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科技股估值重估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研究|资本市场快评】遭遇“黑色星期一”后,美股怎么看——对于近期美股下跌的点评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3-11 18:09
美股下行与前期观点验证 - 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大幅下挫,标普500指数下跌2.7%,纳斯达克指数下跌4%,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2.08%,标普500指数已从高点下行近10% [1] - 此前市场预判与当前走势一致,早在2024年9月已将美股科技股观点从乐观转为中性,指出"上行空间有限,风格趋于均衡",并下调纳斯达克配置至标配水平 [1] - 2025年年度展望中强调了美国通胀风险的重要性,并提示AI发展面临短期挑战,2025年3月机构观点明确指出受多重因素影响,美股压力增大 [1] 美股调整的原因 - 对美国经济滞胀的忧虑:经济预期回落,通胀数据回升,美国经济领先指标明显转弱,2025年标普500净利润增速从年初的12.5%下降至当前的10.3% [2] - 美股过高的估值,尤其是大型科技股 [2] - 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包括反复无常的贸易政策和美国债务问题,导致投资者信心动摇,市场风险溢价上升 [2] 美股展望:调整还是大幅下跌?以及对A股和港股的影响 - 当前美股估值已经回落,但仍面临经济和政策风险,未来市场表现依赖于经济增长放缓的程度、通胀持续性以及政策演变 [3] - 在基准情境下,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不至于衰退,同时通胀压力持续,标普500估值已回落至过去5年均值,距离10年均值尚有约5%的下跌空间,未来下行空间不超过10% [3] - 在经济衰退情景下,美股将出现超过20%的大幅下跌,估值与盈利双杀 [3] - 美国经济衰退将对A股和港股构成负面影响,但A股和港股近年来受美股影响逐渐减少,与美股相关性下降,预计将保持一定韧性,所受冲击小于日股和欧股 [4] - 配置策略上维持对美股的标配建议,结构上均衡配置,持续关注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 [4] 中美科技竞争与资产重估 - 人工智能的全球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重塑全球科技股的估值体系与投资逻辑,以DeepSeek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崛起打破了"美国例外论" [5] - 美国在"从0到1"的原创突破方面具有优势,中国则在"从1到100"的应用方面凭借低成本和制造业优势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5][6] - DeepSeek以显著低于行业的成本实现了接近OpenAI的模型性能,挑战了美国科技公司高投入、高壁垒的商业模式,开源策略降低了下游的应用成本 [6] - AI创新进入平台期,美股科技股优势减弱,难以支撑高估值,而中国资产此前估值处于低位,构成了中美科技股估值重估的内在逻辑 [7] - 长期看,全球投资者将形成更务实、更多元的AI价值评估体系,聚焦于能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企业,A股与港股的科技板块可能成为全球资本分流的重要目的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