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国际(0331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6: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未经审核收入为人民币566.43亿元,同比增长0.1%[15] - 股东应占溢利上升5.1%至人民币52.59亿元[1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2.59亿元,同比增长5.1%[28] - 营业额为人民币566.43亿元,同比增长0.1%[2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人民币566.4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65.68亿元微增0.1%[48] - 税前溢利达人民币71.51亿元,同比增长5.2%(2024年:人民币67.97亿元)[4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52.59亿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50.06亿元增长5.1%[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0.06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5%至52.59亿元人民币[57] - 公司总收入为566.4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566.68亿元基本持平[71] - 税后溢利为71.51亿元,同比增长5.2%[74]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溢利为人民币5,258,82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005,975千元增长5.0%[8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人民币85.28亿元,同比下降2.6%(2024年:人民币87.52亿元)[48] - 公司整体财务费用为12.99亿元,同比下降11.7%[78] - 所得税费用净额为16.43亿元,同比增长14.8%[82] - 银行借款利息为11.27亿元,同比下降11.6%[78]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分部营业额大幅增加39.6%至人民币232.37亿元[31] - 澳门分部营业额下跌61.8%至人民币18.96亿元[31] - 中国内地分部营业额下降8.8%至人民币293.45亿元,但分部业绩增长4.3%至人民币60.53亿元[32] - 中国内地分部营业额为293.45亿元,同比下降8.8%[74] - 香港及澳门分部营业额为251.33亿元,同比增长16.3%[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建筑相关投资项目回购款达人民币205.99亿元,同比增长8.6%[33] - 运营基建项目营业额为人民币0.83亿元,同比增长63.2%[34] - 建筑相关投资项目收入下降至279.53亿元,同比减少9.6%[71] - 建筑合约收入增长至249.50亿元,同比增长17.3%[71] - 来自合营企业的营业额为19.15亿元,同比增长8.9%[74] - 关联方建筑合同收入达426.717亿人民币[104] - 关联方建筑工程成本增长25.9%至166.685亿人民币[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上半年GDP实现5.3%的增长[14] - 香港上半年GDP增长3.1%,贸易总额增长12.5%[14] - 澳门上半年GDP增长1.8%,到访旅客同比增长12.0%[14]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公司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1.23亿元,相比2024年的人民币200万元显著增长[4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达人民币3.04亿元,而2024年为现金流出净额人民币14.55亿元[45]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人民币43.56亿元,较2024年的人民币52.90亿元有所下降[45] - 公司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大幅增长至1232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83万元增长6637%[60] - 公司发行普通股获得款项279787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融资活动[61] -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获得净额54980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0000万元增长90%[61] - 公司新增银行借款208566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69513万元增长25%[61] - 公司偿还银行借款198088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91738万元增长116%[6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478340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83696万元增长25%[61] - 公司2025年发行新股募资27.94亿元人民币[57] - 完成新股配售2.446亿股,募集资金约29.988亿港元[101] - 公司附属公司于2025年1月10日发行20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年利率1.83%,期限3年[123] - 公司附属公司于2025年4月2日赎回9.6亿元人民币中期票据,票面年利率2.98%,期限3年[124] 财务健康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手现金为人民币331.9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12.0%[23] - 净借贷比率控制在65.2%,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8.4个百分点[23] - 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为人民币1,260.72亿元[23]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331.97亿元,占总资产约12.0%[42] - 借款总额为人民币842.20亿元,其中人民币融资占比83.8%[43] - 净借款为人民币510.23亿元,净借贷比率为65.2%[44]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331.97亿元,较2023年末的人民币285.89亿元增长16.1%[51] - 总权益达人民币782.88亿元,较2023年末的人民币710.73亿元增长10.2%[54]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6月714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783亿元[55][57] - 非控股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24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29亿元[55][5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12975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952297万元增长12%[61] - 银行借款总额增至694.161亿人民币,较上年末680.762亿人民币增长2.0%[98] - 有抵押银行借款达111.628亿人民币,无抵押借款为582.533亿人民币[98] - 银行借款流动部分增加至167.25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8%[98] - 人民币计值借款占比82.9%,达575.341亿人民币[100] - 无抵押人民币借款实际利率从3.02%降至2.61%[100]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港币34仙,派息比率约为31.1%[15]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港币34仙,较2024年同期的33仙增加3.0%[86]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34港元,较上年0.33港元增长3.0%[111] - 2024年期末股息支付13.39亿元,2025年增至13.99亿元[55][57] - 永续资本证券股息支付2024年为1.32亿元,2025年降至0.62亿元[55][57] 技术创新和项目发展 - 集团中标新界元朗锦上路两单MiC技术项目[16] - 广州南沙安置房项目成为全国首个享受容积率激励政策的模块化建筑项目[17] - C-SMART产品迭代至5.0版本,覆盖137个新开项目[25] - 公司成功中标当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BIPV项目—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项目[18] - 公司在新加坡中标樟宜机场T2航站楼酒店项目,为首个BIPV项目[18] - 公司联合发起国内首个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25]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 公司累计派出义工2,300余人次、机械设备380余部参与社会服务[19] - MSCI ESG评级跃升至BBB,连续第9年入选富时社会责任指数[20] - 中诚信绿金和Wind ESG评级结果保持为AA,评分均为行业第一[20] - 公司采纳并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125] - 公司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标准的董事证券交易守则[126] - 董事及雇员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遵守证券交易守则[12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127]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1.01元[15]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01.43分,高于2024年同期的99.37分[48] - 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184,917千股,较2024年同期的5,037,617千股增加2.9%[90] - 公司利息收入增长22%至17767万元,去年同期为14604万元[60]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3186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6516万元减少13%[60] - 公司已收联营公司股息25561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018万元增长132%[60]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买支出为人民币318,63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65,155千元减少12.7%[91] - 2025年非控股权益投入增加至2.63亿元人民币[57] - 2025年汇兑收益显著改善,附属公司汇兑差额达1.05亿元[57] - 法定储备金2024年增加5.34亿元,2025年增加3.10亿元[55][57] - 已承诺未付合营企业投资额增至3.803亿人民币[102] 应收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净额中90日以上账龄金额达人民币92,976,559千元,其中人民币83,568,815千元源自中国内地建筑相关投资项目[92] - 非流动应收款预计回收时间表:2026年下半年回收人民币12,210,403千元,2027年回收人民币16,788,899千元[92] - 应收保修金中长期部分达人民币4,660,552千元,较2024年末的2,793,361千元增长66.8%[93] - 其他应收款中政府定向回购项目费用为人民币18,852,461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31.1%[94] - 贸易应付款中90日以上账龄金额达人民币30,007,889千元,较2024年末的11,136,905千元大幅增长169.4%[96] - 应付保修金中长期部分为人民币4,803,288千元,较2024年末的3,626,432千元增长32.4%[97] 董事持股和关联方信息 - 公司董事张海鹏持有公司5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0009%[113] - 公司董事王晓光持有公司3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0006%[113] - 公司董事孔祥兆持有公司591,58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01%[113] - 公司董事孔祥兆持有中国海外发展7,095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0001%[115] - 公司董事陈子政持有中国海外发展1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0009%[115] - 公司董事张海鹏持有中国建筑兴业4,1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18%[115] - 公司董事王晓光持有中国建筑兴业4,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0.18%[115] - 中国海外集团持有公司3,264,976,136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61.81%[120] - 陈帆先生于2025年6月16日获委任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新签合约和业务拓展 - 新签合约额为人民币925.51亿元[15]
上美股份(0214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6:30
中期報告 Interim Report 2025 中期報告 Contents 目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Business Overview and Outlook | 業務回顧及展望 | 6 | | Financial Summary | 財務概要 | 20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21 | |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Other Information |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 30 | | Independent Review Report | 獨立審閱報告 | 51 | | Interim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 中期簡明綜合損益表 | 53 | | of Profit or Loss | | | | Interim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 中期簡明綜合全面收益表 | 54 | | of Comprehensi ...
