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副热带高压
icon
搜索文档
降雨核心区南压至四川盆地到江淮一带 江南华南高温频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0 14:45
降雨核心区南移 - 降雨核心区进一步南压至四川盆地至江淮一带 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 [1] - 江苏中南部 安徽中部 湖北 湖南北部 四川盆地等地区今日有大暴雨 局地降雨量达特大暴雨级别 [1] - 明日江苏中南部 安徽西部 湖北东部和西南部 重庆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持续大暴雨天气 [2] 高温天气持续 - 江南华南地区未来一周高温频繁 杭州长沙南昌高温日数达5至6天 南昌夜间最低气温逼近30℃ [4] - 陕西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随着降水停歇 高温将发展增多 太原西安12日前后或连续出现高温 [4] - 上海杭州长沙南昌重庆福州广州等城市今明天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 [4] 次生灾害风险 - 湖北安徽江苏重庆四川东部河南南部湖南北部等地累计雨量大 需警惕持续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4]
立秋已来 秋天仍远
杭州日报· 2025-08-08 10:40
天气趋势分析 - 立秋节气到来但杭州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未来3-5天持续晴热高温 最高气温达36-38℃ 局部超39℃ [1] - 气象学入秋标准需连续5天日均气温低于22℃ 杭州实际入秋时间预计在9月底 比天文秋天推迟一个半月 [1] - 午后易出现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因气温攀升导致不稳定能量积聚 [1] 地域气候特征 - 中国入秋时间存在显著南北差异 黑龙江和新疆北部8月中旬入秋 杭州需至9月底 [1] - 杭州立秋时节常年平均气温28℃ 秋分后气温降至21℃以下 进入秋高气爽阶段 [1]
这轮广东的雨为啥这么大?
新华网· 2025-08-08 08:53
强降雨成因分析 - 降雨形成需三个核心条件:动力抬升机制、充足水汽、较多凝结核[3] - 低涡系统是主要抬升机制,覆盖范围200-2000公里,通过逆时针旋转产生辐合上升气流[4] - 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暖湿气流提供水汽条件,与低涡配合形成持续暴雨[4] - 副热带高压呈"凹"字形存续,广东位于空缺部分,季风槽持续带来强降水[5] - "列车效应"导致雷雨云团连续影响同一区域,引发特大暴雨[4] 气象系统动态 - 低涡8月1日生成于广西,2日进入广东并持续抽吸水汽[4] - 副热带高压预计7日将低涡挤出广东,强降水过程结束[7] - 8日广东大部转多云晴天,午后局部有雷阵雨[7] - 副高重新控制后气温回升至34-37℃,西南季风导致"桑拿天"[7] 降雨影响范围 - 广东省防汛应急响应从Ⅳ级连续上调至Ⅱ级[1] - 国家防总启动四级救灾应急响应[1] - 广州、肇庆、清远等地出现内涝、山洪、道路塌陷[1] - 肇庆鼎湖山风景区发生树木倾倒和淤泥堆积[3][7]
副高加强气温“起飞” 周末直冲38℃
每日商报· 2025-08-07 11:34
周三(8月6日),又是一个高温天,阳光热烈,气温水涨船高,杭州各地区国家站最高气温均超 35℃,加上高达60%的相对湿度,体感十分闷热难耐,回到熟悉的"中伏"酷暑、暑湿交蒸的状态,甚至 有点"桑拿天"的感觉。 进入八月,"出走"北方的副热带高压逐渐向南推进,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未来一周杭州的天气 犹如"复制粘贴","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雷阵雨"的模式循环放送。由于气温攀升迅速,不稳定能量不断 积聚,在午后最热的时候容易激发局部的强对流天气,注意随身携带雨具,雷雨地区要警惕和防范短时 暴雨,及局地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不过,比起"不期而遇"的雷阵雨,未来的天气舞台上,"高温君"才是常驻嘉宾。浙江省气象台周三 发布高温报告,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近期我省气温较高,预计周四周五两天全省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可 达35-38℃,个别39℃以上。希各有关方面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接下去几天,副高加强控制浙江,各地气温基本稳居在高温线之上,且会越来越高,像衢州、丽水 等地,甚至要"飙"上40℃。 对于杭州而言,阳光持续灼烧,气温节节攀升,目前来看,未来一周的最高气温维持在35℃的高温 线上,尤其是周末两天(9-10日), ...
