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服务

搜索文档
10年间数量从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中医馆健康服务越来越便捷(健康焦点)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2
中医馆发展现状 - 中医馆数量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 [1] - 中医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全覆盖,99.6%的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3] - 中医馆面积从不足200平方米扩展到500余平方米 [1] 服务能力提升 - 中医馆已能开展8大类19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1] - 能够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比例提升到98% [6] - 中医馆增加"医针药"综合诊区,形成"一站式"服务 [3] 特色诊疗服务 - 开展中医特色熏洗疗法治疗儿童疾病,已为近30名儿童提供服务 [4][5] - 针对儿童常见健康问题形成"预防—治疗—康复"的服务模式 [5] - 增设CT检查、供氧室和口腔诊室,解决患者看病远的问题 [5] 人才队伍建设 - 宣城市举办两届"西学中"培训班,累计136人参训 [8] - 陕西省7年累计投入3633万元培训中医药人才,培养骨干人才533人 [9] - 通过"师带徒"方式提高医生水平,某中医馆年门诊人次超过1.3万 [9] 健康管理服务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群超1.6万人 [6] - 为健康人群提供每年至少一次、重点人群每季度一次中医健康服务 [6] - 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6] 资金投入情况 - 中央转移支付累计投入70余亿元支持中医馆建设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培训推广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6]
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达51.7% 四川搭建起“金字塔”式中医医疗体系
四川日报· 2025-05-09 08:15
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医护人员在称量制作药剂。黄正华 摄(C视觉) 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馆 4月30日,全省首个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建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工人正争分夺秒抢抓施工进度。据了解, 该医院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快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四川省骨科医院天府院区、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院区已陆续 投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新院区也将于今年投入使用。 截至2024年底,我省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已达365家,其中92.16%的县级中医医院(不含新建、民族地区)为二级甲等及以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馆,98.8%的村卫生室和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可提供中医药服务。 随着中医医疗机构加快建设,"金字塔"式的中医医疗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康复、理疗等中医服务,若群众遇到疑难重症, 也能迅速通过医共体、绿色通道等方式向上级中医医疗机构转诊。 5月7日上午,眉山市丹棱县仁美镇桂香村卫生室的中医阁内坐满了前来诊疗的村民,张华群就是其中一名常客,"在'家门口' ...
固生堂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医药服务行业、中医行业 - 公司:固生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门诊量达121万次,同比增长12.1%,主要源于门店内生增长,线下门店门诊量同比增长率近16%,超集团整体水平;一线城市及成熟二线城市同比增长率达百分之十几,新区域因基数小增长率更高;1 - 3月抛除春节影响后同比增速逐步上升,3月单月门诊量同比增长近20%;4月门诊量同比增长超20%,线下区域接近25% [3] - 预计2025年全年增长前低后高,去年上半年基数高且下半年战略调整效果滞后,深圳区域业绩稳步恢复,结合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对全年指引实现有信心 [7][8] 资本市场表现 - 控股股东和核心管理层对公司长期发展和内在价值充满信心,当前交易价格低估公司价值,将持续通过二级市场回购并注销已发行股份,提升每股收益,维护股东和投资者长期价值 [5] 行业对比 - A股医药板块一季度整体个位数负增长约为 - 5%,固生堂一季度门诊量快速增长,4月数据更好,凸显中医药服务刚需性和市场潜力 [6] AI赋能 - 2025年是AI正式商业化元年,计划通过AI赋能带来约3000万人民币业绩增量,今年AI投入预计两三千万,希望实现投入与增量平衡;未来几年AI赋能收入空间大,提高产能1%可带来约1亿人民币收入增量,用户端也有望增加额外收入 [9][10][11] - 已与6名头部专家合作,整理3 - 5000条病例数据,计划产生1000条高质量数据训练分身,三名专家诊疗思路和推荐处方功能内部测试,与多方合作提升技术能力,预计7月交付10个以上专家分身用于市场使用 [9] 会员服务 - 提供更好会员服务,包括管家服务,可增强患者和用户粘性,提高回诊次数和消费水平带来收入增长;普通患者平均就诊次数增加0.1 - 0.2次,收入体量超1亿人民币;会员每年多来0.5次,可带来接近1.5亿人民币收入 [12] AI应用场景 - 医生端:为国医大师等顶级专家进行学术体系和思想传承;通过AI诊断扩大医疗供给;训练AI专家构建线上线下专家体系,用智能审方系统审核签名确保医疗安全 [13] - 海外:调用国内顶级专家为海外中医内科能力弱的地区进行远程诊断并形成处方,促进全球中医药发展 [14] - 用户端:帮助医生主动随访,整理沟通内容成结构性数据反馈给医生和科联系统,提高沟通效果;训练AI使处方准确度达90%,提升医疗质量 [15] AI训练效果 - 耳鼻喉领域阮岩教授认为现阶段AI生成数据与他本人处方接近90%,超过许多副主任或主任级别医生,四星级AI医生具备高水平,有望提高整体医疗质量 [16] AI临床处方应用 - 能开出持续优化处方,自动比对专家处方和临床思想,正向循环提高诊疗能力;第二阶段通过随访患者数据优化诊疗方案,如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舌苔分型成果,有可能超越专家水平 [17] 并购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与武汉未来中医院等4家医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若干标的完成前期尽调正在协议沟通阶段;国内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出售意愿标的增多,收购对价下降,2023年平均交易对价1.3倍PS,2024年1.1倍,今年已签约大部分不到一倍PS,两个标的0.8倍PS,是市场整合良好时机 [18] - 2025年并购策略积极与稳健,国内利用监管合规趋严和市场整合提速机会收购有业务体量标的,注重合规经营和风险把控;海外接触多个标的,部分尽调完成,预计有实质性扩大和进展,除新加坡外将在其他海外城市布局,引入产业基金共同并购大标的,预计经营现金流约6亿元,为自有现金并购提供空间 [19][20] 政策走向 - 2025年全国两会提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医保局及各省医保局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中药饮片联采鼓励民营机构参与但不强制,第二轮联采国家对影片定价清晰充分,旨在保护传统医疗机构经营能力 [20] 院内制剂 - 2025年预计院内制剂收入约5000万元,与临床科研平台结合,通过AI推荐确有疗效的院内制剂;护士治疗占比提升,降低医保收入占比,提高毛利表现和患者认同度 [4][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第一季度公司线下增长超50%,虽基数高仍保持两位数增长,内部预算达成率高;将在董事会批准基础上用自有现金回购约三四百万股并注销,减少股本数,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