阅文集团(0077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6:30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 772 2025 中期報告 中期報告 2025 目錄 2 公司資料 4 財務表現摘要 5 主席報告 7 首席執行官報告 11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23 其他資料 41 中期財務資料的審閱報告 42 簡明綜合全面收益表 43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45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47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49 中期財務資料附註 90 釋義 閱文集團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侯曉楠先生 (首席執行官及總裁) 黃琰先生 (高級副總裁) 非執行董事 蒲海濤先生 (主席) 曹華益先生 謝晴華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余楚媛女士 梁秀婷女士 劉駿民先生 審核委員會 余楚媛女士 (主席) 梁秀婷女士 謝晴華先生 薪酬委員會 梁秀婷女士 (主席) 余楚媛女士 蒲海濤先生 提名委員會 蒲海濤先生 (主席) 余楚媛女士 劉駿民先生 戰略及投資委員會 侯曉楠先生 (主席) 蒲海濤先生 授權代表 侯曉楠先生 區偉強先生 公司秘書 區偉強先生 法律顧問 香港法律: 高偉紳律師行 香港 康樂廣場1號 怡和大廈27樓 開曼群島法律: 邁普達律師事務所(香港)有限法律責任合夥 香港 灣仔 港灣道18號 ...
舜宇光学科技(0238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6:29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96.5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96.519亿元,同比增长4.2%[52][56] - 毛利为38.9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0%[10] - 公司毛利达人民币389.44亿元,同比增长20.0%,毛利率为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62] - 本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16.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6%[10] - 净利为人民币17.242亿元,同比增长55.1%,净利率为8.8%(去年同期5.9%)[73][76][77] - 净利率为8.8%,同比提升2.9个百分点[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151.6人民币分,同比增长53.0%[10] 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336亿元,同比增长11.3%,占收入比例提升0.5个百分点[66][6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1.842亿元,同比下降18.5%,占收入比例减少0.3个百分点[65][68]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928亿元,同比增长5.2%,占收入比例与去年同期持平[67][70] 业务线收入表现 - 光学零件分部收入为人民币60.667亿元,同比增长10.7%[53][56] - 光电产品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33.831亿元,同比增长1.5%[54][56] - 光学仪器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021亿元,同比增长7.1%[55][56] 业务线毛利率表现 - 毛利率为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10]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9.8%,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57][58] - 光学零件分部毛利率为31.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58][59] - 光学零件分部毛利率为31.0%(去年同期31.8%),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21.7%[62] - 光电产品分部毛利率为10.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58][60] - 光电产品分部毛利率为10.6%(去年同期8.2%),车载模组收入同比增长约35.0%[62][63] 产品出货量及平均售价 - 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降6.4%,但平均售价提升20.0%[59] - 车载镜头出货量同比增长21.7%[59] - 手机摄像模组出货量同比下降21.0%,但平均售价提升20.0%[60] 市场趋势与行业动态 - 全球新销售汽车的单车车载镜头搭载量预计从2024年约3.5颗增至2025年约4.3颗[12][14] - 售价600美元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约9.2%[13][15] - 车厂对摄像头在复杂环境下的信赖性和可靠性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12][14] - 智能眼镜推动摄像头规格向高分辨率、小型化和低功耗升级[18][21] 业务与技术进展 - 手机相关产品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24][27] - 实现多折潜望模组及大底潜望内对焦模组在旗舰机型的大规模量产[31][33] - 车载镜头市占率保持全球第一[32][35] - 800万像素车载模组市占率全球第一[36][38] - 完成新一代除雾技术研发并应用于多个车厂项目[32][35] - 玻塑混合车载镜头实现高精度仿真和稳定性关键技术突破[32][35] - 新获得欧洲头部车厂800万像素产品定点[36][38] - XR光学元件实现偏振分束器镜组量产和虚拟成像镜片试做[41][43] - 实现对智能眼镜主流客户成像镜头的全覆盖[41][43] - 自研超级黑喷涂工艺技术可减弱强光杂散光干扰[36][38]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3.564亿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4.244亿元[84] - 资本开支为14.8亿元人民币,全部由内部资源提供资金[89][93] - 公司投资活动金额约人民币14.8亿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129] - 已签约但未入账的资本开支为6.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1.815亿元)[109][113] 财务状况 - 现金及等价物达人民币84.59亿元(2024年末为45.087亿元),主要以人民币和美元计价[8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45.087亿元大幅增至84.59亿元人民币[92] - 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05.407亿元,流动比率为1.6倍(2024年末为1.7倍)[87] - 流动比率为1.6倍(2024年末:1.7倍)[91] - 总资产从2024年末增长3.7%至558.04亿元人民币[91] - 银行借贷从2024年末的295.82亿元增加至348.86亿元人民币[90][94] - 负债比率为11.5%(2024年末:11.0%)[98][104] - 债务证券为29.35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9.455亿元)[97][103] 金融投资 - 未上市金融产品公允价值占公司总资产21.5%(2024年末:25.8%)[119] - 来自FVTPL未上市金融产品的投资收益为1.681亿元人民币[120] - 公司持有重庆蚂蚁消费金融6%股权,投资成本总额为人民币13.8亿元,占公司总资产约2.5%[121] - 公司非上市金融产品组合总账面值约人民币120.21亿元,占公司总资产21.5%[123] - 非上市金融产品投资成本约人民币117.781亿元[123]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金融产品投资收益约人民币1.681亿元[123] - 56项非上市金融产品平均公允价值约人民币1.752亿元[131] - 非上市金融产品组合较期初减少约人民币18.527亿元[123] - 约人民币13.318亿元非上市金融产品已于2025年8月15日或之前解除[123] 融资与利率 - 固定利率银行借款有效年利率为1.96%至3.60%[133] - 可变利率银行借款有效年利率为2.26%至2.40%[133] - 固定利率银行借贷实际年利率范围为1.96%至3.60%,可变利率银行借贷实际年利率范围为2.26%至2.40%[136] 风险管控 - 公司通过信用限额管控、购买应收账款保险和定期评估回收金额等措施降低信贷风险[139][142]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分散于大量交易对手,无重大信贷集中风险[140][143] - 公司现金流利率风险主要来自可变利率银行借贷,管理层通过监控借贷比例控制风险[141][144] - 公司通过持续监控现金流和资产负债到期状况管理流动资金风险[145][149] 公司治理与人事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任命倪文军为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与策略发展委员会成员[158][160] - 公司于2025年3月3日委任中银国际信托人(香港)有限公司为新受托人[178] 知识产权与生产布局 - 公司持有6,960项授权专利,包括3,846项发明专利、3,02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3项外观设计专利[154] - 有3,189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批中[154] - 公司在中国设有4个生产基地(浙江余姚、广东中山、上海、河南信阳),在印度和越南设有生产基地,在德国设有欧洲平台公司[148] 股份与股东结构 - 舜旭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89,091,927股,占已发行股份的35.54%[199] - 舜旭有限公司持有淡仓44,568,86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4.07%[199] - 舜基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好仓389,091,927股,占已发行股份的35.54%[199] - 舜基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持有淡仓44,568,86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4.07%[199] - TMF信托作为受托人持有好仓389,091,927股,占已发行股份的35.54%[200] - TMF信托作为受托人持有淡仓44,568,861股,占已发行股份的4.07%[200] - UBS Group AG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好仓79,211,150股,占已发行股份的7.24%[200] - UBS Group AG通过受控法团持有淡仓67,209,956股,占已发行股份的6.14%[200] - 公司需按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规定披露主要股东权益[198]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于2025年6月30日为17,756,157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1.62%[172][174] - 2024年6月7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公司根据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共授出2,243,843股股份[172][174]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于2020年3月16日延长十年,新终止日期为2030年3月21日,剩余期限约五年[169][173] - 2024年6月7日董事会将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上限从原已发行股本的10%修订为20,000,000股[171][173] - 2025年1月1日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17,443,115股[171][173] - 任何合资格参与者一次或累计获授限制性股份不得超过修订后计划上限的1%[175] - 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最高可授出股份数目不超过更新后计划限额的1%[180] - 2025年6月30日限制性股份总数从年初的9,444,388股减少至5,794,726股,降幅38.6%[184] - 期内共有3,336,620股限制性股份完成归属,占期初总数35.3%[184] - 期内313,042股限制性股份失效,占期初总数3.3%[184] - 2024年5月20日授出股份公允价值为每股44.10港元,是当前所有批次中最低[184] - 2022年4月19日授出股份公允价值为每股105.20港元,是当前所有批次中最高[183] - 董事叶辽宁持有2023年11月20日授出的7,808股限制性股份,公允价值每股73.20港元[188] - 限制性股份归属期为2至5年,购买价格为授出日在联交所的收盘价[180] - 公司于2025年3月3日更换受托人为中银国际信托(香港)有限公司[180] - 