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义勇军进行曲》
icon
搜索文档
澳门启动纪念《义勇军进行曲》创作90周年系列活动
新华社· 2025-10-28 23:25
活动概况 - 纪念《义勇军进行曲》创作90周年系列活动于10月28日在澳门文化中心启动 [1] - 系列活动由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教育及青年发展局主办,并获得田汉基金会支持 [1] 活动内容 - 活动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创作90周年讲座、"烽火旋律·民族魂"文艺汇演以及"跨时代的前进号角——田汉与国歌"图片展 [1] - "烽火旋律·民族魂"文艺汇演于启动礼后举行,由澳门演艺学院师生、圣公会(澳门)蔡高中学歌咏队及本地艺团联合演出 [1] -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90周年讲座于10月27日在中葡职业技术学校举行,邀请田汉基金会秘书长、田汉之孙欧阳维进行分享 [1] - "跨时代的前进号角——田汉与国歌"图片展将于10月29日至12月1日在冼星海纪念馆展出,通过约百幅照片呈现创作历程 [1] 活动目的 - 系列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并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1] - 文艺汇演呈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及抗战时期音乐作品魅力 [1] - 讲座活动旨在与澳门学生分享《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和精神内涵 [1] - 图片展旨在让观众感悟全民族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 [1]
红色的足迹 奋进的力量
人民日报· 2025-10-03 06:13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神州大地涌起红色旅游热潮,游客前往上海、浙江、陕西、河北、江西等多地红色景点 [1] 红色展览活动 - 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展出1525张照片和3237件文物,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2] - 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物展示和红歌快闪活动,成为游客精神寻根的目的地,有游客专程带子女参观 [2][3] 红色文化演出 - 江西吉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举办“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通过经典歌曲演唱吸引游客,增强对井冈山精神的感受 [3] - 贵州遵义推出沉浸式演出剧目《伟大转折》,采用声光电等特效技术,假期前两日演出13场,观演人次超5000 [4][5] 红色遗址参观 - 福建龙岩古田会议会址假期人潮涌动,举办“红古田红歌大舞台”活动,每日安排3场固定演出,允许游客参与互动 [6] - 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拥有445处革命旧址和1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假期首日即迎来大量参观者 [7]
打卡“中国红”丨在国歌诞生地 听见历史的回音
央广网· 2025-10-02 09:50
国歌展示馆的国庆活动 - 国庆期间上海杨浦区荆州路151号的国歌纪念广场及国歌展示馆成为市民和游客专程前往的红色地标[1] - 展馆内展示了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等历史物件 包括聂耳的皮箱、田汉的眼镜和钢笔以及1935年首版黑胶唱片[3] - 参观者包括老党员、幼儿园小朋友、大学生等不同年龄段的群体 体现了红色教育的广泛受众[1][4][5] 国歌的历史与法律地位 - 国歌历程通过时间轴清晰标注:1935年诞生于电影《风云儿女》 1949年成为代国歌 2004年入宪 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实施[4] - 展墙上的法条被家长读给孩子听 强调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4] - 国歌被参观者重新认识 其背后是历史、法律和无数人的坚持 超越了仪式感[5] 红色地标旅游趋势 - 国庆期间国歌展示馆并非孤例 从一大会址到四大会址 从国旗馆到国歌馆 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打卡红色地标的方式为新中国庆生[5] - 这种旅游方式被描述为红色基因的传承 旨在感受祖国的来之不易和强化信仰[3][4] - 红色地标旅游被视为凝聚人心的方式 将历史记忆与新时代的前行号角相结合[5]
起来!前进!——《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光影(同一个家园 同一首壮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0 06:08
