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仲量联行成都产业链不动产白皮书
仲量联行· 2024-07-02 13: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成都产业链不动产展开研究,指出成都工业发展正处转型期,电子信息与新材料产业是关键突破口,能构建多产业生态圈;产业链不动产概念是企业不动产的发展,适配当前经济周期;产业与不动产相互依存,政府应使产业功能区规划和载体建设模式与之匹配 [4][58][6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篇 转型:开启产业新周期,成都工业瞄准新质生产力 - 起始:“退二进三”成效显著,2012 - 2022年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800亿元升至1.3万亿元,占GDP比重从39.1%升至66.1%,经济增量约80%由第三产业贡献;同期工业制造业成长缓慢,2012 - 2022年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增长1715亿元,增幅51.2%,低于全国平均,2023年工业发展仍面临挑战 [8][11] - 转折:成都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14] - 预见:回顾成都工业“三次创业”历程,当前处于“三次创业”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面临挑战,电子信息和新材料有望成为链接产业的桥梁 [15][20] 融合:电子信息与新材料搭建产业协同桥梁,成都经济同频共振 - 曾经: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核心支柱产业,2022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收达5128.3亿元,占规上制造业总营收32.1%,对制造业总营收增长贡献率连续十年超30%,并形成6大重点发展领域 [22][24][27] - 如今:电子信息产业是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转换器和倍增器,与其他产业有一定融合,未来跨行业生态圈将扩大;新材料产业是串联不同产业的粘合剂,2022年材料制造业营收占比14.9%,投资增长,利润回升,与仪器仪表、航空制造等产业融合度高 [32][37][41] - 电子信息与新材料上中游硬软件:传感器、碳纤维复合材料、光电子器件等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航空、数据中心等未来新兴产业有跨行业应用潜力 [46] 载体篇 ICRE - 产业链不动产策略 - 升维,不动产策略聚焦“产业链”研究:从“企业不动产(CRE)”发展到“产业链不动产(ICRE)”,ICRE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产业聚集和跨产业融合,适配区域产业招引,目标是实现区域产业聚集等,主体对象更多是政府等监管服务运营机构 [61][65][66] 共生:成都产业与不动产策略的共生共荣之路 - 发展(2009 - 2015):完成灾后重建,GDP增速高,土地出让面积增加,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化布局清晰 [67][68] - 调整(2015 - 2022):中心城区土地稀缺,城市外扩,第三产业引领经济增长,商业办公先去化后需求下滑 [69] - 重启(2023开始):GDP弱修复,实施“建圈强链”,优化产业生态圈,工业建设关注土地利用效能,城市建设聚焦老城更新 [70] 链条:成都电子信息行业产业链不动产特征展现 - 办公职能主导需求,办公空间占比超六成:对集成电路、传感器及新型显示三条产业链近3.6万家企业研究发现,企业服务属性显著,以办公为主导的载体占比60.2%,办公楼中超3/4选择“非优质商业办公楼” [71][72][74]
中国酒店资产价值管理系列三:存量改造,焕然一新
仲量联行· 2024-05-25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市场规模研判 [52][53] - 市场规模是衡量酒店在持续经营周期内潜力的重要标尺,深受所在地区综合经济水平、高质量产业的发展态势、旅游业的稳定繁荣以及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经济繁荣、人口密集、行业领军企业众多且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地区,酒店市场往往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 评估市场规模时,建议深入分析不同档次、客户类型以及消费群体的市场规模及其年度变化率,结合区域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支柱产业的经济发展趋势,全面把握市场动态。 客源结构研判 [54][55] - 从客户群体的视角出发,可以更为精准地洞察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心理。通过对各类客源市场的出行目的、出行结构以及停留时长等因素的深入分析,可以描绘出当前市场的细致轮廓,并预见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 - 酒店应敏锐捕捉各类客源市场的细微差异,并据此作出精准的战略调整,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 竞争格局研判 [61][62][63][64] - 对竞争对手的深入剖析至关重要,有助于全面把握市场竞争态势,明确本案在未来市场中的定位方向。 - 需关注不可变的建筑结构、物业或地块的周边环境和控规指标,以及新兴酒店品牌的发展动态。 - 还应关注待开业、已签约、待签约项目,以及其他城市的旧改项目改造趋势,以确保翻新改造后的物业在未来5-10年内保持竞争优势。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产评估 [21][22][23][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 - 酒店物业为长期持续经营的不动产,开业初期业绩增长但多年后经营磨损、设施老化等问题逐步显现,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 常见的改造诉求包括:开业时间长、设施老化[26][27]、财务结果不理想[28][29]、运营坪效低[30][31]、市场需求变化[32][33][34][35]、项目筹建时遗留的问题[34][35]。 - 改造前需要通过定位重新评估、物业硬件评估、管理效能评估等,分析确定具体的原因和影响程度,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落地实施。[37][38][39] 资产重塑 [49][50][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 - 资产重塑需要从市场规模、客源结构和竞争格局三大维度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为酒店的重新定位及未来发展铺设坚实基础。[49][50] - 在明确了酒店重新定位的具体方向后,需要对客房类型及设施、餐饮空间、会议区域、行政酒廊、公共空间等进行优化调整,提升酒店的整体竞争力。[67][68][69][70][71][72][73][74][75][76][77][78] - 同时还需要关注工程系统的升级,以提升客人体验、降低能源成本、提升维护品质。[79] 资产重生 [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2][103][104][105][106][107][108][109] - 在确定了运营模式和品牌选择后,需要关注改造项目的开业筹备,包括关键节点把控、人员安置等,确保酒店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开业。[108][109] - 工程改造需要注重技术尽职调查、改造策略分析、施工过程管控等,确保改造质量和进度达到预期目标。[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 -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关注降本增效,包括优化地下室设计、采用价值工程等手段,提高投资回报率。[128][129][130][131][132][133][134] - 此外,酒店物业改造为其他业态也是一种增值机遇,如改造为长租公寓等。[136][137][138][139][140] 可持续发展之零碳酒店 [142][143][144][146][147][148][149][151] - 酒店行业是高能耗的建筑类型,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的优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显著的减排效果,打造低碳酒店。 - 低碳酒店不仅可以提升经济效益,还能提升运营效益和品牌效益,是酒店行业的发展趋势。 - 仲量联行推出了"战略、盘查、实施、认证和运营"五位一体的全流程低碳服务,助力酒店实现降本增效、塑造碳中和品牌。
大中华区2024年一季度物业摘要
仲量联行· 2024-05-16 08: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给出了积极的行业投资评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延续了回升向好态势,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增速比2023年四季度和一季度分别提高0.1个和0.8个百分点。[3] 报告的核心观点 经济和政策动态 1. 政策端将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过强刺激和过快收缩。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仍有下行空间,将合理安排发行节奏并加强预算执行管理。[5] 2. 房地产行业将继续适应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的变化,由总量扩张转为存量上的改造和增量上的优化相结合。[4] 办公楼 1. 一线城市办公楼市场需求有所恢复,但整体租金水平仍呈下行趋势。[6][7][8][9][10] 2. 1.5线及二线城市办公楼市场租金持续承压,通过低价策略撬动降本增效需求。[8][9] 零售地产 1. 消费者信心有所恢复,但整体消费增速放缓,零售地产供需两端均承压。[11][12][13] 2. 免税经济和入境游持续火热,为零售地产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13] 住宅 1. 住宅市场成交量持续下滑,价格出现分化。[16][17][18][19][20] 2. 政策端持续优化,有望提振市场信心,但整体复苏仍需时间。[21][22] 物流地产 1. 需求端保持相对平稳,但持续大量新增供应导致租金承压。[398][409][410][411][412] 2. 跨境电商需求相对活跃,成为市场主力。[421][422][423][424] 酒店 1.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酒店市场业绩有所恢复,但仍未完全回到疫情前水平。[443][444][445][446][447] 2. 广州酒店市场率先实现超越疫情前水平,深圳市场也呈现良好态势。[467][468][469][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