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搜索文档
文脉华章丨总书记心中“最宝贵的东西”
央视网· 2025-06-04 08:25
国家版本馆建设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建筑群规模恢宏[2] - 该项目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批准建设,2023年6月1日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要呵护中华文明瑰宝[2] - 文华堂南广场设有1.6米边长石印章,镌刻"赓续文脉"主题[5] 传统文化保护实践 - 总书记考察足迹覆盖100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正定文物抢救、福州三坊七巷保护等[2] - 在湖北云梦县博物馆特别关注"中国最早的家书"简牍,强调其作为信史实物佐证的价值[4] - 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时提出要深入挖掘何尊等文物蕴含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内涵[4] 文化传承创新案例 - 博物馆出现"一票难求"现象,文创产品获得年轻群体追捧[5] - 《国家宝藏》《只此青绿》等文博主题文化产品实现破圈传播[5] - VR等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开辟文化传播新路径[5] 文化保护战略论述 - 总书记在朱熹园提出中华五千年文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关联[4] - 龙门石窟考察时明确"保护-传承-传播"三位一体的文化瑰宝发展方针[8] - 强调先进文化引领、精神力量增强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8]
繁荣文化 赓续文脉
河南日报· 2025-05-22 07:33
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 - 黄河博物馆2019年9月至2024年底参观人数达42万人次,团队近6300批次,成为中小学生"第二课堂"[4] - 新增"幸福黄河"展厅展示治河实践,开展黄河航运史专题研究,通过全球水博物馆联盟扩大国际传播力[4] - 计划推进陈展提升、水文化遗产调查,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5] 殷商文化考古与展示 - 殷墟遗址新发现大型池苑建筑遗迹、洹北商城多条大型道路,获2022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荣誉[8] - 殷墟博物馆2024年2月开放后参观量达230万人次,部分文物参与"看·见殷商"专题展览[9] - 未来将精细化田野考古,深化殷墟大邑商布局等课题研究,开发文创产品参与国内外展览[9] 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 医圣文化园一期开放后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吸引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医[12] - 二期规划368亩,布局国际会议会展、中医药产业孵化等业态,形成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模式[13] - 展览体系涵盖仲景博物馆、中药标本馆等18大景观,展示2000余种中药材[11] 龙门石窟文旅融合 - 2024年游客量达7705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1%,夜游体验等新业态拉动消费[17] - 运用探地雷达、3D扫描等技术建立"数字档案",完成奉先寺15年修缮工程[15] - 开发10门研学课程,融合泥塑、拓印等传统技艺,校园推广"龙门诗韵"等课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