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威亚太(01876)
icon
搜索文档
食品饮料行业 2025 年中报前瞻:白酒出清探底,食品亮点频现
华创证券· 2025-07-22 17: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白酒经历极致压力测试,报表出清筑底,大众品需求偏淡但零食、饮料等景气居前,投资上短期聚焦中报绩优标的,头部白酒等传统消费步入底部吸筹期 [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白酒板块 - 二季度行业经历极致压力测试,处于深度出清阶段,报表端进入加速出清见底 [5][10] - 高端酒中茅台维持增长,五泸调整纾压;基地型次高端加大费投,出清下滑;扩张型次高端大幅下滑,释放压力 [5] - 各公司具体情况:茅台二季度平稳过渡,预计收入/利润同增7%/8%;五粮液需求阶段性承压,预计Q2收入同增1%,利润持平;泸州老窖Q2梳理市场秩序,预计收入/利润分别下滑8%/10%等 [11][12][13] 大众品 - 整体需求偏淡,零食、饮料等景气居前,主要原料与包材价格同比回落,多数企业原材料成本红利延续 [5][20] - 各细分板块情况:乳业低基数下销售环比改善,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啤酒销量预计同比转正,成本红利持续释放;休闲及功能食饮中软饮料细分景气延续,零食企业间表现分化等 [25][26] - 各公司具体情况:伊利预计25Q2收入/利润分别同比+2%/+40%;蒙牛预计25H1收入/利润分别同比-7%/-24%;青岛啤酒预计Q2收入/利润同增1%/5%等 [27][28][29] 投资建议 - 短期聚焦中报绩优标的,头部白酒等传统消费步入底部吸筹期,新场景和新品类结构性机会频出 [7][47] - 白酒板块建议底部吸筹头部龙头,推荐茅台、古井,中长线布局五粮液、老窖 [7] - 大众品推荐酵母龙头安琪、山姆供应链企业立高,建议打包配置伊利、蒙牛,持续推荐东鹏、农夫等 [7]
港股恒生指数日内跌超1%,恒生科技指数跌1.78%,小鹏汽车(09868.HK)跌近6%,快手(01024.HK)、百威亚太(01876.HK)均跌超5%。
快讯· 2025-06-12 13:4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日内跌幅超过1%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8% [1] 个股表现 - 小鹏汽车(09868.HK)股价下跌近6% [1] - 快手(01024.HK)股价跌幅超过5% [1] - 百威亚太(01876.HK)股价跌幅超过5% [1]
啤酒咋了?百威亚太减员约4000人,燕京啤酒、华润啤酒同步大幅减员
搜狐财经· 2025-05-20 11:13
啤酒行业减员情况 - 百威亚太2024年员工数量从2023年约2.5万名减少至2.1万名,减员约4000人,减员比例约16% [3] - 燕京啤酒2024年在职员工数量从2023年21405人减少至19965人,减员1440人 [3] - 华润啤酒2024年员工数量从2023年约2.7万人减少至约2.6万人,减员1000人,其中超过99%在中国内地雇用 [3] - 青岛啤酒2024年在职员工数量从2023年30687人减少至29870人,减员817人,减幅为2.66% [3] - 啤酒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通过减员方式保持竞争力 [3] 第五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 - 博览会将于6月9日-12日在宁夏银川举行,主题为"中国葡萄酒·当惊世界殊—举杯·贺兰山" [5] - 将有200余家国内外知名酒庄的葡萄酒、烈酒、白酒、名茶等产品展示 [5] - 同期举办葡萄酒产业院士专家宁夏行、全国葡萄酒产业职业技能大赛等14项配套活动 [5] - 特别策划"举杯·贺兰山"乐舞诗剧,展现贺兰山东麓产区从业者奋斗精神 [5] LVMH与保乐力加香槟酒庄罢工事件 - LVMH旗下兰斯香槟酒庄工人于5月13日罢工,抗议薪资与岗位安全问题 [7] - 保乐力加旗下G.H. Mumm和Perrier-Jouët员工也加入罢工行动 [7] - LVMH葡萄酒与烈酒部门2024年亏损15亿欧元,与2019年创造10亿欧元现金流形成逆转 [7] - 业绩下滑归因于激进涨价策略、收购标的表现不佳及成本高昂的直销渠道开拓 [7] 富邑葡萄酒集团CEO变更 - 任命现任狮牌(Lion)首席执行官Sam Fischer为下一任CEO,接替Tim Ford [10] - Fischer薪酬包括固定年薪173万澳元(约804万元人民币)及最高达基本薪资355%的激励 [10] - 将获得400万澳元一次性签约奖金,补偿其在狮牌放弃的权益 [10] 泸州老窖动态 - 回应"全品系停止订单接收"消息,称保持渠道正常供货,为端午节庆销售做好准备 [12] - 将推出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创新产品和跨界联名产品,包括《三体》科幻联名酒预计6月上市 [12] - 继续推进五大单品全国化立体化布局,适时补充优质客户 [12] 贵州茅台回购进展 - 截至5月16日累计回购264.21万股,占总股本0.2103%,已支付总金额40.5亿元 [15] - 回购最高价1639.99元/股,最低价1417.01元/股 [15] - 已完成本轮回购计划的2/3,距离回购周期结束还有半年以上 [15] 宁夏葡萄酒产业动态 - 2024年宁夏葡萄酒出口额达1375万元 [17] - 宁夏商务厅支持外销窗口订制配送宁夏葡萄酒等特色产品,销售葡萄酒4590万元 [17]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增长至340.19亿元,位列区域品牌榜单第8位 [17]