创作背景与人物 - 聂耳于1931年2月在上海用百元酬金的一半购置小提琴和零件 并研读丰子恺《音乐入门》[2] - 田汉在1931年创作话剧《梅雨》 借角色表达"靠大伙儿力量掀翻命运石头"的理念[2] - 1935年田汉因"宣传赤化"被捕 其剧本《凤凰的再生》由夏衍接手更名为《风云儿女》[3] - 聂耳主动争取为《风云儿女》主题歌谱曲的任务[3] 歌曲诞生与特点 - 《义勇军进行曲》以激昂明快的旋律成为绝望年代中国人的希望之光[3] - 歌词中"到了"与"最危险的时候"间插入半拍休止符 强化危机紧迫感[5] - 聂耳在歌词中运用三个叠加强调的"起来" 使情感递进至高潮[7] - 结尾处"前进!进!"打破传统收束 制造蓄势待发的悬停感[12] 传播与影响 - 1938年丰子恺记载该曲已传唱至湖南婆婆、湖北车夫等底层群众[5] - 抗战时期千余首歌曲均出现"中华""民族"等词汇[5] - 1936年鲁迅葬礼上万人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9] - 美国记者爱泼斯坦记载该曲从前线到乡村无人不知无人不唱[10] - 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刘良模免费向华北前线寄赠歌谱[10] 国际传播 - 任光在法国与东南亚组建合唱团推广此曲 东南亚战士将歌词改为"马来亚民族"[15] - 美国米高梅公司影片《龙种》、荷兰导演伊文思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均采用此曲作为配乐[15] - 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录制唱片《起来》并在全球演唱 宋庆龄称其为"自由人民的纽带"[16] 精神内涵 - "血肉长城"意象源自1933年喜峰口战役中29军大刀肉搏战[8] - 田汉认为其与聂耳合作的《前进歌》是国歌精神前身 歌词含"结成铁的长城向自由前进"[8] - 歌词保留"最危险的时候"体现居安思危的民族智慧[5] - 歌曲凝聚"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集体意志[11]
铭记历史,矢志强军!全军部队多种形式纪念九一八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19:49
纪念活动概况 - 全军各部队在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1] - 活动旨在引导官兵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矢志奋斗强军 [1] - 纪念活动覆盖范围从白山黑水到南疆海岛,从座座军营到边关哨所 [4] 部队具体活动 - 驻喀喇昆仑山脉的“晋绥八分区模范连”官兵在康西瓦烈士陵园举行庄严纪念仪式 [6] - 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战斗模范连”官兵在高强度战术训练后开展“微课堂”学习“牺牲带”故事 [6] - 驻香港部队与东江纵队港九大队抗战老战士后人及香港苏浙小学师生共同举行升国旗仪式 [14] 官兵表态与决心 - 第71集团军某旅常永伟表示新时代革命军人应牢记历史教训,自觉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献身国防 [3] - 江西省靖安县民兵陈超表示要以先烈为榜样,在训练中更加刻苦,提高军事素质 [7] - 第72集团军某旅王展鸿强调唯有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更严苛态度打磨本领才能告慰先烈 [10] - 驻香港部队李阳表示要铭记历史、奋力拼搏,忠诚履行使命,做坚定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香江卫士” [16] 历史传承与教育 - 在《大刀进行曲》作者麦新的牺牲地内蒙古开鲁县,当地人武部组织民兵和群众重温英雄历史 [9] - 活动追忆中国人民14年抗战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 [9] - 内蒙古军区通辽军分区开鲁县人武部田时珍指出《大刀进行曲》的旋律如同战斗号角,激发干事创业精神 [12]
微视频丨难忘烽火岁月里的抗战歌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8 20:49
历史事件回顾 - 文章核心观点为回顾94年前九一八事变的历史 强调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 [2] - 日本军国主义于94年前发动九一八事变 导致东北沦陷 [2] -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 奏响了抗战史诗的时代强音 [2] 抗战文艺作品 - 多首著名战歌在文中被提及 作为反抗精神的象征 [2] - 《松花江上》控诉日寇罪行 [2] - 《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华大地吹响战斗号角 [2] - 《黄河大合唱》于民族危亡之际发出不屈怒吼 [2] - 文章指出每个音符都激励着中华儿女英勇抗争 [2]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丨壮丽画卷 恢弘史诗
