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古股份公司A(SWRAY)
icon
搜索文档
收购拓展东南亚饮料市场,保持高频回购回馈股东
兴证国际证券· 2024-02-22 00:00
公司并购与战略合作 - 公司拟收购可口可乐泰国和老挝瓶装业务,以94.701亿港元收购ThaiNamthip 55.7%股权[1] - 公司将以约2.711亿美元向ThaiNamthip出售其在柬埔寨和越南可口可乐瓶装业务约30%的权益[1] - 公司和ThaiNamthip将在东盟北部组成战略装瓶联盟,加速饮料业务在东南亚市场扩张[1] 公司业务展望 - 公司地产和饮料业务分别占总收入的16.4%和59.1%,东南亚饮料业务有望成为稳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2] - 公司2023年H1营业收入为44,80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1%[5] - 公司2023年H1经常性归母净利润为1,27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1.8%[5] 公司回购计划 - 公司回购剩余额度约54.4亿港元,预计对股价形成一定支撑,回购仍在启动初期[3] - 公司现金充裕,派息政策稳健可持续,重视股东回报,回购计划将为股价提供更多支撑[4] - 公司计划以60亿港元回购公司的普通A股和B股,约占总市值的9%[9] 公司股价支撑与回购数据 - 公司自回购启动日至目前合计回购约5.6亿港元,剩余回购额度约54.4亿港元[9] - 公司预计将保持高频回购节奏,对股价形成一定支撑[9] - 公司历年来自营运的现金净额数据显示稳定增长趋势[9] 公司股东回报与合作关系 - 公司现金充裕,派息政策稳健可持续[11] -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回购计划额度充裕且仍在启动初期[11] - 公司与多家国内外企业有财务权益及商务关系[16]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5 16:30
公司概况 - 太古公司是基地设于香港的国际综合企业,在大中华区拥有领先地位[3] - 公司的目标是通过长期创造理想的权益回报以实现股东价值持续增长[4] - 公司的策略是以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为业务重心,在地产、饮料和航空核心部门投资[5] - 公司致力于维持崇高的企业治理标准,维护和发展太古品牌和信誉[6] - 公司的核心原则是构建一个能够持续提供稳定派息的业务组合[7] 业绩总结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在截至六月三十日止的六个月内达到4,221百万港币,同比增长121%[12] - 營業溢利为5,079百万港币,较去年同期下降25%[12] - 每股盈利‘A’股为2.91港元,同比增长127%[12] - 每股股息‘A’股为1.20港元,同比增长4%[12]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权益‘A’股为177.89港元,同比增长1%[12] 地产业务 - 太古地产的港幣一千億元投資計劃中,已承諾投放約百分之四十的資金在香港、中國內地及東南亞的核心市場[16] - 太古地產在香港太古坊推出新設施,太古廣場六座的興建工程預計於本年年底竣工[16] - 太古地產宣佈以約港幣三百零四億元的代價出售美國業務[16] 饮料业务 - 太古可口可樂计划在中國內地擴展業務,包括太古里及太古滙等零售體驗[17] - 太古可口可樂於越南及柬埔寨進行新收購,並有多個令人振奮的項目正在進行中[17] 航空业务 - 國泰航空的業務持續向好,財務表現繼續獲得改善[16] - 國泰航空的零售物業租金收入上升,酒店業務有所改善[16]
SWIRE PACIFIC A(SWRA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8-11 11:36
业绩总结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法定利润为HK$4,221百万,同比增长121%[2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经常性基础利润为HK$4,879百万,同比增长284%[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收入为HK$51,544百万,同比增长15%[14] - 2023年上半年,物业部门的利润为HK$3,195百万,饮料部门的利润为HK$1,423百万,航空部门的利润为HK$1,744百万[15] - 2023年上半年,运营现金流为HK$7,206百万,同比增长17%[14]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收入增长14%,销量增长18%[73] - 2023年上半年,国航的收入为8,46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75] - 2023年上半年,医疗保健部门收入同比增长122%[84] - 2023年上半年,饮料业务的EBITDA增长24%,达到3,429百万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香港的EBITDA与收入持平,但受到原材料成本和运营费用上升的影响[65] 财务状况 - 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负债比率为21.4%[7] - 2023年6月30日的净债务为HK$66.9亿,较2022年12月的HK$56.8亿增长18%[32] - 2023年6月的银行余额和短期存款为13,440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的11,614百万港元增长16%[35] - 2023年6月的集团承诺流动性为35,923百万港元,较2022年12月的33,124百万港元增长8%[35] - 2023年6月的收入为30,4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71] - 可归属利润为1,4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4%[71] - 经常性利润为1,62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1%[71] - EBITDA利润率从2022年上半年的11.1%提升至12.3%[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预期杠杆比率将从21.4%降低至14.9%[96] 未来展望与市场动态 - 预计到2023年底,航空货运能力将恢复至疫情前的85%[79] - Swire Coca-Cola, USA的拟出售金额为US$3.9亿(约HK$30.4亿),预计实现超过HK$22亿的收益[12] - Swire Coca-Cola, USA的出售预计将为股东带来约22.6亿港元的收益[95] - 交易完成后,公司的总股东权益将从312.9亿港元增加至323.8亿港元[99] - 预计在2023年8月或9月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以批准交易[97] 其他信息 - 提议特别股息总额约为HK$11.7亿,'A'股每股HK$8.120,'B'股每股HK$1.624[13] - Swire Coca-Cola Limited将为Swire Coca-Cola, USA提供管理服务,年管理费为HK$117百万加5%利润,或6%的经常性EBIT[101] - HAECO的经常性利润为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2%[82] - 2023年上半年,台湾的EBITDA下降1%,主要由于不利的汇率变动[65] - 2023年上半年,香港的零售租金收入有所增加,部分抵消了办公室租金收入的下降[37]
SWIRE PACIFIC A(SWRA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8-11 1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法定利润从去年上半年的19亿港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42亿港元 [7] - 经调整投资物业估值变化后的基础利润从17.5亿港元增至56亿港元 [7] - 经常性基础利润从13亿港元增至49亿港元,同比增长284% [5] - 拟将中期股息提高4%,若出售太古可口可乐美国业务获批,将支付约117亿港元的特别股息 [4] - 资产负债率增至21%,净债务为670亿港元;若出售太古可口可乐美国业务,资产负债率将降至15%以下 [13] - 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3.8%,其中64%为固定利率,加权平均债务期限为3.2年 [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地产板块 - 经常性基础利润增长6%,但因2023年上半年停车场销售减少,基础利润下降6% [17] - 中国内地业务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达40%,自2014年以来租金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2% [18] 饮料板块 - EBITDA达34亿港元,增长24%;中国内地EBITDA增长2%,美国业务EBITDA增长45% [24] - 归属利润增至14亿港元,收入增长14%,归属利润增长24%,经常性利润增长41% [25] - EBITDA利润率提高1.2个百分点,至12.3% [25] 