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
搜索文档
俄国防部:普京已下令 已准备在这些地区停火5至6小时!美情报机构:俄无意在俄乌冲突中妥协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00:34
俄罗斯军事行动安排 - 俄总统普京下令为外国记者联系乌武装部队指挥部提供通行便利,以便前往红军城、季米特洛夫和库皮扬斯克的乌部队区域 [1] - 俄军指挥部准备必要时在上述地区停止行动5至6小时,以确保外国媒体代表安全进出 [1] - 该安排的前提是保障记者及俄罗斯军人的安全,乌方对此暂无回应 [1] 美国情报机构对普京意图的评估 - 美国情报机构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地要将乌克兰战争继续打下去 [1] - 根据情报分析报告,俄罗斯总统普京欲不惜一切代价在战场上取胜 [1] - 美国情报机构目前未看到任何表明莫斯科有意在可能的和平谈判中作出妥协的迹象 [1] 俄罗斯的军事姿态展示 - 普京宣布"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射成功,并在会见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时身着军装,此举自战争爆发以来仅出现三次 [2] - 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推测,普京身穿迷彩服露面意在展示俄罗斯军事实力,并将自己塑造为活跃的战争领袖 [2] 美国官方立场 - 白宫拒绝就情报机构的报告表态,但提及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俄乌问题发表的官方声明 [1] - 特朗普在声明中称,其正在努力促成双方达成和平协议 [1]
特朗普谈俄乌冲突:我以为凭我和普京的关系能轻松解决
新京报· 2025-10-29 21:10
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立场 - 特朗普在10月29日于韩国发表演讲时提及俄乌冲突,并称凭借其与普京的关系能轻松解决该问题[1] - 特朗普表示若其当时在任,俄乌冲突就不可能发生[1] - 特朗普此前曾多次公开表示有信心结束俄乌冲突[1] 特朗普与普京的互动 - 特朗普于10月22日取消了原计划在布达佩斯与普京的会面[1] - 特朗普称其认为目前与普京会面"不合适"[1]
美军拟削减北约东翼兵力部署,北约官员回应
环球网· 2025-10-29 18:55
法新社称,一位北约官员说:"即使经过此次调整,美国在欧洲的军力部署规模仍将高于2022年前水平。"该官员还称华盛顿对北约的承诺"仍然明 确"。 路透社称,罗马尼亚国防部29日证实,该国及北约盟国已被通知,美方计划削减驻扎在欧洲东翼的兵力,其中包含原定驻扎于米哈伊尔·科加尔尼 西亚努空军基地的部队。罗马尼亚国防部称,鉴于华盛顿战略优先事项的变化,此次调整在预期之内,但仍有约1000名美军士兵将继续驻守罗马尼 亚。 报道称,此次兵力调整发生在俄乌冲突持续背景下,尽管北约东翼盟国对美军可能缩减存在担忧,但特朗普今年9月曾表态可能增加在波兰的军事 存在。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法新社、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北约方面10月29日称,已提前获悉美国计划减少在联盟东翼部分兵力的部署,但此举 属正常"调整",并未有不同寻常之处。 ...
为什么说欧洲一些国家不想让俄乌真正停战,欧洲有何目的?
搜狐财经· 2025-10-29 11:51
与此同时,欧洲在继续支持乌克兰的过程中,和乌克兰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密。一些欧洲领导人公开表示,乌克兰的安全就是欧洲的安全,虽然这句话看似 是在强调支持乌克兰的决心,但也反映出欧洲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深度捆绑,已经无法轻易脱身。 当前,欧洲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出于安全利益的考虑,欧洲希望利用乌克兰作为防火墙或挡箭牌,继续保持强硬的反俄立场,从各个方面支援乌克 兰;但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拖延,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逐渐败退,欧洲是否能长期保持援助的力度已经成为一个严峻问题。欧洲的经济状况已经捉襟见 肘,随着援乌的时间延长,欧洲是否会出现"援乌疲劳"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如果欧洲停止援助乌克兰,俄军胜利后可能会进一步进攻波兰、波罗的海 三国,甚至威胁到芬兰、格鲁吉亚等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这使得欧洲无法轻易放弃对乌克兰的援助。然而,如果欧洲继续支援乌克兰,并不断加大干预, 俄乌冲突将可能升级为俄欧之战,而欧洲目前的军事实力和经济状况,能否支撑长期与俄罗斯的对抗,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就目前而言,欧洲的援乌状况已经非常紧张。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打算利用俄罗斯被冻结的主权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的贷款,然而这不 ...
