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平
icon
搜索文档
《世界记忆 和平愿景——约翰·拉贝等德国人士见证的南京大屠杀》展览在德国柏林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30 16:50
人民网柏林9月29日电(记者郭梓云)9月29日,《世界记忆 和平愿景——约翰·拉贝等德国人士见 证的南京大屠杀》主题展览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11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22件 (套)实物展品,并配有视频、音频资料及2处场景互动装置。通过"二战中的南京大屠杀暴行""人道主 义救援""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景"三部分,展览生动再现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讲述德国友人 约翰·拉贝等亲历者的人道主义行动,呼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杨琤琤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拉贝先生对生命的大 爱和对和平的追求,与拉贝家族的情谊跨越百年延续至今。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容忘记,应共同铭记 历史,携手面向未来,做正确历史记忆和人类良知的守护者,做友谊与合作的推动者,使和平与正义的 薪火代代相传。"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副主任何文波在致辞中说:"纪念这段历史,不是孤立的回望,而是通过文化与 记忆的桥梁,让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们读懂中国人民在侵略战争中承受的苦难、对和平的执着坚 守,以及人类在面对共同邪恶时的正义共鸣,从而凝聚起超越时空的精神共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向 ...
“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
人民日报· 2025-09-29 06:28
"9月3日,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了阅兵仪式。这次盛大活动令人难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走和平 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强大能力。那腾空而 起的8万羽和平鸽与8万只气球,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对外友协主席萨拉 瓦特·苏莱曼诺夫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苏莱曼诺夫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有助于各方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并造福各国人民。 世界各国应该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协邀请,苏莱曼诺夫来华参加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 念活动。二战期间,他的父亲谢赫·苏莱曼诺夫是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的一名步兵,曾在中国东北同中 国军民并肩战斗。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9日 03 版) 在抗击日军的战役中,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步兵旅)发挥了独 特作用。苏莱曼诺夫介绍,今年8月28日,在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独立 步兵旅英烈纪念设施竣工开园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当地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 ...
为了和平!近60国人士共聚北京呼吁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新华社· 2025-09-27 19:55
会议概况 - 北京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会议 主题为"铭记历史 共护和平" [1] - 来自近60个国家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1] - 会议包括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并举行和平集会 [2][4] 国际代表观点 - 几内亚留学生表示了解到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的深重伤害和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 [1] - 巴基斯坦前看守政府总理强调中国在二战期间的顽强抵抗为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地区国家带来民族解放希望 [1] - 泰国前总理指出和平是世界繁荣和谐的根基 面对当今挑战需积极培育和平土壤 [1] - 斯里兰卡前公共安全部部长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2] - 