航空板块 - 国泰航空集团盈利显著改善,但联营公司亏损部分抵消了这一增长 [29] - 机队工程业务(HAECO)上半年利润因机舱解决方案业务亏损增加而下降,但发动机大修业务需求强劲 [32] 医疗板块 - 收入同比增长122%,从新冠疫情影响中恢复 [3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中国内地 - 饮料业务团队加速品类组合扩张,高价值品类稳步增长;完成非碳酸饮料生产设施重组,新增21条生产线 [21][22] - 饮料业务收入按当地货币计算增长6%,EBITDA利润率略有下降 [26][27] 越南和柬埔寨 - 太古可口可乐特许经营区域人口增至8.77亿,2023年上半年为集团带来显著贡献;越南市场表现强劲,EBITDA利润率达15.9%,柬埔寨面临挑战 [23][24][27] 美国 - 饮料业务收入增长强劲,尽管销量略有下降;拟以约384亿港元出售业务,若获批将实现可观价值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继续专注于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和东南亚核心市场的战略规划执行 [4] - 地产板块完成收购成都太古里35%股权,实现100%控股;持续处置非核心资产,预计下半年出售约654个停车位 [15][16] - 推进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目前已完成39%,预计未来可增加可归属总楼面面积820万平方英尺 [19][20] - 拟出售太古可口可乐美国业务,交易若获批,将实现业务价值,加强资产负债表,符合公司对大中华区和东南亚的战略重点 [37][4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上半年的反弹趋势将在下半年持续,主要受航空业务推动 [35] -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但对长期投资策略充满信心 [36] 其他重要信息 - 可持续发展方面,公司有望在2030年前将排放量减半,并已实现太古太平洋董事会中女性参与度达30%的目标 [3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股息政策及在出售美国饮料业务获批情况下如何提高股息,以及在高利率环境下如何考虑重启股份回购计划 - 股息政策已调整为排除国泰航空,目标是实现渐进式个位数中期增长;国泰航空业绩良好,若有股息将进行分配,预计股息政策将继续保持渐进式增长 [50][51] - 此前的股份回购计划已在8月的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公司对此表示满意,仍有授权进行更多回购,管理层将视情况考虑 [52]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0 12: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财务报表所示为42.21亿港元,较2022年的19.14亿港元增长121%[6] - 2023年基本溢利为55.94亿港元,较2022年的17.52亿港元增长219%[6] - 2023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48.79亿港元,较2022年的12.72亿港元增长284%[6] - 2023年收益为515.44亿港元,较2022年的448.08亿港元增长15%[6] - 2023年营业溢利为50.79亿港元,较2022年的67.94亿港元下降25%[6] - 2023年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的营业溢利为64.09亿港元,较2022年的60.91亿港元增长5%[6]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 - 13.3亿港元,较2022年的7.03亿港元下降289%[6] - 2023年来自营运的现金为72.06亿港元,较2022年的61.47亿港元增长17%[6] - 2023年债务净额为66.915亿港元,较2022年的43.911亿港元增长52%[6] - 2023年资本净负债比率(不包括租赁负债)为21.4%,较2022年的13.7%增加7.7个百分点[6] - 2023年首六个月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42.21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9.14亿港元[10] - 撇除投资物业价值变动后,2023年上半年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55.94亿港元,去年上半年为17.52亿港元[10] - 撇除相关变动及重大非经常性项目后,2023年期内经常性基本溢利为48.79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2亿港元[10] - 公司派发第一次中期股息,A股每股港币1.20元、B股每股港币0.24元,较2022年增加4%[15] - 公司完成最高为港币40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期内回购8,998,500股A股及15,107,500股B股,现金总代价为港币7亿元,A股每股作价港币59.1元、B股每股作价港币9.7元[15] - 若出售美国太古可口可乐100%股本权益交易获批,将派发特别股息,A股每股港币8.120元、B股每股港币1.624元[1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净负债比率为21.4%,可动用流动资金为港币359亿元;若出售美国装瓶业务获批,资本净负债比率将降至14.9%[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溢利为22.2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3.47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79.83亿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基本溢利为38.97亿港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未列,2022年全年为41.49亿港元和86.57亿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为38.88亿港元,2022年同期对应数据未列,2022年全年为36.52亿港元和71.27亿港元[27] - 太古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基本溢利为31.95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4.01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70.99亿港元[27] - 太古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为31.88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9.94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58.44亿港元[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2.21亿港元,2022年为19.14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41.95亿港元[11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55.94亿港元,2022年为17.52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47.48亿港元[110] - 2023年上半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48.79亿港元,2022年为12.72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38亿港元[111] - 2023年上半年来自营运的现金为72.06亿港元,2022年为61.47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120.43亿港元[112] - 2023年上半年已付利息净额为13.36亿港元,2022年为9.15亿港元,2022年全年为18.69亿港元[112] - 2023年6月30日借款及债券为803.55亿港元,租赁负债为49.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借款及债券为683.73亿港元,租赁负债为49.16亿港元[113] - 2023年6月30日,已承担的借款融资及债务证券达1029.53亿港元,其中224.83亿港元(22%)仍未动用,租赁负债为49.57亿港元,未动用的未承担融资共87.47亿港元[11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的银行结余及短期存款为134.