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虹半导体(01347)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08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某数值为540,937,较对比值增长17.6%,较另一对比值增长0.3%[9][13][14][17][20][23] - 8英寸相关数值为1,231,000,增长20.0%,较另一对比值增长1.5%[9][25] - 某数值为5,020,增长23.4%,较对比值下降83.7%[31] - 65nm数值为1.243,增长31.5%[22] - 90nm - 95nm数值为1.289,增长45.6%[22] - 0.35µm数值为2.003,增长19.2%[22] - 3.481相关占比64.3%,增长20.9%[25] - 1.199相关增长16.7%[25] - 6,530相关增长6.6%[25] 资本开支情况 - 资本开支方面,数值分别为12,286,786和12,415,108,占比分别为27.7%和28.3%[30] 其他财务数据呈现 - 公司数据有1721931435、1728142630等不同数值[35] - 存在如5967555、5859117等相关数据[37] - 有(55407)、(45118)等数据呈现[35][39] - 出现172126、133088等数据对比[39] - 包含4459132、5585181等金额数据[39] - 有50168、40660等具体数值[39] - 存在(510851)、(302574)等数据情况[39] - 出现860985、103405等不同量级数据[39] - 有(811156)、(91518)等相关数据记录[39] - 包含59137、789913等具体金额数据[39]
宏利金融-S(00945)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08 07:5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盈利18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1%[6] - 归属股东的净收入为5亿加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4亿加元[6] - 核心EPS为0.99加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上升3%;EPS为0.25加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下跌48%[6] - 核心ROE为15.6%,ROE为3.9%[6] - LICAT比率为137%[6] - 每股普通股账面价值按年增幅为12%,财务杠杆比率为23.9%,处于中期目标25%范围内[4] -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盈利为18亿加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1%[1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股东的净收入为5亿加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4亿加元[14] - 2025年第一季度核心盈利(除稅後)整体业务为17.67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也是17.67亿加元[29][30]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股东的净收入(亏损)(除稅後)整体业务为4.85亿加元[29] - 2024年第四季度核心盈利(除稅後)整体业务为19.07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后为19.42亿加元[32][33]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股东的净收入(亏损)(除稅後)整体业务为16.38亿加元[32]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整体业务所得税前收入为12.52亿美元,核心盈利(除税前)为20.4亿美元,归属股东的净收入(除税后)为8.66亿美元[35] - 2024年第一季度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的核心盈利(除税后)为17.9亿美元,除税前为21.34亿美元[36] - 2024年全年核心盈利为71.82亿美元,普通股股东可获核心盈利为68.71亿美元[38] - 2025年第一季度普通股股东可获核心盈利为17.1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为17.1亿美元[38] - 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ROE(年度化)为16.2%,2025年第一季度为15.6%[40] - 2024年平均普通股股东权益为422.88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为443.94亿美元[40] - 2024年归属股东的净收入总额为53.85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4.85亿加元[45] - 2024年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50.74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4.28亿加元[4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普通股股东权益为444.75亿加元,经调整账面价值为629.99亿加元[4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APE销售额上升37%,新造业务CSM上升31%,新造业务价值上升36%[6] - 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净流入为5亿加元,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67亿加元[6] - 亚洲地区保险新造业务价值按年增长43%,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核心盈利增长24%,核心EBITDA利润率扩大290个基点[4] - 2025年第一季度与公司开展业务的加拿大理财顾问数目按年增长11%[11] - 2025年第一季度保险业务APE销售额、新造业务CSM及新造业务价值分别按年增长37%、31%及36%[15]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净流入为5亿加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7亿加元[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CSM为222.96亿加元[17] - 亚洲核心盈利增长7%,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核心盈利增长24%,加拿大核心盈利增长3%,美国核心盈利下降25%,企业及其他业务核心盈利减少4600万加元[17]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APE销售额、新造业务CSM及新造业务价值按年分别增长50%、38%及43%,新造业务价值利润率达38.1%[18] - 2025年第一季度退休业务净流出为26亿加元,低于2024年第一季度的净流入32亿加元[1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扣除NCI的税后CSM为185.24亿加元[19]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年度化保费等值(APE)总销售额、新造业务合同服务利润(新造业务CSM)、新造业务价值(NBV)均创历史新高[23]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核心盈利7.05亿加元,加拿大3.74亿加元,美国3.61亿加元,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4.54亿加元,企业及其他 -1.27亿加元,核心盈利总额17.67亿加元[24] - 2025年第一季度市场经验盈利(亏损) -13.32亿加元,重组支出0,再保险交易、税务相关项目及其他5000万加元,归属股东的净收入4.85亿加元[24] - 2024年第四季度核心盈利总额19.07亿加元,归属股东的净收入16.38亿加元[24] - 2024年第一季度核心盈利总额17.1亿加元,归属股东的净收入8.66亿加元[24] - 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所得税前收入为8.7亿加元,核心盈利(除稅前)为8.06亿加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所得税前收入为3.05亿加元,核心盈利(除稅前)为4.63亿加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所得税前收入为 -7.31亿加元,核心盈利(除稅前)为4.45亿加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所得税前收入为5.28亿加元,核心盈利(除稅前)为5.4亿加元[29] - 