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

搜索文档
广西部署开展“暖心民政”三年行动
广西日报· 2025-09-16 10:45
据介绍,为确保广西"暖心民政"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 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我区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超431亿元,以"真金白银"支持"暖心民政"三年行 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落到实处。(何明华 凌鹏) 开展"八桂颐养"行动、"'救'在身边"行动、"牵手'童'行"行动……9月15日下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 举行"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广西"暖心民政"三年行动计划 (2025—2027年)》有关情况。 据了解,《行动计划》着眼于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自治区层面对今 后3年民政工作作出总体设计,提出22条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有温度有力度的重点政策举措,推动一 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落地落细,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好体现党和政府的暖心关 怀。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七个聚焦""七个行动":聚焦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开 展"八桂颐养"行动;聚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救'在身边"行动;聚焦提升儿童福利保 障水平,开展"牵手'童'行"行动;聚焦满足群众基本社会服务需求,开展"事务有情 ...
全球三成新药来自中国 我国生物经济大有可为
第一财经· 2025-09-04 17:57
行业研究核心观点 - 中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生物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 生物基材料和化学品产值突破1万亿元[1][5] - 中国在CAR-T细胞疗法研究中心数量、生物药在研品种、脑机接口、高精度数字切片等前沿领域实现全球并跑与领跑[1] - 全国共建立23个生物产业基地 生物科技专利申请量和研发人员数量全球领先 创新药及在研管线数量占全球30%以上[1] 生物医药领域突破 - 2024年中国CAR-T临床研究中心达388个 位居全球第二 较2020年全球总数增长60%[2] - 精准生物"普基奥仑赛注射液"填补国内儿童白血病CAR-T治疗空白 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款该适应症一类生物新药[2] - 2024年中国药监局批准93款新药创五年新高 恒瑞医药以自研新药比例排名全球首位[3] - 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 市场规模突破1.1万亿元 在研药物数量全球第二且与美国差距缩小[1][3] - 全球制药研发管线25强中4家中国企业上榜 创历史纪录[3] 医疗科技与数据创新 - 阶梯医疗在上海华山医院完成国内首例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1] - 湖北病理大数据库以179万张高精度数字切片(40倍光学/0.25μm分辨率)跃居全球第二 预计2025年突破500万张[1][3] - 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专利申请量达91513组 全球占比近70% 位居第一[3] - 中国医疗装备领域SCI论文超2万篇 科研产出全球第一 北京上海广州展现强研发资源[3] 政策与产业支持体系 - 国家发改委推出"全国创新药慧眼系统" 整合研发审批全链条数据 构建三大评价体系提升产融对接效率[4] - 国家通过《"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将生物制造定位为经济增长新引擎[5][6] - 2024年转基因玉米大豆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 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 中国生物育种市场占比23%[6] 生物制造技术进展 - 微生物细胞工厂在医药化学品生产中取得突破 实现核苷酸、酚酸、黄酮等复杂化合物高效合成[6] - 酶定向进化、代谢网络重构、动态调控通路成为提升产量的核心策略[6] - 全球生物基化学品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1252.3亿美元 2050年全球生物经济规模将增至30万亿美元[5] 技术创新与未来趋势 -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编辑技术推动生物医药、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生物农业快速发展[7] - 人工智能赋能药物研发效率提升 实现新型基因编辑工具设计和mRNA序列优化[7] - AI技术实现从基础研究到个性化医疗的全链条整合 并横向拓展至农业育种与生物质能源领域[7]
中东主权基金与深圳互递橄榄枝
中国基金报· 2025-09-02 21:55
代表团背景与规模 - 阿曼政府金融系统代表团成员包括阿曼投资局 玛斯发展与投资基金 阿曼金融服务局 马斯喀特证券交易所 马斯喀特清算所 雅宝资管 [1] - 阿曼投资局管理500亿美元资产 是阿曼唯一主权投资基金管理人 [1] 合作基础与领域 - 双方一致认为阿曼与深圳在高科技产业及金融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1] - 深圳在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 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具备技术领先 产业链完整 资本活跃的综合优势 [2] - 阿曼在能源转型 基础设施投融资 区域金融合作方面积累丰富经验 [2] - 合作潜力集中在绿色金融支持新能源项目 科技金融赋能创新企业 跨境产业投资 [2] 具体合作方向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合作是阿曼经济发展重中之重 [2] - 新能源领域合作包括氢能 太阳能与风能 阿曼在氢能发展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 共同研究人工智能赋能能源业及物流业效率提升 [2] - 金融合作包括投资平台对接中国机构聚焦重点产业 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在阿曼及周边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3] 会议内容与机构参与 - 深圳市金融办 投资促进局 商务局 贸促会介绍营商环境 企业出海 交流互访机制 [3]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 新能源汽车产业办 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介绍产业发展政策 科技创新成果及对外合作意向 [3] - 深创投和深圳市福田区介绍基金发展情况 [3]