2022年7月4日授出的114,542股中仅有915股失效,留存率99.2%[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限制性股份总数从129,371股减少至53,789股,期内归属75,582股[192] - 紧接限制性股份归属日期前股份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64.65港元[193] - 2024年11月20日授予19,827股,购买价57.30港元,归属期为2025年11月19日至2026年11月19日[189] - 王文杰(Wang Wenjie)于2022年4月19日获授47,388股,购买价105.20港元,期内归属11,700股,紧接收市价61.05港元[189][191] - 王文鉴(Wang Wenjian)于2023年5月22日获授14,327股,购买价81.70港元,期内归属7,163股,紧接收市价63.30港元[191] - 2024年5月20日授予26,155股,购买价44.10港元,期内归属13,078股,剩余13,077股,紧接收市价65.80港元[191][1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授出任何新的限制性股份[193] - 限制性股份的购买价基于授予日在香港联交所的股份收市价确定[193] - 限制性股份的公允值计量基于可观察的市场价格[1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未注销任何限制性股份[1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期间未根据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发行股份[197] 其他事项 - 公司拥有33,794名全职员工[147] - 公司上半年无重大子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收购及出售事项[146][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进行任何股份购买、出售、赎回或注销活动[162][1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发行任何股本证券或出售库存股[163][166]
中国三三传媒(0808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6:07
2025 中期報告 2025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由於GEM上市公司通常為中小公司,在GEM買賣的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的證券承受較大的市 場波動風險,同時無法保證在GEM買賣的證券會有高流通量的市場。 GEM的定位,乃為相比起其他在聯交所上市的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 有意投資的人士應了解投資於該等公司的潛在風險,並應經過審慎周詳的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聯交所對本報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備性亦無發表任何聲明, 並明確表示不會就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1 中國三三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目錄 |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報表 | 3 | | --- | --- | |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5 | |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7 | |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8 | | 簡明綜合中期財務報表附註 | 9 | |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及披露其他資料 | 18 | 中期報告2025 2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入報表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 未經審核 ...
金地商置(0053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12: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增加至64.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8%[15]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4.6776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86864亿元增长96.8%[7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9.312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57414亿元增长67.1%[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4.6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2.87亿元人民币增长96.8%[122] - 物业销售收入为55.9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22亿元人民币增长113.2%[122] - 装修工程收入为2.4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73.7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2196.0%[122]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0.082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0.082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1.791亿元减少人民币11.709亿元[28]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后亏损为8.670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21.52232亿元收窄59.7%[71] -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0.0818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亏损21.79099亿元收窄53.7%[7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0607元,较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0.1312元收窄53.7%[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0.08189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21.79099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53.7%[15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为21.79亿元人民币[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2.98亿元人民币[118] - 集团除税前亏损为967,571千元人民币[115] - 本期间公司录得亏损10.08亿人民币,非控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41亿人民币[80] - 本期间全面亏损总额为7.44亿人民币[8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直接经营开支减少至6.085亿元人民币[17] - 财务费用下降至4.93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9.5%[18] - 借款利息支出减少1.12亿元人民币[18] - 公司财务费用在2025年上半年为4.9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6.1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84] - 财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6.524亿元,同比下降11.9%[135] - 关联方贷款利息为人民币3.942亿元,同比下降16.8%[135] - 物业销售成本为人民币51.892亿元,同比增长112.1%[142] - 员工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901亿元,同比下降22.2%[142] - 外汇净损失为人民币9,459万元[142] - 所得税支出为人民币1.906亿元[147] - 土地增值税拨备为人民币1,535万元[147] - 递延所得税收益为人民币3.133亿元[147] 各业务线表现 - 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人民币58.373亿元,占总收入90%,较上年同期人民币26.33亿元(占比80%)增长121.7%[30][33] - 物业发展分部亏损为人民币6.862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0.174亿元减少人民币13.312亿元[30][33] - 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为人民币6.304亿元(占比10%),较上年同期人民币6.538亿元(占比20%)下降人民币2340万元或4%[31][34] - 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5,837,347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0.2%[115] - 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为630,418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8%[115] - 物业发展分部业绩亏损686,212千元人民币[115] - 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业绩盈利253,299千元人民币[115] - 物业管理费收入为1.4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0亿元人民币下降11.2%[12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019亿元[142] - 投资物业使用权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210.6万元人民币[118]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32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4][57] - 投资物业租金及相关服务收入1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54][57] - 商办项目租金收入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55][57] - 深圳威新科技园1、2期出租率95%,3期出租率89%[55][57] - 产业园区租金收入3.64亿元人民币[59][62] - 租赁住房业务收入0.96亿元人民币,出租率94%[60][62] - 投资物业价值为198.5947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197.9932亿元略有增长[75] 资产和债务变动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人民币5.739亿元或32%,从2024年末人民币18.213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2.474亿元[38][40] - 净债务增加人民币8.066亿元,从2024年末人民币177.44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85.51亿元[39][41]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11.026亿元,年利率区间2.65%-5.28%[39][41] - 一年内到期借款为人民币139.014亿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24.845亿元增加11.4%[42] - 美元计值借款为人民币76.286亿元,占借款总额35.8%[47] - 股东权益总额减少人民币8.88亿元,从2024年末人民币177.044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68.164亿元[32][35] - 公司96%的借款为浮动利率,其中65%以人民币计价[48][49] - 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减少至12.4738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18.21303亿元下降31.5%[75] - 受限制现金减少至15.330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20.9179亿元下降26.7%[75]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6.44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33.19亿人民币,减少13.25亿人民币(约3.0%)[78]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3.48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2.92亿人民币,减少70.56亿人民币(约22.5%)[78] - 