塞尔维亚评论员认为中国越强大世界和平安全越有保障 中国树立了捍卫自身利益又维护世界和平的典范 [2] - 俄罗斯和平基金会协调员看到中国致力于守护历史记忆并持续促进世界和平与各国人民友谊 [2] 中方立场阐述 -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表示要汲取历史智慧 在交流中增进理解 在对话中化解分歧 在协作中凝聚共识 [3] -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提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得到各方积极响应 构建多极化世界秩序是长期和平的保障 [3] -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强调和平是对未来肩负的责任 人们选择并肩而立就能守护和平 [3] 活动成果 - 各方通过参观展览和集会深入探讨勇担时代责任 传承和平薪火 [2][4] - 活动以童声合唱结束 表达对充满爱的幸福星球和明天充满期待 [4]
沈阳审判与牵牛花(寻访)
人民日报· 2025-09-27 07:31
博物馆主体与展品 - 主体建筑采用碑馆结合形式 残历碑为翻到九一八事变日期的台历造型 布满弹痕与骷髅[1] - 馆内展出日本侵略者使用的运尸车 为铁制三只轮子的工具[1] - 馆内陈列日本细菌部队设计的陶制细菌弹 弹壳外部设有引爆线以保护内部生物菌[1] - 展出长约90厘米的拐杖刀 是抗日战争初期游击队和群众使用的秘密武器 可拔出外鞘露出刺刀[1] 历史人物与事迹 - 展出赵一曼写给3岁儿子的绝笔家书原件 笔迹因受刑颤抖 墨迹洇染[1] - 赵一曼被捕后双腿被步枪子弹击碎24处 指甲全被拔除 仍严词痛斥日寇罪行[1] - 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情况下 独自与日寇周旋几昼夜后牺牲 敌人剖开其胃发现仅有枯草树皮棉絮[3] 战后审判与和平象征 - 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二层小楼曾作为特别军事法庭 1956年审判36名日本战犯[3] - 战犯被判处12年至20年不等有期徒刑 全部认罪服法未提起上诉 创造国际审判史奇迹[3] - 日本战犯副岛进回国时获赠牵牛花种子 象征和平的召唤与警示 花朵在日本花园绽放鲜艳[3]
《骑兵》激活了我心底的种子(创作谈)
人民日报· 2025-09-25 07:22
创作背景与核心主题 - 舞剧《骑兵》成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唯一入选舞剧作品 艺术创作源于总导演对参加解放战争的骑兵父亲的深切怀念及近40年军旅生涯的深刻理解 [2] - 作品思想内核聚焦草原青年在时代浪潮中对理想的执着追寻 以及战争中以生命坚守理想的崇高精神 核心主题阐释人类对和平的永恒追求 [3] - 情感表达从个人怀念延伸至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群体的英勇无畏 展现中国共产党对草原青年的感召力 [2][3] 艺术创作与表现形式 - 创作最大挑战是通过舞蹈形式精准塑造骑兵战场英勇形象 细腻展现人与马之间复杂微妙的情感交流 [3] - 主创团队深入解放纪念馆 拜访骑兵史学者 走访老骑兵 广泛收集骑兵战斗形态 战马习性及人马默契关系等信息并分析研究 [4] - 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打磨艺术表现 例如序幕仅1分40秒却经历无数次推翻重来 最终实现生动展现人马合一的骑兵形象 [4] 演出成果与社会反响 - 剧目在全国32个城市演出近200场 获得观众尤其年轻观众热烈反响 [5] - 内蒙古艺术剧院歌舞团在荣获荷花奖 文华奖 "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国家级奖项后仍持续修改打磨作品 根据观众意见优化演出内容 [5] - 作品通过真挚情感投入与艺术独创性引发观众共鸣 热心粉丝主动记录每次修改细节并分享至网络 [5]
委内瑞拉首都举行大规模游行反对美国军事威胁
新华社· 2025-09-24 08:27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 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大规模游行,旨在保卫国家主权与和平,反对美国在加勒比海域的军事威胁 [1] - 游行由委内瑞拉政府官员、玻利瓦尔民兵组织和大量市民参与,展示“人民力量走上街头” [1] - 委美关系近期持续紧张,美国以打击贩毒为由在委附近海域部署军舰,已宣布摧毁3艘船只并打死17人 [1] 政府与军方表态 - 委内瑞拉全国代表大会第一副主席表示游行是人民、军队和警察的融合,显示人民愿为保卫祖国付出一切 [1] - 委内瑞拉国防部长指责美国行为是霸权主义和种族主义的体现,并称人民将团结一致应对威胁,必要时投入武装斗争 [1] -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称美国的军事威胁未奏效,反而使委内瑞拉人民更加团结 [1]
中东战地手记丨和平才是真正的“救命药”
新华网· 2025-09-24 02:18
新华社加沙9月23日电 中东战地手记|和平才是真正的"救命药" 新华社记者黄泽民 赵伟宏 糖尿病人需要时常监测、精准用药,而持续不断的炮火、物资短缺和频繁的流离失所使得定期细致的治疗成为奢望。8月发布的一份联合国报告显 示,加沙地带约7.1万名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治疗,而当前胰岛素库存很低。此外,监测血糖水平的设备也完全断供。 4月17日,在加沙城一处药品仓库,一名工作人员对药品进行分类。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 "患者正面临灾难局面。"加沙城糖尿病医生穆罕默德·赛亚姆告诉记者,"我们看到患者在减量用药、使用变质或过期胰岛素,甚至停止注射,这 如同慢性中毒。有些患者因身体无法承受代谢失衡,突然在街头或帐篷里昏倒。" 很多和马斯里类似的加沙慢性病患者都会陷入这样缺医少药、无法规律治疗的境地。战争正以另一种方式夺去更多人的生命。 55岁的乌姆·伊斯兰·达达赫患肾衰竭多年,一直依靠定期透析维持生命。她目前住在加沙城希法医院附近一处避难营地,加沙医院超负荷运转让她 的透析治疗时断时续,她的健康状况持续恶化。"平时每周透析三次,现在(医院)缺燃料,我也断了治疗。"她声音微弱地说,"上周只做了一次 透析。我们 ...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新华社· 2025-09-22 08:55
