第三方达成筹资安排[91][92] 目标业务来源与服务情况 - 公司目标业务来源包括高管和董事及其关联方、非关联方等,可能聘请专业公司或个人并支付费用,已同意每月支付关联方1万美元用于办公等服务[94] 业务合并尽职调查与风险情况 - 公司评估目标业务时将进行尽职调查,选择和完成初始业务合并的时间和成本不确定,未完成会导致损失[97][98] 业务合并股东批准情况 - 根据纳斯达克上市规则,若发行普通股等于或超过当时已发行普通股数量的20%(非公开发行),初始业务合并通常需股东批准[105] - 初始业务合并需获得普通决议批准,除创始人股份外,还需750万(占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的37.5%)公众股投票赞成[120] - 若寻求股东批准且不按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公众股东连同其关联方或一致行动人赎回股份不得超过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的15% [124] - 若按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要约至少开放20个工作日,且在要约期结束前不得完成初始业务合并[123] - 资产收购和股份购买通常无需股东批准,直接合并、发行超20%已发行普通股或修订章程通常需股东批准[118] - 若寻求股东批准首次业务合并,除初始股东的创始人股份外,需2023年3月17日已发行在外的2000万股公众股中的750万股(假设所有单位分离且所有已发行在外普通股均投票,占比37.5%)或125万股(假设仅代表法定人数的最低股份数投票,占比6.25%)投票赞成,发起人及管理团队成员已同意投票赞成[169] 赎回相关情况 - 信托账户初始金额为每股10.20美元[115] - 修订后的公司章程规定,赎回公众股后公司有形净资产不得低于5000001美元[116] - 若进行要约收购赎回,公司和发起人将终止按规则10b - 5 - 1制定的公开市场购买A类普通股计划[122] - 公众股东行使赎回权需在代理征集或要约收购材料规定日期前向过户代理人提交股票证书或通过电子系统交付股份[126] - 股份转让代理机构通常向投标经纪人收取约80美元费用[129] - 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公司将在不超过10个工作日内赎回公众股份,赎回价格为信托账户存款总额(含利息,减去最多10万美元用于支付解散费用)除以当时流通的公众股份数量[134] - 公司发起人、高管和董事同意不提议修改公司章程中关于公众股份赎回权的条款,除非为公众股东提供赎回机会,赎回价格为信托账户存款总额除以当时流通的公众股份数量[137] - 若耗尽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销售的净收益(信托账户存款除外),股东在公司解散时每股赎回金额为10.20美元[139] - 公司发起人同意在第三方索赔导致信托账户资金低于每股10.20美元或清算时实际每股金额时承担赔偿责任,但不适用于已签署弃权协议的第三方索赔[141]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配售单位出售后,公司可动用最多190万美元支付潜在索赔[143] - 若公司破产或清算,信托账户资金可能受破产或清算法律约束,无法保证向公众股东返还每股10.20美元[144] - 公众股东仅在未完成首次业务合并赎回股份、修改公司章程涉及股份赎回权、完成首次业务合并赎回股份三种情况下有权从信托账户获得资金[146] - 若第三方拒绝签署放弃信托账户资金索赔权的协议,公司管理层将评估并仅在认为该第三方合作更有利时与其合作[140] - 公司赎回公众股的金额不会使支付递延承销佣金后的有形净资产在首次业务合并之前或完成时低于500.0001万美元,或业务合并协议中规定的更高有形净资产或现金要求[171] - 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业务合并,公司将停止运营,赎回公众股份,每股赎回价格可能为10.20美元或更低,公众认股权证将失效[182] - 若股东寻求批准业务合并且不按要约收购规则进行赎回,持有超过15% A类普通股的股东,超出部分将无法赎回[187] - 公司清算信托账户时,需在不超过10个工作日内完成赎回公众股份等操作[182] - 公司清算信托账户时,赎回资金需扣除最多10万美元利息用于支付解散费用[182] - 若未在规定时间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公众股东清算信托账户时每股约获10.20美元,认股权证将一文不值[190,194,202] - 若未完成业务合并,信托账户资金(含利息,扣除最多10万美元用于支付解散费用)将用于赎回公众股份[199] - 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公众股东在信托账户清算时每股可能仅获得约10.20美元或更少,认股权证将失效[208] 关联方购买股份情况 - 发起人、董事等关联方购买股份可能增加业务合并获批可能性、减少流通权证数量或满足交易条件[110] - 若关联方从已选择赎回或投票反对业务合并的股东处购买股份,卖方需撤销原决定[109] - 公司发起人、董事等可能购买公众股份或认股权证,影响业务合并投票结果并减少公众流通股数量[183][184][185] 公司管理团队情况 - 公司目前有4名高管,管理团队成员在完成首次业务合并前会投入必要时间处理公司事务[149] 内部控制与税务情况 - 公司需在2023年12月31日结束的财年评估内部控制程序,若被视为大型加速申报公司或加速申报公司且不再符合新兴成长公司条件,则无需遵守独立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鉴证要求[152] - 公司作为开曼群岛豁免公司,获得20年税务豁免承诺,在此期间开曼群岛对利润、收入、收益或增值征收的任何税收法律不适用于公司及其运营[154] 业务合并时间与延期情况 - 公司需在2023年4月25日前完成首次业务合并,若选择两次延期至10月25日,每次需向信托账户存入200万美元[175] - 若公司运营至2023年4月25日资金不足,可申请两次三个月延期至10月25日,每次需向信托账户存入200万美元[191,192,199] 业务合并面临的不利因素 - 