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icon
搜索文档
山河壮歌丨一纸降书落芷江,山河无恙慰忠魂
央广网· 2025-08-05 17:21
历史事件 - 1945年8月21日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在湖南芷江举行,会场内保存有刻着"参加受降典礼纪念"和"卅四年八月廿一日于芷江"的九屉办公桌[1] - 芷江受降纪念坊建于1946年,1947年8月30日竣工,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纪念抗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3] - 湘西会战(芷江保卫战)发生于1945年4月9日至6月7日,双方参战兵力28万多人,战线200多公里,中国军队以伤亡2万人代价歼敌2.8万余人[6][9] 军事意义 - 湘西会战粉碎了日军夺取芷江空军基地的企图,成为盟军反攻的战略支点[6] - 中国战区受降地点选择芷江,既因湘西会战胜利的威慑,也象征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6] - 芷江受降确认了日军投降条款,部署了全国16个受降区101个缴械点,为南京受降仪式做准备[13] 地理优势 - 芷江位于湘西边陲,是通往西南的必经之路和大后方联系前线的纽带[14] - 芷江机场保持完好,大小飞机可随时起降,便于受降要员及降使进出[14] - 受降地点选择芷江因其安全性高,能避免日占区危险,且可向侵略者炫耀武力[14] 文旅发展 - 芷江受降纪念馆"五一"期间累计接待超10万人次,单日最高达4万人次[17] - 当地围绕"抗战胜利"等四张名片发展红色文旅,修缮受降纪念坊等建筑,新建主题雕塑[17] - 七里桥村发展集体经济,建有洗涤厂、电子厂、四个内衣厂,带动数十人就业[15][17] 基础设施 - 芷江机场始建于1936年10月,曾为盟军远东重要空军基地,2002年起逐步开放民用[15] - 现怀化芷江机场开通多条民用航线,通达国内11个城市[15] - 七里桥村依托特色水果种植脱贫,并发展多种产业改善民生[15]
中国驻法使馆举行法国友人捐赠抗战历史照片交接仪式
新华社· 2025-08-05 10:0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涉及历史照片捐赠事件,与公司和行业无关,因此无法提取相关关键要点
关键战场|八字桥、四行仓库、吴淞炮台……同仇敌忾 血沃淞沪
央视新闻· 2025-08-02 12:07
淞沪会战背景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占北京天津 随后制造事端进攻上海企图进逼南京 [1] - 淞沪会战又称"八 一三"淞沪抗战 是全国抗战开始后规模空前的一次战役 [1] - 国民政府调集70多万兵力 日军投入9个师团25万人 [1] - 会战历时三个月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1] 八字桥战役 - 八字桥是虹口通往闸北的咽喉要道 中国守军第88师与日军在此展开第一次争夺战 [3] - 日军一度占领八字桥 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 [5] - 88师主力识破日军战略 死守八字桥阵地 [7] - 日军攻击重点为天通庵车站八字桥水电路一线 试图包抄中国军队 [7] 空军作战 - 中国空军飞机仅100多架 日军飞机400多架 [11] - 8月14日中国空军从南京浙江起飞轰炸日军据点军械库和军舰 [13] - 三天内击落击伤日军飞机30多架 [13] - 第一个月共击落60多架日军飞机 炸毁多艘军舰 [21] - 海军击落7架日机 重创两艘日舰 [21] 兵力部署 - 8月15日日军增援300多门大炮200多架飞机和数十艘军舰 总兵力25万人 [21] - 国民政府投入78个师3个海军舰队 总兵力75万人 [21] - 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包括桂军川军湘军粤军东北军等迅速向上海集结 [9] 罗店战役 - 8月22日日军在浏河吴淞等地登陆企图占领罗店 [22] - 第18军严防死守 旅长蔡炳炎牺牲 [24] - 18军伤亡超过12000人 日军伤亡至少6000人 [24] 四行仓库保卫战 - 10月26日88师524团400多名官兵据守四行仓库 [26] - 对外宣称800人 全体官兵写下遗书誓死决战 [27] - 21岁士兵陈树生身绑手榴弹跳楼与敌同归于尽 [29] - 四天击退日军数十次进攻 击毙200多人 [29] 战略意义 - 为沿海工厂学校内迁争取时间 多抵抗一天可多转移七八十华里 [31] - 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100多所大学迁往大后方保存文化血脉 [31] - 11月12日中国军队完全撤离淞沪地区 日军占领上海 [33]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应该被更多人了解”(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20
二战历史出版 - 德国出版商弗兰克·舒曼筹备出版关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图书 旨在让二战亚洲战场历史在全球获得更多关注 [2] - 舒曼强调需铭记中国抗战中牺牲的3500万军民 警示世界避免战争重演 [2] - 舒曼通过儿子在广岛留学的经历开始研究中国抗战史 并多次访华考察731部队罪证陈列馆等历史遗址 [2] 抗战历史研究 - 舒曼在《新德国》发表系列文章 向德国读者介绍中国抗日战争历史 [2] - 宛平城弹坑遗迹等实地见闻使舒曼深刻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残酷性 [2] - 舒曼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广泛动员反法西斯力量 [3] 国际援助与历史影响 - 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设立安全区 