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摩尔国际(0696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8: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6,013,29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25]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92,15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2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期内溢利为737,41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2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7.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5]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后净利润率为12.3%,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0.13亿元,同比增长18.3%[31]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4.92亿元,同比下降28.0%[33] - 经调整后溢利为人民币7.37亿元,同比下降2.1%[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人民币60.13亿元,同比增长18.3%[50] - 总收益为人民币6,013,290千元,同比增长18.3%[73]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492,154千元,同比下降28.0%[73] - 经调整后溢利为人民币737,410千元,同比下降2.1%[73] - 毛利率为37.3%,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7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5,083,554千元增长18.3%至2025年的6,013,290千元[78] - 毛利增长16.6%至2,243,850千元,毛利率从37.8%下降至37.3%[80] - 公司收益为6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176] - 期内溢利为4.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0%[176] - 每股基本盈利为8.08人民币分,同比下降27.9%[176] - 公司资产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9.05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4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5%[179] - 期内溢利(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6.8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92亿元人民币,降幅为28%[180] - 公司总收益为60.13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2025年:60.1329亿元 vs 2024年:50.83554亿元)[189] - 分部溢利7.064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9%(2025年:7.06408亿元 vs 2024年:8.20065亿元)[191]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28%至49.2154万元,加权平均股数减少0.2%至60.9174亿股[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因扩大海外销售渠道导致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12] - 公司2024年第四季度实施购股权及奖励股份授予导致以股份为基础的非现金开支显著增加[12] - 与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有关的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245,25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2.1%[2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4.91亿元,同比增加31.2%[32]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7.23亿元,同比下降4.9%[32] - 行政开支增至人民币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9.7%[33] - 研发开支总额约人民币7.23亿元,同比下降约4.9%[56] - 研发支出总额为7.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61] - 研发支出占收入比例从去年同期15.0%下降至12.0%[61] - 电子尼古丁传输系统研发支出4.79亿元(占比66.2%),同比下降0.7%[61] - 雾化医疗及美容研发支出1.79亿元(占比24.8%),同比下降3.4%[61] - 特殊用途雾化产品研发支出6473万元(占比9.0%),同比下降30.1%[61] - 原材料成本增长17.2%至2,845,798千元,占收入比重从47.8%降至47.3%[81] - 分销及销售开支增长31.2%至491,229千元,占收入比重从7.4%升至8.2%[82] - 行政开支增长79.7%至609,548千元,主要因股份支付及法律合规费用增加[85] - 研发开支下降4.9%至722,564千元,占收入比重从15.0%降至12.0%[88] - 其他收入下降9.3%至349,691千元,其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下降26.9%[88] - 其他损失总额为人民币55,177千元,同比增加811.9%[90] - 汇兑亏损净值为人民币37,238千元,去年同期为收益8,134千元[90]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3,619千元,同比减少26.4%[91]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206,581千元,同比增加60.9%[92] - 员工成本占收入比例为28.5%,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104] - 研发开支为7.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9%[176] - 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965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34亿元人民币[180]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由2024年亏损605.1万元扩大至2025年亏损5,517.7万元,主要受汇兑亏损净额3,723.8万元及出售物业厂房设备亏损2,573.7万元影响[195] - 汇兑收益净额由2024年收益813.4万元转为2025年亏损3,723.8万元,同比恶化557%[195]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61%至20,658.1万元,其中支柱二规则相关当期所得税费用为7,621.8万元[196] - 香港利得税同比增长192%至3,472.9万元,其他国家地区所得税激增5,876%至9,496.3万元[195] - 期内折旧及摊销总额为33,400.7万元,其中物业厂房设备折旧23,260.3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8,722.9万元[197] - 资本化金额减少15%至18,760.5万元,其中存货制造成本及设备资本化金额为18,760.5万元[197] - 政府补助同比减少67%至1,919.2万元[19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加热不燃烧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支持核心客户在主要市场推出高端产品系列[12] - 公司加热不燃烧产品2025年6月初在日本仙台试点上市,市场占有率提升且获得积极消费者反馈[13] - 公司电子雾化业务实现强劲复苏,ToB业务和自有品牌业务均录得收入增长[14] - 公司特殊用途雾化产品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5] - 公司雾化医疗子公司Transpire Bio针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开发药械结合产品,所有项目按计划推进[15] - 公司雾化美容品牌"岚至"家用美容仪已积累超过10,000名用户[15] - 公司"岚至"品牌专业美容仪器获得中国二类医疗器械认证[15] - 公司已构建多个加热不燃烧技术平台以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13] - 公司ToB业务收益为人民币47.39亿元,同比增长19.5%[31] - 自有品牌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2.74亿元,同比增长14.1%[31]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2.74亿元,同比增长14.1%,占总收入21.2%[50] - 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入约人民币47.3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总收入78.8%[50] - 自有品牌电子雾化产品在欧洲及其他市场收入约人民币10.69亿元,同比增长15.1%[51] -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电子雾化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74亿元,同比下降6.7%[51] - 自有品牌雾化美容产品"岚至"收入约人民币0.31亿元,同比增长约2595.2%[53] - ToB业务总收入约人民币47.39亿元,同比增长约19.5%[53] - 欧洲及其他国家ToB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7.34亿元,同比增长约38.0%[54] - 美国市场收入约人民币18.88亿元,同比增长约1.5%[55] - 中国内地ToB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17亿元,同比下降约6.1%[55] - "岚至"家用美容仪用户数量突破一万人[53] - "岚至"专业设备已被超过100家私营机构采购[53] - 自有品牌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274,306千元,同比增长14.1%[74][75] - 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738,984千元,同比增长19.5%[74][77] - 欧洲及其他地区企业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733,787千元,同比增长38.0%[77] -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收入为人民币174,349千元,同比下降6.7%[75] - 中国市场自有品牌收入为人民币30,618千元,同比增长2,595.2%[75] - 欧洲及其他地区自有品牌收入为人民币1,069,339千元,同比增长15.1%[75] - 自有品牌业务收益增长14.1%至1,274,306千元,其中欧洲电子雾化产品收益增长15.1%至1,069,339千元[78] -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电子雾化产品收益下降6.7%至174,349千元[78] - 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益增长19.5%至4,738,984千元,其中欧洲市场增长38.0%至2,733,787千元[78] - 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益47.389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5%(2025年:47.38984亿元 