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巴以冲突
icon
搜索文档
英首相斯塔默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扩大对加沙人道援助,寻求外交途径促成停火
环球时报· 2025-07-30 06:37
英国政府政策动向 - 英国首相斯塔默召开紧急内阁会议讨论加沙局势与和平计划 凸显局势紧迫性[1][3] - 英国政府正更积极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 两名高级官员确认该立场[1][3] - 商业和贸易大臣雷诺兹透露政府将在本届议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 强调不能仅是象征性姿态[3] 国际承认巴勒斯坦国动态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9月在联合国大会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3] - 西班牙 挪威 爱尔兰 斯洛文尼亚等多国在新一轮巴以冲突后已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3] 英国国内政治压力 - 斯塔默因未效仿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面临工党内部越来越大压力[1][3] - 议员认为英国承认巴勒斯坦国将产生影响力 源于其在以色列建国过程中扮演的历史角色[3] - 支持者表示该举措表明英国政府承认加沙悲剧且不会袖手旁观[3] 人道主义与外交重点 - 斯塔默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扩大对加沙人道援助并寻求外交途径促成停火[3]
整理:中东局势跟踪(7月28日)
快讯· 2025-07-28 05:27
加沙冲突 - 以色列将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持续进入加沙并保障车队安全 内塔尼亚胡指责联合国在援助问题上找借口、不诚实 [1] - 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将袭击任何与以色列港口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所属船只 不听从警告的航运公司无论目的地都将成为目标 [1] - 联合国欢迎以色列支持加沙一周援助规模扩大 周日放宽行动限制后已收集超100辆卡车物资 呼吁实现永久停火而非暂停 [1] - 哈马斯高级官员指责以色列阻碍达成停火协议 [4] - 以军在加沙三地实施每日10小时限时战术性停火 覆盖人口稠密区 [4] 伊朗问题 - 以色列国防部长称未来可能直接针对伊朗最高领袖 [2] 地区政治动态 - 叙利亚计划于9月举行议会选举 [3] - 美国中东特使表示加沙停火谈判重回正轨 美伊谈判与俄乌谈判也将推进 [3] - 以色列召见法国驻以代办 抗议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 [4] 人道主义与制裁 - 德国总理敦促以色列保障加沙人道物资足量进入 [4] - 以色列官员称增加对加沙援助是为避免欧洲制裁 [4] 冲突伤亡数据 - 本轮巴以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59821人死亡 [4]
哈马斯官员:已准备好完成停火谈判 以方试图逃避
快讯· 2025-07-26 04:02
智通财经7月26日电,哈马斯高级官员塔希尔·努努25日表示,哈马斯对于相关斡旋方的努力持绝对积极 的态度,但对美国方面的声明感到意外。努努表示,谈判进展顺利,其中各方就停火期间以军撤军方案 取得了巨大的共识,美国的声明毫无根据,特别是鉴于谈判已取得的进展,美国方面发表的言论令人意 外。努努表示,哈马斯已准备好完成谈判,并认真对待达成结束加沙冲突的协议。各方原定于下周具体 讨论巴以在押人员交换的问题,而在整个谈判期间,哈马斯都没有被告知文件存在任何问题。以色列最 近发表的负面声明是试图逃避谈判结果。 哈马斯官员:已准备好完成停火谈判 以方试图逃避 ...
饿死孩子是战争罪,特拉维夫民众抗议以对加沙实施“饥饿政策”
快讯· 2025-07-23 23:36
人道灾难加剧 -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因持续冲突和以色列封锁导致人道灾难恶化 [1] - 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因饥饿死亡人数累计达111人 [1] - 大多数饥饿死亡事件集中在最近几周发生 [1] 民众抗议活动 - 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纽约22日爆发大规模民众抗议 [1] - 抗议针对以色列对加沙实施的"饥饿政策" [1] - 抗议同时反对美国在冲突中对以色列的持续支持 [1]
从加沙到伊朗,“第六次中东战争”改变了什么?
