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车企新出海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再工业化召唤中国车企新出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9 15:33
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现状 - 欧洲正全力推进"再工业化"战略,电动汽车领域成为重点发力点 [2] - 中国电动车企业在欧洲市场面临贸易壁垒和政策不确定性挑战 [2] - 欧洲汽车工业代表呼吁中国企业从低成本驱动转向效益驱动,提出本土化投资建议 [2] 中国车企在欧洲的机遇与挑战 - 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实现局部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 [3] - 欧洲市场环保法规严苛、劳工保护体系复杂、本土品牌壁垒深厚,是全球汽车产业"最高门槛"市场 [3] - 欧洲迫切需要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动当地汽车业"再工业化",期待中国企业投资 [3][4] 中国车企的欧洲布局策略 - 主流中国车企如奇瑞、上汽、比亚迪、小鹏等已在欧洲布局,但多数以贸易出口为主 [4] - 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认为欧洲是全球化车企必争之地,消费者认知成熟 [4] - 德国等欧洲汽车产业重地面临25%高额汽车税冲击,急需寻找破局之道 [4] "新出海"模式转型 - 传统贸易式"出海"受限,需转向本地化产销主导的"新出海"模式 [5] -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PHEV)在海外市场被归入燃油车型,更匹配当地消费习惯和基础设施 [5] - "新出海"需实现全面本地化运营、全产业链协同、中外伙伴紧密合作 [5] 技术本地化与成本控制 - 短期需用好中国共性技术和产业链优势进行快速本地化适配,长期需构建本地生态 [6] - 智能化技术应优先布置于车端,短期以单车智能技术迁移为目标 [6] - 中国车企需将成本控制能力向海外迁移,避免将国内"内卷式"竞争带到海外 [6] 政策与法规挑战 - 欧洲各国投资政策框架差异显著,持续性和稳定性难以预测 [7] - 欧洲工业生产法规标准全球最严,特斯拉柏林工厂曾遭遇多方阻力 [8] - 德国民众对中国品牌认知鸿沟存在,更看重品牌历史积淀与价值观契合度 [8] 合作与本土化策略 - 中国车企可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规避政策风险,以"产能置换"方式低成本切入市场 [9] - 欧洲老牌车企关闭的工厂是中国车企本土化布局的优质资产 [9] - 波兰汽车行业建议与本土企业合作,抓住未来5~10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窗口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