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消费

搜索文档
安岳五一消费图鉴:当小城假日经济遇上烟火气与数字潮
搜狐财经· 2025-05-15 07:01
县域消费活力 - 安岳县2025年五一假期超市销售额达642万元 以旧换新交易额达700万元 颠覆县域消费缺乏活力的认知 [1] - 家电以旧换新单日订单突破200单 最高记录为单次置换三台空调 [3] - 文创产品单日销售额达5万元 石窟雪糕等创新产品受年轻人追捧 [3] 促销活动效果 - 乐百惠超市促销活动引发排队热潮 收银队伍拐三个弯 消费者精打细算特征明显 [1] - 家电门店五一期间业绩同比增长40% 导购针对不同年龄层采用差异化话术策略 [5] - 汽车置换政策刺激消费 1998年桑塔纳折价1.2万元促成即时交易 [5] 餐饮与文旅融合 - 龙虾啤酒节单日消耗小龙虾超3吨 凌晨一点仍现排队现象 临时加设20张折叠桌半小时坐满 [3] - 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结合全息投影技术 带动文创产品销售 形成传统与现代的消费碰撞 [3] 夜间经济表现 - 夜市文创摊位单晚新增200+微信好友 竹编灯笼等手工艺品受夜间客流追捧 [5] - VR石窟游览项目夜间需求旺盛 闭馆时间延后两小时 AR互动内容成为抖音同城热榜爆款 [6] 消费心理与政策驱动 - 政府补贴800元政策显著提升家电购买转化率 62岁消费者因补贴标语完成4K电视采购 [5] - 以旧换新政策激活存量市场 使用12年的洗衣机等老旧家电集中置换 [6] 消费场景创新 - 智能家居体验区吸引中年群体 按摩功能马桶盖试坐体验促成交易 [3] - 商圈人流量堪比一线城市 中央时代广场等区域出现消费接力现象(日间商场客流转化夜间夜市消费) [5][6]
五一县城“穷游”记:探索中国消费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5-07 18:25
旅游行业 - 五一假期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 同比增长6.4% 国内游客总花费1802.69亿元 同比增长8.0% [1] - 热门景点如重庆洪崖洞、北京八达岭等地人潮涌动 显示旅游市场持续复苏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普及率达98% 充电设施覆盖率高 导航系统可实时查看充电桩信息 [1] - 县域充电设施分布不均 部分县城充电站稀疏 但价格比大城市低近三分之一 [3] - 充电站与加油站相邻建设的新模式出现 显示能源基础设施融合趋势 [3] 餐饮行业 - 县域特色餐饮依赖线上平台导流 如小红书、大众点评等 [3] - 特色餐厅通过服务创新降低成本 如全程帮烤模式 同时保持用餐仪式感 [3] - 县域餐饮注重性价比 商家主动建议合理点餐 并推荐本地特色菜品 [3] 酒店行业 - 县域连锁酒店覆盖率低 装修风格杂乱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5] - 民宿市场存在设施陈旧问题 但部分设备如电热水器使用体验优于传统酒店 [5] 体育休闲行业 - 地级市户外运动氛围浓厚 网球等场地资源充足且预订便利 [6] - 县域户外设施匮乏 居民休闲方式以野餐露营等简单活动为主 [6] - 晨练习惯呈现城乡差异 地级市晨练普及度高而县域相对冷清 [8] 县域消费市场 - 县域消费呈现明显地域差异性 在基础设施、餐饮服务、休闲方式等方面各具特色 [8] - 县域市场展现出独特消费潜力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配套和特色餐饮领域 [3][8]
为县域消费蓄势增能
经济日报· 2025-04-20 06:08
县域消费市场潜力 - 县域消费正成为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政策支持包括完善城乡消费设施、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和"千集万店"改造升级 [1] - 县域消费市场特征包括规模庞大、层次丰富、场景多元、消费者年龄跨度广,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1] - 2023年至2025年3月,全国建设改造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2628个、乡镇商贸中心13391个、村级便民商店13.8万个 [1] - 县域居民收入增速连年超全国平均水平,消费需求从基本生活向品质生活转变,高端家电、智能家居、优质教育服务、特色文旅等需求增强 [1] - 2024年前两个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6%,增速高于城镇0.8个百分点,连续38个月高于城镇 [1] 县域消费面临的挑战 - 部分县域交通、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线上消费和商品流通 [2] - 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商家诚信经营意识不足,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消费者信心 [2] - 消费业态单一,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和高品质娱乐休闲场所,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 [2] 提升县域商业设施的措施 - 对商业街区、购物中心进行科学规划与升级改造,打造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中心 [2] - 引入知名品牌和特色店铺,丰富商品种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2] - 引导传统小店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经营,拓展销售渠道 [2] - 鼓励特色小店挖掘地方文化元素,开发本土特色产品,增强竞争力 [2] 物流配送设施建设 - 加大对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的投入,完善仓储、分拣、运输等功能,提高物流效率 [3] - 加快乡村终端物流配送设施建设,增加快递服务站点数量,确保快递及时送达农村消费者 [3] - 加强配送设施建设有助于县域特色产品"走出去",同时方便农村居民网购,促进消费增长 [3] 配套服务与政策支持 - 完善停车场、公共卫生间等基础设施,营造舒适便捷的消费环境 [3] - 地方政府可出台税收减免、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参与商业建设和物流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