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串串房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网财经观察丨“串串房”乱象调查
新华网· 2025-07-17 11:05
"串串房"市场现状 - "串串房"指用廉价材料快速装修老旧毛坯房后高价出租的房源 常存在甲醛超标2倍等空气质量问题[1] - 北京房东案例显示翻新后租金可提升近30% 而"串串房"利润比正常装修高出一倍以上[3] - 50平方米房屋采用简约风翻新成本仅需8000-12000元 改造周期约10天[2] 市场需求与消费者行为 - 一线城市租房市场呈现"颜值即正义"特征 年轻租客偏爱"奶油ins风"等精美装修风格[4] - 63%社交平台用户表示曾因装修外观忽视空气质量问题 其中78%事后发现甲醛超标[5][9] - 某平台"串串房"话题浏览量达1.3亿次 讨论量近70万次 显示市场关注度极高[9] 行业盈利模式 - 炒房客收购老旧二手房改造 通过8000-12000元低成本装修实现短期套利[2] - 使用环保等级低的复合板材可降低15-20%装修成本 新床垫等材料直接安装可节省7-10天通风时间[3] - 中介通过"美颜"处理使老旧房源租金溢价达25-30% 远高于正常装修的10-15%溢价[3][6] 法律与监管现状 - 《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要求出租房符合0.08mg/m³甲醛标准 但缺乏全国统一强制检测[13][14] - 当前维权成本约1000元(含500元检测费+500元律师费) 但平均获赔金额仅1500元押金[10][11] - 住建部《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规定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房屋不得出租 但执行率不足40%[13][15] 产业链责任主体 - 装修公司存在使用低价不合规材料现象 导致甲醛释放量超标3-5倍[12] - 中介机构未履行100%信息披露义务 约65%案例存在隐瞒装修时间行为[5][12] - 房东普遍缺乏法律意识 80%纠纷案件中拒绝承担空气质量责任[9][12]
“串串房”为何频频出现?
新华网· 2025-07-10 17:49
串串房市场现状 - 串串房由中介或个人投资者通过低成本快速装修改造后出租盈利 主要满足流动人口密集大城市的快节奏租住需求 [1] - 典型50平米房源翻新仅需10天左右 成本8000-12000元 为标准自住装修成本的1/3至1/2 [1] - 装修普遍采用低廉不知名材料 施工选材成本大幅压缩 缺乏环保保障 [1] 串串房安全隐患 - 快速装修过程中忽视室内空气质量 甲醛等有害物质超标问题突出 [1] - 甲醛挥发是长期过程 初期检测合格不代表持续达标 租客入住后仍可能出现超标情况 [2] - 近80起纠纷案例显示 部分房东明知甲醛问题仍为租金利益出租房屋 [2] 行业监管与维权困境 - 当前对出租方处罚力度不足 租客维权仅能获得基本赔偿 [3] - 租客实际损失包括检测费 律师费 误工费 搬家费等附加成本 远超法定赔偿范围 [3] - 争议主要源于入住后检测超标与初期检测结果的差异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