广东这轮暴雨哪来的?聊聊关于它的5个问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07:48
降雨程度 - 深圳发布自2018年台风"山竹"后首次全市范围暴雨红色预警[3] - 香港天文台录得单日雨量355.7毫米 打破1884年以来8月单日降雨纪录[3] - 全省28个镇街录得特大暴雨 414个镇街录得大暴雨 最大雨量达惠州海面小星山岛470.6毫米[5] 降雨成因 - 低涡与西南季风联动形成强降雨机制 低涡逆时针旋转产生上升动力将水汽向中心汇聚抬升[8] - 西南季风携带大量暖湿气流进入广东 水汽充沛[8] - 雨带移动缓慢产生"列车效应" 雷雨云团持续经过同一地区导致持续性暴雨[8] 南北降雨差异 - 北方降雨由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形成[10] - 广东降雨机制类似台风雨 湿热空气强烈旋转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成雨[10] 降雨结束时间 - 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推动冷涡系统北抬西移 雨带向北移动[14] - 预计7日冷涡进一步远离 广东本轮强降水过程结束[14] - 8日广东大部市县多云间晴天 午后局部有雷阵雨[14] 雨后天气变化 - 雨带离开后副热带高压控制广东 各地气温回升[17] - 西南季风持续携带暖湿气流 广东将进入湿热天气模式[17] - 8日全省最高气温普遍达33℃-36℃[18]
上海今起连续3个高温日
解放日报· 2025-08-04 09:40
天气状况 - 上海受台风影响结束 高温天气无缝衔接 盛夏回归 [1] - 今日至周三天气保持35℃以上高温 伴有午后短时阵雨或雷雨 [1] - 北部地区出现较明显短时降水 今日最高气温达35℃ [1] 气象成因 - 前半周高温加速水汽蒸发 水汽凝结释放能量加剧空气上升运动 为雷暴暴雨提供动力 [1] - 后半周上海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 容易触发或增强降水 [1]
高温暴雨并存 复杂天气形势仍将持续
新华社· 2025-08-02 21:05
天气形势分析 - 未来一周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将出现强降水与强对流天气 局地降雨量达100至150毫米 [1] - 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华北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1] - 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地区已出现多日强降水 北京、河北等地局地出现特大暴雨 不排除再次出现大到暴雨的可能性 [1] 降水影响 - 华北等地前期降水使土壤含水量接近饱和 此次降水可能与前期落区重叠 需警惕山地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 [1] - 华南、江南南部及贵州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广东、广西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 [1] - 华南本轮降水主要受季风云系影响 3日起进一步加强 6日趋于减弱 [2] 高温天气 - 未来十天华北南部、黄淮、江南等地有35℃至38℃高温 陕西、四川、重庆等地部分地区可达40℃及以上 [2] - 副热带高压控制导致高温持续且时间长 3日至5日高温范围和强度达到最强 11日前后明显减弱 [2] - 高温影响四川盆地、河南东南部等地一季稻生长 部分地区处于孕穗抽穗期或灌浆乳熟期 [3] 行业影响 - 高温导致湖北、湖南、重庆等地部分高速路段路面温度达62℃至74℃ 对公路行车安全有不利影响 [3] - 高温健康风险极高区域包括四川东部、重庆西部等地 需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3]
经济日报:华北为何出现极端降雨
经济日报· 2025-07-31 13:02
自7月23日以来,北方多地持续遭受强降水影响,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及太行山前区域成为强 降水核心区。"高温和强降雨多发、分散、影响范围大是近期全国天气形势的特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 报员张涛介绍,目前,一条西南至东北向雨带稳定维持在华北北部和东北中南部,给内蒙古东南部、河 北北部、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带来集中降雨。雨带目前正缓慢向南压且强度减弱,上述地区降雨强度 也将明显减弱。 截至7月26日,我国北方共有19个站点打破同期历史月极值,其中13个站点刷新历史极值。在此轮 降水过程期间,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0毫米,石家庄北部、 保定西部等区域累计降水量突破400毫米,充分展现此次过程的极端性。 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华北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目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全国呈现强降雨与大范围高温天气并存的典型汛期格局。本轮华北降水总体情况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怎 样?公众又该如何有效防范?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未来三天,多雨、大范围高温仍是华北天气主要发展趋势。张涛表示,北方地区将会有两次降雨天 气过程,一是目前华北北部到东北中南部的雨带维持带来叠加降雨;二 ...