2025年第一季度企业及其他所得税前收入为 -2.73亿加元,核心盈利(除稅前)为 -1.56亿加元[29] - 2024年第四季度亚洲所得税前收入为7.81亿加元,核心盈利(除稅前)为7.37亿加元[32] - 2024年第一季度亚洲地区所得税前收入为5.94亿美元,核心盈利(除税后)为6.26亿美元[35] - 2024年第一季度加拿大地区所得税前收入为3.81亿美元,核心盈利(除税后)为3.64亿美元[35] - 2024年第一季度美国地区所得税前收入为 - 1.54亿美元,核心盈利(除税后)为4.52亿美元[35] - 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所得税前收入为4.26亿美元,核心盈利(除税后)为3.49亿美元[35] - 2025年3月31日CSM为237.13亿加元,2024年12月31日为234.25亿加元[41] - 2025年3月31日扣除NCI的CSM为222.96亿加元,2024年12月31日为221.27亿加元[41] - 2025年3月31日税后CSM为197.84亿加元,2024年12月31日为194.97亿加元[41] - 2025年3月31日扣除NCI的税后CSM为185.24亿加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3.53亿加元[41] - 2025年第一季新造业务CSM总额为9.07亿加元,2024年第四季为8.42亿加元[43] - 2025年第一季新造业务CSM固定汇率调整总额为0,2024年第四季为0.17亿加元[43] - 2025年第一季新造业务CSM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总额为9.07亿加元,2024年第四季为8.59亿加元[43] - 2024年亚洲新造业务CSM为21.48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为22.39亿加元[43] - 2024年加拿大新造业务CSM为3.57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仍为3.57亿加元[43] - 2024年美国新造业务CSM为3.82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为3.99亿加元[43] - 2024年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核心盈利(除税后)为16.73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4.59亿加元[48] - 2024年核心EBITDA为21.73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为22.44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核心EBITDA为6.11亿加元,按固定汇率基准呈列为6.22亿加元[48] - 2024年核心EBITDA利润率为27.1%,2025年第一季为28.4%[49] - 2024年核心收益为80.16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21.40亿加元[49] - 2024年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的其他收益(费用收入)为74.39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19.75亿加元[49] - 2024年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的投资收入为5.82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1.53亿加元[49] - 2024年全球财富与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收益为80.16亿加元,2025年第一季为21.40亿加元[49]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Vestwell推出新产品,与Chinabank延续合作,完成再保险交易并计划返还资本,还拓展创新产品组合[9] 税务相关情况 - 2024年6月20日,加拿大政府通过《全球最低税法案》,追溯应用于2023年12月31日或以后开始的财务期间[25] - 公司在盈利受全球最低税影响的呈列分部的净收入中确认该税项,已更新若干2024年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及其他财务指标以反映其影响[25] 非公认会计准则指标说明 - 公司采用多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以及其他财务指标”评估整体表现及各项业务[26] - “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包括核心盈利(亏损)、普通股股东可获核心盈利等[26] - “非公认会计准则比率”包括普通股股东权益核心回报率(核心ROE)、每股普通股摊薄核心盈利(核心EPS)等[27] 前瞻性表述相关 - 公司不时发表书面及口头前瞻性表述,符合相关“安全港”条文[50] - 前瞻性表述涉及公司实现中期财务及营运目标等内容,可通过特定字眼判别[50] - 前瞻性表述涉及重大因素或假设,实际业绩可能与预期有显著差异[51] - 令公司实际业绩不同于预期的重大因素包括业务经济环境、法律法规变动等[52] - 进一步了解重大风险因素及假设资料,可查阅公司报告相关部分及申报文件[53] - 前瞻性表述以公布日期为准,用于协助投资者等理解公司情况[53] - 除非法规规定,公司不承诺更新前瞻性表述[53]
百威亚太(01876)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08 07: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总销量为19,741十万公升啤酒,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6.1%[5][13]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1,461百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7.5%[8][13]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为716百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7.5%,每百升销售成本减少1.5%[6] - 2025年第一季度正常化每股盈利为1.78美分,2024年第一季度为2.26美分[7][13] - 2025年第一季度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485百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11.2%,利润率减少140个基点至33.2%[9][13] -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应占正常化溢利为235百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97百万美元[10][13]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51.0%,2024年第一季度为51.5%,减少1个基点[13] - 2025年第一季度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为331百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减少14.4%,盈利率减少183个基点至22.7%[13] - 2025年第一季度百威亚太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34百万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287百万美元[10][13]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销量19741十万公升,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1115十万公升减少6.1%[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14.61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6.43亿美元下降7.5%[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成本7.16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7.97亿美元减少7.5%[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4.38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4.63亿美元减少1.3%[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其他经营收益2400万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2500万美元下降4.0%[20]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4.85亿美元,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5.72亿美元减少11.2%[20] - 