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起来!”“民族万岁!”的不屈怒吼响彻银屏 | 抗战中的文艺
央视网· 2025-08-28 13:24
电影《风云儿女》历史意义 - 作为中国最早反映抗战主题的故事片之一 在1935年由电通影片公司出品 通过光影艺术形式实现救亡图存使命 [8][18] - 电影讲述东北青年诗人辛白华从沉沦到觉醒的蜕变历程 其人生转变象征民族命运的缩影 [11][18] - 影片结尾通过人们拿起武器高举火把的群像呼应 汇聚成象征全民族抗战必胜决心的火炬意象 [18] 电影创作背景 - 1934年春田汉创作抗日救亡主题剧本 完成故事梗概和主题歌词后被捕 由共产党员夏衍接力完成电影剧本 [13] - 夏衍 许幸之 吴印咸组成创作团队 在特务监视下秘密完成拍摄 被称为"电影敢死队" [16] - 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以铿锵旋律和鼓舞斗志的歌词 自90年前首次唱响后持续激励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3][6] 电影社会影响 - 1935年上映后迅速成为表达全中国人民共赴国难意志的时代最强音 是艺术动员的典范 [20] - 通过寓言式表达和隐喻手法 巧妙传递呼唤全民抗战的精神诉求 激发全民奋起抗战的情绪 [25] - 与《桃李劫》《小玩意》《狼山喋血记》等影片共同形成抗战电影系列 使"不做亡国奴"成为全民共识 [23] 电影艺术价值 - 作为当时最具魅力的媒介形式 电影通过影像具象化将活生生的战场现场转化为光影艺术 对观众产生强大吸引力 [10] - 采用特写镜头对准母亲含泪的眼 爱国学子诀别家书等细节 组成了最具感染力的战争说明书 [23] - 贯穿全片的长城意象与抗战主题紧密结合 形成独特的艺术表达符号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