新冠疫情、俄乌军事行动、通胀和利率上升等因素可能对公司业务合并产生不利影响[177][179][181] - 公众股东大量行使赎回权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完成理想业务合并或优化资本结构,增加业务合并失败概率[173][174] - 潜在目标企业可能因公司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业务合并而在谈判中占据优势[175] - 若股东未收到赎回通知或未遵守赎回程序,其股份可能无法赎回[186] - 2022年3月3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拟议规则,若通过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97] - 公司选择的目标业务可能不符合评估标准,或导致业务合并不成功及股东行使赎回权[202] - 公司面临来自其他类似实体的激烈竞争,财务资源相对有限[190] - 公司业务受法律法规变化影响,不遵守规定可能对业务和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96] - 研究未完成的收购可能浪费资源,对后续收购产生不利影响[208] - 公司评估潜在目标业务管理层的能力有限,可能影响业务合并后公司运营和盈利能力[209] - 公司可能发行债务完成业务合并,会对杠杆和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212] - 公司可能仅能完成一次业务合并,缺乏多元化可能影响运营和盈利能力[213] - 董事和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市场变化,使业务合并谈判更困难、成本更高[219] 其他资金情况 - 首次公开募股和私募认股权证销售净收益中,约190万美元用于满足公司营运资金需求[192] - 公司预计发行费用为60万美元,超支或节余会相应减少或增加信托账户外资金[193,194] - 公司最多可借入150万美元贷款,贷款人可选择按每股1美元转换为合并后实体认股权证[194] - 公司预计解散计划的成本和费用将由信托账户外持有的74.4万美元以及信托账户中最多10万美元的资金支付[138] 业务合并风险情况 - 公司可能与早期公司、财务不稳定企业或缺乏营收记录的实体进行业务合并,面临多种风险[203] - 公司可能与大型复杂公司进行业务合并,若无法实现预期运营改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收益[205] - 公司进行业务合并时可能不获取独立会计或投资银行的意见,股东需依赖董事会判断[207]
Global Technology Acquisition I(GTAC) - 2022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2-11-09 06: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拥有约91.2万美元现金和约100.1万美元营运资金[107]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九个月,公司净收入分别约为55万美元和849.7万美元[109] - 2021年第三季度和2021年2月9日至9月30日,公司净亏损和运营亏损分别为3.7万美元和9.1万美元[110] 费用与资金往来 - 公司每月向发起人或其关联方支付1万美元用于办公空间、行政服务等[113] - 公开发行完成前,发起人支付2.5万美元用于支付发行和组建成本,公司还从发起人处获得最高30万美元的无担保本票贷款,公开发行结束时已偿还24万美元[115] 公开发行收益情况 - 公开发行扣除相关费用后,净收益约为2.05775亿美元,其中2.04亿美元存入信托账户,剩余17.75万美元未存入[116] 业务合并与清算风险 - 若无法在2023年4月25日前(或满足条件可延至10月25日)完成业务合并,公司可能需清算,每次延期三个月需向信托账户存入200万美元[117] 潜在贷款与转换 - 公司可能从发起人等获得最高150万美元贷款,可按1美元/份的价格转换为业务合并后实体的认股权证[119] 每股收益相关 - 公司未考虑公开发行和私募出售的认股权证对摊薄每股收益的影响,报告期内摊薄每股收益与基本每股收益相同[125] 认股权证核算 - 公司将公开发行和私募认股权证作为衍生负债核算,需在每个报告期末计量其公允价值并确认变动[111] 股份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有A类普通股和B类普通股两类股份,损益按比例分配[126] - 2022年第三季度,A类普通股分配收入440,000美元,B类普通股分配收入110,000美元;前三季度,A类普通股分配收入6,798,000美元,B类普通股分配收入1,699,000美元[127] - 2022年第三季度和前三季度,A类和B类普通股的基本及摊薄加权平均流通股数分别为20,000,000股和5,000,000股[127] - 2022年第三季度,A类和B类普通股基本及摊薄每股净收益均为0.02美元;前三季度,A类和B类普通股基本及摊薄每股净收益均为0.34美元[127] A类普通股赎回相关 - 2021年10月25日公开发售的20,000,000股A类普通股均有赎回特征,在资产负债表中记为待赎回A类普通股[128] - 公司章程规定,赎回公开发行股份后公司有形净资产不得低于5,001,000美元[128] 金融工具与风险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衍生金融工具[13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无市场或利率风险,公开发行所得款项将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或货币市场基金[131] 内部控制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披露控制和程序有效[134]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无重大变化[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