2025年第一季度总销量197410万公升,较2024年的211150万公升下降6.1%[39]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4.61亿美元,较2024年的16.43亿美元下降7.5%[39]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成本7.16亿美元,较2024年的7.97亿美元增长7.5%[39]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7.45亿美元,较2024年的8.46亿美元下降7.5%[39] - 2025年第一季度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3.31亿美元,较2024年的4.08亿美元下降14.4%[39] - 2025年第一季度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4.85亿美元,较2024年的5.72亿美元下降11.2%[39] - 2025年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33.2%,较2024年的34.8%下降140个基点[39]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总销量为19,741,2024年第一季度为21,115,百威亚太销量内生增长 - 6.1%,呈报增长 - 6.5%[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总收入为1,461,2024年第一季度为1,643,百威亚太收入内生增长 - 7.5%,呈报增长 - 11.1%[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485,2024年第一季度为572,百威亚太该盈利内生增长 - 11.2%,呈报增长 - 15.2%[1][2] 各地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西部销量及收入分别减少8.6%及11.7%,每百升收入减少3.4%,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17.6%[15]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地区销量减少9.2%,收入减少12.7%,每百升收入减少3.9%,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减少17.1%[16]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东部销量及收入分别增加11.9%及11.7%,每百升收入减少0.2%,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增加24.4%,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上升337个基点[18] - 2025年第一季度韩国销量和收入呈双位数增长,每百升收入持平,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及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率均大幅增长[19]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东部销量为2,860,2024年第一季度为2,556,内生及呈报增长均为11.9%[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西部销量为16,881,2024年第一季度为18,559,内生增长 - 8.6%,呈报增长 - 9.0%[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东部收入为295,2024年第一季度为291,内生增长11.7%,呈报增长1.4%[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西部收入为1,166,2024年第一季度为1,352,内生增长 - 11.7%,呈报增长 - 13.8%[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东部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96,2024年第一季度为86,内生增长24.4%,呈报增长11.6%[1][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西部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389,2024年第一季度为486,内生增长 - 17.6%,呈报增长 - 20.0%[1][2]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销量内生及呈报增长均为 - 9.2%,收入内生增长 - 12.7%,呈报增长 - 14.2%[2] 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零糖哈尔滨冰极纯生销量增加约70%[16] 公司基本信息 - 百威亚太是亚太地区最大啤酒公司,运营47家酿酒厂,雇员超21000名,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1876”[36] 公司业务经营及分析基础说明 - 公司通过亚太地区东部和西部两个地区经营业务,管理层用正常化除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等指标计量分部表现[41] - 对增长的分析基于内生增长及正常化数字,以消除货币转换及适用范围变化的影响[31][38]
高丰集团控股(0286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5-07 19:2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66,47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6,304千港元下降23.05%[3] - 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6,16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384千港元下降34.26%[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6,174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4,068千港元,同比增长51.77%[4] - 基本每股盈利为0.009港元,2024年同期为0.006港元,同比增长50%[4] - 中期股息为20,004千港元,2024年同期无股息[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7,497千港元,较2024年9月30日的8,685千港元下降13.68%[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327,451千港元,较2024年9月30日的329,007千港元下降0.47%[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53,782千港元,较2024年9月30日的62,193千港元下降13.52%[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净值为279,482千港元,较2024年9月30日的273,313千港元增长2.26%[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2.66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7980万港元或23.1%[35] - 同期销售成本约为2.37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7480万港元或23.9%[35] - 期内毛利减少约490万港元,毛利率上升至约10.9%(2024年:9.8%)[35] - 期间行政开支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390万港元或21.2%[36] - 其他收益及损失的净亏损变动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240万港元或98%[37] - 融资成本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3.2万港元或24.8%[38] - 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320万港元或34.3%[39]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66801亿股,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1.506亿港元(2024年9月30日:1.359亿港元)[40]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于香港提供电力工程服务[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电力及保养工程服务分类收益为266,472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46,30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3.05%[18][1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7,873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4,46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5.58%[18][19] - 