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基金

搜索文档
基金业绩回暖!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证券时报· 2025-08-04 18:27
公募基金业绩回暖 - 2025年主动权益基金迎来业绩翻身,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过13%,业绩翻倍产品达17只,最高收益超140% [1][2]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个月创历史新高,部分基金经理取得近5年最好业绩 [3] - 医药等前期表现不佳的基金经理今年业绩逆袭,有产品斩获超70%正收益,但2020-2022年高位买入的持有人仍亏损 [4]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部分基金仓位提升幅度达5-8个百分点,聚焦科技成长方向 [5]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升至43.58%;中信保诚至瑞A仓位从9.19%提升至81.06%,集中度从2.98%升至41.7% [6] - 基金经理转向"强者恒强"策略,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从50%提升至60%,重点配置商业模式清晰、估值调整充分的科技和高端制造龙头 [5][7] 基金发行市场动态 - 7月以来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9][10]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仅次于2023年3月),7月成立135只,149只新基金启动发行 [9][11] - 特色行业基金(如机器人、医药、军工)及红利、科创等主题产品规模增长显著,科创综指增强产品销量达目标额130% [9] 市场资金与投资者行为 - 居民储蓄高增长叠加"资产荒",场外资金配置需求强劲,市场或进入资金流入与行情正向循环 [4] - 业绩靠前基金获净申购但未爆发,存量基金中表现不佳产品规模持续缩水,"回本即赎"现象强化 [11] - 被动投资产品热度高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更受青睐,券商营业部权益基金销售完成率分化(30%-75%) [11] 相关ETF表现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涨0.54%,主力资金净流入2.1亿元,市盈率43.19倍 [14]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涨2.22%,市盈率114.70倍,估值分位达91.20% [15] - 食品饮料ETF(515170)份额增加3450万份但主力净流出257.5万元,市盈率19.87倍 [14]
基金业渐入夏!超90%主动权益基金正收益,翻倍产品涌现
券商中国· 2025-08-04 15:38
公募基金行业回暖 - 2025年公募基金行业结束四年寒冬,呈现"渐入夏境"态势 [1] - 年内超九成主动权益基金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超13%,17只产品业绩翻倍,最高达140% [2][3] - 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近一个月创历史新高 [3] 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近2500只基金在二季度同时提高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 [2][6] - 嘉实红利精选A股票仓位从15.82%大幅提升至92.8%,持股集中度从9.88%提升至43.58% [7] - 中信保诚至瑞A股票仓位从9.19%提升至81.06%,持股集中度从2.98%提升至41.7% [7] - 基金经理转向聚焦商业模式清晰、行业格局优化的龙头公司,尤其是科技和高端制造领域 [8] 基金发行市场变化 - 7月以来116只权益基金提前结募,加速入场 [2] - 6月新成立基金155只,7月新成立135只,7月新启动发行149只 [10] - 大成洞察优势8天募集24.61亿元,创今年主动权益基金首发规模之最 [10] - 特色基金产品如机器人、医药、军工等主题基金较受资金青睐 [9] 市场资金流向 - 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环境下,高回报资产配置需求强劲 [5] - 业绩靠前的基金产品获得净申购,但规模尚未爆发 [11] - 被动投资产品受青睐程度大于主动权益基金,高弹性产品热度高于稳健型产品 [11] 行业结构变化 - 房地产行业增长动能趋缓,债券市场收益率低于2%,股市成为关键配置选项 [4] - 新经济领域展现出显著产业竞争优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4] - 中游制造成本压力缓解,消费场景恢复,科技创新动能强劲 [6]
赢了业绩输了规模!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遭ETF“偷袭” 什么情况?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0:05
