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icon
搜索文档
学习手记 | 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新华社· 2025-08-28 11:27
十四年浴血奋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回望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讲述"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 少齐动员"的情景;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回信,总书记提及"抗战时期,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 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的故事;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总 书记详细了解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历史…… 精神是无形的,却如钢铁长城般坚不可摧。"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像火 山一样迸发出来。"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汇聚起 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个个以国之名 缅怀英烈的庄严时刻,国歌一次次铿锵奏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诞生于抗日烽火的《义勇军进 行曲》,激荡着每一名中华儿女的心房。 "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 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 ...
西藏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写在西藏和平解放74周年之际
新华社· 2025-05-23 19:39
西藏和平解放与历史背景 - 1951年5月23日签订《十七条协议》,标志着西藏和平解放,结束了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1] - 英国在1888年和1903年两次入侵西藏,西藏人民奋起抵抗,这段历史成为西藏近代苦难与抗争的见证 [2] - 《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为西藏社会发展改革奠定了政治基础,西藏从此走向新生 [3] 西藏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 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4.94亿元,经济繁荣发展 [5] - 西藏每年财政收入的80%以上投入民生领域,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 [5] - 2024年落实资金129亿元,实施21项民生实事,包括粮食产量突破110万吨、新建高原和美乡村300个等 [5] - 2024年建立"邮快合作"体系,实现农牧区快递"当日达",极大便利了偏远地区群众 [4] 西藏教育与医疗发展 - 截至2024年,西藏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618所,教职工9.66万名,在校生总数97万人,占西藏总人口的25% [6] -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教育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6] - 截至2024年,西藏医疗卫生机构总数7231家,床位21551张,卫生技术人员29379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2.19岁 [6] - 三级以上医院从2012年的3家增加到17家,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乡镇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 [6] 西藏现代化与青年贡献 - 新时代青年如贡觉卓玛创办儿童书店、达瓦顿珠开展青稞育种研究、拉珠投身生态保护,成为西藏现代化建设主力军 [7] - 西藏聚焦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推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8] - 西藏加快发展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8] 生态保护与边疆发展 - 西藏严格执行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7个地(市)和11个县(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8] - 西藏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境群众生活条件,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9] - 西藏从"边陲末梢"转变为"开放前沿",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