2025年主要客户中,客户B收益为208,346千港元,客户C收益为44,066千港元;2024年客户A收益为43,318千港元,客户B为121,886千港元,客户C为131,120千港元,客户D为76,939千港元[21] 其他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87,000港元,2024年为957,000港元,同比下降约17.76%;投资物业为2,000,000港元,与2024年持平[20]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171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42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8.06%[2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为 - 132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 - 2,495千港元,亏损大幅减少[21] - 2025年租赁利息为161千港元,2024年为12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24.81%[22] - 2025年董事薪酬为10,487千港元,2024年为7,24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4.67%[22] - 2025年香港利得税为1,704千港元,2024年为5,08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6.48%[22] 股息相关 - 2025年董事会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港仙,合共20,004,030港元,2024年无[26][27] - 2025年5月7日,董事会建议向股东派付每股普通股3.0港仙的中期股息,总金额为2000.403万港元[49] 人员数据变化 - 2025年3月31日,集团雇用82名长期雇员(2024年:86名)及752名短期雇员(2024年:1022名)[43]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考虑投资电机相关项目扩大业务范围和提高盈利能力,投资处于初步阶段,未签订协议[51]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规定[5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期间遵守该守则,相关雇员须遵守不逊于该守则的指引[53] 审核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以及财务申报事宜,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4] - 集团期间中期业绩未经审核,但经审核委员会审阅[55] 证券交易相关 - 期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6] 重大事件披露 - 除公告披露外,董事会不知悉报告期后有须披露重大事件[57] 公告信息 - 业绩公告可在港交所网站和公司网站阅览,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在上述网站刊发[58]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高浚晞先生及高鏞麗女士[58]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永辉先生、杨怀隆先生及王志荣先生[58]
百济神州(06160)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5-07 18:05
公司总收入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总收入达11亿美元,同比增长49%[6][7][8][9] - 2025年第一季度产品收入净额为11.085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7.46918亿美元,增长48%[8] - 2025年第一季度合作收入净额为874.9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73.4万美元,增长85%[8] - 2025年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1.17279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7.51652亿美元[32] 产品销售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百悦泽全球销售额达7.92亿美元,同比增长62%[7]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产品收入达5.6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51亿美元[9] - 2025年第一季度百悦泽在美国销售额为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0%;在欧洲销售额为1.16亿美元,同比增长73%;百泽安销售额为1.71亿美元,同比增长18%[13] 利润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经营利润为1110.2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2.61348亿美元,增长104%[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经营利润为1.39357亿美元,上年同期亏损1.47341亿美元,增长195%[8]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净利润为127万美元,上年同期亏损2.5115亿美元,增长101%[8]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1.36137亿美元,上年同期亏损1.45896亿美元,增长193%[8]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亏损有所改善,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为0.00美元,上年同期每股亏损0.19美元;基本和稀释每股ADS收益为0.01美元,上年同期每股ADS亏损2.41美元[1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4,4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亿美元[14]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利润为1110.2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2.61348亿美元[32]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27万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2.5115亿美元[32]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经营利润为11102千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261348千美元[37]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净利润为1270千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251150千美元[37]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每股收益(亏损)-基本为0.00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0.19美元[37]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每股ADS收益(亏损)-基本为0.01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2.41美元[38]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经调整经营利润为139357千美元,2024年同期亏损147341千美元[37] 毛利率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下毛利占全球产品收入为85.1%,上年同期为83.3%;经调整后产品销售毛利率增至85.5%,上年同期为83.7%[10] 