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冠病毒
icon
搜索文档
新冠再来袭 专家提醒:当前正处于小波峰
经济观察网· 2025-05-16 08:23
新冠阳性率趋势 - 近一个月新冠阳性率呈上升趋势,门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从7.5%升至16.2%,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阳性率从3.3%升至6.3% [2] - 专家判断当前处于波峰区域,预计阳性率不会超过上一轮波峰的21%,6月中下旬可能下降至5%或以下 [5] - 南方省份新冠阳性率略高于北方省份,可能与气候差异有关 [7] 感染人群特征 - 15-59岁和60岁以上人群中,新冠阳性率在门急诊和住院病例中均排名第一 [3] - 老年人感染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5-7天),免疫力低下或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仍有重症风险 [3] - 年轻人感染后症状较轻,通常3-5天缓解,主要表现为中低程度发热、咽痛、咳嗽 [3] 病毒流行特征 - 当前流行毒株以NB.1系列分支为主,具有较高免疫逃逸能力,但致病力未见明显变化 [6] - 该毒株传播优势略强于此前毒株,但不会导致比JN.1变异株更严重的疾病 [6] - 自2023年3月以来,新冠流行波强度普遍低于流感,群体免疫力下降为近期阳性率上升创造条件 [6] 防护建议 - 专家建议在人群聚集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重点保护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4] - 敏感人群如再次感染,建议48小时内口服抗新冠药以降低风险 [4]
新冠阳性率升高、陈奕迅暂停演唱会 专家表示:仍需重视,无需恐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22:43
新冠再次引发关注,5月15日陈奕迅突然宣布演唱会延期,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新冠肺炎。 歌手陈奕迅(Eason)宣布昨晚突感身体不适,今早(15日)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新冠肺炎,须立即停止 所有演出活动并进行休养。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侵袭,确定首周无法如期重返高雄,Eason非常难过也 深感歉意。演唱会团队已紧急协调后续安排,原订5月16、17、18日于高雄巨蛋举行的三场演出将延期 举行。 已购票观众可持原票于新场次原座位入场。欲选择退票的观众,请依照拓元售票系统公告之退票方式办 理,主办单位将全额退款。 近期,亚洲多个国家(地区)卫生部门通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护。中国疾控 中心发布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以来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检测阳性率高于北方省 份。中国香港等地已开始安排针对JN.1毒株的疫苗接种。 5月12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乙类传染病中,报告发病数 居首位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较3月份增幅明显,流行性感冒发病数则有所回落。 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监测期内(3月31日-5月4日)急诊流感样病例中新冠阳性率 由7.5 ...
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科学溯源的正确方向(钟声)
人民日报· 2025-05-01 06:01
中国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贡献 - 中国发布白皮书系统阐述在新冠病毒溯源和国际抗疫合作中的贡献,展示负责任大国立场 [1] - 中国举全国之力成功控制疫情,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智慧与力量,履行国际责任 [1] - 新冠疫情是近百年来传播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大流行病,需各国携手应对 [1] 病毒溯源科学研究 - 中国秉持科学态度,率先开展多个关键领域溯源研究,两次邀请世卫组织专家来华联合研究 [2] - 中国通过流行病学、分子溯源等研究排除武汉作为新冠病毒自然起源地的可能性 [2] - 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结论严谨科学,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 国际抗疫合作与政治化问题 - 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境外,美国存在早于武汉的阳性检测结果和线索 [3] - 美国政府隐瞒结论和证据,将疫情责任政治化,阻碍病毒溯源工作 [3] - 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科学溯源方向,美国应回应关切并分享早期病例数据 [3]
中国国家卫健委:下一步新冠病毒溯源工作应重点在美国开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22:24
中国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进展 - 中国持续投入大量资源支持本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并以开放透明的态度和科学专业的精神履行国际责任 [1] - 中国率先开展临床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动物宿主追踪等关键领域的溯源研究 [1] - 中国于2020年、2021年两次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来华开展联合溯源研究,全力配合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新冠病毒的联合溯源研究 [1] - 2021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世卫组织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截至目前尚无任何证据与该报告结论相悖 [1] 美国新冠病毒溯源相关证据 - 美国疾控中心研究论文显示,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采集自9个州的7389份血清学调查样本中发现106份新冠病毒抗体阳性样本,表明新冠病毒可能早在美国首例病例发现前就已存在 [2]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All of Us"项目分析2020年1月2日至3月18日期间50个州的24079份血液样本,在9份样本中检测到新冠抗体,最早的阳性样本来自1月7日和1月8日 [2] - 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019年12月就在美国各地以低水平传播,比第一批正式报告病例明显提前 [2] - 《柳叶刀》杂志专家表示新冠病毒可能来源于美国生物技术实验室的一次意外事故 [2] - 2006年到2013年期间全美国实验室至少发生过1500起严重实验室事故,涉及多种危害极大的病原体 [2] 中国对下一步溯源工作的立场 - 下一步的溯源工作应该重点在美国开展 [1][2] - 诸多疑点提示美国新冠疫情发生的时间早于其官方公布时间,也早于中国新冠疫情暴发时间 [3] - 应该对美国开展全面深入的新冠病毒溯源调查 [3]
外交部: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是权威科学结论
快讯· 2025-04-30 16:00
新冠病毒溯源问题 - 中方强调新冠病毒溯源是科学问题 应由科学家做出判断 [1] - "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是专家实地走访实验室并与科研人员交流后得出的权威科学结论 [1] - 该结论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可 是中方立场的科学依据 [1]
国家卫健委:下一步的溯源工作应该重点在美国开展
财联社· 2025-04-30 15:15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就白皮书发布答记者问。 下一步的溯源工作应该重点在美国开展。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境外。 美国疾控 中心研究论文显示,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采集自9个州的7389份血清学调查样本中发现了106份新冠病毒抗体阳性样本,显示新冠病毒可 能早在美国首例病例发现前就已存在于美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发起的"All of Us"项目分析了2020年1月2日至3月18日期间参与项目50个州的 24079份血液样本,在9份样本中检测到了新冠抗体。最早的阳性样本分别来自1月7日和1月8日。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019年12月就在美国各 地以低水平传播,比第一批正式报告病例明显提前。《柳叶刀》杂志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或许并非来自自然,而可能来源于美国生物技术实验室的 一次意外事故。2006年到2013年期间,全美国的实验室里,至少发生过1500起严重的实验室事故,涉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埃 博拉、炭疽、天花、禽流感、冠状病毒等危害极大的病原体。 这诸多疑点均提示美国新冠疫情发生的时间早于其官方公布时间,也早于中国新冠疫情暴发时间,应该对美国开展全面深入的新 ...