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6.14亿港元[116] - 2023年6月30日借款及租赁负债还款期限一年內为97.54亿港元,一年至两年內为154.71亿港元,两年至五年內为466.42亿港元,五年以上为134.4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10.2亿港元、65.2亿港元、392.03亿港元、165.46亿港元[118] - 2023年6月30日借款及租赁负债按货币分析,港元总计710.68亿港元(借款及债券占85%、租赁负债占58%),美元总计45.1亿港元(借款及债券占5%、租赁负债占4%),人民币总计87.85亿港元(借款及债券占10%、租赁负债占23%),其他总计9.49亿港元(借款及债券占0%、租赁负债占15%);2022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667.61亿港元、42.96亿港元、14.65亿港元、7.67亿港元[11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中64%以固定利率安排,36%以浮动利率安排;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59%及41%[120] - 2023年持续运营业务利息支出14.5亿港元,租赁负债1.02亿港元,附属公司非控股权益的认沽期权公平值亏损500万港元,其他融资成本6600万港元,资本化投资物业 -2.19亿港元、供出售物业 -1.21亿港元,利息收入2.26亿港元,财务支出净额10.57亿港元[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就现金流量对冲自其他全面收益转拨数额包括与货币基差相关的13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1000万港元,2022年全年为3000万港元[120] - 2023年6月30日资本净负债比率为21.4%,包括租赁负债为23.0%;2022年(重列)分别为13.7%、15.2%;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8.0%、19.5%[121] - 2023年6月30日利息倍数为4.8,现金利息倍数为3.6,基本现金利息倍数为4.7;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9.9(8.3)、7.1(6.0)、6.6(6.1)[121] - 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49.5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16亿港元[121] - 2023年6月30日地产合资及联属公司债务净额总计21894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930百万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饮料集团应占债务净额为(472)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74)百万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国泰集团合资及联属公司债务净额总计15850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889百万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港机集团合资及联属公司债务净额为(31)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8百万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实业集团应占债务净额为(14)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百万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总办事处、医疗保健及其他合资及联属公司债务净额总计1911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14百万港元[123] - 2023年6月30日资本净负债比率上升至28.7%,2022年12月31日为27.6%[123] - 2023年6月30日地产合资及联属公司租赁负债总计126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5百万港元[124] - 2023年6月30日饮料集团应占租赁负债部分为49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百万港元[124] - 2023年6月30日国泰集团合资及联属公司租赁负债总计28715百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940百万港元[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运营业务收益为515.4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42.84亿港元增长16.4%[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运营业务溢利为48.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5.82亿港元[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48.6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30.29亿港元[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后本期其他全面亏损为34.4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26.26亿港元[13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14.20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03亿港元[1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4.2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21.96亿港元[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投资物业为2839.6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07.68亿港元[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为182.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9.30亿港元[1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55.9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7.52亿港元[1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A'股来自持续运营业务每股盈利为2.91港元,2022年同期为0.98港元[128] - 公司流动资产为397,450,流动负债为46,290,流动资产/(负债)净值为8,090[132] - 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405,540,非流动负债为92,607,资产净值为312,933[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营运的现金为7,206百万港元,已付利息为1,533百万港元[133] - 营运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153百万港元,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8,646百万港元[133] - 融资业务前现金流出净额为3,493百万港元,融资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126百万港元[1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633百万港元,期末结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117百万港元[133] - 2023年1月1日结算时,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258,456百万港元,非控股权益为57,480百万港元[134] - 本期溢利为4,867百万港元,其他全面收益/(亏损)为 - 3,447百万港元[134] - 本期全面收益/(亏损)总额为1,420百万港元,回购公司股份导致权益减少680百万港元[134] - 已付股息导致权益减少3,743百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结算时权益总额为312,933百万港元[134] 太古地产板块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太古地产部门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为31.88亿港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29.94亿港元增加6%[11] - 太古地产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至今已承诺投放约40%资金在核心市场项目[8] - 2023年上半年,办公楼租金收入29.6亿港币、零售物业35.1亿港币、住宅2.07亿港币、其他收益0.55亿港币,物业投资收益67.32亿港币、物业买卖0.89亿港币、酒店4.76亿港币,收益总额72.97亿港币[2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投资营业溢利42.5亿港币、物业买卖 -0.12亿港币、酒店 -0.37亿港币,营业溢利总额28.71亿港币[25] - 2023年上半年,应占合资公司及联属公司除税后溢利5.24亿港币,应占溢利22.22亿港币,太古公司应占溢利18.22亿港币[25] - 太古地产在香港全资拥有及管理两间酒店,持有部分酒店不同权益;在内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06 16:30