然而,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战火在一些地区燃烧,地缘冲突此起彼伏,人道主义危机不时爆发…… 9月21日是联合国大会确立的国际和平日。"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2018年,习 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的贺信中道出人类对和平的共同期盼。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天下情怀的东方大国的深沉梦想。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 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 "即刻行动,建设和平世界"——联合国确定的2025年国际和平日主题,既是对动荡不安国际形势的回 应,也是对全球维护和平共同行动的呼唤。 2015年9月,在联合国总部,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为和平而来》为题,深情讲述了执行维和任务时不 幸殉职的中国女警察和志虹的故事: "她曾经写道:'大千世界,我也许只是一根羽毛,但我也要以羽毛的方式承载和平的心愿。'这是她生 前的愿望,也是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从历史烽火中走来的中国,深知和平之珍贵、发展之不易。因此,中国以行动守护安宁,以合作取代对 抗,以包容消弭分歧。和平发展这条路,中国不止 ...
学习手记 | 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新华社· 2025-09-21 09:10
中国和平发展理念 - 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 中国强调和平对世界的重大意义 [2][3] - 中国以行动守护安宁 以合作取代对抗 以包容消弭分歧 和平发展这条路不止于言更践于行 [3] -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受益而不觉 失之则难存 道出和平的弥足珍贵 [3] 中国和平倡议与行动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治理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 -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的大国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35年累计派出维和官兵5万余人次 [4] - 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在应对国际热点时坚持劝和促谈 [4] 中国和平承诺 - 中国女警察和志虹以羽毛方式承载和平心愿 体现中国对和平的承诺 [3] - 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宣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4] - 中国庄严宣示让和平的阳光照亮世界 展现东方大国的深沉梦想 [4]
澳门举办短视频大赛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新华社· 2025-09-19 22:46
新华社澳门9月19日电(记者刘刚、齐菲)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由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主办的"铭记历史 光影传承——2025澳门记忆·青年创'视'界抗战历史短视频大 赛",19日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启动仪式。 本次大赛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鼓励澳门青年以剧情类、纪录类或动 画类短视频形式,深入挖掘澳门抗战历史资源,走进冼星海纪念馆、镜湖历史纪念馆、叶挺故居等处进 行创作。 参赛作品须围绕"澳门记忆:红色足迹与时代回响"或"青年创'视'界:时代记忆与烽火澳门"展开,并至 少纳入一处澳门爱国景点。 大赛自9月18日起开放报名,至10月18日截止。参赛者须为澳门居民或澳门大专院校在读学生,个人或 不超过3人的团队皆可参与。入围者将获业界导师指导,并于11月下旬参加颁奖典礼。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张志庆在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此次活动旨在让更多在澳青年学子深刻 理解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 澳门科技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以"抗战影像:民族记忆与家国情怀"为题进行 了主旨发言。他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本次大赛,让更多的青年用影像来发现、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