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深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渭河盆地深钻计划”一期工程开钻
陕西日报· 2025-07-30 08:08
渭河盆地深钻计划概述 - 渭河盆地深钻计划第一期工程于7月28日在渭南市临渭区官路镇开钻,计划获取超万米岩心以研究岩石圈、水圈、生物圈的协同演化过程 [1] - 该计划旨在揭示新生代东亚气候环境演变规律,满足国家深地战略需求 [1] - 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安芷生联合多国科学家发起,获得国际大陆钻探计划、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联合资助 [2] 项目背景与国际合作 - 国际大陆钻探计划(ICDP)由中国、美国及德国于1996年联合发起,旨在促进全球大陆科学钻探与成果共享 [2] - 渭河盆地深钻计划是面向国际地球系统科学前沿、配合国家"三深"战略的深部地球探测计划 [2] - 渭河盆地位于黄土高原与秦岭造山带之间,对东亚季风气候变化敏感,拥有研究新生代亚洲水文气候变化的独特陆相记录 [2] 科研价值与资源潜力 - 计划将推动多尺度气候变化动力学研究,为预估未来气候环境变化提供素材 [2] - 渭河断陷盆地氦气、地热资源富集,是氦气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区域 [2] - 项目将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2] 项目实施阶段 - 第一阶段工程计划获取上部3000米沉积地层,重建晚中新世以来东亚多尺度水文气候变率及全球联系 [3] - 第二阶段将获取超万米完整沉积记录,揭示新生代季风演化过程及其与青藏高原—秦岭隆升的耦合关系 [3] - 项目将评估深部地热和氦气资源潜力 [3]
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聚焦极端环境重大岩土工程难题与挑战
环球网· 2025-07-15 19:55
论坛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极端环境重大岩土工程难题与挑战专题论坛于7月12日在北京召开[1] - 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1] - 来自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3] 会议主题与方向 - 论坛聚焦极端环境重大岩土工程难题与挑战 紧扣国家三深战略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岩土工程科技创新需求[3] - 重点关注复杂与极端自然条件下岩土工程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3] - 围绕灾变机理解析 信息感知与智能化技术 结构稳定性理论创新 多场耦合与系统调控等前沿方向展开交流[3] 专题报告内容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总经理赵勇作《高能地质环境隧道灾变机制与工程对策》特邀报告[4] - 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张世殊作《高超深埋隧洞地质信息透明化关键技术》报告[4] - 北京工业大学郑宏教授介绍《Goodman节理元的力法版本》[4] - 郑州大学方宏远教授探讨《地下排水管道隐患智能诊断与非开挖修复》[4] - 清华大学赵志宏副教授分享《深部热储工程多场耦合效应与调控》研究成果[4] 行业技术趋势 - 与会专家深入讨论深地重大工程中的灾变控制 地质透明感知 建造韧性设计 人工智能赋能等议题[4] - 极端环境下重大岩土工程复杂性与挑战性日益显著 需推进理论与技术交叉融合[4] - 行业需要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并强化科技赋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