公司概况 - 太古公司是一家基地设于香港的国际综合企业,业务多元化,在大中华区拥有领先地位[3] - 公司的目标是通过长期创造理想的股东权益回报,与业务伙伴建立稳健的关系,持续增长股息以回馈股东[4] - 公司的战略重点是在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发展地产、饮料和航空核心部门,同时拓展医疗保健和可持续食品等新领域[5]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企业治理标准,保护和发展品牌和声誉,以实现长期发展[6] - 公司的核心原则是在亚洲区域集中发展业务,持续提供稳定派息的业务组合,并注重持有业务的控股权益以实现长期增长[7] - 公司集中发展可利用专长创造价值的业务,采取审慎的财务管理政策,使长期投资计划不受金融市场短期波动影响[8] - 公司招聘优秀人才,投入资源培训和发展员工,员工福祉是集团运营的关键[9] - 公司撤出已充分发挥潜力的业务,将资金注入现有或新的业务[10]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4,195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25%[15] - 2022年營業溢利为12,241百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16%[15] - 2022年每股盈利'A'股为2.81港元,较2021年增长25%[15] - 2022年每股股息'A'股为3.00港元,较2021年增长15%[15] - 2022年可持续发展表现中,直接业务營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为649千噸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减少11%[15] 新项目和并购 - 太古地产在2022年12月同意收购成都远洋太古里余下权益[21] - 太古地产全面收购仁孚工业大厦,并申请规划许可以进一步巩固太古坊的国际商业区地位[21] - 太古地产宣布在泰国曼谷核心商业区展开新的大型物业项目,拥有罕有永久业权[23] 未来展望 - 2023年,公司预计在医疗保健领域继续寻求机遇,继续在中国内地及东南亚投资[39] - 公司对未来前景持乐观态度,尽管通脹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带来不确定性[40]
SWIRE PACIFIC A(SWRA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10 02:5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法定利润为42亿港元,高于2021年的34亿港元;扣除投资物业价值变动影响后的基础利润为47亿港元,2021年为53亿港元;不计非经常性项目的经常性利润为38亿港元,2021年为49亿港元 [10] - 股息增长15%,达到每股3.00港元 [4][10] - 已花费约26亿港元进行股份回购,该计划最高可达40亿港元 [5] - 资产负债率为18%,借款的60%为固定利率,加权平均债务成本为3.2%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地产板块 - 经常性基础利润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基础利润下降9%,主要因2022年太古城停车场出售利润减少 [6][22] - 内地零售业务成为第二大租金贡献来源,占公司总租金收入的30%,若加上写字楼业务,占比达37%,仅次于香港写字楼业务的42%,自2014年以来内地租金收入复合增长率为12% [23] 饮料业务 - 2022年经常性利润为24亿港元,2021年为创纪录的25亿港元 [7] - 美国业务利润增长41%,内地业务利润下降36% [28] - 收入增长4%,销量和EBITDA利润率略有下降 [29] 航空业务 - 国泰航空集团亏损29亿港元,2021年为24亿港元;港机工程应占溢利为1.85亿港元,低于2021年的3.94亿港元 [30] - 国泰航空下半年盈利,自去年第二季度末以来现金流为正 [30][3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写字楼市场短期内预计仍将疲软,内地和香港零售物业投资收入有望实现更强劲的复苏,酒店业务也将有所改善 [42] - 内地饮料业务预计销量将增加,大宗商品价格预计将下降,东南亚新收购的装瓶业务已开始盈利 [43] - 航空客运运力预计到年底将达到疫情前水平的70%,关联公司业绩将随着疫情相关措施的取消而改善,港机工程业绩预计也将有所提升 [4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地产板块 - 未来10年计划投资100亿港元,用于在内地、香港和东南亚的项目开发,目前已承诺投资约39亿港元 [24] - 2022年收购西安太古里70%股权、三亚零售项目50%权益,2023年2月收购成都远洋太古里50%股权;在香港继续投资东荟城和太古坊二座;在住宅方面,收购湾仔和曼谷的地块,并继续在内地寻找高潜力住宅项目 [18][19][20][21] 饮料业务 - 成功重组汽水生产设施,实现成本和分销效率提升 [26] - 收购柬埔寨和越南的特许经营权,服务人口增加16%,达到8.82亿人 [27] 医疗业务 - 目前处于早期投资阶段,计划未来10年扩大规模 [37] - 2022年上海德尔塔健康医院开设肿瘤科中心,深圳新前沿联合家庭医院开业 [3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香港与内地边境开放对公司业务,特别是航空业务产生了重大积极影响,尽管存在全球经济逆风,但对2023年业务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41] 其他重要信息 - 可持续金融占2022年集团新增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38] - 董事会女性成员占比接近30%,目标是到2024年达到30% [39] - 截至2022年,已完成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目标的19% [39] - 太古集团慈善信托基金在2022年向社区捐赠了5500万港元 [4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看待工业部门的亏损业务以及医疗业务的投资节奏? - 贸易及工业部门中,秦元面包店业务在2021年和2022年面临困境,但预计2023年亏损将减少;台湾汽车集团和太古资源业务在2022年表现良好,预计2023年将实现盈利 [48][49] - 医疗业务投资节奏此前较慢,主要受疫情影响,随着旅行限制取消,预计投资节奏将加快 [50] 问题2: 股份回购计划是否会在5月股东大会后继续? - 股份回购计划最高为40亿港元,目前已花费26亿港元,在禁售期结束后将继续进行至5月股东大会,该计划提高了A类和B类股份的流动性 [51] 问题3: 未来如何管理资本,优先事项是什么,ROE是否会作为集团管理资产组合的目标,如何平衡股东回报与新收购和新业务的资本支出? - 过去几年航空业务拖累了ROE,随着航空业务反弹,ROE将显著改善 [54] - 公司在疫情期间持续投资核心业务,如太古地产的100亿港元发展计划和太古可口可乐进军东南亚市场 [54] - 公司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会在每次董事会会议上考虑资本配置 [54] 问题4: 作为多元化企业,是否会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证书和碳交易来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 公司已经在太古可口可乐和太古地产的内地业务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未来需要更多可再生能源和碳抵消措施来实现目标 [55]
SWIRE PACIFIC A(SWRAY)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3-10 00:57