中瑞地方合作对话会在沪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8-30 10:19
核心观点 - 中瑞地方合作对话会聚焦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 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 智慧城市治理等话题的互学互鉴与共同开发 [1] 行业合作领域 - 绿色能源转型成为中瑞地方可持续发展合作的重要切入点 [1] - 人工智能赋能被列为推动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关键话题之一 [1] - 智慧城市治理成为中瑞地方合作对话会探讨的重点领域 [1] 活动组织 -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瑞士中国协会共同主办此次对话会 [1] - 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承办活动 [1] - 活动选址上海举行 体现国际合作的区域实施层面 [1]
2025年第二期“政协杭商荟”活动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8-04 11:10
杭州"十五五"规划企业建言 - 政协委员和企业家代表围绕杭州"十五五"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涵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金融支持 民间资本参与创投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人才引育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及共同富裕等领域 [1] 企业参与规划编制 - 企业家处于经济活动一线 对市场趋势和产业创新把握直接 被鼓励结合企业发展为"十五五"规划编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2] - 企业需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在各行业引领创新推动发展 将规划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景 [2] 政府支持与企业服务 - 市委人才办 金融办 发改委 经信局 商务局 市场监管局 科技局 审管办等部门参与协商座谈 [1] - 市相关部门需研究吸纳企业家建议 在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市场培育 人才引育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更好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 [2] 政协履职重点 - 市政协将围绕"十五五"规划编制开展协商议政作为重点履职任务 组织多层面调研和协商准备工作 [2] - 市政协需紧扣中心大局深入调查研究 精心组织协商 为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聚智汇力 [2]
广东传统产业谋变: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
搜狐财经· 2025-08-01 10:03
传统产业在广东经济中的地位 - 传统产业占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超七成 利税占六成五 从业人员占七成五 是广东经济的顶梁柱[2] - 广东制造业31个行业大类、4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来自传统产业 产量居全国第一的160多种工业产品也主要来自传统产业[2] -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规模达2.86万亿元 服装年产量超40亿件 家电产业规模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空调等七类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一[2]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 - 世界总需求收缩导致全球贸易总量下降 衍生出需求萎缩、价指下跌、消费降级、订单减少、产能过剩等问题[5] - 企业存在不愿、不敢、不会转型的三不问题 以及缺技术基础、缺技术人才、缺转型经验、缺试错再投资能力的四缺问题[6] - 部分行业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协同转型效果[6] 转型升级路径与政策支持 - 转型升级核心路径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打造典型场景 如飞亚达通过机器识别系统减少60%以上误判[3][7] - 广东累计推动超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近60% 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88.2% 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91.3%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8.6%[4] - 广东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和《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 通过立法支持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3] 创新驱动与生态构建 - 科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 但面临产业与创新生态不足、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不合理问题 需打造服务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突击队[8][9] - 广东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布局 解决高质量技术供给问题[9] - 需深化放管服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激活传统产业中沉淀的闲置或低效资源[9] 政策与资金支持方向 - 强化政策供给 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出创新措施 健全政策引导机制 让企业便捷获得政策红利[1][10] - 强化项目支撑 布局一批重大项目 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 把更多金融活水引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10] - 需提高政策精准度 缩小普惠性政策与企业精准滴灌需求之间的差距 让好政策真正用得上、兑现快[9][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座谈会