乌军:击退俄军“大规模进攻”;俄情报部门:法国准备在乌部署部队!美方人士称“海燕导弹极具威胁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00:38
军事冲突动态 - 乌军于27日在波克罗夫斯克以北的多布罗波利耶地区击退俄军一次大规模装甲部队进攻,俄军投入29辆装甲车试图占领沙霍沃和弗拉基米罗夫卡两处村庄[1] - 俄军在此次进攻中增加了坦克数量并使用了新战术,乌军依靠防御工事、有效布雷及炮兵和无人机部队配合,激战6个多小时后挫败俄军攻势[3] - 此次战斗导致俄军损失2辆坦克、12辆装甲战车和1辆装甲运兵车[3] - 乌总统泽连斯基称波克罗夫斯克是俄军最主要的攻击目标,俄军在该方向集中了最多攻击部队,该方向的战果关乎整个乌克兰和乌军防御体系的安危[3] 国际局势与外部干预 -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希望对乌克兰进行军事干涉,法军总参谋部正准备向乌克兰部署一支多达2000人的部队[3] - 据俄方信息,这支法国部队的核心力量来自法国外籍军团,目前已被部署到波兰靠近乌克兰边境地区并正在接受作战训练[5]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如果三方会谈能带来积极成果并结束冲突,乌方不在意会谈地点,只要不在俄罗斯或白俄罗斯举行,并强调不会退让或放弃国家任何领土[5] 战略武器与威慑 - 美国国防部前高级安全政策分析师表示,俄罗斯近日试验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是一种强大且极具威胁性的武器[7] - 俄方选择此时试验意在向美方传递信号,即如果俄美谈判无法解决问题,"海燕"导弹将是另一个选项[7] - 分析师指出俄方拥有无法防御的"海燕"巡航导弹及能迅速抵达欧洲的高超音速武器,必须更积极地考虑解决方案[7]
俄总统助理:普京和特朗普会晤意愿依旧存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08:09
俄美高层外交互动 - 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时间尚不明确 但会晤意愿依旧存在[1] - 普京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会晤的决定是双方快速达成的[1]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 尽管俄美总统原定在布达佩斯的会晤已被推迟 但该会晤势必将在布达佩斯举行 相关谈判仍在进行中[1]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 当前俄美关系处于最低水平 目前仅显现出恢复关系的微弱努力 俄罗斯对接触持开放态度[1] 俄罗斯军事动态与立场 - 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俄军联合部队集群指挥所时表示 配备核动力装置的"海燕"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2]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验不应影响俄罗斯与美国的互动[1] - 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表示 俄罗斯严格遵守与美国关于弹道导弹发射和战略演习的双边协议规定 没有出现任何偏离文件要求的情况[1] 乌克兰军事行动与战略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召开最高统帅部会议 核心议题围绕乌克兰对俄罗斯实施远程打击的能力[2] - 会议重点分析了特定时期内远程打击的成效与战果 泽连斯基指出俄罗斯的"石油加工产业"已付出沉重代价 且后续将承受更严厉的惩罚[2] - 会议确定了拓展远程火力打击范围的任务目标 泽连斯基表示正与武器制造商深入探讨长期合约事宜[2] - 会议听取了关于俄军袭击乌克兰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的汇报 乌克兰明确了新的防务需求 并已就落实具体防空系统供应方向与合作伙伴协同部署相关任务[2] 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关联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 如果俄乌冲突能够实现和平 能源价格将下降[1] - 欧尔班表示 对匈牙利而言 必须为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奋战[1] 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司法进展 - 意大利博洛尼亚上诉法院再次裁定 将一名涉嫌参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乌克兰男子引渡至德国[2] - 该嫌疑人于今年8月在意大利被捕 被认为是"北溪"爆炸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3] - 博洛尼亚上诉法院早在今年9月已批准引渡决定 但辩方随后向意大利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理由是程序存在瑕疵 最高法院随后中止引渡程序并将案件发回重审[3]
视频丨俄外长:北约直接威胁俄罗斯是俄乌冲突根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8 07:29
据俄罗斯外交部26日公布的信息,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说,欧洲支持"立即停火"实际上是想借机补充乌克兰的武器库,"他们的立场因为前线战局 变化而反复摇摆。" 0:00 拉夫罗夫强调,俄方的目标从未改变,俄特别军事行动的首要原因是北约企图吸纳乌克兰并在克里米亚和亚速海沿岸建立军事基地,直接威胁俄罗斯边境。 俄罗斯外交部长 拉夫罗夫:首要根本原因在于北约。因为他们企图将乌克兰纳入北约,并在克里米亚和亚速海沿岸建立军事基地,就在俄罗斯家门口。 责编:张青津、姚凯红 俄罗斯外交部长 拉夫罗夫:之前欧洲对俄罗斯采取"战略性击败"策略,拒绝任何谈判。而现在,他们却一边恳求一边威胁,要求立即停火且不设任何前提 条件,原因是乌克兰的武器即将耗尽,"我们需要为乌克兰补充武器"。如今,欧洲正试图用停火的说辞来主导议程,他们的立场反复摇摆,完全取决于前线 战局的变化。 ...