vs 2024年:39.66811亿元)[189] - 自有品牌业务收益12.743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1%(2025年:12.74306亿元 vs 2024年:11.16743亿元)[189] 各地区表现 -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电子雾化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74亿元,同比下降6.7%[51] - 欧洲及其他国家ToB业务收入约人民币27.34亿元,同比增长约38.0%[54] - 美国市场收入约人民币18.88亿元,同比增长约1.5%[55] - 中国内地ToB业务收入约人民币1.17亿元,同比下降约6.1%[55] - 欧洲及其他地区企业客户收入为人民币2,733,787千元,同比增长38.0%[77] -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收入为人民币174,349千元,同比下降6.7%[75] - 中国市场自有品牌收入为人民币30,618千元,同比增长2,595.2%[75] - 欧洲及其他地区自有品牌收入为人民币1,069,339千元,同比增长15.1%[75] - 美国市场自有品牌电子雾化产品收益下降6.7%至174,349千元[78] - 面向企业客户业务收益增长19.5%至4,738,984千元,其中欧洲市场增长38.0%至2,733,787千元[78] - 中国香港地区收益21.282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2025年:21.28271亿元 vs 2024年:18.58625亿元)[193] - 英国地区收益15.01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6%(2025年:15.01465亿元 vs 2024年:11.49981亿元)[193] - 美国地区收益6.48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025年:6.4885亿元 vs 2024年:5.67266亿元)[193] - 克罗地亚共和国收益2.229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8%(2025年:2.22905亿元 vs 2024年:0.92588亿元)[1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在日本全国上市加热不燃烧产品系列[18] - 公司将持续加大对自主研发项目与合作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20] - 不合规电子雾化产品的监管执法为合规产品创造了显著的市场份额增长机会[19] - 全球HNB产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668.6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0.1%[65] - 全球电子雾化产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914.2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7.4%[66] - 全球特殊用途雾化产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34.4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17.2%[67] - 全球肺部药物和药物递送设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932.8亿美元[68] - 中国美容仪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51-374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获得电子烟生产企业许可证,未来中国境内产能扩张需符合《电子烟管理办法》规定[16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273.32亿元,较期初下降1.2%[28] - 总权益为人民币224.46亿元,较期初增长2.5%[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211,753千元,其中美元计值部分占2,940,496千元[95] - 负债比率为21.8%,较2024年末26.2%下降[98]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784,581千元,同比增加178%[105]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10%将导致全面收益变动约人民币1,145,717千元[10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54.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112]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1.0%,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112]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达49.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6%[177]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52.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0.8%[177]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0.1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3%[177]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0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8.14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5%[18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6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40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01%[18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9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3.32亿元人民币[182]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0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7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45%[179]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8.9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27亿元人民币,增幅为2.4%[179] - 已付股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2.76亿元人民币略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79亿元人民币[182] - 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从2024年上半年的38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7373万元人民币[18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52.117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2%(2025年:52.11753亿元 vs 2024年:65.34871亿元)[1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0.548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5.4%(2025年:0.54825亿元 vs 2024年:12.02863亿元)[183] - 物业厂房设备投资同比增长128%至78,773万元,新增使用权资产19,017.4万元同比增长202%[200]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董事会确认已审查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124] - 所有董事确认严格遵守证券交易准则的规定[126]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信息无变更[129]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名非执行董事[11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钟山任主席[117] - 薪酬委员会由执行董事陈志平及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8] - 提名委员会由执行董事陈志平及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ESG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陈志平任主席[121] - 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为每股20港仙,较去年同期每股5港仙增长300%[132] - 董事陈志平合计持有好仓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9.69%(包括:33.51%+4.53%+0.99%+0.66%)[136] - 董事熊少明合计持有好仓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9.69%(包括:5.17%+32.28%+0.0232%+2.22%)[136]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9日至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有权获派中期股息的股东[13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包括库存股[1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34] - 董事王贵升合计持有好仓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2547%(包括:0.19%+0.0647%)[136] - 董事王鑫合计持有好仓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0457%(包括:0.0201%+0.0256%)[136]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9月25日派发除净日为2025年9月5日记录日期为2025年9月11日[132] - 股东最迟
太和水(605081) - 2025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9-08 17:40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5081 公司简称:*ST 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1 / 199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 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何鑫、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晓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晓萍 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报告期内,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 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 ...