应付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50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9.77亿人民币,减少12.73亿人民币(约15.4%)[78]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5.81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0.23亿人民币,减少5.58亿人民币(约2.4%)[78] - 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0.63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95亿人民币,减少7.67亿人民币(约3.6%)[78]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7.04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8.16亿人民币,减少8.88亿人民币(约5.0%)[78] - 非控股股东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58亿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4.79亿人民币,增加1.21亿人民币(约3.6%)[78] - 集团总资产67,611,308千元人民币[115] - 集团总负债47,315,863千元人民币[115] - 公司总资产为759.92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549.29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为72.3%[118] - 附息银行借款总额降至人民币111.03亿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114.40亿元减少2.9%[187] - 有抵押借款占比达89.2%,金额为人民币99.11亿元[187] - 人民币计价借款占比98.5%,金额为人民币109.39亿元[192] - 人民币16.026亿元投资物业作为借款抵押,较2024年末增加0.2%[188] - 非流动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772,644,000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86,369,000元减少0.77%[197] 应收账款和贷款变动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达7.739亿元人民币[23] - 合营联营公司应收账款减值7.332亿元人民币[23] - 应收账款减值净额773,938千元人民币[115]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大幅增加至7.7393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81719亿元增长174.7%[71] - 公司应收账款减值净额在2025年上半年为7.74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2.82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84]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为人民币7.739亿元,同比增长174.8%[138] - 物业存货减值在2024年上半年发生,金额为2.79亿元人民币[84] - 物业存货减值损失为2.79亿元人民币[118] - 应收账款减值净损失为2.82亿元人民币[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账款为7592.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05947亿元人民币下降28.4%[159][163] - 贸易应收账款账龄分析显示,1个月内账龄金额为1846.8万元人民币(占比24.3%),1-3个月账龄金额为3527.5万元人民币(占比46.4%),3个月以上账龄金额为2218.1万元人民币(占比29.2%)[163] - 公司其他应收账款净额为17.717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8.85821亿元人民币下降6.0%[165] - 公司应收贷款净额为15.8943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6.38091亿元人民币下降3.0%[165] - 应收贷款减值准备为6.3391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02914亿元人民币增加5.1%[165] - 应收贷款年利率范围为2.3%至20.0%,还款期为2个月至6年[169] - 有212.6861亿元人民币的应收贷款由借款人或其关联方的其他物业或租金收入作抵押[169] - 公司其他应收账款中,有1.17474亿元人民币由一家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股权抵押,年利率8%,一年内偿还[172] - 应收贷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6.339亿元,较期初人民币6.029亿元增长5.1%[177] - 应收贷款确认减值损失人民币3100万元,较2024年全年减值损失人民币1.401亿元大幅减少77.9%[177] - 应收贷款损失率范围从1%扩大至100%,较2024年末的1%-62%显著恶化[179] - 其他应收款项损失率保持5%不变[179]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降至人民币42.56亿元,较2024年末人民币48.26亿元减少11.8%[183] - 三个月以上账龄应付账款为人民币8.001亿元,占比18.8%[183] 现金流变动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在2025年上半年为流出7097.4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流入1.92亿元人民币大幅恶化[84] - 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入为3.63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7.20亿元人民币下降49.5%[86] - 出售联营公司投资所得款项为1.47亿元人民币[86] - 出售合营公司投资所得款项为834.1万元人民币[86] - 投资物业增添/改善支出为1.73亿元人民币[86] - 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出为8.6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6.08亿元人民币减少46.2%[8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8.21亿元人民币减少31.5%[88] - 新增银行贷款为4.60亿元人民币[88] - 偿还银行贷款为7.94亿元人民币[88] - 已收集团公司款项为42.81亿元人民币[88] - 已付集团公司款项为45.81亿元人民币[88] - 公司资本开支为3.0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投资物业的增添[118][119] 合营联营公司表现 - 合营联营公司分占亏损1.282亿元人民币[25] - 公司应占合营公司盈亏在2025年上半年为盈利1.50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盈利11.69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84] 土地储备和项目发展 - 公司土地储备为1157万平方米,较2024年12月底下降7.6%[52][56] - 发展中物业价值大幅减少至54.922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129.81354亿元下降57.7%[75] - 公司待出售物业在2025年上半年减少51.5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减少24.22亿元人民币规模更大[84]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预收款项、应计提账项及其他应付账款在2025年上半年减少59.2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减少13.94亿元人民币规模显著扩大[8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房地产行业将在政策支持下逐步复苏[66][67][68] - 公司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项目开发[66][68]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减少至1.9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8%[16] 客户地区分布 - 超过90%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客户[109] 股息和股本 - 公司宣派2023年末期股息,金额为17,112千元人民币[82] - 公司于本期间支付非控股股东股息198.2万人民币[80] - 法定股本为40亿股,每股面值港币0.10元,总额港币4,000,000千元[199]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6,613,686,827股,总额港币1,661,369千元[199] - 已发行股本等值人民币1,505,164千元[199] 财务协定承诺 - 银行贷款须遵守财务比率协定承诺,若违反将转为按要求偿还[197] - 协定承诺每半年于6月30日及12月31日进行测试,公司均已遵守[197]
路劲(0109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08:06
物业销售额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额为52.32亿港元,其中内地项目37.71亿港元,香港项目14.61亿港元[9] - 集团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额52.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43] - 房地产分部物业销售额5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6] - 产业分部2025年上半年实现物业销售额约2.00亿元人民币,其中签订销售合同额1.50亿元人民币[71] 集团收入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为17.85亿港元,集团分占合作及联营企业收入为29.17亿港元,合计47.02亿港元[9]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48.5%至17.85亿港元(去年同期34.68亿港元)[74]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48.5%至17.85亿港元(2024年同期:34.68亿港元)[169] - 公司总收入下降至16.823亿港元,同比减少49.6%[166] 路费收入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印尼高速公路路费收入为8.78亿港元,占总收入组合的18.7%[9][13] - 印尼高速公路路费收入8.78亿港元,同比下降4%[43] - 印尼高速公路项目2025年上半年日均混合车流量91,100架次同比增长1%,路费收入8.78亿港元同比下降4%[61] 期内亏损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90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0.34亿港元[9] - 集团期内亏损15.90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20.34亿港元[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亏损15.902亿港元[140] - 期内亏损扩大至15.90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3.94亿港元)[148]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扩大至20.34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0.27亿港元)[148] - 公司期内亏损为20.34亿港元[154] - 公司录得亏损15.902亿港元[159] 权益和资产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91.83亿港元,较2024年末108.15亿港元下降15.1%[9][2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资产净值为12.25港元,较2024年末14.43港元下降15.1%[9][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33.29亿港元,银行结存及现金为30.84亿港元[9][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91.83亿港元(较期初108.15亿港元下降15.1%)[103] - 权益总额下降至191.69亿港元(2024年末:209.00亿港元)[151] - 权益总额从272亿港元下降至192亿港元[154] 土地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约236万平方米,其中79%持作销售用途,21%持作投资用途[2][25][26] - 土地储备总量236万平方米,其中已售未交付面积38万平方米[44] - 房地产分部土地储备142万平方米,52%位于长三角地区[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产业分部土地储备约94万平方米,已销售但未交付面积约2万平方米[71] 