业绩总结 - 2022年公司经常性基础利润为HK$4,748百万,较2021年的HK$5,293百万下降10%[17]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HK$91,693百万,较2021年的HK$92,830百万下降1%[13] - 2022年公司现金流来自运营为HK$12,043百万,较2021年的HK$15,453百万下降22%[13] - 2022年公司净债务为HK$56.8亿,较2021年的HK$38.7亿增加47%[19] - 2022年每股'A'股的股息为HK$3.00,较2021年的HK$2.60增长15%[15] - 2022年物业部门的经常性基础利润为HK$7,099百万,较2021年的HK$7,776百万下降9%[15] - 2022年饮料部门的经常性基础利润为HK$2,392百万,较2021年的HK$2,549百万下降6%[15] - 2022年航空部门的经常性基础利润为HK$(3,228)百万,较2021年的HK$(2,757)百万下降17%[15] - 2022年公司总流动性为HK$40,783百万,较2021年的HK$55,409百万下降26%[22] - 2022年公司EBITDA为60.41亿港元,EBITDA利润率为11.0%,较2021年的11.6%下降0.6个百分点[41] - 2022年美国利润增长41%,而中国大陆利润下降36%[37] - 2022年公司在香港的利润下降11%[37] - 2022年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可归属利润为23.92亿港元,较2021年的25.49亿港元下降6%[40] 用户数据与市场表现 - 2022年中国大陆整体投资组合贡献了37%的可归属总租金收入[28] - 2022年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业务是第二大租金贡献者[28] - 2022年公司在中国大陆的销售和运营受到COVID-19相关措施的负面影响[37] - 2022年每月航空乘客量在COVID-19影响下显著下降,最高仅为1600千人次[48] - 2022年国泰航空及其子公司在上半年平均每月现金消耗为2.9亿港元,下半年为1.8亿港元[49] 未来展望与策略 - 预计到2023年底,国泰航空的客运航班运力将恢复至疫情前的70%[69] - 2022年公司宣布的股票回购计划总额为HK$40亿,回购了39,383,000股'A'股和44,425,000股'B'股,总考虑金额为HK$26亿[10] - 2022年,集团的可持续融资占总融资的35%以上[63]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18年基准减少19%[64] 负面信息 - 2022年香港国际航空市场在2019年夏季前表现强劲,但自2019年8月起受到社会动荡影响[46] - HAECO的总利润为2.5亿港元,同比下降40%[56]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06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财务报表所示)为18.91亿港元,2021年为亏损7.92亿港元[6] - 2022年基本溢利为17.29亿港元,较2021年的12.56亿港元增长38%[6] - 2022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12.49亿港元,较2021年的7.86亿港元增长59%[6] - 2022年收益为445.96亿港元,较2021年的467.38亿港元下降5%[6] - 2022年营业溢利为67.60亿港元,较2021年的47.51亿港元增长42%[6] - 2022年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的营业溢利为60.57亿港元,较2021年的72.64亿港元下降17%[6] - 2022年来自营运的现金为61.47亿港元,较2021年的106.57亿港元下降42%[6] - 2022年债务净额为43.91亿港元,较2021年的39.08亿港元增长12%[6] - 2022年资本净负债比率(不包括租赁负债)为13.6%,较2021年的12.2%增加1.4个百分点[6] - 2022年A股每股股息为1.15港元,较2021年的1.00港元增长15%[6] - 中期股息增加15%[7] - 2022年上半年集团基本溢利为17.2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56亿港元;经常性基本溢利为12.49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7.86亿港元[7] - 2022年上半年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18.91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亏损7.92亿港元[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从营运业务产生61亿港元、出售业务产生10亿港元,作出资本投资共73亿港元[16] - 2022年6月30日债务净额为439亿港元,较2021年底增加53亿港元;资本净负债比率为13.6%,2021年底为11.9%;纳入租赁负债后资本净负债比率增至15.2%[1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可动用流动资金为391亿港元,借款总额中72%以固定利率安排[16] - 2022年上半年收益总额为66.98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未提及,2021年全年为158.91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溢利总额为48.58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未提及,2021年全年为78.48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应占溢利为43.18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9.92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71.31亿港元[20][22] - 2022年上半年太古公司应占溢利为35.4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6.34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58.47亿港元[20] - 2022年上半年应占基本溢利为41.2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44.9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94.92亿港元[22] - 2022年上半年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为36.23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36.93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71.03亿港元[22] - 2022年上半年太古公司应占基本溢利为33.78亿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减少3.04亿港元[22][23] - 2022年上半年太古公司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为29.71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30.29亿港元[22][2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8.91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亏损7.92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33.64亿港元[7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17.29亿港元,2021年上半年为12.56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53亿港元[7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17.2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56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53亿港元[75] - 2022年上半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12.4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86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48.85亿港元[75][76] - 2022年上半年业务及投资产生的现金净额为 - 22.4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6.11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53.21亿港元[77] - 2022年上半年已付股东现金及对外借款所得资金净额为 - 69.2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 - 79.45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 - 123.42亿港元[77] - 2022年6月30日借款及债券为575.08亿港元,租赁负债为50.5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借款及债券为615.49亿港元,租赁负债为53.4亿港元[78] - 2022年6月30日,已承担的借款融资及债务证券达831.08亿港元,其中254.64亿港元(31%)仍未动用[79] - 