朗廷(0127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7: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酒店组合收入737.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6%[10]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28.4百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560.5%[10] - 可分派收入28.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7.6%[10][16] - 除税后溢利净额(撇除公允价值变动)28.4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560.5%[27]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42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4300万港元[28][31] - 撇除投资物业等公平值变动后,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840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560.5%[28] - 2025年上半年可分派收入总额为2800万港元,同比下降17.6%[30][31] - 除税前亏损为136,617,000港元,与上年同期溢利50,705,000港元相比大幅恶化[106]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期间亏损为142,254,000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港仙[106] - 2025年上半年期间亏损及全面支出总额为1.422亿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300万港元溢利大幅恶化[109] - 公司报告期内净亏损14.23亿港元(2024年同期:净利润4.30亿港元)[123][124] - 可分派收入总额同比下降17.6%至2802.7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3402.2万港元)[129] - 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期间亏损1.42254亿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4302万港元)[129][1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酒店组合总经营毛利217.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7%[10][15] - 餐饮分部收入同比下跌8.2%[15] - 酒店管理费用2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9%,许可费7.4百万港元下降3.9%[22][23] - 服务费支出36.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7%[20][21] - 融资成本总额137.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4%,其中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下降24.6%[24][26] - 融资成本为1.377亿港元,同比下降15.4%[28] - 净物业收入173.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主要因物业相关开支增长6.9%至10.9百万港元[23][24] - 净物业收入为1.739亿港元,同比下降3.9%[28] - 融资成本下降15.4%至13.77亿港元(2024年同期:16.28亿港元)[123][124][127] - 员工成本微增1.4%至327.5万港元(2024年同期323.1万港元)[133] - 应付酒店管理费及许可费为2795.9万港元,同比下降5.4%[155] - 董事及高管薪酬总额为92.4万港元,同比下降49.0%[1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扣除服务费后总租金收入184.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10][15] - 平均房租维持每晚1,561港元,入住率微跌1.4个百分点至88.4%[15] - 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同比下降1.5%至每晚1,379港元[15] - 2025年上半年总租金收入(扣除服务费前)为220.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5%[19] - 固定租金收入111.6百万港元同比微降0.3%,浮动租金收入108.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6%[19][21] - 来自零售商店的租金收入0.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1%[19][21] - 酒店组合总收入为7.375亿港元,同比下降4.6%[32] - 香港朗廷酒店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为1669港元,同比下降2.2%[32] - 香港逸东酒店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为1003港元,同比增长3.7%,表现优于市场[32][35] - 香港逸东酒店入住率达90.1%,平均房租增长1.9%至每晚1,114港元,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增长3.7%至每晚1,003港元[38] - 酒店总餐饮收入下跌5.9%,总酒店收入按年下跌1.4%[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租赁协议基本租金为111,575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租赁协议浮动租金为108,520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管理协议基本费用为11,062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酒店管理协议奖励费用为9,523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中服务及推广协议偿付成本为3,631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中服务及推广协议全球市场推广费为8,147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中服务及推广协议预约费用为5,059千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商标许可协议费用为7,374千港元[67] - 总租赁协议规定年基本租金总额为225.0百万港元[69] - 浮动租金为酒店合计总经营毛利(扣除全球市场推广费前)的50%[70] - 酒店管理人基本费用为酒店总收入的1.5%[74] - 酒店管理人奖励费用为经调整总经营毛利的5.0%[74] - 全球市场推广费为酒店房间收入总额的2.0%[76] - 商标许可协议许可费为酒店总收入的1.0%[77] - 朗廷酒店投资总收入为184,823,000港元,同比下降3.3%[106] - 朗廷酒店投资物业收入净额为173,916,000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80,956,000港元下降3.9%[106]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3.3%至18.48亿港元(2024年同期:19.12亿港元)[120] - 来自总承租人的租金收入下降3.3%至18.40亿港元(2024年同期:19.02亿港元)[120] - 香港朗廷酒店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9%至7.76亿港元[123][124] - 香港康得思酒店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8%至9.71亿港元[123][124] - 香港逸东酒店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3%至4.62亿港元[123][124] - 酒店总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7.374亿港元,同比下降4.6%[164] - 酒店经调整总经营毛利2025年上半年为1.905亿港元,同比下降7.0%[164] - 支付朗廷酒店的基本费用为1106万港元(总收入1.5%)[164] - 支付朗廷酒店的许可费为737万港元(总收入1%)[164] - 支付朗廷酒店的奖励费用为952万港元(经调整毛利5%)[164] - 全球市场推广费为8147万港元(客房收入2%)[164] - 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中总承租人贡献22.009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22.8111亿港元下降3.5%[161] - 2025年上半年酒店管理费及许可费支付朗廷酒店国际有限公司2795.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2956.3万港元下降5.4%[16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推广费支付朗廷酒店服务有限公司81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830.8万港元下降1.9%[161] - 2025年上半年扣除全球市场推广费前的酒店合计总经营毛利为21.7041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23.2452亿港元下降6.6%[162] - 2025年上半年浮动租金按50%比例计算为10.85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11.6226亿港元下降6.6%[162] - 2025年上半年基本租金收入11.15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11.1885亿港元基本持平[16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朗廷酒店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为1669港元,同比下降2.2%[32] - 香港逸东酒店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为1003港元,同比增长3.7%,表现优于市场[32][35] - 香港逸东酒店入住率达90.1%,平均房租增长1.9%至每晚1,114港元,可出租客房平均收入增长3.7%至每晚1,003港元[38] - 香港朗廷酒店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9%至7.76亿港元[123][124] - 香港康得思酒店分部收入同比下降3.8%至9.71亿港元[123][124] - 香港逸东酒店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3%至4.62亿港元[123][1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利率掉期名义金额增至26亿港元,覆盖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的41.9%[25] - 