台风“竹节草”一路向北 周三可能登陆浙苏沿海
每日商报· 2025-07-30 10:21
台风动态与路径预测 - 台风“竹节草”中心位于浙江省舟山市东南方向约230公里的东海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2] - 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速度向北偏西移动,强度增强,将于周三在浙江三门到江苏启东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风力可达9-10级(23-28米/秒)[2] - 台风路径较此前预报北移,登陆浙江概率下降,较大概率直接登陆上海或江苏启东,也可能沿华东近海北上[2][3] 风雨影响核心时段与强度 - 周二是风雨影响核心时段,浙江东部等地率先迎来强降雨并向全省蔓延[1][3] - 杭州部分地区预计有暴雨,局部大暴雨,累计雨量40-80毫米,个别地区100毫米以上,最大东北风7-9级[3] - 台风影响过后副热带高压增强,本周末将出现晴热高温天气[3] 防台应急响应与部署 - 浙江省防指、杭州市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浙江省水利厅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1][4] - 水利部门开展小流量预泄,并准备适时开启排水泵站,组织全面排查小流域山洪风险隐患[5] - 杭州市城管部门将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至Ⅲ级,对30处易涝点、65座隧道和93座下穿道落实动态管控,累计出动巡查抢险人员1987人次,车辆314车次[7] 关键基础设施防护措施 - 电力公司采用“无人机+人工”立体巡检模式,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配电线路开展特巡,并对薄弱杆塔进行加固[6] - 城管部门前置大功率泵车45台、各类应急水泵390台等设备至各应急仓库和点位,确保出现积水时能就近调配处置[7] - 对暑期旅游高峰期的民宿、农家乐开展用电隐患排查,并推行电力抢修驿站模式以提升抢修效率[6] 交通运输行业应对 - 铁路部门计划对周三萧甬线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并将根据台风影响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7][8] - 购买停运列车车票的旅客可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免手续费退票[9]
解码北京强降雨:有何特点?成因何在?如何防范?
新华网· 2025-07-30 01:39
降雨特点 - 降雨持续时间长达147小时,超过此前“23.7”极端强降水过程的83小时 [2] - 全市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密云区、平谷区、怀柔区平均降水量分别为366.6毫米、347.9毫米和229.9毫米 [2] - 降水分布不均,山区短时雨强大,密云区郎房峪站累计最大降水量达573.5毫米,平谷区北水峪站达511.2毫米 [2] - 极端性强,密云、怀柔、延庆出现小时降水量超80毫米和3小时降水量超180毫米的站点 [2] 降雨成因 - 降雨形成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影响华北地区,北方弱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降雨带 [3] - 24日至27日降雨由副热带高压影响产生,28日夜间至29日上午降雨受高空槽及台风外围水汽远距离输送影响 [3] 后续防范与影响 - 29日14时30分强降雨云团已移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解除,但下午至傍晚仍有分散性雷阵雨 [5] - 山区和浅山区发生山洪、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风险极高,公众应避免前往危险区域 [5] - 密云水库入库水量累计达7.3亿立方米,处于超汛限水位运行状态,自27日15时起持续向下游泄流 [5][8] - 水务部门正24小时监测河道水位及堤防安全,提示公众远离河道以确保安全 [8] - 疾控中心提示注意饮水及食品卫生,避免雨水污染,接触雨水后需及时清洗以防皮肤疾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