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勒斯坦问题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中方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8-01 16:57
网络安全 -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境外国家级APT组织对中国重要单位实施超过600起网络攻击事件 [1] - 美国政府以德国、韩国、新加坡、荷兰等为跳板对中国实施网络攻击 [1] - 外交部指出美国是中国面临的头号网络威胁并采取必要措施维护网络安全 [3] 国际贸易 - 外交部反对美国对大多数国家实施关税的行政令认为关税战和贸易战没有赢家 [3] 中东局势 - 美国国务院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官员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发起制裁引发中方震惊和失望 [3] - 外交部重申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核心支持"两国方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4]
美国宣布制裁,外交部:震惊,失望,无法理解
券商中国· 2025-08-01 16:14
中美关系与巴勒斯坦问题 - 中方对美国制裁巴勒斯坦官员及巴解组织表示震惊和失望 认为美方无视国际社会促和努力 [1] - 中方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核心问题 关乎国际公平正义 当前处于历史关键节点 [1] - 中方呼吁美国应秉持公平公正态度 执行联合国决议 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而非制造障碍 [1] - 中方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 支持巴民族权力机构对全部领土有效管辖 [1] - 中方支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1] 国际经贸动态 - 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 税率分别为50%、25%和15% [2] - 美国和欧盟在关税政策方面出现重大变数 [2] - A股市场迎来三大利好因素 [2]
德国外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越来越处于少数”
快讯· 2025-08-01 00:1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该新闻主要讨论的是国际政治和外交事务,与投资银行研究的领域不直接相关。
美国总统特朗普: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无关紧要。
快讯· 2025-07-25 21:2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没有涉及公司或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进行总结。该新闻主要涉及政治外交领域,与投资银行分析的行业和公司研究范畴无关 [1]
中国代表强调中东不稳则天下难安
新华社· 2025-07-24 06:56
中东地区局势 - 中东地区深陷动荡,冲突对抗轮番升级,新一轮加沙地带冲突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1] - 以色列持续袭击叙利亚和黎巴嫩,维持非法军事存在,加剧局势紧张 [1] - 叙利亚、黎巴嫩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充分尊重,安理会有关决议应当得到切实遵守 [1] 加沙地带冲突 - 中方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在加沙地带的一切军事行动,履行国际人道法义务,全面恢复人道物资准入,支持联合国等人道机构开展援助 [1] - 国际社会必须坚决拒绝侵蚀"两国方案"基础的单边行动,坚决反对吞并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危险企图 [2] 伊朗核问题 - 战争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政治解决是唯一途径 [1] - 伊方关于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应当得到重视,各方应充分尊重伊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享有的和平利用核能权利 [1] - 相关国家应摒弃动辄威胁施压的做法,否则只会加剧紧张对立,甚至进一步破坏外交努力 [1] 巴勒斯坦问题 -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落实"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可行出路 [2] - 中方欢迎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将于下周举行,期待会议为落实"两国方案"注入强劲动力 [2]
王毅:规则何在?公理何在?难道只能任人宰割?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00:19