2022年6月30日,未承担融资中银行借款、透支及其他借款可动用79.88亿港元,已动用1.42亿港元,未动用总额78.46亿港元[79] - 2022年6月30日借款总额来源中,债券可动用和已动用均为407.78亿港元,银行借款等已动用168.66亿港元,未动用254.64亿港元[7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银行结余及短期存款为135.9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8.94亿港元[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可动用已承担融资总额为62.56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6.889亿港元[8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借款总额中,72%以固定利率安排,28%以浮动利率安排,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84%和16%[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利息支出9.0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0.21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20.06亿港元[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财务支出净额6.8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9.32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17.42亿港元[83] - 2022年6月30日资本净负债比率为13.6%,2021年为12.2%,2021年12月31日为11.9%[86] - 2022年6月30日资本净负债比率(包括租赁负债)为15.2%,2021年为13.8%,2021年12月31日为13.6%[86] - 2022年6月30日利息倍数为9.9,2021年为5.1,2021年12月31日为6.0[86] - 2022年6月30日现金利息倍数为7.0,2021年为4.4,2021年12月31日为5.0[86] - 2022年6月30日基本现金利息倍数为6.6,2021年为6.6,2021年12月31日为6.2[86] - 若将应占合资及联属公司债务净额加进集团债务净额,2022年6月30日资本净负债比率将升至24.0%,2021年12月31日为22.3%[8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营运业务收益为440.7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59.74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908.02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营运业务溢利总额为169.0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78.30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352.78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溢利为61.2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6.25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121.03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7.3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43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98.01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持续营运业务的溢利为24.12亿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2.91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67.34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已终止营运业务的溢利为5.8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18亿港元,2021年全年亏损16.04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29.97亿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1.73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51.30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基本溢利为17.2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56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53.00亿港元[94] - 2022年上半年公司'A'股来自持续营运业务每股盈利0.87港元,来自已终止营运业务每股盈利0.39港元[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溢利为29.97亿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1.73亿港元,2021年全年溢利为51.3亿港元[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后本期其他全面亏损为26.22亿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为25.96亿港元,2021年全年收益为42.89亿港元[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全面收益总额为3.7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4.23亿港元,2021年全年为94.19亿港元[95]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18.8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25.38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2705.3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673.54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8.14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5.304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8.55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47.382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389.7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88.04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67.84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63.872亿港元[96]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21.941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24.168亿港元[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营运的现金为61.47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06.57亿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65.0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61.98亿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融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69.2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9.45亿港元[97]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91.65亿港元,2021年同期减少53.34亿港元[97] - 2022年6月30日结算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8.6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40.32亿港元[97] - 