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两国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西方多国“转向” “两国方案”真正落地还有多远
新华社· 2025-08-01 22:11
西方多国政策转向 - 法国、英国、加拿大计划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作为落实"两国方案"的关键步骤 [2] - 超过三分之二的联合国会员国已承认巴勒斯坦国,但美国及其部分西方盟友此前未跟进 [2] - 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德国等欧洲国家近期表态支持"两国方案",其中斯洛文尼亚成为首个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的欧洲国家 [3] 国际社会行动与会议 - 法国与沙特联合主办高级别国际会议,15个西方国家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 [2]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当前"两国方案"进展停滞,需采取紧急行动推动落实 [6] 加沙人道危机与舆论压力 - 以色列军事行动导致加沙地带人道灾难恶化,230多名英国议员及三分之一内阁成员敦促政府承认巴勒斯坦国 [4] - 法国《世界报》指出加沙多数人口濒临饥荒,以色列持续阻拦救援物资加剧危机 [4] 美以孤立态势 - 西方多国政策转向使以色列和美国在国际压力下愈发孤立,可能带动更多欧洲国家效仿 [6] - 分析认为欧洲国家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间接向美国施压,挑战其支持以色列的政策 [4][6] 短期与长期影响 - 短期可能迫使以色列允许更多援助进入加沙,缓解人道危机 [7] - 长期看承认巴勒斯坦国成为全球共识,强化"两国方案"的国际合法性 [7]
美国宣布制裁,外交部:震惊,失望,无法理解
券商中国· 2025-08-01 16:14
中美关系与巴勒斯坦问题 - 中方对美国制裁巴勒斯坦官员及巴解组织表示震惊和失望 认为美方无视国际社会促和努力 [1] - 中方强调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核心问题 关乎国际公平正义 当前处于历史关键节点 [1] - 中方呼吁美国应秉持公平公正态度 执行联合国决议 推动巴勒斯坦问题解决而非制造障碍 [1] - 中方坚定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 支持巴民族权力机构对全部领土有效管辖 [1] - 中方支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全面公正持久解决巴勒斯坦问题 将继续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1] 国际经贸动态 - 特朗普宣布对部分商品加征关税 税率分别为50%、25%和15% [2] - 美国和欧盟在关税政策方面出现重大变数 [2] - A股市场迎来三大利好因素 [2]
外交部:对美方制裁感到震惊、失望和无法理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1 15:42
中方对美国制裁巴勒斯坦的回应 - 中方对美国制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官员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员感到震惊 对美方无视国际社会劝促努力表示失望和无法理解 [3] - 中方认为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核心 关乎国际公平正义 当前处于关键历史节点 [3] - 中方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 支持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对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所有领土进行有效管辖 [3] 中方对解决方案的立场 - 中方主张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应秉持公平公正和负责任态度 切实执行联合国有关决议 [3] - 中方支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推动巴勒斯坦问题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3] - 中方承诺将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3]
盟友疏远、谈判停滞 以色列在外交上“日渐孤立”
新华社· 2025-08-01 10:27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7月31日警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越来越处于少 数",在外交上"日渐孤立"。斯洛文尼亚政府同日宣布对以实施武器禁运。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7月31日会晤到访的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以色列媒体随后报道称,以方 认为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濒临破裂,正考虑扩大军事行动,实现加沙地带"非军事化"。以媒认为,美 以"特殊关系"为以色列违反国际法行为提供保护伞。 德外长:以色列"日渐孤立" 瓦德富尔7月31日说,随着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一些国家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在 巴勒斯坦问题上"越来越处于少数",在外交上"日渐孤立"。 瓦德富尔当天启程访问以色列,计划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以方领导人会面。他还将前往约旦 河西岸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举行会晤。 瓦德富尔在启程前发表声明说,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以色列必须为加 沙地带提供"立即、全面和可持续的援助"。他同时警告以色列不要让局势进一步升级,呼吁以色列开辟 安全通道,允许联合国和国际援助组织物资通行,确保物资安全有效分发。 瓦德富尔重申,"两国方案"是实现巴以两国人民和平、安全和有尊严生 ...
盟友疏远、谈判停滞 以色列在外交上“日渐孤立”
新华网· 2025-08-01 09:12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7月31日警告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越来越处于少数",在外交上"日渐孤立"。斯洛文尼亚政府同 日宣布对以实施武器禁运。 以总理内塔尼亚胡7月31日会晤到访的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以色列媒体随后报道称,以方认为加沙地带停火谈判濒临破裂,正考虑扩大军 事行动,实现加沙地带"非军事化"。以媒认为,美以"特殊关系"为以色列违反国际法行为提供保护伞。 德外长:以色列"日渐孤立" 瓦德富尔7月31日说,随着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峻,一些国家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越来越处于少数",在外交 上"日渐孤立"。 瓦德富尔当天启程访问以色列,计划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等以方领导人会面。他还将前往约旦河西岸与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举 行会晤。 瓦德富尔在启程前发表声明说,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以色列必须为加沙地带提供"立即、全面和可持续的援助"。他 同时警告以色列不要让局势进一步升级,呼吁以色列开辟安全通道,允许联合国和国际援助组织物资通行,确保物资安全有效分发。 瓦德富尔重申,"两国方案"是实现巴以两国人民和平、安全和有尊严生活的 ...