快讯· 2025-07-22 18:50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 工信部召开重点建议提案办理座谈会 聚焦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及制造业领军人才培养等议题 [1] - 会议强调将代表委员建议转化为推动两化融合的"良策实招" 并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相结合 [1] - 会议要求健全融合发展制度 夯实基础 培育生态 推动两化在更广范围 更深程度 更高水平融合 [1] 政策方向与战略任务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被定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任务和具体实践 [1] - 目标是为建设制造强国 网络强国提供支撑 通过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 [1] 实施路径 - 需加强跨部门协作 凝聚工作合力 高质量完成建议提案办理 [1] - 重点领域包括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人才培养 [1]
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聚焦极端环境重大岩土工程难题与挑战
环球网· 2025-07-15 19:55
论坛概况 -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极端环境重大岩土工程难题与挑战专题论坛于7月12日在北京召开[1] - 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1] - 来自清华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等5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交流[3] 会议主题与方向 - 论坛聚焦极端环境重大岩土工程难题与挑战 紧扣国家三深战略和双碳目标背景下岩土工程科技创新需求[3] - 重点关注复杂与极端自然条件下岩土工程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3] - 围绕灾变机理解析 信息感知与智能化技术 结构稳定性理论创新 多场耦合与系统调控等前沿方向展开交流[3] 专题报告内容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总经理赵勇作《高能地质环境隧道灾变机制与工程对策》特邀报告[4] - 中国电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经理张世殊作《高超深埋隧洞地质信息透明化关键技术》报告[4] - 北京工业大学郑宏教授介绍《Goodman节理元的力法版本》[4] - 郑州大学方宏远教授探讨《地下排水管道隐患智能诊断与非开挖修复》[4] - 清华大学赵志宏副教授分享《深部热储工程多场耦合效应与调控》研究成果[4] 行业技术趋势 - 与会专家深入讨论深地重大工程中的灾变控制 地质透明感知 建造韧性设计 人工智能赋能等议题[4] - 极端环境下重大岩土工程复杂性与挑战性日益显著 需推进理论与技术交叉融合[4] - 行业需要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并强化科技赋能[4]
中国科学院召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讨会
快讯· 2025-06-07 08:47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战略 - 中国科学院召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战略研讨会,院长侯建国及多位副院长出席[1] - 会议报告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工作进展和下一步考虑,相关研讨组作专题报告[1] - 与会人员围绕领域重要任务推进、研究所深化改革、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等进行深入交流研讨[1] 重点发展方向 - 聚焦重点药物研发和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突破[1] - 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1] - 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研究[1] - 关键设备装置和材料试剂佐剂自主研制[1] - 人工智能赋能及学科交叉融合研究[1] 战略目标 - 解决前沿基础科学重大问题[1] -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1] - 完成国家相关科技重大任务[1] - 在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时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1] - 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抢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科技制高点[1]
一支画笔绘出大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5-22 15:52
大芬油画村产业概况 - 2024年产值达30亿元,集聚1200家画廊及相关产业门店,从业人员超2万人,形成完整油画产业链[1] - 全球70%油画来自中国时,其中80%产自大芬油画村(2004年巅峰数据)[2] - 现有400余名职业画家,包括50名中国美协会员,近5年200幅原创作品入选国家级、省级展览[4] 产业转型历程 - 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引入批量化临摹模式,利用人力成本优势打开海外市场[2] - 2008年金融危机后转向原创绘画,政府扶持原创画家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3] - 大芬美术馆2007年建馆后举办约1000次展览活动,打造双年展等品牌项目[3] 原创生态建设 - 实施本土艺术家推广工程,如画家许丙屯通过个展提升作品曝光度[4] - 连续12年举办绘画职业技能竞赛,引进200位人才,22人获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4] - 建成268套画家公寓(2.76万㎡)保障美术工作者住房需求[4] 新业态拓展 - 发展艺术体验、研学、文旅等业态,曾贵福2013年首创付费绘画体验项目[6] - 3D画家张小元通过短视频获200万粉丝,带动3D绘画商业合作[7] - 形成"艺术+"特色街区,融合咖啡馆、画廊、数字化营销等元素[7] 国际化与技术创新 - 雅今集团开发AI绘画机器,生产效率达15分钟/幅,价格仅为海外同类产品1/3[8] - 签约500余位国际艺术家搭建线上定制平台,产品销往欧美[8] - T5艺术中心转型国际化运营,签约50余人团队推广原创潮流作品[9] 未来发展方向 - 深化"艺术+"生态,推动数字艺术、衍生品研发和AI技术应用[8] - 美术产业协会整合800家会员单位,计划引入年轻艺术家拓展国际市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