涨价后,百威在中国的销量还在跌
搜狐财经· 2025-05-16 20:3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4.61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15.2亿美元,同比下滑7.5% [1] - 净利润2.34亿美元,低于市场预估2.35亿美元,同比下滑18.47% [1] - 总销量19.741十万公升,同比下降6.5%,中国市场销量减少9.2% [2][3] - 毛利率51.0%,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中国市场每百升收入下滑3.9% [2][10] - 正常化除息税前盈利331百万美元,同比下降18%,盈利率22.7% [2] 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地区收入减少12.7%,主因即饮渠道疲弱及库存管理措施(占销量跌幅25%) [3] - 高端市场份额受青岛啤酒、华润啤酒挤压,毛利率从2021年53.9%降至2024年50.4% [9][12] - 渠道策略失灵,中高端餐饮及夜店需求不振,固有"夜店之王"优势削弱 [7][9] - 三四线市场布局弱于本土品牌,经销城市仅235个,青岛啤酒覆盖40多家工厂及11622个经销商 [18][20][21] 区域表现分化 - 亚太东部(韩国为主)销量及收入同比增11.9%和11.7%,西部(中国、印度)收入降13.8% [3][11] - 韩国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与中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3] 成本与战略调整 - 销售成本减少7.5%,每百升成本降1.5%,主因大宗商品价格利好及成本管控 [5] - 员工数量从2023年2.5万减至2024年2.1万,裁员约4000人 [6][7] - 转向中低价位市场,推广8-10元价格带产品,与餐饮品牌联名(如"鱼酷") [15][16] - 拓展非即饮渠道,与太古可口可乐合作覆盖家庭及中餐厅场景 [17][18] 行业竞争与趋势 - 中国啤酒行业产量连续下滑,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22] - 本土品牌高端化加速,青岛啤酒毛利率40.11%,华润啤酒41.1%,逼近公司水平 [9] - 市场份额向全国性品牌集中,公司面临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下降挑战 [23][24]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4月程衍俊接任CEO,为首位中国籍CEO,强调渠道与品牌组合优化 [22] - 2024年11月Fabio Sala出任中国区总裁,刘竹西接任首席销售官 [22]
观酒|主业增长乏力布局饮料等外业,啤酒公司能做好副业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5-13 17:23
行业趋势 - 啤酒行业增长承压,跨界成为提振业绩的重要选项,国内啤酒巨头如重庆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华润啤酒等均布局跨界业务 [1][2] - 啤酒跨界既是多元化经营趋势,也是搭建企业增长护城河和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式,但跨界业务对业绩产生影响至少需要5年左右时间 [1][6] - 啤酒行业销量普遍回落,2024年华润啤酒下滑2.5%、青岛啤酒下滑5.86%、重庆啤酒下滑0.75%、百威亚太中国区下滑11.8%,仅燕京啤酒增长1.6% [4][5] 公司跨界策略 - 重庆啤酒涉足饮料赛道,推出大理苍洱汽水和橙味汽水,利用现有分销渠道在新疆、重庆等强势市场推广 [2][3] - 青岛啤酒全资并购即墨黄酒厂跨界黄酒品类,并整合青岛饮料集团获得崂山白花蛇草水、葡萄酒及威士忌等业务 [2][6] - 燕京啤酒推出独立汽水品牌倍斯特,计划按照燕京U8的路径实现全国化推广,优先打入餐饮终端打造"啤酒+汽水"消费组合 [2][3] - 华润啤酒拓展白酒业务,通过并购品牌后依托啤酒经销商和渠道实现"啤白双赋能" [3][5] 跨界业务表现 - 华润啤酒控股的白酒企业业绩不佳,金种子酒2024年营收下跌超三成,归母净亏损2.58亿元,金沙酒业营收21.49亿元同比增长4%,远低于40%增长目标,占华润啤酒总营收约5.56% [5] - 