费用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研发费用481,887千美元,同比增长5%;经调整研发费用421,195千美元,同比增长4%[11] - 2025年第一季度GAAP销售及管理费用459,288千美元,同比增长7%;经调整费用395,511千美元,同比增长6%;费用占产品收入比例为41%,上年同期为57%[11][12]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销售成本-产品为165002千美元,2024年同期为124935千美元[36]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研发费用为481887千美元,2024年同期为460638千美元[36]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GAAP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59288千美元,2024年同期为427427千美元[36] 公司活动安排 - 公司计划于6月26日举办投资者研发日活动[7] - 公司将于6月26日举办投资者研发日活动,介绍乳腺癌管线和实体肿瘤治疗产品组合[19]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7日举行第一季度业绩电话会议[27] 全年指引情况 - 2025年全年GAAP经营费用指引为41亿至44亿美元,总收入指引为49亿至53亿美元,GAAP毛利率位于80%至90%的中位区间[16] 产品获批及报销情况 - 百悦泽目前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本季度在11个市场新增纳入或扩大报销范围;百泽安目前已在全球46个市场获批,本季度在11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17] 产品未来获批预期 - 2025年下半年百悦泽片剂剂型上市申请有望获FDA和欧盟委员会批准;百泽安有望获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新辅助/辅助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和鼻咽癌一线治疗[23] 临床试验情况 - 索托克拉联合抗CD20抗体治疗R/R CLL的全球3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26]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现金为25.3059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6.38747亿美元[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资产合计为58.4152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59.2091亿美元[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负债合计为23.4201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5.88688亿美元[3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34.9951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33.32222亿美元[33]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初现金、现金等价物及受限现金为2638747千美元,2024年同期为3185984千美元[34] - 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44082千美元,2024年同期使用现金净额为308572千美元[34]
中发展控股(00475)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5-07 18:00
2016年购股权计划购股数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董事持有的2016年购股权计划购股数总计13,647,000份[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雇员持有的2016年购股权计划购股数总计21,300,000份[4] - 2016年购股计划全部类别购股数总计34,947,000份[4] 2016年购股计划个人持有情况 - 胡杨俊先生持有的2016年购股计划购股数为387,000份,行使价为0.574港元[3] - 吴浩先生持有的2016年购股计划购股数为3,800,000份,行使价为0.574港元[3] - 陈永源先生持有的2016年购股计划购股数为3,800,000份,行使价为0.574港元[3] - 张兵先生持有的2016年购股计划购股数为3,800,000份,行使价为0.574港元[3] - 李维棋先生持有的2016年购股计划购股数为330,000份,行使价为0.636港元[3] - 靳庆军先生持有的2016年购股计划购股数为330,000份,行使价为0.636港元[3] 2023年购股计划情况 - 2023年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8,756,4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0%[5]
域高国际控股(01621)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5-07 16:35
购股计划股份数量情况 - 2023年4月1日和2024年3月31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购股总数均为1亿股[3] - 根据购股计划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亿股,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包括库存股份)的10%[3]
ECI TECH(0801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5-06 16:4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99,441,000港元,2024年约为105,913,000港元,同比下降约6.11%[1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28,268,000港元,2024年约为27,434,000港元,同比增长约3.04%[1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约为4,542,000港元,2024年约为6,788,000港元,同比下降约33.09%[11] - 2025年销售成本为71,173,000港元,2024年为78,479,000港元,同比下降约9.31%[18] - 2025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79,000港元,2024年为964,000港元,同比下降约19.19%[18] - 2025年行政开支为24,142,000港元,2024年为20,780,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6.18%[18] - 2025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之减值亏损拨回(减值亏损)净额为446,000港元,2024年为 - 53,000港元[18] - 2025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收益(亏损)为 - 29,000港元,2024年为9,000港元[18] - 2025年融资成本为145,000港元,2024年为125,000港元,同比增长约16%[18]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145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7203千港元[21]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0205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13235千港元[25]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63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386千港元[25]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318千港元,2024年同期为 - 829千港元[25] - 2025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246千港元,较年初的31932千港元减少[25] - 2024年2月29日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从0.424港仙降至0.284港仙[21] - 