主动权益基金与ETF表现对比 - 主动权益基金在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板块凭借个股挖掘能力阶段性跑赢ETF,年内17只业绩翻倍基金中10只为主动权益产品 [1][2]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等5只主动权益基金占据年度业绩榜前列,但规模增长显著落后于ETF [2][3] - 7只创新药主题ETF二季度规模增加129亿元至284亿元,7月至今再增近100亿元,而10只翻倍主动权益基金同期规模仅增58亿元至94亿元 [3] ETF规模扩张驱动因素 - 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热点板块行情与ETF规模扩张高度绑定,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规模达154亿元,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内净流入超80亿元 [3][4] - ETF凭借透明持仓、T+0交易机制和低管理费率吸引资金,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一个月规模翻倍吸金超百亿元 [6][8] - 被动跟踪机制使ETF能精准捕捉行业贝塔收益,资金偏好通过ETF快速布局高景气赛道而非依赖主动选股 [4][6] 行业结构变化与竞争格局 - ETF产品数量、规模及覆盖领域持续扩张,2025年新成立ETF中科创板人工智能、通用航空等贝塔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6] - 基金公司战略重心向被动投资转移,汇添富基金同时在主动权益和ETF领域布局港股创新药 [3][6] - 主动权益基金新发市场依赖绩优基金经理挂帅,但资金流入动能不足,永赢医药创新智选是少数规模超30亿元的主动产品 [3][6] 市场行为特征 - ETF短期投机属性明显,人形机器人主题ETF资金追涨杀跌,稳定币行情中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单月涨幅超40%但近期回撤逾7% [8][9] - 港股券商因流动性较差,资金集中涌入导致股价波动加剧,多家券商披露易方达基金持股超5% [8] - ETF自动调仓机制可能强化助涨助跌,而主动权益基金可通过布局低估个股平滑波动 [6][7]
赢了业绩输了规模!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遭ETF“偷袭”,什么情况?
券商中国· 2025-08-04 09:40
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跑赢ETF,规模却不及ETF增长。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演绎极致上涨行情,而公募基金市场却呈现出"主动权益基金赚业绩, ETF赚规模"的割裂现象:主动权益基金凭借个股挖掘能力阶段性跑赢ETF,但ETF却凭借多重优势实现规模碾 压。 主动权益基金赚吆喝,ETF成赢家 近期,创新药板块行情持续演绎,推升基金产品业绩向好。业绩翻倍基金产品批量涌现,在7月29日,创新药 行情达到巅峰,年内基金业绩翻倍的产品总数一度达到了17只,均为创新药主题基金,其中10只产品为主动权 益基金,7只产品为创新药主题ETF。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华安医药生物5只创新药主 题基金占据年度业绩榜前列,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广发中证香港创新 药ETF、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等ETF产品业绩紧随其后。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板块迎来爆发性行情,率先布局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一骑绝尘,长期占据年内 业绩榜前列,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凭借精准选股和集中持仓,收获的业绩大幅领先相关指数基金产品。 不过,主动 ...
专攻热门赛道 类工具化主动产品“明牌”现身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本报记者 王鹤静 近年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投资者对于投资锐度和短期回报的热烈追求,使得被动投资产品迅 速占领市场。面对这一趋势性的结构变化,部分主动权益产品的基金管理人选择"打不过就加入",将主 动权益产品改造为更加聚焦单一热门赛道的类工具化产品,相关产品的业绩端、规模端都出现明显起 色。 然而在类工具化的转型过程中,如何对这些主动权益产品进一步加以规范,还面临着重重考验。一方 面,当前部分采用类工具化策略的主动权益产品仍以宽基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类工具化属性无法做 到明显披露;另一方面,个人投资者直接配置此类颇具锐度的类工具化产品可能会面临较大风险, FOF、投顾等专业投资渠道或更加适合参与。 类工具化策略现身 某中小公募旗下的主动权益产品从2024年开始聚焦地产板块,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均为地产股,如城 建发展、陆家嘴、滨江集团、保利发展等,合计权重高达85%以上,前七大重仓股的权重都打到了10% 的"红线"附近。由于近期地产板块表现不尽如人意,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撤幅度超过5%。 还有主动权益基金全面拥抱白酒股。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贵州茅台、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五粮液等,合计 ...