伊朗核问题与中东局势 - 伊朗核问题本可成为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纷争的范例 但目前正引发中东地区新一轮危机 [4] - 重视伊朗最高领导人多次公开承诺不发展核武器 同时尊重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4] - 有关当事方可加快商谈解决伊核问题的新国际协议 并将伊朗核活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严格监督之下 [5] 和平解决路径与强权逻辑批判 - 战争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 先发制人打击缺乏合法性 滥施武力会引发更大冲突和仇恨 [5] - 美国轰炸主权国家核设施开创恶劣先例 若引发核灾难全球将共同承担后果 [5] - "先有实力后有和平"是强权逻辑 实力无法带来真正和平 可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5] 巴勒斯坦问题与中东核心矛盾 - 伊朗核问题真正解决需直面巴勒斯坦问题这一中东核心矛盾 [5] - 加沙人道主义灾难必须停止 巴勒斯坦问题不应再被边缘化 [5] - "两国方案"是打破中东乱局的唯一现实出路 国际社会需采取更多切实行动 [5] 国际合作与多边机制作用 - 中法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主持公道 支持通过对话谈判化解冲突 反对双重标准 [6] - 联合国及安理会需为和平发挥应有作用 中方愿与法方共同作出不懈努力 [6]
王毅:通往和平的道路就在脚下,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
新华网· 2025-07-05 07:52
伊朗核问题与中东局势 - 伊朗核问题本可成为国际对话协商解决纷争的范例 但当前正引发中东新一轮危机 中方对和平进程受阻深感遗憾 [1] - 中方立场清晰一贯 重视伊朗最高领导人公开承诺不发展核武器 同时尊重伊朗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1] - 呼吁有关当事方加快商谈新国际协议 将伊朗核活动完全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严格监督之下 [1] 军事冲突与强权逻辑批判 - 近期以色列与伊朗军事冲突不应重演 战争无法解决伊朗核问题 先发制人打击缺乏合法性 滥施武力将加剧冲突与仇恨 [2] - 美国轰炸主权国家核设施开创恶劣先例 若引发核灾难后果全球承担 "先有实力后有和平"是强权逻辑 破坏规则与公理 [2] - 实力导向可能打开"潘多拉盒子" 中小国家权益面临被忽视风险 [2] 巴勒斯坦问题与解决方案 - 伊朗核问题真正解决需直面中东核心问题即巴勒斯坦问题 加沙人道主义灾难必须停止 [2] - "两国方案"是打破中东乱局唯一现实出路 国际社会需采取更多有效行动支持 [2] - 阿拉伯民族正当诉求应兑现 伊斯兰世界正义声音需被重视 巴勒斯坦问题不应再被边缘化 [2] 国际协作与联合国作用 - 中法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主持公道 支持对话谈判化解冲突 反对双重标准 [2] - 联合国及安理会需为和平发挥应有作用 中方愿与法方共同推动解决努力 [2]
以色列称愿与黎叙关系正常化 能否真正打破僵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01 18:24
以色列与黎巴嫩、叙利亚关系正常化表态分析 - 以色列外长表示对与黎巴嫩和叙利亚新政权建立外交关系持开放态度,但明确拒绝从戈兰高地撤出 [1] - 以色列考虑通过政治途径解决与黎巴嫩和叙利亚之间的问题,显示冲突一年多后策略转变 [1] - 以色列提出的建交前提是黎叙政府需保障其安全,即要求两国镇压境内反以力量 [3] 建交面临的障碍 -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核心矛盾在于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长期占领巴勒斯坦领土并阻挠其建国 [3] - 叙利亚境内反以势力难以根除,因以色列明确表示建交后仍将继续占领戈兰高地 [5] - 黎巴嫩政府无法公开镇压真主党,因巴勒斯坦问题未解决且以色列占领黎巴嫩领土 [5] 建交前提的现实性 - 黎巴嫩政府自去年11月黎以停火以来始终未公开镇压真主党 [7] - 以色列与黎叙建交的前提条件(结束对阿拉伯国家及巴勒斯坦领土的占领)目前不存在 [7] - 以色列尚未就与叙利亚、黎巴嫩建交作出最终政治决断,短期内建交困难 [3]
阿盟峰会重回“和平之城”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1 05:30
阿盟峰会重返巴格达的象征意义 - 伊拉克自2017年宣布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胜利后首次举办阿盟峰会,标志其重返国际舞台 [1] - 巴格达机场标语"你已抵达和平之心"及移除部分防爆墙等举措,展示伊拉克开放自信的姿态 [1] - 伊拉克内政部官员强调将通过峰会向世界展示文明古国的历史底蕴和稳步发展现状 [1] 伊拉克安全局势与地区对比 - 伊拉克记者对比2012年与当前峰会环境,指出安全局势显著改善,但加沙等地冲突仍在持续 [1] - 以军近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至少146人死亡、459人受伤,与巴格达和平愿景形成反差 [1] 阿盟峰会核心议题与行动 - 巴勒斯坦问题被列为阿盟核心议题,多国领导人呼吁落实"两国方案"并停止对加沙袭击 [2] - 伊拉克提议成立阿拉伯高级别部长级委员会以弥合分歧、应对共同挑战 [2] - 政治分析人士强调阿拉伯国家需通过团结和实际行动实现地区稳定与发展 [2] 巴格达市民生活与地区影响 - 峰会推动巴格达基础设施改善,如新增交通信号灯、修缮道路及点亮地标建筑 [3] - 市民表达希望和平扩展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愿景,反映地区共同期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