公司截至2025年2月28日及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总收益分别为99,441千港元和105,913千港元,同比下降6.11%[35]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5,215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为7,411千港元,同比下降29.63%[40][42]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非流动资产添置总计2,336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为3,652千港元,同比下降36.03%[45][47]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折旧总计2,153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为1,671千港元,同比增长28.84%[45][47]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为 -446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为53千港元[45][47]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总计145千港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为125千港元,同比增长16%[45][4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综合资产为108,337千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105,481千港元增长2.71%;综合负债为18,498千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20,787千港元下降11.01%[5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7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64千港元下降19.19%[5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4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5千港元增长16%[5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67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23千港元增长8.03%[5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58,00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1,545千港元增长12.53%[5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期内溢利为4,54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788千港元下降33.09%[6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及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所用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600,000千股[6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厂房及设备的总成本约为85,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约2,439,000港元大幅下降96.51%[6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约1,735,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36,000港元增长135.73%[65] - 公司期内收益从约1.05913亿港元减少约6.11%至约9944.1万港元,主要因安装服务收益减少[101] - 销售成本从约7847.9万港元减少约9.31%至约7117.3万港元,与收益减少一致[102] - 毛利从约2743.4万港元上升约3.04%至约2826.8万港元[102] - 行政开支从约2078万港元上升约16.18%至约2414.2万港元,因办公室员工数目增加[10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454.2万港元(2024年:约678.8万港元),减少因收益减少及行政开支增加[10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期内派付中期股息[1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4年2月29日:无)[10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安装及保养服务、保安护卫服务、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外部销售收益分别为85,805千港元、13,452千港元、184千港元,总计99,441千港元[40] - 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安装及保养服务、保安护卫服务、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外部收益分别为91,653千港元、14,163千港元、97千港元,总计105,913千港元[42]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各业务分部溢利(亏损)分别为:安装及保养服务6,270千港元、保安护卫服务633千港元、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77千港元,总计6,826千港元[40] - 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各业务分部溢利(亏损)分别为:安装及保养服务8,586千港元、保安护卫服务843千港元、电动汽车充电业务 -71千港元,总计9,358千港元[42]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2025年2月28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9656千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10520千港元有所下降[22] - 2025年2月28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2253千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29462千港元增长[22]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负债为15176千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16855千港元减少[22] - 2025年2月28日资产净值为89839千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84694千港元增加[2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租赁土地及楼宇以及汽车之总账面价值约6,111,000港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约5,731,000港元增长6.63%[64] - 截至2025年2月28日,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账面价值分别约为53,000港元及71,000港元(2024年2月29日:无);提早终止租赁合约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账面价值分别约为738,000港元及747,000港元,确认收益约9,000港元(2024年2月29日:无)[67] - 2025年2月28日,香港非上市股本证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为896,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为398,000港元[68] - 2025年2月28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43,276,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30,893,000港元),减值拨备后净额为42,253,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29,462,000港元)[69] - 2025年2月28日,30日内贸易应收款项(经扣除减值拨备)为34,309,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12,943,000港元)[71] - 2025年2月28日,内部信贷评级优秀、良好、满意、违约的平均亏损率分别为0.2%、0.4%、5.7%、100%;2024年8月31日分别为0.2%、0.3%、6.2%、100.0%[72] - 