公募收获“盛夏的果实” 基民“信任裂缝”待修复
证券时报· 2025-08-04 03:47
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底部徘徊之后,公募基金终于在2025年热度开始攀升,有渐渐"入夏"之感。 今年以来,A股在人形机器人、北交所、AI硬件、创新药等领域不断涌现结构性机会,让抓住这一波机 遇的基金经理收获颇丰,打了一场久违的翻身仗。 截至8月1日,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超过13%,超九成产品实现正收益。业绩翻倍的产品批 量涌现,在7月29日,年内基金业绩翻倍的产品总数一度达到了17只,业绩最牛基金收益率超140%。 尽管不少主动权益基金仍处于修复前期回撤的过程中,但是短期业绩显著回升,正持续助推基金长期业 绩稳健增长。数据显示,超800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在近一个月创出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沉寂多时的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翻身,年内超九成主动权益基金斩获正收益,业绩翻倍的产品 批量涌现。同时,亮眼业绩正如夏日骄阳,迅速点燃了基金经理的斗志,也解冻了基金发行市场。今年 二季度,全市场近2500只基金同时提高了股票仓位与持股集中度。7月以来,更有上百只权益基金提前 结募,加速入场。 然而,业绩的回暖与发行的升温,仅仅是重建投资者信心的起点。即便公募基金收获了"盛夏的果实", 仍然需要跨越基民回本即赎回的"信 ...
重磅来了!340000亿之上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22:14
【导读】基金洞察:转型期的公募基金行业 转型期的公募基金行业 走出焦虑 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赖 中国基金报记者 若晖 王建蔷 总规模创34万亿元历史新高的公募基金,压力与焦虑也伴随而来。 行业转型期,焦虑来自方方面面。拉动权益产品规模增长的ETF赛道厮杀激烈,规模大战从中证A500ETF打到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科创 债ETF,在主流宽基ETF费率降至0.15%,做市商费用高企的背景下,除了部分头部公司仍在不计成本投入之外,部分基金公司已经"战略 转移",将精力投入有针对性的营销。 主动权益基金则在业绩回暖与规模留存间艰难寻求平衡,业绩分化加剧,投资者信任重建之路道阻且长。 行业人才流动亦出现放缓,可供从业人员跳槽的职位较牛市顶峰时期明显减少。曾被寄予厚望的个人养老金业务,总体依旧步履蹒跚,规 模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焦虑状态并非无解方程。ETF业务需要在竞争中找到特色定位,主动权益基金需要重建信任锚点,以长期业绩和风格 稳定性赢得持有人青睐,公募基金才可能穿越周期迷雾,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ETF规模或是决定 公司行业地位的"胜负手" "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数值来描述当前ETF竞争的激 ...
重磅来了!340000亿之上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22:09
一、 ETF规模或是决定 转型期的公募基金行业 走出焦虑以长期业绩赢得投资者信赖 中国基金报记者若晖王建蔷 总规模创34万亿元历史新高的公募基金,压力与焦虑也伴随而来。 行业转型期,焦虑来自方方面面。拉动权益产品规模增长的ETF赛道厮杀激烈,规模大战从中证 A500ETF打到基准做市信用债ETF、科创债ETF,在主流宽基ETF费率降至0.15%,做市商费用高企的背 景下,除了部分头部公司仍在不计成本投入之外,部分基金公司已经"战略转移",将精力投入有针对性 的营销。 主动权益基金则在业绩回暖与规模留存间艰难寻求平衡,业绩分化加剧,投资者信任重建之路道阻且 长。 行业人才流动亦出现放缓,可供从业人员跳槽的职位较牛市顶峰时期明显减少。曾被寄予厚望的个人养 老金业务,总体依旧步履蹒跚,规模增速远低于市场预期。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焦虑状态并非无解方程。ETF业务需要在竞争中找到特色定位,主动权益基金需 要重建信任锚点,以长期业绩和风格稳定性赢得持有人青睐,公募基金才可能穿越周期迷雾,走向高质 量发展的新阶段。 公司行业地位的"胜负手" "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数值来描述当前ETF竞争的激烈程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谈及目前 ...
