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创业

搜索文档
“三次创业”造就诗画乡村
经济日报· 2025-08-11 06:0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通过三次创业实现产业转型 从1995年集体经济收入0元提升至2006年2095万元[1] - 第一次创业依托石灰石矿开发 采用村两委自筹资金和日结工资模式发动村民参与[1] - 2007-2008年停止采矿后转向京西古道文化开发 建设景区/博物馆/特色景点并成立旅游公司[1] - 2017年启动第三次创业 建设古道农耕文化体验园和人民公社品牌系列设施[1] 产业转型战略 - 从矿业转向文化旅游产业 利用古道文化资源/山水生态资源/农林特产资源发展二三产[1] - 与北京农学院合作开发柿子味鲜果冰棍及冰淇淋产品 实现采矿到旅游观光的产业升级[1] - 灾后重建规划以农文旅融合为核心 发展观光休闲/沉浸体验/康体度假一体化旅游[2] 品牌与文化建设 - 打造"京西古道第一村"文化品牌 建设沉浸式古道文化体验基地和生态农耕文化体验园[2] - 重建古道博物馆和冰淇淋厂 为南锣鼓巷/潭柘寺等景区开发多口味文创冰淇淋产品[2] - 凝练"坚定信念/勇于担当/勤奋努力/发展自信"的村风村魂支撑持续发展[2] 灾后恢复措施 - 2023年特大洪水中全村近90%房屋受损 水电气网全部中断[2] - 组织三次全员转移并设立集中安置点 村级大食堂持续62天提供每日两餐[2] - 以景村一体诗画乡村和韧性乡村建设为路径推进产业重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