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四大新赛博商帮
icon
搜索文档
流水线上的郑州,这次能“爆”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2 23:27
行业巨头入局短剧赛道 - 传统影视公司中国电影(600977.SH)旗下中影制片厂已承接短剧拍摄项目[1] - 华谊兄弟(300027.SZ)正式创建短剧厂牌“华谊兄弟火剧”[1] - 百度、抖音、美团、京东、小米等互联网巨头亦纷纷布局短剧领域[1] 短剧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国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1] - 2025年前三季度,超800家微短剧制作企业、近4万从业人员推动3860部微短剧作品审查上线[7] - 其中315部作品登上全国短剧热力榜,较去年同期增长27.1%[7] 城市竞争格局 - DataEye报告显示,郑州在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二,指数值86.9,仅次于北京(91.7)[5] - 根据智联招聘数据,郑州以13.3%的职位数占比位居短剧行业人才需求城市榜首,三季度需求大涨75.6%[1] - 其他主要竞争城市包括西安(指数值86.6)、深圳(84.7)、杭州(83.3)和上海(83.1)[5] 郑州短剧产业特点 - 产业以“走量但不保质”为特色,被称为“短剧制作流水线”,月产量超600部,冠绝全国[3][9] - 发展模式源于信息流广告业务,具备快速“变现”能力,创造出如“8天充值破亿”的《无双》等案例[8][12] - 产业运作高度标准化、可复制,被形容为“电子流水线”和“线上富士康”[13] 郑州产业优势 - 突出的区位枢纽和丰厚的人力储备构成演职从业人员“蓄水池”,全国影视行业80%的灯光师来自河南许昌鄢陵[15] - 低廉的拍摄和生活成本加剧了人和产业的聚集[15] - 河南高校总数达178所,全国第一,其中近2/3为大专院校,为行业提供大量新生力量[15] 行业发展趋势与挑战 - 短剧正朝精品化发展,单部戏投资从2年前的五六万元升至去年百万级别[20] - 平台方(如红果)政策对行业有决定性影响,若政策变动可能导致郑州月产量从800部腰斩至400部[20] - 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专业选手”凭借文化产业优势和特色政策,进一步推高行业竞争水位线[20] 郑州产业短板与转型方向 - 郑州短剧公司业务环节相对单一,多以出品承制为主,尚未覆盖剧本原创、IP孵化、平台渠道等上游领域[21] - 严重限制了行业话语权和资源调动能力,需在原创性上发力,抬高“文化力”[21] - 尝试通过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科幻产业园等举措,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积蓄换道超车可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