2022年1月1日公司股东应占收益储备为257.166亿港元,6月30日为256.674亿港元[9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本期溢利为18.91亿港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11.06亿港元[98]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20.57亿港元,非控股权益亏损为5.84亿港元[98] - 2022年上半年已付股息公司股东部分为24.02亿港元,非控股权益部分为11.82亿港元[98] - 2022年一项非控股权益的注资为9.86亿港元[98] 公司投资与业务发展计划 - 太古地产公布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300亿港元分配至香港,50%资金分配至中国内地[7] - 太古可口可乐有条件同意收购可口可乐于越南及柬埔寨的装瓶业务,交易完成后专营区域人口增加15%至8.76亿人[8] - 太古可口可乐有条件同意重组合并中国内地的可口可乐不含汽饮料生产设施,完成后将直接拥有及运营6所设施[8] - 2022年1月公司完成出售位于佛罗里达州罗德岱堡的一项物业[25] - 2022年3月公司持有70%权益的财团以约25.75亿元人民币投得西安用地[25] - 2022年3月公司取得香港鲗鱼涌仁孚工业大厦全面拥有权[25] - 2022年3月公司购入东荟城发展项目额外6.67%权益,权益由20%增至26.67%[28] - 2022年6月公司以约19.62亿港元投得香港湾仔用地,总楼面面约11.62万平方呎[28] - 2022
太古股份公司A(0001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06 16:3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权益回报率为1.3%,较2020年的-4.1%提升了5.4个百分点[7] - 公司2021年'A'股每股股息为2.60港元,较2020年的1.70港元增长了53%[7] - 公司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364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亏损10,999百万港元大幅改善[8] - 公司2021年基本溢利为5,300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亏损3,969百万港元显著提升[8] - 公司2021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4,885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亏损609百万港元大幅改善[8] - 公司2021年收益为92,40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9] - 营业溢利大幅增长至10,52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0%[9] - 撇除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的营业溢利为12,45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5%[9]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为-1,931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6%[9] - 来自营运的现金为15,45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9] - 融资前的现金流入净额为5,321百万港元,同比减少60%[9] - 公司股东应占每股权益为177.78港元,同比增长2%[10] - 公司2021年基本溢利为53亿港元,相比2020年的亏损39.69亿港元大幅改善[12] - 公司全年股息为'A'股每股港币2.60元及'B'股每股港币0.52元,较2020年增加53%[13]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净负债比率为11.9%,可动用的流动资金达港币470亿元[13] - 公司2021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港币48.85亿元,较2020年的亏损港币6.09亿元大幅改善[18] - 公司2021年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港币33.64亿元,较2020年的亏损港币109.99亿元大幅改善[18] - 公司2021年总收益为158.91亿港元,同比增长19.4%[27] - 公司2021年营业溢利总额为78.48亿港元,同比增长41.6%[27] - 公司2021年应占溢利为71.31亿港元,同比增长72.6%[27] - 公司2021年基本溢利总额为94.92亿港元,同比下降25.3%[28] - 公司2021年投资物业估值亏损为19.31亿港元,较2020年的44.21亿港元大幅减少[27] - 公司2021年应占合资公司及联属公司除税后溢利为17.88亿港元,同比增长144.3%[27] - 公司2021年地产业务应占溢利为港币58.47亿元,较2020年的33.88亿元大幅增长[33] - 公司2021年收益为92,40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80,032百万港元增长15%[123] - 2021年销售成本为57,025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49,817百万港元增加14%[123] - 2021年营业溢利为10,522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2,695百万港元增长290%[123] - 2021年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总额为12,409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2,207百万港元略有增长[124] - 2021年物业买卖收益为2,44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312百万港元大幅增长[124] - 2021年销售货物收益为63,652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53,726百万港元增长18%[124] - 2021年飞机及发动机维修服务收益为10,313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10,172百万港元略有增长[124] - 二零二一年收益增加港幣123.71億元,主要來自太古可口可樂(88.45億元)、地產部門(25.86億元)及貿易及實業(12.45億元)[125] - 地產部門物業投資租金收入增加港幣2.02億元,香港辦公樓租金收入減少5%,零售物業租金收入下跌10%[125] - 太古可口可樂在所有地區均錄得銷售收益增加,中國內地及美國收益增長,香港銷量上升,台灣產品組合得宜[125] - 航空部門港機集團營業溢利增加港幣2.62億元,主要由於航空維修及修理工作量增加以及成本下降[126] - 海洋服務營業虧損減少港幣12.18億元,撇除非經常性項目後,虧損減少[126] - 貿易及實業營業溢利增加港幣1.19億元,主要由於太古資源表現改善[126] - 地產部門來自合資公司的溢利增加港幣10.52億元,主要反映重估收益淨額港幣8.14億元[127] - 國泰航空集團二零二一年虧損為港幣24.87億元,較二零二零年的97.42億元虧損大幅減少[128] - 投資物業公平值減少港幣19.31億元,主要反映香港零售及辦公樓物業估值下跌[125] - 酒店業務收益增加港幣2.53億元,主要由於中國內地及美國的酒店表現提升[125] - 太古可口可乐来自上海合资公司的溢利高于2020年,但航空部门港机集团合资公司的溢利减少7200万港元,主要因发动机维修数量下降[129] - 2021年客运收益较2020年下跌62%,货运业务表现强劲,收益、运载率及收益率均有所增加[130] - 太古投资应占亏损增加6500万港元,主要由于哥伦比亚中国亏损及新投资(SHH Core Holding Limited及DeltaHealth China Limited)的亏损[130] - 撇除投资物业估值调整后,基本溢利增加92.69亿港元,主要反映航空部门及太古海洋开发集团亏损减少,以及太古可口可乐盈利能力上升[13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11%,使用权资产减少10%,合资公司增加18%,供出售物业增加81%[131] - 资产总值增加1%,负债总额减少2%,资产净值增加2%[131] - 按类别划分的资产总值中,投资物业占比61%,物业、厂房及设备占比5%,合资公司占比10%[132] - 按部门划分的资产总值中,地产业务占比77%,饮料业务占比9%,航空业务占比11%[132] 地产业务 - 公司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地区发展地产、饮料及航空核心部门,并开拓医疗保健和可持续食品等新领域[4] - 公司旗下购物商场汇聚超过2,200个零售点,旗下办公楼上班人士估计超过75,000人[5] - 公司计划在西安投资7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零售主导的综合发展项目[12] - 