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后备资源挖掘
icon
搜索文档
广州开发区设50亿科创母基金,深化上市后备资源挖掘
第一财经· 2025-07-31 20:00
广州开发区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 开发区内上市公司累计达88家 上市企业数量和总市值均占广州市三分之一 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广州市第一和全国经开区首位 [1] - 开发区培育苗圃企业累计接近400家 辅导备案企业12家 在审企业12家 [1] 上市企业培育体系 - 打造"种子层—青苗层—金穗层"拟上市企业梯度培育工程 深化上市后备资源挖掘 [1] - 实施上市前苗圃培育工程和上市后高质量发展研修实战两大培育工程 促进上市公司规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2] - 建立"12345"现代金融投融资服务体系 包含一项政策体系 两大培育工程 三大服务机制 四大服务载体和五大活动品牌 [1][2] 金融服务政策支持 - 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引导金融资源投向中小微企业 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领域 [2] - 设立总规模50亿元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 通过"子基金+直投"方式重点投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建立三大服务机制包括科创母基金引导机制 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企业融资增信机制 [2] 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布局 - 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参与设立20多支生物医药专项基金 认缴总规模超250亿元 投资101家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企业 [3] - 投资案例包括来恩生物 迈胜医疗 康方药业 康芝药业和博济医药等上市公司 [3] - 2023年新设3000万元眼科转化基金 4000万元合成生物基金 6亿元生物岛二期基金和50亿元AIC基金 [3] 产业空间与综合服务 - 科学城投资集团在区内运营产业空间面积约570多万平方米 提供全链路企业服务解决方案 [3] - 为凌度智能提供"招商—资金—载体—场景"赋能服务方案 助力其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 - 开发区控股集团构建"券商+金服"全链条科技金融服务 通过REITs资本化运作形成"运营-增值-再投资"循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