央视网· 2025-07-23 14:46
第六次中东战争的性质与背景 - 冲突始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对抗,并外溢为以色列与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包括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等)的全面战争,持续至2025年6月24日[1][2] - 不同于前五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集体对抗以色列),此次冲突主体为以色列与非国家行为体组成的伊斯兰主义联盟,且巴以问题与伊朗问题深度捆绑[3][4][5] - 冲突导致"抵抗之弧"遭受毁灭性打击,伊朗核设施遭美以联合轰炸,陷入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最严重危机[1][8] "抵抗之弧"成员国的现状与影响 - 哈马斯面临生存危机,加沙统治权可能丧失,阿拉伯国家重建计划将其排除在外[7] - 黎巴嫩真主党军事政治地位双削弱,黎巴嫩国内逊尼派力量上升并向沙特靠拢[7] - 叙利亚过渡政权远离伊朗,重返阿拉伯世界并改善与以色列关系,美国解除对其制裁[8] - 伊朗陷入战略困境,重建"抵抗之弧"可能性极低,地区影响力大幅萎缩[8][12] 中东地区格局的重组 - 地区核心矛盾从阿以冲突转向以伊矛盾,巴以问题与伊朗核问题、美伊对抗交织[8][9] - 沙特、土耳其地位上升,通过斡旋冲突提升国际影响力;以色列军事胜利但外交孤立,伊朗综合实力受损[12] - 地区国家战略自主性增强(如土耳其平衡美欧俄),但战略投机行为加剧(沙特、卡塔尔等"摇摆国家"特征显著)[13] 美国政策的破坏性作用 - 特朗普政府中东政策呈现"无道、无序、无常"特点,缺乏战略连贯性,以短期投机为主[10] - 在伊以冲突中默许以色列打击伊朗,又强行促成脆弱停火,加剧地区不稳定并削弱美国信誉[11] - 大国协调机制失灵(如加沙停火谈判),进一步加剧中东安全真空[11][13] 冲突的长期影响 - 巴勒斯坦问题解决前景更加渺茫,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1][14] - 中东地区秩序扭曲,传统冲突模式(国家间战争)被非国家行为体与阵营化对抗取代[6][14] - 地区国家内部分化加剧(如黎巴嫩教派力量重组、叙利亚外交转向),地缘风险长期存在[7][8][12]
遭遇反以抗议,一艘以色列邮轮被希腊岛屿“拒之门外”被迫改道,以外长发声
环球网· 2025-07-23 14:35
事件概述 - 一艘载有约1600名以色列乘客的邮轮在希腊锡罗斯岛被拒绝靠岸,因码头爆发反以抗议活动,邮轮被迫改道前往塞浦路斯 [1] 抗议活动详情 - 锡罗斯岛所在群岛有300多名抗议者举行活动,明确表示不欢迎以色列的战争行为及对待加沙巴勒斯坦人的方式 [3] - 抗议者高举印有“停止种族灭绝”字样的横幅及巴勒斯坦国旗 [3] - 抗议者声明对希腊与以色列日益密切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关系提出质疑 [5] 事件影响与回应 - 邮轮上部分乘客举起以色列国旗并高呼爱国口号予以回应 [6] - 运营该船的以色列航运公司证实事件,称乘客因抗议活动滞留船上未获下船许可 [6] - 以色列外长已与希腊外长进行交谈,请求干预以解决邮轮停靠问题 [6] - 事件凸显希腊国内对以色列在加沙行动的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6]
“男员工被戴手铐、脱光衣服、枪口下接受检查”,世卫组织驻加沙工作人员住所遭以军袭击
环球网· 2025-07-22 12:23
路透社在报道中提到,以色列坦克21日首次推进至代尔拜拉赫的南部和东部地区。以色列消息人士称,军方认为可能有 人质被扣押在该地区。当地医务人员称,坦克炮击中了该地区的房屋,造成至少三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另有数人受伤。 美国《华盛顿邮报》在报道此事时称,其多次向以色列军方寻求置评,以军均未回应。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1日发表声明说,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 造成59029人死亡、142135人受伤。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外交部长21日发表 联署声明,要求立即结束加沙地带战争,敦促以色列遵守国际人道主义法规定的义务、立即解除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 限制。以色列外交部同日发表声明,正式拒绝该联合声明,斥其"脱离现实"且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传 递错误信号。 【环球网报道】据路透社、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当地时间21日发表声明 称,以色列军队当天对该组织位于加沙地带中部代尔拜拉赫的工作人员住所和主要仓库发动三次袭击,并扣押了其工作 人员和家属。目前暂未看到以军作出回应。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 ...
胡塞武装称用无人机袭击以色列5处目标
新华社· 2025-07-22 07:27
新华社科威特城7月21日电(记者尹炣)萨那消息:也门胡塞武装21日晚宣布,已对以色列境内5处目标 发动无人机袭击,以回应当天以色列战机对也门西部荷台达港发动的空袭。 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当天通过该组织控制的马西拉电视台发表声明说,胡塞武装的空中力量 发动了一次"特殊军事行动",目标包括以色列中部特拉维夫的本-古里安机场和一个军事目标,南部埃 拉特港和附近的拉蒙机场,以及阿什杜德地区的一个重要设施。"此次行动出动5架无人机,行动取得成 功"。 以色列国防军当天早些时候发表声明说,以军打击并摧毁了胡塞武装在荷台达港的军事设施。被打击目 标包括用于重建港口的工程车辆、燃料容器,以及"用于军事活动及袭击以色列目标和附近海域船只的 舰船"等。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胡塞武装在红海及亚丁湾对关联以色列的船只发动袭击,以支 持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胡塞武装还多次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境内多个目标,以色列则对胡塞 武装控制区发动多次空袭。 责编:张青津、卢思宇 萨雷亚称,此次行动是为了"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回应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以及对 荷台达港的最新空袭"。 一名荷台达港口管理人 ...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军事行动已致超5.9万人死亡
快讯· 2025-07-22 04:36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巴以冲突的最新伤亡数据,不包含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本次无需输出分析内容。
外媒爆:以军袭击拟领取物资的巴勒斯坦民众致至少32死,现场有人描述是“大屠杀”
环球网· 2025-07-20 10:09
冲突事件概述 - 以色列国防军袭击加沙地带南部援助物资分发点,造成至少32人死亡,100多人受伤 [1] - 现场民众描述袭击为"一场大屠杀",指控以军"无差别"开火 [1] - 大部分死亡发生在距"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分发点约2英里(3.2公里)处 [3] 伤亡情况 - 许多伤者情况危急,死伤者包括儿童和青少年 [3] - 纳赛尔医院院长警告实际死亡人数可能更高,因医疗资源匮乏无法提供足够救治 [3] - 自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超过5.8万人死亡 [5] 涉事方回应 - 以军称在拉法市附近"鸣枪示警",因"嫌疑人"无视保持距离警告 [4] - "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声明称枪击事件发生在远离其分发点且开放前数小时 [3] - 联合国数据显示5月27日至7月13日期间至少875人在领取援助物资途中遇害 [4] 国际反应 -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呼吁国际社会制止加沙地带"种族灭绝"行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