文艺晚会概况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于9月3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时长约90分钟 [2][5][10] - 晚会通过史诗性演出回顾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 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核心作用 [5][10] 艺术表现形式 - 晚会包含情境表演《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情境歌舞《血染的白桦林》 舞蹈《殇》以及朗诵与合唱《怒吼吧 黄河》等节目 [10] - 采用《延安颂》《东方红》《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啊 朋友再见》等革命歌曲 结合现代舞美呈现历史记忆 [11] 延安精神象征 - 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和精神高地 在晚会上通过艺术形式呈现 象征理想信念和民族精神 [5][6] - 抗战时期进步青年突破封锁奔赴延安 包括画家王式廓从武汉步行至延安 华君武从上海经多城抵达延安 [7] - 延安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精神动力 [7] 黄河文化意象 -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 在晚会中以《黄河颂》和《黄河大合唱》形式呈现 象征民族凝聚力 [8][9] -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 抒发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9] - 晚会第一场定名为"怒吼吧 黄河" 包含朗诵与合唱《怒吼吧 黄河》的表演 [10] 历史文艺作品 - 抗战时期文艺作品包括老舍在炮火中创作 丁玲成为首位抵达延安的知名作家 巴金创作《寒夜》 聂耳谱写《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 [12] - 中国国家博物馆常设展览展出《东渡黄河》油画 描绘毛泽东等革命家东渡黄河的经历 [9] 精神传承意义 - 晚会通过文艺作品实现历史与当下的对话 让观众从过往中获得精神力量 [12] - 仪式仪仗表演《守护正义》将演出推向高潮 昭示正义必胜的真理力量 [12] - 纪念活动成为对和平正义的肯定和对世界未来的期许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
新华社· 2025-09-03 09:27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描述的是一个仪式性场景,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无法提取出关于公司或行业的关键要点。
烽火淬炼英雄城
长江日报· 2025-09-03 09:07
武汉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 武汉是抗日战争期间的战略核心,1938年武汉保卫战持续4个半月,成为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的关键转折点[3][15][16] - 武汉作为战时实际首都,汇聚全国文化精英和资源,形成抗战舆论中心,超过140种报刊在此创刊或复刊[28][29][30] - 武汉军民以血肉之躯抵抗日军进攻,中国军队投入百万兵力,在跨越四省的防线上浴血奋战,造成日军20多万人伤亡[3][14][16] 新四军在武汉的组建历程 - 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大和街26号正式成立,叶挺任军长,此处成为新四军第一个军部驻地[6][7][8] - 叶挺将军在武汉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公开表态团结抗战,仅凭委任状、印章和5万元开办费完成部队筹备工作[6] - 经过谈判,国民党同意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干部由共产党决定,1938年1月28日军部移驻南昌,汉口军部结束使命[8] 抗战文化宣传与群众动员 - 1938年武汉掀起文化救亡高潮,《义勇军进行曲》通过万人规模歌咏活动传唱,如台儿庄大捷后10万人合唱[11][12][14] - 周恩来领导“抗战扩大宣传周”,郭沫若、冼星海等组织多次大型活动,如中山公园3000人歌咏会和黄鹤楼火炬游行[11][12] - 中国共产党发起“七七献金运动”,5天内超过50万武汉民众参与,募集资金超过100万元法币,包括普通民众和各界代表[22][24][25] 局部抗战事迹与人物贡献 - 林家大湾村民自发抗日,1939年击杀日寇后遭报复,74位村民被害,该村先后有11人投身抗日战场[17][19][20] - 百岁新四军老战士丁位西、林上元等代表抗战一代,林上元在第三次粤北会战中担任炮兵排长,参与歼敌2000余人[19] - 献金运动中涌现大量感人场景,如黎丽莉捐结婚戒指、黄泽盛献38把大刀、乞丐捐出全天收入一角九分钱[24][25]
东北告急 华北告急 中华民族告急
人民日报· 2025-09-03 08:55
历史事件回顾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导致东北沦陷 3000多万同胞遭受苦难[2] - 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失守[2] - 中华民族全体动员进行抵抗 达到空前广泛的社會动员和民族觉醒程度[2] 文化象征 - 雕塑《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段海康刘铉 现陈列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2] -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民族精神象征 在抗战时期响彻全国[2] 民族抗争精神 - 四万万中国人民为民族生存复兴而战 展现出顽强战斗意志和坚定必胜信念[2] - 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血战到底 形成深刻的历史抗争记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