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文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摩洛哥民众感受中文之美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4-29 10:10
活动概述 - 拉巴特中国文化中心与穆罕默德六世基金会旗下伊克利勒文化中心联合举办"兰亭·雅集"联合国中文日特别活动 [1] - 活动形式包括电影展映、展览、讲座、互动答题和书法体验工作坊 [1] - 吸引逾90名观众现场参与 [1] 活动内容 - 播放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展示中国风画面和故事情节 [1] - 中文教师讲解联合国中文日历史背景及中文发展脉络,包括象形文字到现代汉语的演变 [1] - 探讨中文与阿拉伯语的异同及汉语拼音四种声调的独特之处 [1] - 设置"象形文字的演变"答题挑战环节,参与者通过图文题目了解汉字从甲骨文到隶书的演变过程 [2] - 书法体验工作坊中,参与者尝试使用毛笔书写汉字 [2] 活动互动与展示 - 活动现场布置充满中国元素,展出多幅书法作品 [6] - 设置汉字合影墙,中文爱好者在主题背景墙上书写汉字并拍照留念 [6] - 参与者包括当地医学生、少年和儿童,反馈积极 [2][7][9] 活动效果 - 活动成功向当地民众展示中文文化底蕴和中国书法艺术魅力 [1] - 参与者首次体验毛笔书写中文,表现出浓厚兴趣 [2]
在温哥华,读一首海子的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2 09:03
中文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 - 巴西青年畔福生通过参与中国驻温哥华总领馆主办的“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展示了中文学习的成果并分享了其与海子诗歌的故事 [3] - 国际中文日的主题“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通过个人学习经历得到生动体现,凸显中文作为文明基因载体的角色 [5] - 中文教育的影响力从校园活动延伸至个人职业规划,学习者计划毕业后赴中国高校任教,将中文作为未来职业的一部分 [3] 个人学习历程与深度文化体验 - 学习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接触海子诗歌后,选择到华人社区众多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并开始学习中文 [1] - 为深入理解诗歌文化,学习者专程到访海子故乡安徽省查湾村,与诗人家人交流并体验当地文化,深化了语言与土地文化的连接认知 [2] - 个人中文名“畔福生”融合了海岸意象与姓氏中的幸福含义,体现了对中文意境的理解与个人化表达 [2] 跨文化翻译与学术交融 - 学习者正将海子诗集翻译成葡萄牙语,其挑战在于表达诗的内涵而非单纯语言转换,体现了文学翻译的深度 [3] - 在学术研究中将数学与诗歌相联系,认为两者都在描绘看不见的维度,办公桌上同时陈列数学书籍与《海子诗全集》、《道德经》等中文经典 [2] - 个人笔记中数学符号与中文诗句(如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并置,展示了理性和感性的思维交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