地区销售额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收入贡献按地区分析:长三角地区占61%,渤海湾地区占27%,粤港澳大湾区占11%,其他地区占1%[11] - 长三角地区销售额17.03亿元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销售额22.09亿元人民币[48] 持作销售用途物业发展 - 长三角地区持作销售用途物业总发展面积达504,000平方米,包含9个项目[28][29] - 渤海湾地区持作销售用途物业总发展面积达318,000平方米,包含5个项目[31] - 粤港澳大湾区持作销售用途物业总发展面积达106,000平方米,包含4个项目[32] - 持作销售用途物业总发展面积约895,000平方米,包括路劲·九郡526,000平方米、路劲·中原国际慢城246,000平方米及路劲·领山(洛阳)106,000平方米[35] 持作投资用途物业发展 - 持作投资用途物业总发展面积约493,000平方米,包括长三角地区338,000平方米、渤海湾地区136,000平方米及粤港澳大湾区18,000平方米[37][39][40] 具体项目发展详情 - 路劲佘山院子‧东园发展面积95,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22,000平方米,权益占比100%[28] - 路劲‧太阳城发展面积92,000平方米,土地面积811,000平方米,权益占比94.74%[31] - 公园上城发展面积99,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17,000平方米,权益占比40%[31] - 铂樾云庭发展面积105,000平方米,土地面积87,000平方米,权益占比40%[29] - 玖园发展面积80,000平方米,土地面积60,000平方米,权益占比95%[28] - 雋悦府发展面积91,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09,000平方米,权益占比50%[31] - 路劲‧国际城(郑州)发展面积12,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62,000平方米,权益占比60%[33] - 路劲·九郡项目权益占比60%,目标完成日期2030年,土地面积314,000平方米[35] - 路劲·中原国际慢城项目权益占比100%,目标完成日期2030年,土地面积249,000平方米[35] - 路劲·领山(洛阳)项目权益占比100%,目标完成日期2028年,土地面积54,000平方米[35] - 路劲·又一城(常州)投资物业发展面积119,000平方米,土地面积67,000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7] - 路劲·凤凰城投资物业发展面积82,000平方米,土地面积86,000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7] - 路劲·世界广场投资物业发展面积63,000平方米,土地面积22,000平方米,权益占比100%[39] 收费公路项目 - 印尼收费公路项目总长度335公里,包括SN高速公路91公里、NKK高速公路107公里、MKTT高速公路62公里及SB高速公路75公里[42] - 收费公路项目权益占比分别为SN高速公路40%、NKK高速公路40%、MKTT高速公路45%及SB高速公路39.77%[42] 具体项目销售表现 - 上海市都汇云境项目销售额3.82亿元人民币,均价42,000元/平方米[54] - 天津市路劲•太阳城项目销售额5.00亿元人民币,均价21,000元/平方米[56] - 公园上城项目2025年上半年签订销售合同金额0.89亿元人民币,实现均价约11,000元/平方米[57] - 雋樾府项目2025年上半年签订销售合同金额5.33亿元人民币,实现均价约36,000元/平方米[58] - 晋环项目2025年上半年签订销售合同金额3.34亿港元,住宅实现均价约330,000港元/平方米[59] - 凯和山项目2025年上半年签订销售合同金额12.33亿港元,住宅实现均价约100,000港元/平方米[60] 分部业绩 - 房地产分部收入17.11亿港元,毛亏5.01亿港元,期内亏损10.68亿港元[50] - 房地产发展及投资分部收入大幅减少50.5%至17.11亿港元(2024年同期:34.57亿港元)[170] - 产业投资及资产管理分部收入增长545.6%至7345万港元(2024年同期:1138万港元)[170] - 分部亏损总额扩大344.8%至15.66亿港元(2024年同期:3.52亿港元亏损)[170][173] - 公路分部溢利9,6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90亿港元下跌15.94亿港元[64] 分占合作/合资企业业绩 - 分占合作/合资企业溢利下降37.9%至2.79亿港元(去年同期4.49亿港元)[74][79] - 分占合作/合资企业溢利下降37.2%至2.85亿港元(2024年同期:4.54亿港元)[176] - 集团分占印尼高速公路项目合资企业溢利1.3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300万港元[64] - 分占基建合作/合资企业溢利(未扣除摊销及税项)下降54.5%至1.91亿港元(2024年同期:4.20亿港元)[176] - 集团分占房地产合资企业及联营公司收入下降63.4%至25.59亿港元(2024年同期:70.02亿港元)[169] 现金流 - 经营业务现金流净额-3.68亿港元(去年同期+3.2亿港元)[99][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57亿港元(去年同期50.92亿港元)[99][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5.87亿港元(去年同期61.25亿港元)[99] - 公司净经营现金流出3.679亿港元[159] - 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3.679亿港元[15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18.57亿港元[155] - 公司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9.643亿港元[15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748亿港元[15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868亿港元[157] 银行结存及现金 - 银行结存及现金下降33.5%至31.24亿港元(去年末46.95亿港元)[83][87] - 银行结存及现金减少27.8%至30.84亿港元(2024年末:42.74亿港元)[151] - 银行结存及现金30.84亿港元(较期初42.74亿港元下降27.8%)[103] 物业存货 - 物业存货下降3.9%至228.14亿港元(去年末237.32亿港元)[83][86] - 物业存货下降至228.14亿港元(2024年末:237.32亿港元)[151] - 物业存货减少90.35亿港元[155] - 物业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7.32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8.14亿港元,减少9.18亿港元或3.9%[189] - 物业存货拨备大幅增加至21.89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7.17亿港元增长27.5%[189] - 发展中物业中预期超过12个月后竣工的金额从103.77亿港元降至88.28亿港元,减少14.9%[189] 借贷及负债 - 借贷总额下降6.3%至152.1亿港元(去年末162.27亿港元)[91] - 净权益负债比率为63%,与2023年末持平,较2024年末55%有所上升[19] - 净权益负债比率63%及净负债与资本总额比率39%[97] - 银行及其他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22.72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1.02亿港元,减少6.3%[197] - 银行贷款从522.83亿港元降至419.94亿港元,减少19.7%[197] - 有抵押贷款从397.28亿港元降至331.55亿港元[197] - 一年内到期优先票据为23.22亿港元[197] - 违反财务契约的银行贷款从12.55亿港元降至8.84亿港元[198] - 流动负债从29.13亿港元降至21.84亿港元[197] 利率及货币结构 - 美元计价借贷占比77%(去年末75%),人民币借贷占比22%(去年末24%)[94] - 固定利率借贷占比76%(去年末72%),浮动利率占比24%(去年末28%)[94] - 银行结存利率范围为年息0.01厘至4.7厘,较2024年末的0.13厘至5.24厘有所收窄[194]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下降4.5%至50.86亿港元(去年末53.24亿港元)[83][85] - 投资物业价值减少4.5%至50.86亿港元(2024年末:53.24亿港元)[151]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209,970千港元[184]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亏损2.10亿港元(2024年同期:2.85亿港元亏损)[175] 应收款项及减值 - 应收合资企业及联营公司款项账面总值从50.61亿港元降至44.19亿港元,减少12.7%[190] - 应收合资企业款项减值亏损从12.53亿港元增至16.28亿港元,增长29.9%[190]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从11.83亿港元增至12.80亿港元,增长8.2%[191] - 应收合资企业款项减值亏损扩大52.0%至2.68亿港元(2024年同期:1.76亿港元)[175] - 应收账款60日内账龄部分从0.82亿港元增至1.17亿港元,增长42.7%[192] 应付款项及预售 - 预售物业按金增长21.7%至53.46亿港元(去年末43.91亿港元)[83][88] - 合约负债增加95.43亿港元[155] - 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减少54.01亿港元[155] - 应付账款账龄分析:60日内29.319亿港元,61-90日4.924亿港元,超过90日58.946亿港元[200] - 预提工程款177.44亿港元,预提税项(不含企业所得税及土地增值税)23.064亿港元[200] - 总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406.247亿港元,较2024年末460.238亿港元下降[200] 财务费用及所得税 - 财务费用总额从724,327千港元下降至463,796千港元,降幅为36.0%[177] - 借款利息从657,473千港元降至440,434千港元,降幅为33.0%[177] - 其他利息及财务费用从66,237千港元降至23,052千港元,降幅为65.2%[177] - 所得税支出为(7,374)千港元(抵免),去年同期为支出430,842千港元[179] - 中国企业所得税支出从409,665千港元降至120,540千港元,降幅为70.6%[179] - 支付所得税6.466亿港元[155] 优先票据及永续证券 - 发行三笔优先担保永续资本证券未偿还本金8.905亿美元[97] - 公司发行多笔优先票据:2028年到期4.8亿美元利率6.7%[131]、2028年到期3亿美元利率5.9%[131]、2029年到期4.156亿美元利率6%[131] - 公司发行多笔永续资本证券:3亿美元利率7.95%[131]、3亿美元利率7%[131]、3亿美元利率7.75%[131] - 公司发行多笔优先票据包括2028年到期4.8亿美元利率6.7%票据[137] - 公司发行2029年到期5亿美元利率5.2%担保优先票据[137] - 公司发行2030年到期5亿美元利率5.125%担保优先票据[137] - 公司发行3亿美元利率7.95%优先担保永续资本证券[137] - 永续资本证券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2.34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39.54亿港元,增长3.8%[196] - 2017年2月永续证券未偿还本金为2.955亿美元,票面利率7.95%[196] - 2017年6月永续证券未偿还本金为2.95亿美元,票面利率7%[196] - 2019年11月永续证券发行规模3亿美元,票面利率7.75%[196] - 2019年9月担保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2.069亿美元,年利率6.7%,到期日延长至2028年3月[199] - 2020年3月担保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1.618亿美元,年利率5.9%,到期日延长至2028年9月[199] - 2020年9月担保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1.556亿美元,年利率6.0%,到期日延长至2029年3月[199] - 2021年1月担保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4.347亿美元,年利率5.2%,到期日延长至2029年7月[199] - 2021年7月担保优先票据未偿还本金4.416亿美元,年利率5.125%,到期日延长至2030年1月[199] - 2024年上半年提前赎回票据产生收益:2019年票据赎回2150万美元收益8300万港元[199] 流动性及财务风险 - 公司暂停支付离岸银行借贷及优先票据利息合计2336万美元(约1.817亿港元)[140] - 公司离岸银行借贷及优先票据总额约15.291亿美元(约118.947亿港元)可能被要求提前偿还[140] - 公司未能通过2028-2030年到期的五笔优先票据同意征求[140] - 公司已制定财务重组计划及资产变现计划改善流动性[142] - 公司暂停支付2336万美元(约1.817亿港元)到期应付利息[159] - 公司离岸银行借贷及优先票据总额约
C3.ai(AI) - 2026 Q1 - Quarterly Report
2025-09-09 06:06
Table of Contents 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 20549 FORM 10-Q (Mark One) ☒ QUARTERLY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quarterly period ended July 31, 2025 OR ☐ TRANSITION REPORT PURSUANT TO SECTION 13 OR 15(d) OF THE SECURITIES EXCHANGE ACT OF 1934 For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__________ to __________ Commission File Number: 001-39744 C3.ai, Inc. (Exact name of registrant as specified in its charter) (State or other ...