量化市场追踪周报:主动权益加仓通信、军工,港股科技与大金融ETF获增配-20250803
信达证券· 2025-08-03 15:31
根据提供的量化市场追踪周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行业轮动模型** - **构建思路**:基于绩优基金持仓倾向的边际变化,捕捉行业配置的超配/低配信号[39] - **具体构建**: 1. 筛选绩优基金(如近3月回报前20%的主动权益基金) 2. 计算行业持仓比例变化: $$ \Delta w_{i,t} = w_{i,t} - w_{i,t-1} $$ 其中 \( w_{i,t} \) 为行业i在t期的持仓权重 3. 生成超配信号:若 \(\Delta w_{i,t} > \text{阈值}\)(如1倍标准差)则标记为超配[39] - **评价**:策略在通信、军工等板块表现突出,但需警惕市场情绪分化风险[39] 2. **风格暴露模型** - **构建思路**:跟踪主动权益基金在大盘/小盘、成长/价值风格的仓位变化[33] - **具体构建**: 1. 按市值(大盘/中盘/小盘)和估值(成长/价值)划分风格 2. 加权计算基金组合的风格暴露: $$ \text{Exposure}_k = \sum (w_{i,k} \times \text{风格因子值}_k) $$ 其中 \( w_{i,k} \) 为基金i在风格k的权重[33]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通信行业加仓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主动权益基金对通信行业的配置热度[36] - **具体构建**: 1. 计算行业持仓比例变化: $$ \Delta \text{通信} = 5.31\% - 4.18\% = +1.13\text{pct} $$ 2. 标准化为Z-score因子[36] - **评价**:短期有效性显著,但需结合行业景气度验证[36] 2. **港股科技ETF资金流因子** - **构建思路**:追踪恒生科技ETF净流入规模[69] - **具体构建**: 1. 统计周度净流入额(如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单周+30.68亿元) 2. 构建动量指标: $$ \text{Momentum} = \frac{\text{近1周流入}}{\text{近3月平均流入}} $$[69]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行业轮动模型** - **信息比率(IR)**:1.35(2020-2025年回溯测试)[41] - **超额收益**:多头组合年化超额基准4.2%[41] 2. **风格暴露模型** - **大盘成长暴露**:25.07%(较上周+2.83pct)[33] - **小盘成长暴露**:44.34%(较上周-3.82pct)[33]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通信行业加仓因子** - **IC(信息系数)**:0.12(近1年滚动)[36] - **多空收益差**:+3.14%(本周通信行业涨幅)[17] 2. **港股科技ETF资金流因子** - **周度净流入**:253.8亿元(境外指数ETF合计)[69] - **资金集中度**:恒生科技指数占比34.3%[69] --- 注:以上总结未包含免责声明、风险提示等非核心内容[78][79][80][81][82]
强势反弹!大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16:32
主动权益基金表现 - 前7月主动权益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2 01%,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更优,分别达到15 07%和14 7% [4][5][8] - 109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超50%,5只超100%,最牛基金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收益率达127 05% [9][13][14] - 医药主题基金占据业绩榜单前列,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等5只基金年内收益翻倍 [11][12][14] 指数型基金亮点 - 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表现突出,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和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成为"翻倍基",收益率分别为100 62%和100 03% [17][19] - 港股通创新药ETF整体强势,银华、景顺长城旗下相关产品净值增长率均超96% [18][19] - 创新药板块7月单月涨幅超27%,带动跟踪该板块的指数基金业绩走高 [18] 市场结构性机会 - 北交所、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领域贡献主要收益,北证50指数年内涨幅达37 1% [4][10] - 中证2000、中证1000等中小盘指数表现强势,红利指数是主流指数中唯一下跌的品种 [4] - 创新药产业链上游的CXO企业同步受益,生物医药板块被视为高科技行业代表 [20] 行业专家观点 - 嘉实基金认为中国创新药公司全球化发展处于新周期起点,优质企业成长空间广阔 [20] - 华夏基金建议关注A股创新药、医疗器械等涨幅滞后细分领域,把握估值提升机遇 [20] 业绩分化现象 - 25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亏损超10%,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以-19 15%表现垫底 [15][16] - 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优于主流指数,11 65%的净值增长率跑赢上证指数等基准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