2025年2月28日,合约资产为20,083,000港元,减值拨备后净额为20,042,000港元;合约负债为1,643,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合约资产19,180,000港元,减值拨备后净额19,101,000港元;合约负债1,535,000港元)[73] - 2025年2月28日,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1,151,000港元、1,851,000港元、47,000港元,总计3,049,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分别为1,099,000港元、890,000港元、149,000港元,总计2,138,000港元)[78] - 2025年2月28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香港上市股本证券为120,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为111,000港元)[79] - 2025年2月28日,银行结余按现行市场年利率0.0001%至4.1%计息(2024年8月31日:0.0001%至3.75%);已抵押银行存款8,000,000港元,按固定年利率2.0%至3.1%计息(2024年8月31日:2.2%至3.9%)[80] - 2025年2月28日,贸易应付款项为4,112,000港元(2024年8月31日:4,892,000港元)[81] - 2025年2月28日应计员工成本约78.6万港元,2024年8月31日为59.3万港元[82] - 2025年2月28日有抵押银行借款495.1万港元,2024年8月31日为507.7万港元;固定利率为每年2.95% - 3.25%,浮动利率为每年5.04% [83] - 2025年2月28日递延税项负债为67.9万港元,2024年8月31日为75.7万港元[85] - 2025年2月28日资本承担约为54.1万港元,2024年8月31日无[89] - 2025年2月28日,资产负债比率为0.1(2024年8月31日:0.1)[109] 关联方交易情况 - 2025年2月28日与关联方的已收租赁按金中,置業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和衛民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均为1.7万港元,已付租赁按金中勞宮服務有限公司为7.4万港元,预付租金开支中勞宮服務有限公司为2.6万港元[90] - 2025年2月28日与关联方交易中,置業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租金收入为5.1万港元、销售材料为0.4万港元、安装服务收入为28.9万港元等[92] 主要管理人员福利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人员短期福利为189.5万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4.7万港元;2024年同期分别为175.9万港元和4.4万港元[95] 业务项目进展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部分主要项目完工,如于順豐工業中心安装閉路電視等[97] - 公司获政府授予一份为香港警務署多个场所相关装置提供四年保养等服务的合约,于2025年3月开始[97]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38亿股,股本为3800万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6亿股,股本为1600万港元[88][89] - 2025年2月28日,吴泰荣博士和王芷雯女士分别持股8.8亿股,持股比例55% [118] - 202
长城微光(0828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02 17:49
业绩及澄清公告发布 - 公司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及恢复买卖的澄清公告[3] - 澄清公告为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之补充,应与该公告一并阅读[3] 公告修订情况 - 2024年全年业绩公告第22页“审核委员会审阅全年业绩”一节需修订[3]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组成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审核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许咏风先生及荣飞先生和一名非执行董事袁国良先生组成[3] 董事会组成 - 截至公告日期,董事会由八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公告保存及刊登 - 公告刊登之日起将在联交所网站最少保存七日,亦将刊登于公司网站[5]
伟业控股(0157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5-02 12:0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43,1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28,212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1,72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97,30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业绩亏损370,345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28,589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4]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415,0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47,170千元人民币,亏损增加[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413,385千元人民币,2023年亏损94,814千元人民币,亏损加剧[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11,29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632千元人民币,亏损增多[5]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58.72分人民币,2023年为26.83分人民币,亏损幅度增大[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02,72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82,26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965,8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542,205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 - 2024年净流动资产为1,029,55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34,557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6]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中贷款及借款为134,598千元,递延税项负债为277,668千元,总计412,266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08,954千元、279,927千元、588,881千元[7] - 2024年净资产为1,320,018千元,2023年为1,727,940千元[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中股本为359,700千元,储备为627,853千元,总计987,553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59,700千元、929,631千元、1,289,331千元[7]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332,465千元,2023年为438,609千元[7]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320,018千元,2023年为1,727,940千元[7] - 本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4.134亿元[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及借款总额约9.886亿元,其中约8.54亿元为即期借款,约3.61亿元为来自信托金融公司的有抵押违约借款,应付利息约2.42亿元[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770万元,不包括受限现金约2350万元[1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9,834千元,2023年为7,880千元[25]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为 - 54,017千元,2023年为 - 22,983千元[26]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已付/应付审计费用为1820千元,2023年为1946千元[29]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319149千元,2023年为53762千元[30]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62.72分,2023年为27.41分[30]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676千元,2023年为44691千元[35]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78758千元,2023年为296287千元[37] - 2023年及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公司缴足普通股为359700千元,股数为196133千股[37] - 2024年贷款及借款总额为988594千元,2023年为810187千元[39] - 2024年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为13320千元人民币,其中权益确认4391千元,损益确认8929千元[40] - 2024年有关出售已终止经营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流出379千元人民币[40] - 董事会未宣派或建议派发2024年度股息,2023年也无股息[41] - 2024年物业开发收入4313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28212千元人民币下降97%,销售成本下降98%,毛利率从6%提升至27%[49] - 2024年设备制造收入6045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84027千元人民币下降28%,销售成本下降28%,毛利率维持28%[49]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00万元或25%[53] - 2024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55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3%[54] - 2024年行政费用约38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13%[55] - 2024年净财务费用约44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141%[57] - 2024年所得税费用减少约4930万元[58] - 2024年末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10.29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8%[61] - 2024年末集团净资本负债比率为约73%,2023年末为43%[6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42名,较2023年的277名减少[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雇员福利费用总额约为人民币2790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3860万元下降[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人民币4.134亿元[78] - 董事会未宣派或建议派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73] 各地区业务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地区来自持续经营业务收入43,131千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13,890千元;2023年分别为1,528,212千元和17,921千元[24] - 2024年新加坡地区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40,581千元,2023年为59,938千元[24] - 2024年其他国家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5,979千元,2023年为6,168千元[2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业务分为物业开发和已终止的制造及买卖采暖等设备业务[9,18] - 2024年物业开发外部客户收入43,131千元,2023年为1,528,212千元;设备制造2024年为60,450千元,2023年为84,027千元[22] - 2024年物业开发来自经营活动的分部业绩亏损370,345千元,2023年亏损28,589千元;设备制造2024年盈利8,907千元,2023年盈利1,059千元[22] - 2024年呈報分部資產为3,698,149千元,2023年为3,859,026千元;呈報分部負債2024年为 - 1,389,537千元,2023年为 - 1,320,899千元[22] - 2024年资本开支为3,876千元,2023年为1,731千元[2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不包括预付款项)及合约资产的减值亏损拨备为18,336千元,2023年为19,006千元[22] - 2024年物业开发业务净可售楼面面积减少约3340平方米,收益约431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7%[50] - 2024年物业开发业务毛利约117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88%,毛利率由6%增至27%[51] - 2024年设备制造业务收益约6050万元,该业务于10月15日出售[52]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约110164000元,按税前贴现率11.00%贴现[32] - 2024年集团使用约3900000元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为5500000元[32] 税务相关信息 - 土地增值税按土地价值升值阶梯税率30%至60%征收[28] 会计准则相关信息 - 集团已采纳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会计期间及2024年度有效的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对财务状况和表现无重大影响[43][44]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2025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7号修订本等2026年1月1日生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等2027年1月1日生效[45] 公司业务交易相关信息 - 2025年3月集团顺利完成安排银行借款3960万元到期时的展期[16] - 2024年10月15日公司出售英德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总代价约为287.6万新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560.9万元[69] 公司合规及治理相关信息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认为2024年度业绩遵照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编制并充分披露[70] - 公司2024年度全面遵守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71] - 公司董事确认2024年度一直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72] 公司公告及股份相关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后至公告日期无发生任何重大事项[7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寄发给股东,并在香港交易所及公司网站刊载[80] - 公司股份自2025年4月1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以待刊发年度业绩[82] - 公司已申请股份自2025年5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恢复于联交所买卖[82] - 公告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84] - 公告日期时,执行董事为陈志勇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刘宁先生、董心诚先生及陈诗敏女士[8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