大山教育(0998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06: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报告期收益为人民币41.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7.5百万元减少约人民币6.0百万元[15] - 公司收益为4145.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去年同期为4750.4万元人民币)[76]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750.4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145.2万元人民币,降幅为12.7%[95]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2.8%至4145.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750.4万元人民币)[101] - 报告期亏损459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880万元人民币增加3710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期内亏损4590.5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881万元人民币大幅扩大[76] - 经调整期内亏损1599.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881万元人民币[26] - 除税前亏损扩大至4617.8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31.9万元人民币)[101] - 2025年上半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5,905千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人民币43,158千元[8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从2024年初的人民币138,49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43,829千元,降幅达68.4%[8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66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9分人民币)[7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57元人民币(基于加权平均股数762,983,890股计算)[11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提供服务成本减少至约人民币24.2百万元,与收益减少趋势一致[16] - 行政开支549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540万元人民币增加2950万元人民币[21] - 公司行政开支激增至5489.5万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2539.1万元人民币的2.16倍[76] - 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至2991.4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无此项支出)[101] - 融资成本上升至38.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3.9万元人民币)[107]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确认以权益结算股份为基础付款人民币29,914千元[82] - 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5,357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2024年同期1,113千)[144] 各业务线表现 - 课外课程分部收益减少19.9%至约人民币13.3百万元[15] - 海外教育分部收益减少14.2%至约人民币19.3百万元[15] - 培训及咨询分部收益大幅减少62.0%至约人民币3.0百万元[15] - 品牌营运及管理分部作为新业务贡献收益约人民币5.7百万元[15] - 课外课程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661.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8.2万元人民币,减少333.3万元人民币[95] - 品牌营运与管理服务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568.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零收入[95] - 海外教育咨询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245.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27.9万元人民币[95] - 其他咨询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88.4万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8.5万元人民币,降幅达62.1%[95] - 课外课程分部收益下降20.1%至1328.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661.5万元人民币)[101] - 海外教育分部收益下降14.2%至1927.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245.7万元人民币)[101] - 按时间点确认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287.5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49.6万元人民币[95] - 随时间确认的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462.9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95.6万元人民币[95] 毛利率 - 毛利率提升至41.7%,较2024年同期的39.9%有所改善[17] - 公司毛利率为41.5%,毛利为172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894.2万元人民币)[76] 现金流和流动性 - 银行结余及现金193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5200万元人民币减少62.9%[28]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大幅减少至1925万元人民币,较期初5201.9万元人民币下降63%[7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底的人民币106,374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底的人民币19,250千元,降幅81.9%[84]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5,506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762千元增长578%[84]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640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214千元[8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3,602千元,主要来自借款所得款项人民币4,871千元[84] - 流动负债净额575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4090万元人民币增加40.6%[27]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5750.3万元人民币,流动比率为0.5[7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57,503千元,主要包括合约负债人民币83,386千元[88]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6733万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525万元人民币[92] 债务和资本结构 - 借款72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230万元人民币增加[29] - 资本负债比率57.8%,较去年底38.5%显著上升[31] - 借款总额人民币719.1万元,较期初激增210.0%,新增年利率6%的债券人民币456万元[123] - 银行借款利率由3.95%降至3.65%,债券利率6%且须两年内偿还[123] 股份发售及款项运用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250.0百万港元(约人民币225.7百万元),净额约204.0百万港元[44] - 原定分配款项净额:122.4百万港元用于内部扩展教育服务,61.2百万港元用于策略收购,20.4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46] - 截至2022年8月29日已动用款项净额72.9百万港元,未动用131.1百万港元[46] - 2022年8月29日重新分配未动用款项:70.0百万港元原内部扩展资金改为境外业务等用途[44] - 重新分配后计划:60.0百万港元扩展境外教育业务,50.0百万港元通过收购扩展教育服务,15.1百万港元内部扩展教育服务[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款项净额4.4百万港元,预计2025年末前使用完毕[46] - 营运资金原分配20.4百万港元,截至2022年8月29日已动用14.4百万港元[46] 股份奖励和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80,000,000份,报告期内无授出或行使[51] - 股份奖励计划及购股权计划报告期内未授出任何股份或购股权[50] - 购股权计划下授出总计80,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3.88港元和2.41港元[52]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授出奖励股份为75,000,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54] - 已授出但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数量为5,000,000股,奖励价格为1.00港元[55] - 报告期内无购股权行使、失效或注销[52] - 报告期内无股份奖励的授出、归属、注销或失效[54][55] - 购股权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上限为80,000,000股,占2020年7月15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7] - 2024年11月14日授出60,000,000购股权,行使价3.88港元,公平值0.76港元[138] - 2024年12月30日授出20,000,000购股权,行使价2.41港元,公平值0.53港元[1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80,000,000股,加权平均行使价每股3.51港元[138] - 2025年1月通过受托人购回4,220,000普通股,总代价10,001千港元(人民币9,120千元)[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托人持有37,156,000股普通股,较2024年末32,936,000股增加12.8%[140] - 2024年12月30日授出5,000,000奖励股份,计划剩余限额75,000,000股[141] - 购买股份奖励计划项下股份支出人民币9,120千元[82][84] 资产和投资 - 贸易应收款项19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130万元人民币增加46.2%[32] - 贸易应付款项51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底10万元人民币大幅增加[33] - 存货570万元人民币,去年底为零[3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人民币167.4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9.6万元大幅增加1,643.75%[114] - 商誉总额增至人民币2,720.8万元,较期初人民币2,644.1万元增长2.9%,其中品牌营运与管理新增人民币277.6万元[115] - 于联营公司权益投资成本人民币5,133.2万元,应占亏损扩大至人民币1,286.2万元,较期初增加8.0%[115]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人民币194.6万元,较期初增长54.0%,其中0-30天账期金额大幅增长360.7%至人民币170万元[116]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人民币3,180.5万元,较期初增长23.3%,减值亏损人民币1,027.8万元[117] - 按公允价值计损益金融资产:第一级7,286千人民币,第二级3,271千人民币[143] 负债和合约安排 - 合约负债总额人民币8,338.6万元,较期初下降3.3%,其中辅导费减少31.9%而海外教育咨询服务增长10.0%[120] - 租赁负债现值人民币1,814.2万元,较期初下降23.8%,一年内到期负债占比54.3%[121]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人民币577.