地产部门2021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港币58.24亿元,与2020年的58.34亿元相比保持稳定[13] - 太古地产拟于未来十年投资超过港币1000亿元进行多个发展项目,其中超过一半资金拟投资于中国内地[15] - 太古地产的上海前滩太古里于2021年9月正式启业,三里屯太古里西区于2021年12月启业[13] - 太古地产为零售物业租户提供租金支援,并提供酒店房间及场地作隔离、检疫及疫苗接种用途[14] - 地产业务2021年经常性基本溢利为港币58.24亿元,主要受益于中国内地租金收入增加[18] - 太古地產於2022年3月8日已售出1,235個停車位,佔總數2,123個的58.2%[19] - 太古地產於2021年10月出售邁阿密東隅,並於2022年1月完成出售羅德岱堡用地[19] - 太古地產於2021年7月與上海靜安置業合資成立管理公司,活化升級上海靜安區張園石庫門歷史建築群[19] - 太古地產於2021年8月投資上海一家心血管科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計劃在2030年前向醫療保健行業投放至少港幣200億元[19] - 太古地產於2022年3月成功投得西安市碑林區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用地,計劃發展為零售主導的綜合項目[19] - 太古地產於2021年從營運業務產生港幣155億元,出售資產及業務產生港幣74億元,資本投資共港幣132億元[19] - 太古地產於2021年年底的債務淨額為港幣387億元,資本淨負債比率為11.9%,略低於2020年的12.2%[19] - 太古地產在香港的辦公樓組合租用率高企,零售市場已為疫情後的復甦作好準備[20] - 太古地產正專注進行港幣一千億元的龐大投資計劃,以推動未來的增長[20] - 太古地產在香港的已落成物業組合總樓面面積共一千二百萬平方呎,另外一百二十萬平方呎正在興建中[22] - 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的物業投資組合總樓面面積將達一千一百三十萬平方呎,當中九百八十萬平方呎已經落成[22] - 太古地產在美國邁阿密的物業投資組合總計八十萬平方呎,毗鄰的一個面積一百四十萬平方呎的發展項目正在規劃中[22] - 太古地產在香港全資擁有及管理兩間酒店,並持有其他酒店的部分權益[23] - 太古地產在中國內地管理四間酒店,並持有部分權益[23] - 太古地產在美國邁阿密管理邁阿密東隅,並擁有邁阿密文華東方酒店百分之七十五權益[23] - 太古地產的物業買賣組合包括六個發展中的住宅項目,三個位於香港、一個位於印尼,另外兩個位於越南[24] - 太古地產在美國邁阿密有土地儲備[24] - 公司2021年租金收入总额为61.93亿港元,其中办公楼租金收入为57.85亿港元,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为4.74亿港元[27] - 公司2021年已落成物业总楼面面积为2262.1万平方英尺,其中香港占1202万平方英尺,中国内地占957.8万平方英尺[26] - 公司2021年发展中及有待发展物业总楼面面积为2704.6万平方英尺,其中香港占123.6万平方英尺,中国内地占168.5万平方英尺[26] - 香港办公楼市场疲弱,录得连续季度的负净吸纳量,反映需求疲弱但供应增加[31] - 中国内地零售销售额在2021年强劲增长,尤其是珠宝、钟表及其他奢侈品[32]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因疫情导致访港旅客减少而受到不利影响,但下半年本地消费有所改善[33] - 中国内地零售表现强劲,零售销售额及租金收入总额均有显著增幅[33] - 美国零售销售额及租金收入总额均大幅上升[33] - 公司2021年出售新加坡EDEN及美国Reach及Rise余下单位,录得轻微基本亏损[33] - 公司于2021年9月启业的前滩太古里是其在上海的第二个发展项目[34] - 公司2021年12月启业的三里屯太古里西区是其在北京的延伸项目[35] - 公司2022年3月成功投得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的土地使用权,代价约人民币25.75亿元[35] - 香港办公楼组合2021年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57.94亿元,较2020年减少5%[37] - 香港办公楼组合于2021年12月31日的租用率为97%[37] - 香港零售物业组合2021年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21.91亿元,较2020年下降10%[39] - 香港太古广场购物商场、太古城中心及东荟城名店仓2021年零售销售额分别增加27%、9%及22%[39] - 中国内地零售物业组合2021年租金收入总额为港币31.68亿元,较2020年增加27%[39] - 中国内地零售物业组合2021年零售销售额增加30%[39]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颐堤港、广州太古汇、成都远洋太古里及上海兴业太古汇2021年零售销售额分别上升27%、11%、33%、22%及29%[39] - 太古坊第二期重建计划预计于2022年稍后完成,总楼面面积约100万平方呎[39] - 太古地产于2022年3月8日已售出1235个停车位,2021年已确认出售1202个停车位[39] - 太古地产持有South Island Place 50%权益,2021年12月31日租用率为88%[37] - 三里屯太古里2021年租金收入理想,租用率达97%[40] - 前滩太古里2021年9月开业,租户已承租90%零售楼面,59%已开业[40] - 广州太古汇2021年租金收入强劲增长,租用率达99%[40] - 北京颐堤港商场2021年租用率达100%[40] - 成都远洋太古里2021年租用率达96%[40] - 上海兴业太古汇2021年租用率达100%[40] - 太古地产2021年资本承担总额为158.34亿港元,合资公司资本承担为48.5亿港元[48] - 颐堤港二期预计2025年中及2026年落成,太古地产持有35%权益[49] - 太古地产与上海静安置业合资成立管理公司,持有60%权益,计划2022及2025年分阶段竣工[49] - 太古地产成功投得西安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用地,预计发展为西安太古里,总楼面面积约290万平方呎[49] - Brickell City Centre 第一期发展项目的零售销售额在2021年上升112%[50] - 太古地产管理的酒店在2021年录得折旧前营业溢利港币2200万元[50] - Brickell City Centre 购物中心的租用率在2021年12月31日为98%[50] - 太古地产在Brickell City Centre 项目中拥有购物中心的62.93%权益[50] - 太古地产在2021年10月完成出售迈阿密东隅酒店连服务式住宅项目[50] - 太古地产在2021年12月31日的投资物业估值为港币2672.1亿元[50] - 太古地产在香港黄竹坑的住宅物业发展项目预计于2024年落成[50] - 太古地产在香港柴湾的住宅项目预计于2025年竣工[50] - 太古地产在2021年5月将Reach及Rise余下差不多所有单位售予一位机构买家[51] - 截至2022年3月8日,太古地产在Brickell City Centre 项目的住宅单位已预售超过45%[51] - 香港办公楼市场因空置率上升和供应过量受到不利影响,但预计与内地逐步恢复通关将提振需求,特别是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的承租需求[52] - 太古地产在印尼雅加达的住宅项目预计于2024年落成,总楼面面积约112.3万平方呎,提供逾400个住宅单位[52] - 越南胡志明市的The River住宅项目已预售约90%,提供525个优质单位,太古地产持有20%权益[52] - 太古地产在香港的零售市场受到第五波疫情影响,但公司继续投资于购物商场的创新科技和优化租户组合[52] - 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的零售市场预期保持正面,国际品牌商户对零售楼面需求殷切[52] - 太古地产在越南胡志明市的Empire City综合发展项目预计于2027年前完成,包括住宅、零售、办公楼、酒店及服务式住宅[52] - 太古地产在香港的酒店业务前景艰难,但中国内地和迈阿密的酒店业务正在复苏[53] - 太古地产致力于发展“居舍”和“东隅”品牌,并通过与第三方签订管理合约扩展酒店业务版图[53] 饮料业务 - 公司在大中华区及美国的专营区域经销可口可乐公司产品,覆盖7.62亿人口[5] - 太古可口可乐2021年溢利较2020年上升23%,销量整体增加8%[13] - 太古可口可乐2021年溢利港币25.49亿元,同比增长23%,收益增加20%至港币547.69亿元,销量增加8%至18.9亿标箱[18] - 2021年太古可口可樂收益總額為港幣547.69億元,同比增長20%[68] - 2021年太古可口可樂銷量達18.9億標箱,同比增長8%[68] - 2021年太古可口可樂EBITDA為港幣61.27億元,同比增長21%,EBITDA利潤率為11.2%[68] - 中國內地市場收益為港幣287.74億元,同比增長15%,銷量增長9%[65][67] - 美國市場收益為港幣206.85億元,同比增長15%,銷量增長7%[65][67] - 香港市場收益為港幣23.97億元,同比增長9%,銷量增長11%[65][67] - 台灣市場收益為港幣20.71億元,同比增長2%,但銷量下降3%[65][67] - 2021年太古可口可樂資本承擔為港幣19.94億元,主要用於生產資產、物流基建及數碼化能力投資[68] - 2021年太古可口可樂應佔溢利為港幣25.49億元,同比增長23%[68] - 公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