利率掉期名义总额由1,500.0百万港元增至2,600.0百万港元,对冲比例由24.2%升至41.9%,加权平均定息掉期年利率为3.59%[41] - 股份合订单位发行上限由1.5%增至3.5%[73] - 浮动租金未制定年度上限因获联交所金额上限豁免[70] - 酒店管理人费用股份合订单位发行上限由1.5%增至3.5%并纳入递延机制[78] - 公司已发行股份合订单位总数达3,444,141,132个,较2024年底增加10,594,487个(增幅0.31%)[79][81] - 以每股0.470港元价格向酒店管理人发行10,594,487个股份合订单位,支付2024年下半年酒店管理人费用4,979,409港元[80] - 存在46,320,885个递延股份合订单位,将以每股0.470港元于2025年2月28日起三年内发行[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未回购、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合订单位[82] - 所有董事及相关雇员确认完全遵守证券交易守则[83] - 中期财务资料已由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根据香港审阅项目准则第2410号审阅[84] - 酒店雇员人数较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转变[85] - 公司雇用四名专业人员支持信托集团运营,鹰君集团按费用摊分基准提供行政支援服务[86] - 公司设有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等治理架构[50][54] - 公司目前拥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来自金融及学术领域[50][51][54] - 非执行董事罗俊谦(40岁)自2017年2月任职同时担任所有附属公司董事[52] - 非执行董事罗俊礼(37岁)自2020年10月任职负责全球酒店资产管理[5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桂林(76岁)自2013年任职现任三家香港上市公司独董[54] - 公司已遵守所有财务契约测试要求,将银行贷款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51] - 应付朗廷酒店国际有限公司2023年下半年酒店管理费及许可费为3581万港元,以每股0.646港元发行5543.2596万个新股份合订单位支付[157] - 2024年5月9日新股份合订单位发行日收市价为每股0.910港元,总价值达5044.4万港元,与发行价差额1463.4万港元计入损益[157] - 公司作为信托托管人-经理不收取任何管理费[181] - 公司董事不获得任何酬金[190] - 公司应用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无重大影响[187] 其他财务数据 - 酒店投资组合估值下降至15,764百万港元[10][16] - 负债比率38.5%,较2024年末的38.2%略有上升[10] - 利息及其他收入为420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10.0%[28] - 利息收入增长158%至387万港元(2024年同期150万港元)[133] - 投资物业(酒店组合)公平值减少1.433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增加3740万港元[28] - 酒店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143.3百万港元,衍生金融工具亏损27.3百万港元[26] - 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143,327,000港元,与上年同期增加37,373,000港元形成对比[106]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造成损失27,317,000港元,上年同期为收益15,912,000港元[106] -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带来1.433亿港元收益(2024年同期减少3737.3万港元)[129]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变动产生2731.7万港元收益(2024年同期减少1591.2万港元)[129]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158.9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64亿港元,减少13.1亿港元(降幅8.2%)[137]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在损益中确认为减少1.433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增加1.865亿港元)[13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34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412亿港元,下降5220万港元或17.8%[108][111] - 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95.024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3.100亿港元,减少1.924亿港元或2.0%[108] - 经营业务现金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166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6675万港元,减少491万港元或6.9%[111] - 已付分派金额为5510万港元[109][111] - 银行有抵押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646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1.684亿港元,增加380万港元[108] - 受限制银行存款新增5100万港元[108][111]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7万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230万港元(流动)及1737万港元(非流动)[108] - 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10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580万港元,增长470万港元或7.7%[108] - 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4151.6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80.1万港元,降幅45.1%[141] - 应收总承租人款项从2941.7万港元大幅减少至1331.4万港元,降幅54.7%[141] - 贸易应付账款从3449.8万港元增加至5089.5万港元,增幅47.5%[145] - 6个月以上贸易应付账款从零增加至2177.2万港元,占应付总额的42.8%[145] - 受限制银行存款新增5100万港元作为银行融资协议的额外抵押品[144] - 利率掉期名义总额从15亿港元增加至26亿港元,增幅73.3%[148] - 利率掉期固定利率区间从3.975%-3.995%调整为2.899%-3.995%[148] - 应付工程款项从261.6万港元减少至91.1万港元,降幅65.2%[145] - 有抵押定期贷款金额为620.16亿港元,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0.82%[150] - 银行融资总额度为68亿港元,其中循环贷款额度为5.984亿港元[149] - 有抵押银行贷款账面值为620.16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620.46亿港元略有下降[150] - 公司于2025年1月全额偿还了300万港元的循环贷款[151] - 已发行普通股和优先股数量均为34.44亿股,面值总额各为172.21万港元[153] - 2025年上半年发行1059.45万股用于支付酒店管理费,发行价为0.47港元[154] - 公司持有法定普通股和优先股各50亿股,面值各为250万港元[152] - 所有银行贷款均以投资物业和受限银行存款作抵押[150] - 新增租赁负债46.8万港元涉及使用权资产[135] - 新增香港办公室租赁负债40.1万港元[164] - 利率掉期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为3030万港元(第2级估值)[1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11,857港元[176] - 同系附属公司及信托产业承担全部行政开支11,857港元[17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资产净额均为1港元[178] - 公司股本保持1港元不变[178][179][189] - 公司两个期间均无可课税溢利故未计提利得税拨备[188] - 公司期内无现金交易故未呈报现金流量表[183] 所有权和关联方交易 - 公司股份合订单位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9,310.0百万港元,较收市价0.54港元有400.0%溢价[39] - 信托集团未偿还借款总额为6,201.6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轻微减少[40] - 总资产为16,087.4百万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38.5%[41] - 现金
梦金园(0258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7:20
夢金園黃金珠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MOKINGRAN JEWELLERY GROUP CO., LTD. 股份代號 : 2585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25 中期報告 夢金園黃金珠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MOKINGRAN JEWELLERY GROUP CO., LTD. Stock Code: 2585 (A joint stock company incorporate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INTERIM REPORT 2025 MOKIN GRAN JEWELLE RY GR OUP CO., LT D. 夢金園黃金珠寶集團股份有限公 司 Interim R e port 20 2 5 中期報告 目 錄 | 公司資料 | 02 | | --- | ---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04 | |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 18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30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31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33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 34 | | 綜合財 ...