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5%[122] - 经营租赁未贴现应收租金:2025年6月30日为103千人民币(一年内101千+第二年2千)[142] 收购和出售活动 - 公司以人民币100万元收购上海欧米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50%股权[126] - 上海欧米洛收购产生商誉人民币277.7万元[127] - 上海欧米洛收购获得净负债人民币355.3万元[127] - 公司以人民币77万元出售郑州大山广效留学服务有限公司77%股权,获得收益人民币40.7万元[131] - 公司以人民币1元出售湖北美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2.88%股权,产生亏损人民币21.1万元[132] - 公司于2024年以人民币1元收购杭州澳容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133] - 杭州澳容收购产生商誉人民币50万元[134] - 杭州澳容收购获得净负债人民币83.4万元[134] 其他收入和支出 - 其他收入减少至约人民币0.4百万元[18] - 汇兑净亏损扩大至174.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8万元人民币)[101][10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收窄至6.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59万元人民币)[101][106] - 出售开发中软件收益归零(去年同期录得1000万元人民币收益)[101][106]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确认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8][59]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5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800,000,000股[62] - 董事张红军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62,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75%[63] - 董事张大山通过合约安排控制大山培训合计27,312,500股,占其股本约84.66%[64] - 主要股东INFINITE APEX ENTERPRISES LIMITED实益持有2.105亿股,占已发行股本26.31%[66] - 主要股东瑞天国际有限公司实益持有2.099亿股,占已发行股本26.23%[66]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金额1亿港元[125]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8亿股,金额8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722.3万元)[125]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1港元[147] - 股份奖励计划采纳于2020年12月14日[147] - 购股权计划采纳于2020年6月18日[147] 关联方和联营公司表现 - 中国有超过100万学生在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就读,为海外教育业务提供市场基础[13] - 综合联属实体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328.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696.3万元人民币下降21.7%[92] - 综合联属实体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13.7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258.6万元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92] - 来自非控股权益的注资金额为人民币690千元[82][84] 运营和战略 - 公司在郑州及北京设立舞蹈教学中心开展课外素质课程业务[12] - 2025年6月30日集团雇员319名(2024年末429名),员工总成本约人民币28.6百万元[50] - 大山培训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30日[146] - 厚德教育由执行董事及主席张红军先生全资拥有[146]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46] - 公司采用预期信贷亏损及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会计处理方式[146] - 报告期定义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47]
中通快递(0205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9 06:02
根据您的要求,我对提供的所有关键点进行了严格的归类整理。归类遵循了每个主题单一维度的原则,并保留了原始措辞和文档ID。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同比变化) - 收入同比增长9.8%至227.23亿元人民币[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27.2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06.860亿元增长9.8%[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总额为227.23亿元人民币[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227.2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06.86亿元增长9.8%[110]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27.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171] - 净利润同比下降1.4%至40.04亿元人民币[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0.037亿元,折合5.589亿美元[14] - 净利润减少1.4%至40亿元人民币[4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0.0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40.62亿元下降1.4%[110]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0.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171]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6%至39.32亿元人民币[9] - 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9.316亿元,折合5.488亿美元[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9.32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4.92元[110]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9.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2024年同期:40.62亿元人民币)[114][116] - 调整后净利润同比下降14.3%至43.12亿元人民币[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为人民币43.120亿元,折合6.019亿美元[14] -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38.25亿元人民币[177]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5%至170.90亿元人民币[9] - 营业成本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21.5个百分点[9] - 总营业成本增加21.5%至170.90亿元人民币,占收入75.2%[35] - 干线运输成本增加1.8%至67.74亿元人民币,单位运输成本下降14.0%[35] - 分拣中心运营成本增加7.6%至47.29亿元人民币,单位运营成本下降7.1%[35] - 其他成本大幅增加114.2%至49.59亿元人民币[35] - 干线运输成本67.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71] - 分拣中心成本47.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171] - 其他成本大幅增长至495.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2%[171] - 股权激励费用22.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8%[171] - 商誉减值8.44亿元人民币[1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商誉减值支出人民币0.844亿元,折合0.118亿美元[14] - 折旧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473,049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635,503千元,增幅11.0%[143] - 股权激励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175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9,362千元,降幅18.5%[150]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同比下降14.9%至56.34亿元人民币[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56.3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6.23亿元下降14.9%[110] - 毛利减少14.9%至56.3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由32.0%降至24.8%[37] - 调整后EBITDA同比下降9.7%至72.22亿元人民币[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调整后EBITDA为人民币72.216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EBITDA为人民币69.133亿元,折合9.651亿美元[14] - 经营利润减少11.0%至48.81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率由26.5%降至21.5%[3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人民币48.8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4.82亿元下降11.0%[110] - 基本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同比下降14.5%至5.31元人民币[9] - 摊薄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同比下降14.5%至5.18元人民币[9]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5.01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2元[15]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4.92元人民币(0.69美元),摊薄后4.81元人民币(0.67美元)[156] 业务线表现 - 核心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至223.638亿元人民币,包裹量增长17.7%但单价下降6.2%[32] - 中转费占快递服务总收入的74.4%[32] - 直客收入同比增长140.9%[32] - 货运代理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7.5%[33] - 物料销售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长12.3%[34] - 快递服务收入从人民币191.16亿元增至211.06亿元,占比92.9%[137] - 货运代理服务收入从人民币4.36亿元降至3.59亿元,占比1.5%[137] - 物料销售收入从人民币10.65亿元增至11.96亿元,占比5.3%[137] - 2025年上半年来自中通云仓科技有限公司的运输收入人民币164,538千元,同比增长105.7%[159] 运营效率与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拣和运输综合单位成本较2024年同期有所下降[25] - 公司拥有约6000家直接网络合作伙伴,覆盖全国99%的城市和县区[21] - 公司物流基础设施包括94个分拣中心、690条自动化分拣线和超过3900条干线线路[22]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天系统支持每日高通量处理超过1亿张订单[23]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包裹量将在388亿至401亿件区间,同比增长14%至18%[29] 现金流量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5.