庇护20多万中国人 《拉贝日记》成为重要历史证据 [3] - 中国人民长期铭记拉贝的援助 拉贝故居成为德中友好交往的象征 [3] - 抗战记忆深刻影响中国现行政策 包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与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 [4] 和平发展倡议 - 舒曼主张通过外交而非武力解决冲突 反对将战争作为国家利益工具 [5] - 中国通过金砖合作机制和"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公平发展与持久和平 [5]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访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副会长兼事务局长小林阳吉
人民日报· 2025-07-31 11:58
历史背景与人物事迹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副会长小林阳吉强调其历史意义 [2] -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作为国际主义队伍与中国人民并肩奋战 为抗日战争作出贡献 [2] - 小林清原为日本侵华派遣军士兵 1940年被八路军俘虏后转变为反法西斯战士 担任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胶东支部副支部长 [2] 反战工作与历史影响 - 小林清利用对日军思想习惯的深入了解 通过喊话信件电话等方式瓦解日军士气 动摇"皇军必胜"信念 [3] - 抗战胜利后小林清参与接收东北工作 担任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安东支部长 负责接收日本红十字会医院等机构 [3] - 小林清战后留在中国直至1994年去世 视参加中国抗日战争为人生幸运 [3] 历史传承与现代意义 - 小林阳吉2005年和2015年受邀参加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活动 获颁纪念章 [3] - 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由老战士回国后组建 致力于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及日中友好 [4] - 老战士后代继承组织接力棒 坚持反对战争弘扬和平 推动日中人民世代友好 [4] 中日关系发展视角 -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从未主动挑起战争或侵占别国土地 [4] - 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国强必霸道路 而是造福中国有利于世界的发展模式 [4] - 日本需要从侵略历史中汲取教训 民族自省比外部宽容更重要 [4]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7-31 06:12
历史背景与人物事迹 - 小林清原为日本侵华派遣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士兵,1939年抵达中国,1940年负伤被俘后经教育成为反法西斯战士[2] - 小林清担任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胶东支部副支部长,通过喊话、信件、慰问袋等方式瓦解日军士气,被群众称为"日本八路"[3] - 抗战胜利后小林清转战东北,参与接收东北工作,担任日本人民解放联盟安东支部长,负责接收多家医院[3] 组织传承与国际影响 - 日本八路军新四军战友会由老战士回国后组建,致力于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及日中友好[4] - 老战士后代继承组织接力棒,坚持反对战争、弘扬和平及日中友好事业[4] - 小林阳吉2005年和2015年受邀参加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和70周年纪念活动,获颁纪念章[3] 历史认知与双边关系 -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纪念活动旨在警醒勿忘历史、珍视和平[2] - 日本需要从侵略历史中汲取教训,民族自省比宽容更重要[4] - 日中两国拥有2000多年交往历史,侵略岁月不应被忘记[4] 现代发展理念 -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从未主动挑起战争或侵占别国土地[4] -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传统大国崛起翻版,不走国强必霸道路,坚持造福中国、有利于世界的发展正道[4] - 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提升,治国理政和经济发展经验成为各国研究重点[4]
与敌血战,鼓舞抗战斗志(山河显影)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41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背景 -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于次年1月登陆缅甸进攻仰光 应英方请求中国派遣远征军入缅支援 [4] - 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杜聿明率领第5 第6 第66军共10个师10万余人入缅作战 [4] 仁安羌战役 - 1942年4月16日日军攻占仁安羌油田并包围英缅军第1师及坦克营一部 [4] - 远征军第113团奉命驰援 于18日拂晓发起进攻 激战至中午击溃日军 [4] - 至19日14时收复油田区 解救被围英军7000余人 汽车100辆 战马1000余匹 被俘英美人员500余人 [4] - 