五菱汽车(0030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7:18
五菱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Incorporated in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 INTERIM REPORT INTERIM REPORT 2025 二零二五年中期報告 WULING MOTORS HOLDINGS LIMITED 五菱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CORPORATE PROFILE Wuling Motors Holdings Limited ("Wuling Motors" or the "Company") and its subsidiaries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Group") are principally engaged in the businesses of trading and manufacturing of automotive components, vehicles' power supply systems and commercial vehicles assembly, with our principle subsidi ...
丰城控股(0229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7:11
豐城控股有限公司 Maxicity Holdings Limited 股份代號: 2295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成員有限公司)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財務摘要 | 4 |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5 |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 6 |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 7 |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 8 | | 未經審核簡明綜合財務報表附註 | 9 |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22 | | 企業管治及其他資料 | 29 | 1 豐城控股有限公司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謝城基先生 (主席) 何家淇先生 (行政總裁) 獨立非執行董事 趙少玲女士 鄺志成先生 凌肇曾先生 曹炳昌先生 審核委員會 曹炳昌先生 (主席) 趙少玲女士 鄺志成先生 凌肇曾先生 公司秘書 林教宏先生 (HKICPA, ACCA) 合規主任 何家淇先生 授權代表 何家淇先生 林教宏先生 薪酬委員會 凌肇曾先生 (主席) 謝城基先生 趙少玲女士 鄺志成先生 提名委員會 謝城基先生 (主席) 趙少玲女士 鄺志成先生 凌肇曾先生 主要往來銀行 恒生銀行 ...
华虹半导体(0134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7:10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0%[19][2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1.116亿美元,同比增长40.0%[19][2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为1170万美元,同比下降69.6%[19]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为0.007美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0.022美元有所下降[18] - 销售同比增长18.0%至11.070亿美元[83][84] - 毛利率同比提升40.0%至1.116亿美元[83][8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69.6%至1170万美元[83] - 期内亏损同比扩大26.7%至8500万美元[83][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总收入为11.07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9.385亿美元增长18.0%[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116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969.5万美元增长40.0%[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亏损为8111.1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849.8万美元扩大3.3%[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8496.3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6703.4万美元扩大26.7%[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170.2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3849.1万美元下降69.6%[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007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0.022美元下降68.2%[129] - 2024年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3849.1万美元,2025年同期下降69.6%[134] - 税后亏损同比扩大3.3%至8111万美元(2024年:7849.8万美元)[136]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70.2万美元,同比下降69.6%(2024年同期为3849.1万美元)[18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同比上升15.9%至9.954亿美元[83][8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5.9%至4160万美元[83][90]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15.7%至5990万美元[83][87] - 管理费同比上升15.9%至1.902亿美元[83][88] - 其他费用同比上升25.2%至1730万美元[83][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991.6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7109.5万美元下降15.7%[1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4155.1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943.2万美元下降15.9%[129]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43.6%至3091.3万美元(2024年:5480.8万美元)[136] - 折旧费用同比增长33.1%至3.44亿美元(2024年:2.585亿美元)[136] - 政府补助同比减少98.8%至5.6万美元(2024年:458.2万美元)[136] - 利息收入为30,913千美元,同比下降43.6%[158] - 已售存货成本为995,394千美元,同比增长15.9%[162] - 存货减值拨备为5,098千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值拨回8,237千美元[162] 毛利率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0.1%,相比2023年同期的8.5%有所提升[1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374亿美元增至2.198亿美元,同比增长59.8%[42][43]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798亿美元,主要包括9.186亿美元的资本投资[42][44]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增长59.8%至2.198亿美元[104][10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增加86.8%至8.798亿美元,其中资本投资达9.186亿美元[104][106] - 融资活动现金流入骤降97.2%至3400万美元,主要来自9.991亿美元新增借款[104][107] - 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59.8%至2.198亿美元(2024年:1.376亿美元)[136] - 资本支出同比激增83.9%至9.186亿美元(2024年:4.994亿美元)[137] - 新增银行贷款大幅增长393.3%至9.991亿美元(2024年:2.024亿美元)[13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44.59亿美元减少至38.47亿美元,下降13.7%[31][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469亿美元,较期初44.591亿美元下降13.7%[42][4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6.122亿美元(13.7%)至38.469亿美元[98][10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40.1%至38.469亿美元(2024年:64.239亿美元)[1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8.469亿美元,较期初44.591亿美元下降13.7%[131] 资产和投资 - 投资性房地产从1.6415亿美元增至2.1847亿美元,增长33.1%[31][32] - 存货从4.6706亿美元增至5.1343亿美元,增长9.9%[31] - 投资物业增加5430万美元(33.1%)至2.185亿美元[95] - 存货增长9.9%至5.134亿美元[94]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15.1%至6.742亿美元,主要因增值税留抵税额增加[97] - 流动资产总额降至53.449亿美元,较期初58.325亿美元减少8.4%[131] - 非流动资产总额增至68.921亿美元,较期初65.826亿美元增长4.7%[1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至61.020亿美元,较期初58.591亿美元增长4.1%[131] - 已竣工待售物业新增2.216亿美元,期初为0[13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略降至2.643亿美元,较期初2.705亿美元减少2.3%[1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6.