特朗普签令:加拿大上调至35%;美国暂停针对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外交部回应;缅甸宣布组建新联邦政府
第一财经· 2025-08-01 09:02
国际贸易与关税政策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多国征收"对等关税",税率范围10%-41% [2] - 美国将对加拿大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8月1日生效 [3] - 美国暂停小额包裹免税政策,中方呼吁公平竞争环境 [4][5] 地缘政治与国际关系 - 缅甸宣布组建新联邦政府,纽梭任国家总理兼多部部长 [6] - 联合国发布宣言推动落实巴勒斯坦"两国方案" [17] - 以色列撤回驻阿联酋大使馆工作人员 [23] 国内政策与经济动态 -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非制造业PMI为50.1% [10] - 国家发改委强调高质量城市更新和农业人口市民化 [11] - 北京发布15项生育支持措施,包括建立生育补贴制度 [15] 科技与产业监管 - 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要求说明H20芯片安全漏洞问题 [9] - 国家医保局新增脑机接口等医疗新技术收费项目 [13] - 民航业推出"官方直销平台",获三大航司集体支持 [24] 企业并购与资本市场 - 京东以22亿欧元收购欧洲零售商CECONOMY [25] - 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跌,道指跌0.74%至44130点 [26] - 机构单日净买入工业富联14.98亿元 [27][28] 社会与民生 - 北京强降雨致44人死亡,密云养老院31人遇难 [14] - 2024年25-29岁人群结婚占比35.1%,连续12年居首 [32] - 香港修订高才通子女居港满两年方可享教育资助 [16] 能源与环境政策 - 新西兰废除海上油气勘探禁令以缓解能源成本压力 [21] - 哈马斯声明将持续抵抗直至以色列占领结束 [22]
在这个问题上,美西方国家态度首次发生重大分裂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08:05
国际政策调整 - 欧洲多国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与美国分歧明显 [1] - 德国外长表示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进程必须开始,前提是就"两国方案"展开谈判 [2] - 葡萄牙政府将与总统及议会各政党磋商,讨论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3] 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计划 - 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4] - 15国外长联合声明表示"愿意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加拿大、法国、西班牙等 [4] - 英国首相府声明称若以色列不采取实质性行动结束加沙惨状,将在9月前承认巴勒斯坦国 [4] - 加拿大总理表示若约旦河西岸管理机构满足条件,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4] 美国立场与分歧 - 特朗普表示与英法在承认巴勒斯坦国一事上持不同意见 [5] - 特朗普称加拿大对巴勒斯坦国的立场不会影响关税协议达成 [6] 国际政治动向分析 - 英法加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举动扭转了"两国方案"边缘化趋势,拉抬国际社会支持氛围 [9] - 上一次以"两国方案"为基础的巴以和平谈判在2014年,此后无实质性谈判 [9] 人道主义危机影响 - 新一轮巴以冲突已持续21个月,加沙6万人死亡,90%人流离失所 [12] - 加沙地带因饥饿和营养不良死亡人数达159人,包括90名儿童 [12] - 联合国警告加沙敌对行动持续,人道主义援助面临阻碍,饥荒加剧 [16] 哈马斯立场与冲突动态 - 哈马斯声明称抵抗不会停止,直至以色列占领结束并建立独立巴勒斯坦国 [13] -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指出加沙援助卡车面临长时间延误,仅一条安全路线可用 [16]
既批评以色列造成灾难,又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加拿大将“有条件”承认巴勒斯坦国
环球时报· 2025-08-01 06:49
加拿大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 - 加拿大总理卡尼计划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前提是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并举行排除哈马斯的大选 [1] - 加拿大成为继法国和英国之后第三个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的G7国家 [1] - 卡尼表示通过和谈推动"两国方案"已不可行,原因是哈马斯的持续威胁、以色列定居点扩张及加沙人道主义灾难 [2] 国际反应与分歧 - 加拿大新民主党支持该决定,保守党则担忧此举会使哈马斯合法化并破坏和平 [4] -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赞赏加拿大的立场,以色列外交部批评此举是对哈马斯的奖励 [4] - 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承认巴勒斯坦国将影响美加贸易谈判 [4] 其他国家的立场 - 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除非以色列结束加沙战争并满足条件,否则英国将于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 [4] -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支持"两国方案",国库部长查默斯称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时间问题 [5] - 瑞典和荷兰要求欧盟冻结《欧盟-以色列联系国协议》中的贸易部分 [5] 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影响 - 承认巴勒斯坦国可能升级外交关系,如允许巴勒斯坦设立正式大使馆,并迫使西方国家重新审视与以色列的关系 [7] - 专家分析称承认巴勒斯坦国将赋予巴勒斯坦在国际场合主张权利的能力,同时要求西方国家向以色列施压 [7] 未来局势展望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可能在联合国大会上因加沙问题陷入困境,除非以色列在此之前让步 [8] - 中东媒体担忧"两国方案"落地困难,因西方国家提出的条件如排除哈马斯等恐难以实现 [8]
破解中东安全困局,唯有政治对话(寰宇平)
人民日报· 2025-08-01 06:22
中东地区安全局势 - 中东地区安全警报持续拉响 新一轮加沙地带冲突造成数万人死亡和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以色列持续袭击叙利亚和黎巴嫩并维持非法军事存在 以色列对伊朗本土发动袭击引发伊朗报复性军事行动 严重冲击地区安全架构和国际核不扩散体系 [2] - 冲突矛盾轮番升级 军事打击和直接对抗无所忌惮 导致局势可能进一步失控 甚至引发更大范围的地区冲突 [2] - 法国《世界报》指出通过制造地区紧张局势来保障自身安全的做法是危险的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认为中东正在进入"强权即是公理"的新时代 这种观点将实力威慑的对抗性思维凌驾于国际规则与公理之上 [2] 巴勒斯坦问题解决方案 - 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在联合国总部举行 来自125个国家和地区高级别代表出席 进一步凝聚国际社会共识并发出推动"两国方案"政治解决的强烈声音 [1] - 中东和平的核心问题是落实"两国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必要的紧急、具体、不可逆转的步骤 [1] - "两国方案"是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唯一现实出路 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最终实现巴以和平共处 [3] - 第七十九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表示如果不能通过"两国方案"一劳永逸地解决以巴冲突 就无法在巴勒斯坦和中东地区实现持久的和平与稳定 [3] 人道主义危机状况 - 加沙冲突已延宕21个月 人道局势恶化程度前所未有 加沙地带1/3的人口已经数日没有进食 [5] -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兼紧急救援协调员汤姆·弗莱彻声明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令人震惊 [5] - 军事冲突中保护平民的红线不能突破 无差别使用武力的行为不可接受 冲突各方应严格遵守国际法并杜绝针对民用目标的袭击 [5] 伊朗核问题态势 - 伊核问题本可以成为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纷争的范例 但个别大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对伊朗极限施压 导致局势重新走向对抗 [4] - 以色列和伊朗虽达成停火安排但问题远未解决 其脆弱性不容忽视 一些西方国家又搬出制裁威胁加剧紧张对立 [4] - 围绕伊朗核问题出现的僵局反映出西方安全治理理念的失败 西方从维护自身和盟友利益出发奉行双重标准 [4] 和平解决路径 - 政治对话是恢复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唯一途径 冲突各方必须以高度责任感严格遵守停火承诺 避免任何挑衅行为以防止局势轮番升级 [4] - 国际社会应通过联合国人道机构加大对中东受冲突影响地区的援助力度 缓解因战争加剧的民生苦难 [5] - 中国在中东问题上坚持公平正义和倡导共同安全 国际社会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摒弃地缘算计 支持联合国发挥协调作用并构建均衡有序的地区安全架构 [6]
停火谈判破裂后,以色列据悉正讨论“极端B计划”
金十数据· 2025-07-31 23:09
国际外交动态 - 美国特使维特科夫访问以色列与总理内塔尼亚胡讨论加沙战争未来及人道主义危机解决方案 [2] - 英国、法国和加拿大计划9月前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向以色列施压结束战争 [3] - 德国外长警告以色列国际孤立加剧并呼吁立即启动两国方案和平进程 [3][4] 停火谈判进展 - 以色列与哈马斯停火谈判上周破裂因哈马斯增加休战要求被美以指责缺乏诚意 [3] - 原拟议60天停战协议可释放半数人质(约20名在世)但谈判陷入停滞 [3] - 以色列安全内阁讨论谈判破裂后备选方案包括全面控制加沙剩余25%区域及领土吞并 [4] 人道主义危机 - 联合国机构确认加沙饥荒正在发生迫使以色列放宽援助限制 [5] - 加沙卫生部报告24小时内111人死亡含91名在获取援助时遇难者 [6] - 国际援助物资因混乱局势遭哄抢实际分发效率低下 [5] 军事对峙升级 - 以色列国防部长威胁若哈马斯不释放人质将面临沉重代价 [5] - 加沙北部发生援助卡车聚集人群遭以军射击事件致数十人死亡(以军称仅鸣枪示警) [6] 政治立场分歧 - 以色列谴责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对哈马斯恐怖主义的奖励" [3] - 哈马斯坚持要求临时停火必须导向永久停战而以色列拒绝在哈马斯被击败前让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