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搜索文档
我们为什么要把“鬼节”过得如此隆重?
虎嗅APP· 2025-09-07 21:17
行走的风物百科,看见中国每寸土地的不一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地道风物 ,作者:猫骑士、伊森,编辑:伊森,图片编辑:=G,设计:鱼一 条,题图来自:AI生成 如果你在中元节前后来到贵州凯里,一定会被这里的景象震撼。 龙头河畔,风雨桥下,一簇簇火焰几乎将整条河都映成了橙色,纸钱纷飞,青烟缭绕,每个人的身影 都只剩下轮廓,好像天地、阴阳在此时此刻已经混成了一片, 在别样的"万家灯火"的照耀下,人们 和已逝的祖先亲人正无限接近。 中元节,俗称"鬼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年之中祭祖的重要日子,更入选了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这也是一个总是受到误解的节日,在这一天烧纸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在 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以下文章来源于地道风物 ,作者风物君 地道风物 . 不仅仅是贵州,在潮汕,人们在路边插香、烧纸,向路过的"孤魂"布施,称之为"施孤";台湾基隆要 举行盛大的鸡笼中元祭;香港人会在这一天"烧街衣",告慰先人;云南纳西族称这一天为"桑美波 祭",要放河灯祈福;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也能在街头看到烧纸的人默默看着燃起的灰烟…… 有人说, 清明节是我们去看先人,中元节则是先人来看我们。在这一天, ...
读懂中元,才知人这一生,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洞见· 2025-09-05 20:36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 朗读音频 9月6日,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的四大鬼节之一,我对它最深的记忆就是纸钱。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小时候,有一次我在中元节的半夜回家,心里怕,脚上急,一不留神就踩了一脚灰。 脚上黑乎乎一片,不知道谁刚烧了纸钱。这给年少的我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小时候怕鬼,大中午的路过村里的荒坟,心里也会打鼓。 长大后,慢慢就开始不怕鬼了,尤其是家里的长辈陆续离世之后,反而开始觉得鬼节有些"人 性化",有些温情,有些慈悲。 作者: 洞见yimo 传说,中元节这一天,地府会开门,放出鬼魂回家团圆。 家人则会准备祭祀之物,招待一年一度回家的亲人。 我们害怕的鬼,都是别人朝思暮想的人。 而祭祀的仪式,不仅是对死者的告慰,也是对生者的启示。 让人重新思考关于生命的种种,关于生,关于死,关于无常。 我们这一生,到底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01 法国画家高更有一幅名画《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