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4%(2024年同期为5.118亿美元)[188] - 发展中的物业转为待售物业的资产转移金额为2.217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0)[184][18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2.643亿美元,较2024年末下降2.3%(2024年末为2.705亿美元)[188][19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准备增加至390.1万美元,较2024年末增长41.5%(2024年末为275.6万美元)[188] - 逾期3个月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为4.4%(金额1168.9万美元),较2024年末上升1.2个百分点[191] 借款和债务 - 带息银行借款总额从21.979亿美元增至22.753亿美元,增长3.5%[38] - 集团银行借款总额为22.753亿美元,其中20.511亿美元为有息担保借款[49] - 人民币计价的银行借款为16.086亿美元,美元计价借款为6.667亿美元[49]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增加3.5%至22.753亿美元[101][111] - 计息银行借款总额(流动+非流动)达22.752亿美元,较期初21.979亿美元增长3.5%[131][132] - 公司持有以美元计值的计息银行借款,账面值为5.320亿美元[114] 权益和储备 - 递延所得税负债从1095万美元减少至363万美元,下降66.8%[31][40] - 递延税项负债减少730万美元(66.8%)至360万美元[103] - 资产净额略降至88.736亿美元,较期初89.066亿美元减少0.4%[132]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增至62.999亿美元,较期初62.470亿美元增长1.2%[132] - 非控股权益降至25.737亿美元,较期初26.595亿美元减少3.2%[13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88.74亿美元,较2024年底的89.07亿美元下降0.37%[134]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底的26.60亿美元减少至25.74亿美元,下降3.23%[134] - 留存利润从34.08亿美元增至34.25亿美元,增长0.5%[134] - 通过行使购股权发行股份增加1687.1万美元股本[134] - 综合储备从2024年底的13.09亿美元增至13.39亿美元,增长2.33%[134][135] - 其他储备及供款盈余从25.64亿美元增至26.63亿美元,增长3.86%[134]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634亿美元,较2024年末下降11.7%(2024年末为2.984亿美元)[193] 外汇影响 - 约18%的销售额以非功能货币计价,61%的销售成本以功能货币计价[52] - 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5%,税前利润将相应增加或减少约120万美元[54] - 公司销售额中约18%以非功能货币计值,销售成本中61%以子公司功能货币计值[114] -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5%将导致期内税前溢利减少或增加约120万美元[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外汇换算差额产生其他全面收益3511.6万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4933.8万美元[130] - 外汇差额净收益为17,263千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损失13,770千美元[162] - 外汇汇率变动产生正向影响1384.7万美元(2024年:负影响3400.2万美元)[137] - 外汇折算差额产生2411.9万美元的正向影响,较2024年同期的负影响3505.8万美元显著改善[134] 项目投资和资金使用 - 华虹制造(无锡)项目已投入12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使用资金为1.338亿元人民币[58][59] - 8英寸厂优化升级项目已投入20亿元人民币,未使用资金为17.134亿元人民币[59] - 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已投入25亿元人民币,未使用资金为17.144亿元人民币[59] - 人民币股份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09.207亿元[116] - 华虹制造(无锡)项目未动用的所得款项为人民币1.338亿元[117] - 8英寸厂优化升级项目未动用的所得款项为人民币17.134亿元[117] - 特色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未动用的所得款项为人民币17.144亿元[117] - 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承诺金额为3.768亿美元,较2024年末下降68.3%(2024年末为11.876亿美元)[196] 地区收入表现 - 中国(包括香港)地区收入为912,132千美元,同比增长21.4%,占总收入82.4%[155] - 北美洲地区收入为109,434千美元,同比增长17.6%[155] - 欧洲地区收入为29,965千美元,同比下降23.0%[155] 业务线表现 - 半导体产品销售收入为1,107,002千美元,同比增长18.0%[158] - 政府补贴收入为21,096千美元,同比增长146.0%[158] 所得税 - 所得税开支390万美元(对比上年同期抵免1150万美元)[83][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385.2万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1146.4万美元[129] - 华虹无锡及华虹制造无锡享有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及后续五年减按50%税率征收的税收优惠,但截至2025年6月30日仍处于累计税务亏损状态且免税期尚未开始[167][170] - 日本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率为33.58%[168][170] - 美国子公司联邦企业所得税率为21%,加州州税率为8.84%[168][170]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但期内无应评税收入故未计提[169] - 中国内地子公司法定企业所得税率为25%,但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优惠税率[169] - 当期所得税开支中中国部分为1191.1万美元,其他地区为2.1万美元[173] - 递延所得税项为抵免808万美元[173] - 所得税总开支为385.2万美元,去年同期为抵免1146.4万美元[173] 股息和股本 - 2024年派付末期股息2887.6万美元,未派付股息735.7万美元[178] - 2024年宣派股息3623.3万美元,2025年同期未显示股息分配[134] - 计算每股收益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17.24亿股(2024年同期:17.17亿股)[179]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为17.24亿股,较2024年同期增加0.4%(2024年同期为17.17亿股)[183] 市场趋势和运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366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6%[118] - 公司8英寸和12英寸产线均处于满载状态,华虹制造项目(Fab 9)实现规模量产[118] 关联方交易 - 华虹国际持有公司20.13%股权[200] - 华虹集团通过华虹科技发展持有公司联营公司权益[200] - 关联方包括华虹挚芯、挚芯上海、虹日、计通及上海华力等华虹集团子公司[200] 潜在收购 - 公司正筹备可能收购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股权[122]
亚洲水泥(中国)(0074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7:01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 Interim Report 中期報告 2025 CONTENTS 目錄 Condensed Consolidated Financial Statements 簡明綜合財務報表 其他資料 2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5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摘要 6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簡明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7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 9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y 簡明綜合權益變動表 10 Condensed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ash Flows 簡明綜合現金流量表 11 Notes to the Condensed Consolidated Financ ...