此役远征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 [4] 缅北滇西反攻战役 - 1943年10月为控制滇缅公路 中国远征军与英美军队联合发起对缅北 滇西日军的反攻 [5] - 1943年10月14日中国驻印军新编第38师攻取新平洋进入缅北 [5] - 1944年初攻占坚布山隘 逼迫日军向孟拱河谷撤退 [5] - 1944年8月4日中美突击支队占领密支那 [5] - 1944年5月下旬远征军强渡怒江越过高黎贡山 [5] - 1944年6月至9月进攻并占领松山 [5] - 1944年9月14日攻克腾冲 [5][6] - 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连续攻克龙陵 八莫 南坎 腊戍等重镇 [5] 战役成果 - 缅北滇西会战历时一年半 [5] - 攻克日军盘踞的缅甸北部城镇50余座 [5] - 收复云南西部失地8万余平方公里 [5] - 打通西南国际陆路交通线 [5]
忆我心中的一位中国英雄(我和中国的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31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位英国作者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通过卢彩文老先生的个人经历展现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由于内容主要涉及个人情感和历史回顾,与公司和行业无关,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相关关键要点。
“不能忘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伟大胜利·历史贡献)
人民日报· 2025-07-22 06:12
图一 信件、照片、旅行箱……展览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玻璃墙上,张贴着无数张遇难者 的肖像,那些在战争发生前微笑的、严肃的、平静的脸庞,随着战火消失在历史的黑暗之中。"像我们 一样的人们"——一旁的文字上写着照片墙的主题,述说着战争的残酷。 展览强调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共同战斗,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辛历程。在"战争之路"展区内, 展览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介绍了日本军队对中国的残暴侵略以及野蛮行径。"战争的恐怖"展区揭 露了日本军队给亚洲国家尤其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博物馆还展陈了两份来自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 队罪证陈列馆的馆藏资料复印件,揭露当年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乌努克说:"直到今天,仍有不少 波兰民众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不甚了解。我们希望来到博物馆的每一个参观者都能了解完整的 历史,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暴行以及中国人民经历的苦难和抗争。" "二战是全人类的悲剧。因此,博物馆并非仅仅呈现波兰的战争叙事,而是采取更为全球性的视角来呈 现二战历史。我们相信,只有将波兰人的战时经历置于欧洲乃至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广阔背景中,才 能充分传达呼吁和平的意义。我们要全面、真实叙述历史 ...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1 17:46
人民网开罗7月21日电(记者沈小晓)"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埃及中国问题专 家、翻译家、《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副主编侯赛因·伊斯梅尔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 伊斯梅尔长期关注中国发展,翻译、出版、创作大量关于中国的作品,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彩故事,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 认识和理解、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杰出贡献,曾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图为埃及中国问题专家、翻译家、《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副主编侯赛因·伊斯梅尔。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伊斯梅尔高度评价中国的抗战胜利为反法西斯主义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团结凝聚社会各界最广泛的爱国抗战力量,推动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伊斯梅尔认为,在 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谱写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丽的篇章,涌现 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将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