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权益基金长期业绩
icon
搜索文档
上一轮牛市买的主动权益基金,为何还有4成未回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20:13
文章核心观点 - 尽管2025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强劲,但将时间轴拉长至五年,仍有38%(1019只)的主动权益基金处于亏损状态,凸显了主动管理基金在长期业绩持续性方面面临的挑战 [1][2][3] - 高位加仓、频繁换手与赛道依赖被指为侵蚀基金长期净值的三大主要原因 [1][5][7][8] - 随着上证指数重回4000点,市场关注焦点转向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如何在新一轮慢牛中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的超额收益 [1][10][11][1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以来(截至11月10日)市场主要指数显著上涨:上证指数涨19.42%,深证成指涨27.6%,创业板指涨46.35%,沪深300指数涨18.23% [2] - 同期主动权益基金短期表现优异:4679只基金中正收益比例高达97.45%,33只基金实现翻倍,表现最佳基金年内涨幅超200% [2] - 但长期业绩分化显著:存续超五年的2695只基金中,1676只实现正收益,1019只(占比38%)近五年仍亏损 [3] 长期亏损基金具体情况 - 部分基金亏损幅度巨大:174只基金近五年亏损超30%,其中19只产品亏损幅度超过50% [3] - 具体亏损案例:天治新消费、方正富邦创新动力和富荣价值精选过去五年回报率分别为-65.25%、-62.32%与-61.45% [3] - 高位成立基金回本艰难:在2020年6月30日至11月11日市场攀升期成立的212只基金中,49%至今仍未回本,亏损比例较全市场同期水平高出10% [3] - 头部机构与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亦未能幸免:例如景顺长城新兴成长近5年亏损32.98%,中欧医疗健康亏损30.17% [4] 导致长期亏损的主要原因 - **高位加仓风险**:近五年收益为负的基金在2020年末与2021年年中的平均股票仓位(84.22%和84.36%)显著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79.83%和78.85%)[5] - **频繁换手操作**:2021年至2024年间,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年平均换手率为460.71%,而近五年亏损超30%的基金换手率升至508.45%,亏损超50%的19只基金换手率高达811.5% [7] - **基金经理频繁变动**:例如富荣价值精选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已更换六任基金经理,其中四位任职期间未能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导致投资策略缺乏连续性 [7] - **赛道依赖与风格漂移**:部分主题基金持仓名不副实,过度依赖传统板块,未能及时转向新兴领域,例如天治新消费混合长期重仓传统消费,年内仍录得3.06%负收益 [8][9] 主动基金管理的新动向与策略展望 - 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2025年以来新成立主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达1390亿元,较去年同期568亿元实现翻倍 [11] - 策略上强调"风格再平衡"与深度研究:博时基金指出市场或将延续窄幅震荡,需等待宏观博弈节点;鹏扬基金建议通过产业深度研究寻找扎实业绩的好公司,而非完全排斥主题投资 [11][12] - 具体投资主线聚焦:高端制造业全球化、新消费、创新药、以及"十五五"规划相关的安全韧性领域,如军贸、半导体国产替代、AI基建等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