华斯股份(002494) - 2025 Q2 - 季度财报(更正)
2025-09-08 17:00
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期报告涉及的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 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未来将面 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具体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 "十一、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2025-023 1 华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 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 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贺国英、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素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 主管人员)孙艳平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 | | | 第一节 |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 2 | | --- | --- | --- | --- | | 第二节 |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 6 | | 第三节 ...
中创智领(00564)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08 16:5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99.8154亿元,同比增长5.42%[22][2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5.2745亿元,同比增长16.22%[22][25]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1.43元[22][2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99.8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2%[48][51]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5.27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22%[48][51] - 每股盈利为1.43人民币[48][51] - 公司除税前溢利增长7.10%,从人民币2,836.61百万元增至3,038.04百万元[62][68] - 公司期内溢利增长9.80%,从人民币2,350.85百万元增至2,581.24百万元[64][70] - 公司收入为199.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185] - 除税前溢利为30.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185] - 期内溢利为25.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185] - 每股基本盈利为1.43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3%[186]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18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5.27亿元人民币[1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144.2935亿人民币增至153.2751亿人民币,增幅6.22%[54][58] - 毛利从45.2412亿人民币增至46.5403亿人民币,增幅2.87%[54][59] - 整体毛利率从23.87%降至23.29%[59] - 员工成本从18.6749亿人民币增至19.7058亿人民币,增幅3.37%[60] - 公司销售成本增长6.22%,从人民币14,429.35百万元增至15,327.51百万元[65] - 公司毛利增长2.87%至人民币4,654.03百万元,但毛利率从23.87%降至23.29%[66] - 公司员工成本减少3.37%,从人民币1,867.49百万元降至1,970.58百万元[67] - 销售成本为153.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185] - 毛利润为46.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185] - 其他收入为2.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1%[185] - 研发费用为8.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185] 煤机业务表现 - 煤机业务板块营业收入达人民币101.487亿元[32] - 煤机板块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148.7百万元[35] - 液压支架、采煤机和刮板机等设备通过统一平台实现深度集成[33][35] - 建立"远程智能采矿系统+全矿井AI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管控平台"数字闭环[33][35] - 推进露天连续开采、绿色开采和智能掘进等新产品研发[33][35] - 组建合资公司创信数智聚焦煤矿生产运营、安全运营和装备运营三大方向[33][35] 汽车零部件业务表现 - 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拥有SEG和ASIMCO两大品牌,SEG的48V弱混合动力系统技术和市场份额世界领先[6] - 汽车零部件板块通过规模优势和采购降本建立成本领先优势[36][38] - 索恩格在印度推动轻型电动车高压电机产品量产[37][38] - 索恩格获得首个欧洲高压驱动电机项目定点[37][38] - 汽车零部件分部收入同比增长7.47%[56][57]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订单金额为人民币7.75亿元,同比增长137%[32] - 海外市场订货额7.75亿元,同比增长137%[35]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制造了世界支护高度最高、工作阻力最大的煤矿液压支架[5] - 公司研发制造了国内首套由单一厂家供应的成套化智能综采工作面[5] - 公司研发制造了国内首套成套化综采出口装备[5] -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瀚博半导体以发展工业智能业务[42]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804.16百万元[71][72] - 公司经营现金流净流入人民币1,451.66百万元,投资现金流净流出311.52百万元,融资现金流净流出1,338.72百万元[73] - 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2,114,0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195] - 经营现金净流入1,451,65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19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11,515千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流出772,783千元减少59.7%[196]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338,722千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流出1,289,619千元增加3.8%[19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支出423,62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195]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607,456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4.6%[196] - 新借贷所得款项2,444,07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1%[197] - 偿还借贷3,018,66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2.9%[1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04,158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6.1%[197] 资产负债与权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借贷余额为56.1732亿人民币[48][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56(2024年末:1.63),下降主要因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90][92] - 公司未偿还借贷余额人民币5,617.32百万元,其中流动部分为人民币3,502.35百万元(2024年末:6,035.65百万元,流动部分3,404.23百万元)[91][92] - 负债与权益比率达107%(2024年末:102%)[94][10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至人民币14,247.36百万元(2024年末:11,920.55百万元)[90] - 存货降至人民币8,064.61百万元(2024年末:9,453.77百万元)[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804.16百万元(2024年末:2,987.59百万元)[90]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为人民币6,231.86百万元(2024年末:5,821.56百万元)[90] - 