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
搜索文档
我国力争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中国发展网· 2025-04-27 11:54
在建设内容方面,提出要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 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着力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能力、抵御旱涝灾害能力、机械化耕作便捷水 平;改造提升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方案》强调,推动逐步把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 整、水资源配套、资金投入等方面政策协同配合。 一是永久基本农田补划调整,提出对资源禀赋好、生产潜能大、不在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耕地上建成的 高标准农田,按要求及时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二是水资源配套,提出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和灌区建设, 坚持以水定地,合理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及布局,科学有序推进不同类型水源工程建设。三是资金投入, 提出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营管护多元化投入机制。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陈荟词报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 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统 筹规划、同步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 基本农田全部建成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期货日报网· 2025-03-31 10:01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推动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1] 方案目标 - 到2030年力争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5亿亩,累计改造提升2.8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1] - 到2035年力争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累计改造提升4.55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亿亩 [1] 建设标准 - 以“一平”(田块平整)、“两通”(通水通路)、“三提升”(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准 [1] 建设内容 - 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2] - 新建项目优先开展田块整治、田间灌排体系、田间道路和电力设施配套等基础建设,提高农田保水保土保肥等能力 [2] - 改造提升项目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补齐田间设施短板弱项 [2] - 因害设防,采取岸坡防护、防风防沙等工程措施,提高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能力 [2] 建设布局 - 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优先在东北黑土地区等地区开展建设 [2] - 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区等区域,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等区域开展建设 [2] - 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7个区域,并分别明确工作重点 [2]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方案”有哪些目标和亮点?一文快速了解↓
央视网· 2025-03-31 09:59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称:"这个方案可以说它的突出亮点,一个就是系统性很强,第二个可以说方案就是各个地 方建设管理高标准农田的一个实施手册,所以说它的实用性也非常强。" 央视网消息: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一个重要抓手。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办公厅印发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有哪些目标和亮点?一起来了解。 《实施方案》提出,以田块平整、通水通路、提升地力产量效益为基本标准,合理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投入标 准。统筹开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 李国祥称:"我们看到这一次《实施方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运营管护主体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实际上我们让最基层的政府乡镇来进 行管护,各个地方实际上可能又不太一样,还要探索出自己的运营管护模式。管护当中,如果出现耕地或者高标准农田损坏,如何来追究责 任,实际上它也都有明确的规定。" 那么,高标准农田建好以后,如何实现长期的管护利用呢?对此,《实施方案》也有进一步明确。 《实施方案》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