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2024年同期:55.11亿元人民币)[116] - 2025年上半年派发股息2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2024年同期:36.01亿元)[114][116] - 2025年上半年支付所得税15.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2024年同期:13.36亿元)[119] - 2025年上半年资本支出达29.26亿元人民币(其中物业设备购置29.26亿元,土地使用权购置1.47亿元)[116] - 2025年上半年短期投资净流出32.97亿元人民币(购买71.62亿元,到期68.32亿元)[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出人民幣22.101億元,較去年同期淨流出人民幣14.632億元擴大51.0%[1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投資活動現金流淨流入人民幣3.488億元,去年同期為淨流出人民幣9.973億元[1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融資活動現金流淨流入人民幣15.205億元,較去年同期人民幣26.248億元下降42.1%[125] 资产负债表关键项目(时点数据与同比变化) - 现金及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合计255.47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92亿元人民币(18.55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134.65亿元人民币略有下降[107] - 公司短期投资大幅增加至132.33亿元人民币(18.47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88.48亿元人民币增长49.5%[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等价物为1329.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5.9%[116][118] - 应收账款净额降至13.96亿元人民币(1.95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15.04亿元人民币下降7.2%[107] - 应收账款净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503,70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395,625千元,降幅7.2%[141] - 物业及设备净额增至348.62亿元人民币(48.67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339.15亿元人民币增长2.8%[107] - 物业及设备净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33,915,366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4,861,771千元,增幅2.8%[143] - 商誉降至41.57亿元人民币(5.80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42.42亿元人民币下降2.0%[107]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至10.99亿元人民币(1.53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9.85亿元人民币增长11.6%[107] - 长期投资降至90.54亿元人民币(12.64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120.18亿元人民币下降24.7%[107]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96.65亿元略微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97.65亿元[108]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26.7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48.56亿元,增幅为3.5%[108] - 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增至648.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114] - 公司短期银行借款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5.14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0.47亿元,增幅为16.1%[108]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8.65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2.18亿元[108] - 2025年6月30日總資產為人民幣354.848億元,較2024年底人民幣350.131億元增長1.3%[123] - 2025年6月30日總負債為人民幣165.525億元,較2024年底人民幣166.611億元下降0.7%[123] -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現金為人民幣19.503億元,較期初人民幣22.912億元下降14.9%[125] 融资与资本结构 - 公司短期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10亿元,长期借款本金为人民币1.8亿元[48] - 短期借款加权平均利率为1.41%,长期借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76%[48] - 公司未偿还短期借款人民币110亿元,长期借款人民币1.8亿元[48] - 资产负债比率为31.5%[45] - 公司计息定期存款人民币36亿元已用作银行承兑汇票质押[51] - 2025年8月公司完成本金总额为9.823亿美元的2027年票据回购[27] - 2027年票据为本金总额10亿美元2027年到期1.50%可换股优先票据[188]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1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0亿元有所增加[55] - 公司资本承诺为人民币60亿元,主要用于办公楼、分拣中心和仓库设施建设[55] - 资本承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58,942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016,609千元,增幅为16.6%[168] 税率与税务事项 - 所得税费用减少10.1%至11.07亿元人民币[4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1.0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31亿元下降10.1%[110] - 当期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1,319,902千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427,696千元,增幅8.2%[146] - 递延所得税从2024年上半年的-88,586千元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320,591千元,变化幅度261.9%[146] - 实际税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23.3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79%[14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未区分董事会主席与首席执行官职责,由赖梅松先生同时兼任两个角色[69] - 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Herman YU、黄沁)和一名非执行董事(刘星)组成[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CEO职责分离外的所有条款[69] - 公司采用不逊于标准守则的管理层证券交易守则,所有董事及相关雇员确认遵守该守则[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A类普通股598,368,490股,B类普通股206,100,000股[64] - 不同投票权受益人合计持有4,787,381股A类普通股及206,100,000股B类普通股,占总投票权77.7%[64] - B类普通股转换为A类普通股将新增发行206,100,000股A类普通股,占现有A类普通股总数约34.4%[64] - 若赖梅松先生及其联属人士持股低于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10%,所有B类普通股将自动转换为A类普通股[67] - B类普通股转让给非联属人士时将自动转换为A类普通股[67] - 赖梅松持有206,100,000股B类普通股,占该类股份100%[78] - 赖梅松持有6,202,146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A类股份1.04%[78] - 王吉雷持有42,244,603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A类股份7.06%[78] - 胡红群持有122,825股A类普通股,占已发行A类股份0.02%[78] - 赖梅松在TuXi Tech (Cayman) Inc.持股195,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2.46%[80] - 赖梅松在浙江通誉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2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75%[80] - 赖梅松在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06,1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34.35%[80] - 王吉雷在TuXi Tech (Cayman) Inc.持股45,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87%[80] - 王吉雷在中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80] - 胡红群在TuXi Tech (Cayman) Inc.持股2,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15%[80]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多个实体合计持有公司A类普通股71,941,287股,占总股本12.02%[87][84] - 赖梅松先生通过Zto Lms Holding Limited持有B类普通股206,100,000股,占B类普通股总数100%[88][84] - 赖建法先生通过Zto Ljf Holding Limited持有A类普通股64,219,041股(好仓)和5,000,000股(淡仓),分别占比10.73%和0.84%[86][84] - 王吉雷先生通过Zto Wjl Holding Limited持有A类普通股42,088,065股,占总股本7.03%[88][84] - 标准渣打信托(新加坡)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A类普通股116,146,241股(好仓)和5,000,000股(淡仓),分别占比19.41%和0.84%[84][87] - 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A类普通股61,192,420股,占总股本10.23%[84][87] - Alibaba ZT Investment Limited直接持有A类普通股57,870,370股,占总股本9.67%[87][84] - 胡红群先生通过员工持股平台Tuxi Honor Holding Limited持有2,500,000股股份,并通过桐庐仲育持有浙江通誉120,000,000股股份[83] - 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Zto Es Holding Limited[191] - 不同投票权受益人赖梅松先生持有B类普通股[191] 股份回购与股息 - 公司于报告期内在纽交所购回352,791股美国存托股,总代价6,341,912.13美元(扣除费用前)[92] - 公司于2025年1月在纽交所回购352,791股美国存托股,总代价6,341,912.13美元,每股最高价18.00美元,最低价17.90美元[93] - 公司宣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美国存托股及普通股0.30美元,派息比率为40%[96]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30美元,总派付金额为239,926美元(人民币1,718,732元)[166] - 2025年上半年回购普通股4655万元人民币,同期注销库存股60.44亿元[114] - 公司以平均价格24.13美元回购了50,899,498股美国存托股,总回购计划规模为20亿美元[165] 关联方交易 - 2025年上半年向中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支付运输服务费人民币326,501千元[159] - 2025年上半年向上海铭育条码技术有限公司采购物料人民币182,059千元[159]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02,766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