合同负债降至人民币2,064.20百万元(2024年末:3,070.93百万元)[90]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9,015.98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9,806.46亿元,增加790.48亿元[1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98.76亿元减少至280.42亿元,下降18.34亿元[187] - 存货从945.38亿元减少至806.46亿元,下降138.92亿元[18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合同资产从1,192.05亿元增长至1,424.74亿元,增加232.69亿元[187] - 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582.16亿元增长至623.19亿元,增加41.03亿元[187] - 总负债从2,627.03亿元增长至2,708.79亿元,增加81.76亿元[18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1,393.22亿元增长至1,619.72亿元,增加226.5亿元[188] - 合同负债从307.09亿元减少至206.42亿元,下降100.67亿元[188] - 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从2,195.08亿元微增至2,200.82亿元,增加5.74亿元[188] - 非控股权益从79.49亿元减少至71.03亿元,下降8.46亿元[188]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执行董事付祖冈和非执行董事岳泰宇于2025年1月9日辞职[112] - 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取消监事会并转移职权至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113] - 原监事刘强、程翔东和祝愿于2025年6月17日正式退休[1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焦承尧持有4,226,964股A股占总股本0.237%[122] - 董事兼最高行政人员贾浩持有2,442,300股A股占总股本0.137%[122] - 董事孟贺超持有231,000股A股占总股本0.013%[122] - 董事李开顺持有201,000股A股占总股本0.011%[1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设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5] - 所有董事及监事确认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5][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股东人数为46,608人,H股股东人数为56人,股东总数为46,664人[129] - 河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直接及被视为拥有合计333,194,876股A股(占A股总数21.61%,占总股本18.66%)和8,645,200股H股(占H股总数3.55%,占总股本0.48%)[132][137] - 泓羿投资管理(河南)合伙企业直接持有263,985,719股A股,占A股总数17.12%,占总股本14.79%[132] -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被视为持有243,892,381股A股,占A股总数15.81%,占总股本13.66%[132][135] - 河南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178,224,597股A股,占A股总数15.81%,占总股本13.66%[132][137] - 河南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34,159,479股A股,占A股总数2.22%,占总股本1.91%[134] - 河南中豫格林新能源有限公司直接持有31,508,305股A股,占A股总数2.04%,占总股本1.76%[134] - 纽约梅隆银行持有16,490,734股H股(占H股总数6.78%)和5,680,519股H股(占H股总数2.34%)作为可供借出股份[134] - 瑞银集团持有13,142,474股H股(占H股总数5.40%)和2,300,000股H股(占H股总数0.95%)[134] - 公司委任了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惊雷先生、季丰先生、方远先生和姚艳秋女士[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H股总股本为243,234,2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A股总股本为1,542,165,73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142][146] -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持有公司H股好仓16,490,734股及可供借出股份5,680,519股[138][139] - UBS Group AG持有公司H股好仓13,142,474股及淡仓2,300,000股,其中3,561,400股好仓通过现金结算的非上市衍生工具持有[140] - UBS Asset Management (Americas) LLC持有公司H股好仓10,302,400股,UBS AG持有好仓2,835,074股及淡仓2,300,000股[141] 股份回购与员工持股 - 公司2025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总规模39,120,130股,资金总额279,708,930元,参与人员307人[152][155] - 员工持股计划中9名董事及高管持有71,086,230元份额,占比25.41%,298名核心人员持有208,622,700元份额,占比74.59%[152][155] - 员工持股计划股票过户价格为每股人民币7.15元,总过户股数39,120,130股[154][157] - 公司2025年3月批准A股回购计划,资金规模5-6亿元人民币,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17.00元,回购期限6个月[158] - 公司于报告期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A股股份39,120,130股,回购总金额为人民币599,917,693.20元(不含交易费用)[159][16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累计回购股份占同日公司股份总数的2.19%[160][162] - 本次股份回购最高成交价为人民币15.86元/股,最低成交价为人民币15.05元/股,平均成交价为人民币15.335元/股[160][162] - 股份回购资金总额计划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亿元(含)[161] - 公司回购库存股份支出6亿元人民币[19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于2010年8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H股于2012年12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4] - 公司为煤炭综采综掘设备制造商,主营煤炭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及智能化控制系统[5]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经开)第九大街167号[16] - 公司国际审计机构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境内审计机构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16] - 公司H股股份代码为00564(香港联交所),A股股份代码为601717(上交所)[18] - 公司监事会于2025年6月17日取消,所有监事同日退任[14] 投资与收购活动 - 公司投资3亿元参股瀚博半导体以发展工业智能业务[42] - 收购亚新科凸轮轴17.10%股权对价7250.4万元人民币[192] - 收购亚新科双环活塞环16.56%股权对价2.44亿元人民币[192] - 收购恒达智控1.2889%股权对价9345.2万元人民币[191] - 战略投资者向亚新科南京注资1.98亿元人民币获得4.50%股权[192] - 非控股权益注资带来2.03亿元人民币资金流入[190] - 公司资本支出为人民币744.66百万元[79][83] - 公司资本承诺为人民币596.33百万元[80][84] 股息与资金使用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宣派中期股息[143][147] - H股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12月31日前全部使用完毕[144][148] - 支付股东股息总额19.61亿元人民币[190] 汇率与金融工具 - 汇兑收益为1.5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0.85亿元[186] - 货币汇率变动带来1.52亿元人民币正收益[190] - 现金流量对冲储备增加615万元人民币[190] - 公司终止确认无追索权贸易应收款项人民币182,292,000元(2024年末:人民币42,337,000元)[87] - 银行借贷人民币139,518,000元由土地使用权质押人民币57,743,000元抵押[100][105] 名称变更 - 公司于2025年7月7日完成公司名称工商变更登记,中文名称由“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2][176] - 公司于2025年7月30日在香港注册的英文名称变更为“ZMJ Group Company Limited”,中文名称同步变更[173][176] - 自2025年8月13日上午9时起,公司H股中文证券简称由“郑煤机”变更为“中创智领”,英文简称“ZMJ”及股份代码“00564”维持不变[174][177] 审计与合规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166][170] - 公司确认于回顾期间未涉及任何重大收购与处置资产行为[164][168] - 公司确认于回顾期间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65][169] 员工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总数约16,691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