受权发布丨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
新华网· 2025-04-30 15:08
新冠病毒溯源研究 - 中国持续投入大量资源支持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开展临床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环境流行病学、动物宿主追踪等关键领域的研究[5] - 2020年7月至8月中国专家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进行预备性磋商,达成《世界卫生组织召集的全球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中国部分工作任务书》[5] - 2021年1月至2月17名中国专家与17名国际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在武汉进行28天现场研究[5] - 2021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卫组织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6] - 中国科学家对7.6万份医疗机构筛查记录和174例早期病例进行分析,证实2019年10月至12月初武汉未出现异常呼吸道疾病聚集现象[8] - 2022年中国科学家检测武汉43850份献血样本,未发现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8] - 中国研究团队对全国8万余份野生动物和家畜家禽样本检测,未发现新冠病毒传播[8] - 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研究显示华南海鲜市场457份动物样本检测均为阴性,923份环境样本中74份阳性[9] - 2020-2022年武汉以外多地聚集性疫情溯源提示境外冷链物流传入可能性[9] - 2020年9月青岛两例病例感染源为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新冠活病毒[10] 全球抗疫合作 - 中国于2020年1月12日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并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发布[13] - 2020年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开展70多场疫情防控交流活动[15] - 中国将诊疗和防控方案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组织[15] - 中国建立新冠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全球20余万人关注[15] - 2020年中国向34个国家派出38批次抗疫专家组,开展技术指导907次,培训超165万人[17] - 2020年以来中国向57个国家派遣176批次3000余名援外医疗队员,培训当地人员6.7万余人次[17] - 截至2020年2月底中国口罩日产量达1.16亿个[18] - 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向153个国家、15个国际组织提供超过46亿件防护服、180亿人份检测试剂、4300亿个口罩[18] - 中国自2020年底以来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3亿剂新冠疫苗[19] 美国疫情应对 - 2020年3月3日起美国疾控中心不再发布关键疫情数据[24] - 2020年4月中旬美国确诊人数超66万时宣布疫情已过"高点"[24] - 2019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78.8岁,2020年降至77岁,2021年降至76.1岁[25] - 2022年6月美国两剂疫苗接种率仅67.2%,在七国集团中排名倒数第一[26] - 截至2025年3月美国至少122万人死于新冠[27] - 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美国丢弃8210万剂新冠疫苗,占分发总数11%[28] - 2008年至疫情暴发前美国地方公共卫生机构裁员近6万人,预算削减30%[29]
国家卫健委:下一步的溯源工作应该重点在美国开展
快讯· 2025-04-30 15:07
新冠病毒溯源 -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的溯源工作应该重点在美国开展 [1] - 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境外 [1] - 诸多疑点提示美国新冠疫情发生的时间早于其官方公布时间也早于中国新冠疫情暴发时间 [1] - 应该对美国开展全面深入的新冠病毒溯源调查 [1] 国际社会关切 - 美国不能继续装聋作哑要尽快回应国际社会合理关切 [1] - 美国应主动同世界卫生组织分享本国早期疑似病例数据 [1] - 美国应给世界人民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
快讯· 2025-04-30 15:0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0日发布《关于新冠疫情防控与病毒溯源的中方行动和立场》白皮书。白皮书除前 言、结束语外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为新冠病毒溯源贡献中国智慧、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力量、美国 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中劣迹斑斑。 白皮书介绍,中国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持续投入大量资源支持本国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开展新冠病毒溯源 研究,始终以开放透明的态度和科学专业的精神履行国际责任。中国率先开展临床流行病学、分子流行 病学、环境流行病学、动物宿主追踪等关键领域的溯源研究,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透明度全力配合支 持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新冠病毒的联合溯源研究。 白皮书说,《世卫组织召集的SARS-CoV-2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世卫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 告》等研究通过系统开展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宿主排查与冷链输入研究,排除了武汉作为新冠病 毒自然起源地的可能性,认为"武汉实验室泄漏病毒"途径极不可能,并为全球科学界提供了关键的实证 数据与研究范式。 白皮书说,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广泛开展国际抗疫合作,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 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和病 ...
白宫网站翻炒新冠病毒“实验室泄漏”,国家卫健委发声
新京报· 2025-04-23 18:37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没有涉及公司和行业的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总结关键要点。文档内容主要涉及政治声明和社会新闻,与投资银行、行业研究和公司分析无关。建议提供与金融、公司财报或行业动态相关的材料以便进行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