燕京啤酒2024年茶饮料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48.4%,仅占营业总收入的0.7% [5] - 农夫山泉茶饮料业务2023年收入167.45亿元首次高于饮用水业务,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达246.83亿元,均为布局超过10年的结果 [6] 行业前景与挑战 - 啤酒行业面临"天花板"问题,跨界寻找"第二曲线"是必然之举,但需长期投入品牌和渠道建设 [5][6] - 国际啤酒巨头发展模式分为全球化(如百威、嘉士伯)和业务多元化(如日本朝日、麒麟),国内啤酒巨头多元化框架初现雏形 [6] - 2024年一季度部分啤酒上市公司业绩好转,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均录得增收又增利 [7]
百威亚太:业绩连跌,高端化“失速”待破局
和讯网· 2025-05-11 15:1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销量19.74亿公升,同比减少6.1%,收入14.61亿美元,同比减少7.5%,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减少18.47%,正常化每股基本盈利1.78美分,上年同期为2.26美分 [1] - 2024年营收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利润7.5亿美元,同比下滑14.77%,销量84.8亿公升,同比下滑8.8% [1] - 业绩下滑导致股价累计下跌超40%,目前仅8港元出头 [1]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区销量内生同比-11.8%,吨价内生同比-1.4%,单Q4销量内生同比-18.9%,吨价内生同比-1.4%,中国市场拖累整体业绩 [1] - 印度市场延续高增势头,2025年一季度中国市场挑战被韩国市场部分抵销 [1] 行业竞争格局 - 百威亚太高端市场占有率近年下滑,本土品牌强势突围 [1] - 2024年中国啤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高端啤酒市场规模攀升 [1] - 啤酒行业总量格局已定,高端化是长期发展源动力,8元档成竞争主战场,华润啤酒高管指出8元细分价位扩容最快、竞争最激烈 [1] 公司战略调整 - 程衍俊接任CEO,明确新战略调整方向 [1] - 百威亚太应聚焦多方面以扭转业绩下滑,新任管理层战略转向或为关键变量,但需警惕本土品牌追赶与消费趋势变化 [1]
百威亚太(01876)2025年Q1业绩再下滑:高端化“失速”,破局急不可待?
智通财经网· 2025-05-11 10: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销量19.74亿公升同比减少6.1%收入14.61亿美元同比减少7.5%净利润2.34亿美元同比减少18.47% [1] - 2024年全年营收62.46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利润7.5亿美元同比下滑14.77%销量84.8亿公升同比下滑8.8% [1] - 2024年至今股价累计下跌超40%当前股价仅8港元出头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2024年销量/吨价分别内生同比-11.8%/-1.4%市场份额减少1.49pcts单Q4销量/吨价分别内生同比-18.9%/-1.4% [2] - 印度市场2024年全年及Q4收入增长均接近20%位列全球四大市场之一 [2] - 韩国市场2024年份额同增3.49pcts销量/吨价/EBITDA内生同比+3.6%/+8.7%/+33.2%单Q4销量同比高增8.5% [3] 高端化战略挑战 - 中国高端市场占有率从2015年近50%降至2020年42%目前约40% [6] - 本土品牌如华润啤酒中档及以上产品销量占比超50%高档产品增长超10%燕京啤酒中高档产品营收占比68.54% [6] - 公司调整战略聚焦百威和哈尔滨啤酒两大品牌强化供应链优化与本土化深耕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啤酒行业2024年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高端市场规模预计达2800亿元占比40% [8] - 8元价位成为竞争主战场华润啤酒指出8元细分价位扩容最快竞争最激烈 [8] - 行业销量结构从"大底尖顶"升级为"金字塔形"未来5年8元-10元取代6元价格带是确定性逻辑 [8]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聚焦产品创新如精酿、联名款开发超高端啤酒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9] - 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对夜场、餐饮等传统渠道投入开拓电商、便利店等新兴渠道 [10] - 关键突围点在于供应链效率提升、产品创新、渠道多元化及本土化深度执行 [10]
百威亚太再陷裁员风波,新CEO能否力挽狂澜?