特朗普说俄罗斯试射核动力巡航导弹“不合适”,克宫回应
环球网· 2025-10-27 18:34
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始终以国家利益为指导,"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测试并不涉及可能影响俄美关系的因素。 "一场本该一周就结束的战争如今很快将进入第四年。"正在亚洲访问的特朗普27日在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谈及俄乌冲突时向随行媒体表 示,俄方应该让俄乌冲突结束,而不是试射导弹。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据路透社报道,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说,俄罗斯日前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不合适",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 斯科夫当天作出回应。 据塔斯社2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视察俄罗斯联合部队集群某指挥所时说,"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俄罗斯武装力 量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时说,"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于10月21日完成了1.4万公里的试飞,且并未达到该武器的能力上限。 ...
俄罗斯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特朗普:这不合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7:28
每经编辑|陈柯名 本月16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后,宣布两国元首近期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会晤,但他21日在白宫告诉媒体会晤计划已搁置。特朗普22日又表示,他已 取消两国元首近期会晤计划,原因是"感觉时机不对",目前会晤"无法达成目标"。特朗普25日称,在他认为俄乌达成和平协议之前不打算与普京会晤。 据央视新闻此前报道,当地时间10月26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俄总统普京视察了俄军联合部队集群的一处指挥所,并与俄总参谋长格拉西 莫夫及各集群指挥官举行会议,听取关于前线局势的汇报。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说,俄罗斯日前试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不合适"。 "一场本该一周就结束的战争如今很快将进入第四年。"正在亚洲访问的特朗普在美国总统专机"空军一号"上谈及俄乌冲突时向随行媒体表示,俄方应该让 俄乌冲突结束,而不是试射导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据塔斯社2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视察俄罗斯联合部队集群某指挥所时说,"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已完成"决定性试验"。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 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时说,"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于10月21日完成了1.4万公里的试飞,且并未达到该武器的能力上限。 据 ...
特朗普认清现实,愿意对中国让步,但提了两个条件,与俄罗斯有关
搜狐财经· 2025-10-27 15:27
10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飞往亚洲。在飞行途中,特朗普接受了媒体采访,并表达了对这次行程的期待,尤其是关于中美贸易谈判的看 法。他表示,自己可能会在谈判中做出一些让步,特别是对中国。同一天,中国和美国在马来西亚举行了第五轮的经贸磋商。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谈判中 双方达成了许多共识,对解决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非常有利。这一转变表明,特朗普终于认识到现实,愿意对中国作出让步。当然,特朗普也提出了两个条 件,其中一个涉及到俄罗斯问题。 从特朗普的言论来看,中国在俄罗斯问题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经济上,俄罗斯在很多方面都依赖中国。因此,如果中国能够站在美国一边进行调 解,那么俄乌之间的停火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简而言之,特朗普愿意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但他提出了两个条件:第一,中国要在稀土管制和芬太尼问 题上与美国合作;第二,中国需要帮助美国影响俄罗斯,促成俄乌停战协议。归根结底,特朗普意识到自己已无法再拖延时间。 2026年,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对于共和党和民主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次选举。可以说,2025年是特朗普的关键时期,因为这时没有全国性的选举压 力,他可以采取更强硬的手段解决一些问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