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立秋
icon
搜索文档
为什么说“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人民日报· 2025-08-11 21:15
立秋节气定义与时间 - 2025年立秋始于8月7日 [1]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及秋季第一个节气 [1] 立秋字义与农业意义 - "立"指开始 "秋"指庄稼成熟 [2] - 秋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禾谷熟也" [2] - 预示酷暑炎夏即将过去 秋高气爽即将来临 收获季节开启 [3] 梧桐作为物候标志的科学依据 - 梧桐叶片宽大对气候变化敏感 立秋前后昼夜温差加大使叶片基部离层细胞结构逐渐解体 [5] - 叶柄承重力减弱 轻微外力即可使叶片脱落 较其他树种落叶更早更明显 [5] - 成为秋季将至的物候标志 体现古人见微知著的敏锐 [5] 梧桐的文化象征意义 - 被奉为"灵树" 象征吉祥 高洁 昌盛 [6] - 《诗经》中"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及庄子凤凰"非梧桐不止"传说赋予祥瑞光环 [6] - 符合"皮青如翠 叶缺如花 妍雅华净"的古人审美认知 [6] 历史文献中的梧桐报秋记载 - "梧桐一叶落 天下尽知秋"可追溯至《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5] - 宋代《梦粱录》记载宫廷立秋仪式:太史官奏"秋来"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寓报秋意 [5] - 唐代诗句"一叶落知天下秋"及明代《二如亭群芳谱》明确记载梧桐落叶与立秋关联 [5] 梧桐物种辨析 - 报秋梧桐为锦葵科梧桐属的中国梧桐(青桐) [6] - 非19世纪中后期引入的悬铃木(法国梧桐) [6] 古今感知秋天方式的对比 - 现代利用仪器精确测量气温变化捕捉秋天行踪 [4] - 古代通过"梧桐一叶落"等物候现象感知秋天脚步 [4][5] - 认知与审美在季节流转中延续 体现万物互联的生态哲学 [6]
为什么说“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问)
人民日报· 2025-08-09 06:01
立秋节气定义与时间 - 2025年立秋始于8月7日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及秋季第一个节气 [2] - "立"指开始 "秋"指庄稼成熟 字义源于《说文解字》"秋 禾谷熟也"的阐释 [2] - 节气预示酷暑结束 秋高气爽天气来临 同时标志收获季节开启 [2] 物候特征与科学原理 - 梧桐因叶片宽大且对气候敏感 立秋前后昼夜温差加大会导致叶片基部离层细胞解体 轻微外力即可使其成为最早落叶树种 [3][5] - 古人通过"梧桐一叶落"现象感知秋季 此现象可追溯至《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的记载 [3] - 宋代《梦粱录》记载宫廷太史官通过梧桐落叶仪式报秋 体现古人对物候变化的仪式化观测 [3] 文化象征与历史渊源 - 梧桐被奉为"灵树" 象征吉祥高洁与昌盛 《诗经》中"梧桐生矣 于彼朝阳"及庄子"凤凰非梧桐不止"传说均强化其祥瑞属性 [4][5] - 梧桐作为文化符号构建审美意象 其"皮青如翠 叶缺如花"的外形符合古人华净雅致的审美认知 [4] - 需区分中国原生梧桐(青桐)与19世纪引入的法国梧桐(悬铃木) 仅前者具传统文化报秋功能 [5] 古今观测方式对比 - 现代通过仪器精确测量气温变化 古代则依赖草木虫鸟等物候现象理解万物互联的生态哲学 [3][5] - "一叶知秋"认知方式延续至今 既包含对季节更迭的科学理解 亦保留传统审美价值 [3][5]
立秋已来 秋天仍远
杭州日报· 2025-08-08 10:40
天气趋势分析 - 立秋节气到来但杭州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未来3-5天持续晴热高温 最高气温达36-38℃ 局部超39℃ [1] - 气象学入秋标准需连续5天日均气温低于22℃ 杭州实际入秋时间预计在9月底 比天文秋天推迟一个半月 [1] - 午后易出现分散性阵雨或雷雨 因气温攀升导致不稳定能量积聚 [1] 地域气候特征 - 中国入秋时间存在显著南北差异 黑龙江和新疆北部8月中旬入秋 杭州需至9月底 [1] - 杭州立秋时节常年平均气温28℃ 秋分后气温降至21℃以下 进入秋高气爽阶段 [1]
立秋农事正当忙
新华网· 2025-08-08 10:07
农业收获活动 -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良下村农民采收花生 [2] - 云南腾冲市固东镇农民采收万寿菊 [4]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村民在万寿菊种植基地采摘万寿菊 [6]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村村民晾晒农作物 [14] -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松树坳村茶农采摘秋茶 [16] - 河北省石家庄晋州市桃园镇周头村农户采收葡萄 [20]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埭溪镇官泽村农民采摘荷花和莲蓬 [22] - 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寿雁镇社下村农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 [25]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玉祁街道采摘工在蔬菜种植基地采摘韭菜花 [27] - 江苏省海安市白甸镇春园家庭农场果农采摘葡萄 [29] - 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倪塘村果农在葡萄园采摘葡萄 [31] -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岔河镇村民采收菱角 [33]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苏陈镇张家院社区农民在菱塘采摘菱角 [35]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腻脚彝族乡花农采收万寿菊 [38] -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大王镇果农在苹果种植基地采摘苹果 [45] 农业田间管理 -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星农场工人在有机白菜田地开展除草作业 [8] - 北大荒集团黑龙江格球山农场有限公司使用植保无人机为玉米喷施营养液 [10] - 河北省遵化市苏家洼镇枣林庄村农民整地为秋收做准备 [18] -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街道高家荡村农民在田间劳作 [41] -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黄山子村农民在蔬菜田间劳作 [47] 农业机械化作业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九三科创中心使用收割机进行小麦收获作业 [12] -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百亩坦村农民开展早稻收割作业 [37] 农产品加工储存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皤滩乡村民晾晒玉米 [43]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立秋 暑气犹未消 蝉已试秋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7 20:59
立秋节气特征 - 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及秋季第一个节气 [1] - 仍处三伏天期间 全国大部分地区暑气笼罩且气温较高 [3] - 出现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三候现象但非真正秋天来临 [4] 传统风俗活动 - 民间存在咬秋或啃秋习俗 通过食用西瓜香瓜等瓜果祛除暑气 [6] - 利用房前屋后场地晾晒农作物 形成色彩斑斓的晒秋景观 [6] 自然物候表现 - 暑气尚未消散时蝉鸣已开始显现秋声特征 [8] - 此阶段各类农作物进入竞相吐秀的生长周期 [3]
北京号最精彩 | 新鲜出炉!市属公园八月看展全攻略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07 17:24
文化活动与展览 - 市属公园八月推出多项展览活动 包括立秋主题展览和秋季景观观赏 [2] - 宋庄九家博物馆联合推出暑期博物季活动 提供通票服务覆盖40天文化漫游 主题涵盖工业与本草文化融合 [14] -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将于8月9日首演《哪吒之龙灵石传说》 [27] 旅游与休闲目的地 - 首钢园作为影视拍摄热门打卡地 提供工业景观与现代文化融合的游览体验 [9][11] - 石景山区推出"艺科共创"亲子游路线 结合艺术与科技主题促进亲子互动 [22] - 北京顺义区首都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公布2021-2035年街区规划 定位为服务贸易特色综合保税区及机场北门户 [18] 自然现象与季节特色 - 北京8月6日傍晚出现火烧云景观 云层呈现橘红 橙红 粉紫与蓝色交织的多层次色彩变化 [16] - 立秋节气标志着秋季开始 北京动物园开展动物秋季主题活动 北海公园推出赏荷与美食活动 [20][24] - 夏季电动自行车使用需防范暴晒与进水隐患 避免影响车辆性能及安全 [35] 生活服务与消费指南 - 北京地铁直达商业区提供"逛吃"体验 结合烟火气与时尚潮流躲避高温 [8] - 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7718—2025和GB 28050—2025实施 明确预包装食品标签要求 包括配料表 营养标签及日期标示 [30] - 立秋养生需注意阳气渐收 早晚温差加大及气候干燥变化 强调身心调适适应季节转换 [33]
苏城周末有降水 气温有所回落
苏州日报· 2025-08-07 08:38
天气趋势 - 苏城本周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8月9日夜里至10日白天 [1] - 本周前期气温偏高 后期受降水影响气温有所回落 [1] - 近期天气以云系变化为主 多午后局部雷阵雨 体感潮湿闷热 [1] 节气影响 - 立秋节气到来但天气不会很快凉爽 目前仍处于三伏天 [1] - 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导致午后雷阵雨条件不佳 暑热难耐 [1] - 周六夜里至周日白天有一次降水过程 气温将回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