凤凰网财经· 2025-05-08 21:04
百威亚太业绩与裁员传闻 - 公司否认2025年计划裁撤数千岗位的传闻,强调将持续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 [3] - 2024年财报显示收入62.46亿美元(同比-8.9%)、毛利31.47亿美元(同比-8.86%)、净利润7.26亿美元(同比-14.79%)[4] - 中国市场销量锐减11.8%,收入下滑13%,市场份额减少1.49个百分点 [4] 中国市场表现与裁员历史 - 中国市场占公司2022年超七成收入,2024年亚太西部营收48.94亿美元(占比78.4%,同比-12.8%)[4][5] - 2024年员工数从2.5万减至2.1万(减员16%),社交平台有员工证实职能岗裁员 [5][6] - 2024年曾否认裁员但实际优化行动明显,人员波动较往年显著 [5] 行业竞争与高端化挑战 - 啤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成本控制成为关键策略 [8] - 高端化趋势中8-15元价格带为主战场,超高端产品转向精细化 [9] - 华润啤酒2024年高档产品销量增9%,喜力品牌增长近20%,直接冲击百威市场份额 [10][11] - 精酿啤酒品牌以差异化定位吸引年轻消费者,威胁百威高端市场优势 [12] 管理层调整与战略转向 - 2024年2月换帅,原CEO杨克离任,程衍俊接任并聚焦百威、哈尔滨两大品牌 [15][16] - 中国非即饮渠道潜力大(500万家店铺),仅三分之一销售百威产品 [17] - 新战略强调供应链优化与本土化深耕,需平衡全球化资源与本土市场灵活性 [17]
寻觅“举杯”新场景 啤酒企业双重压力下的销量困局
北京商报· 2025-05-08 19:19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7家啤酒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1521.33亿元,净利润174.37亿元,业绩呈现"四降三升"分化格局 [1] - 57%的酒企出现啤酒销量下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1][3] - 营收分为三大阵营:百威亚太456.7亿元居首,华润啤酒386.35亿元、青岛啤酒321.38亿元位列第二三,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组成百亿级第二阵营,珠江啤酒57.13亿元和惠泉啤酒6.47亿元处于尾部 [1] 企业分化表现 - 4家企业营收下降:百威亚太(-8.9%)、华润啤酒(-0.76%)、青岛啤酒(-5.3%)、重庆啤酒(-1.15%) [2] - 3家企业营收增长:燕京啤酒(+3.2%)、珠江啤酒(+6.56%)、惠泉啤酒(+5.44%),但尾部企业合计营收63.6亿元仅占百威亚太的13.93% [2] - 区域啤酒企业通过渠道下沉和高端产品(如U8)提升产品结构,在缩量市场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 [2] 销量压力分析 - 主要企业销量下滑:华润啤酒1087.4万千升(-2.5%)、百威亚太848.1万千升(-8.8%)、重庆啤酒297.49万千升(-0.75%) [3] - 即饮渠道(餐饮、酒吧、KTV)持续萎缩,2024年全国餐饮人均消费降至39.8元(-6.6%),饮品赛道人均消费从21.6元降至18.6元(-13.9%) [4][5] - 高端产品增长放缓:百威亚太在中国高端市场份额从50%降至42%,重庆啤酒高档产品收入下滑2.97% [5] 行业转型方向 - 即时零售成为战略新渠道,啤酒即时零售市场规模2020-2022年增长83%,酒水线上渗透率达35% [6] - 企业布局即时零售场景:华润雪花与歪马送酒合作开发电竞/露营/夜市定制产品,青岛啤酒在24城实现新鲜直送 [6] - 行业竞争重点从渠道争夺转向消费场景挖掘,技术高端化与即时消费场景成为两大发展方向 [7] 消费趋势变化 - 行业面临高端化、个性化、性价比和年轻化四重挑战 [5] - 悦己逻辑和情绪价值成为新一代消费者核心诉求 [5] - 消费习惯调整导致传统即饮场景(如KTV)啤酒消费减少 [4]
上市啤酒企业减员数量曝光:百威亚太减员4000人,燕京、华润减员上千人
搜狐财经· 2025-05-08 17:54
员工变动 - 百威亚太2024年雇佣2.1万名员工,较2023年2.5万名减少4000人,减员比例16% [1] - 燕京啤酒2024年在职员工19965人,较2023年21405人减少1440人,其中母公司4598人,主要子公司15367人 [2][3][5] - 华润啤酒2024年聘用约2.6万人,较2023年约2.7万人减少1000人,99%在中国内地 [6] - 青岛啤酒2024年在职员工29870人,较2023年30687人减少817人,减幅2.66%,母公司11324人 [8][9][10] 业绩表现 - 百威亚太2024年啤酒销量848.1万千升同比下降8.8%,收入62.46亿美元同比下降7%,EBITDA 18.07亿美元同比下降6.3% [2] - 燕京啤酒2024年啤酒销量400.44万千升同比增长1.57%,营业收入146.67亿元同比增长3.20%,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 [6] - 华润啤酒2024年综合营业额386.35亿元同比下降0.76%,股东应占溢利47.39亿元同比下降8.03%,毛利率42.6%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8] - 青岛啤酒2024年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减少5.3%,净利润43.45亿元同比增长1.81%,扣非净利润39.51亿元同比增长6.1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