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题乐园IP运营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乐高乐园最大优点是“没人”?
虎嗅APP· 2025-07-25 21:31
上海乐高乐园运营现状 - 开业初期游客反馈集中在"人少"体验优势,项目无需排队且餐饮服务顺畅[4][5][7] - 社交媒体评价呈现两极分化:家庭用户赞赏低密度体验,但隐含对票价过高的质疑[7][9] - 与上海迪士尼形成鲜明对比,后者2023年客流达1300万人次,单日高峰超5万人[17][18] 全球乐高乐园共性特征 - 日本名古屋、丹麦比隆、马来西亚新山等乐高乐园均存在"高票价+低客流"现象[11][13][15] - 单个乐园年客流量普遍在157万-242万人次区间,仅为迪士尼同类项目的15%-20%[22][23] - 运营策略依赖门票组合与主题活动,但客流增长始终未达爆发式水平[16][41] 商业模式与定位分析 - 核心客群锁定2-12岁亲子家庭,成人用户转化率低导致受众天花板明显[27][29] - 门票定价矛盾突出:日本名古屋乐园曾因票价高于迪士尼导致次年客流腰斩[31][32] - IP变现难度大,积木玩具消费与乐园体验存在千元级心理价格落差[35] 上海项目经济效应预测 - 2025年预期年客流240万人次,预计年营收10亿元,低于上海海昌海洋公园18亿元规模[41] - 暑期带动金山区酒店预订量同比激增350%,外省游客占比达70%[36][37] - 长期需平衡百亿级投资回收压力与潜在降价换客流策略[42][43] 行业竞争格局 - 默林娱乐集团虽为全球第二大乐园运营商,但乐高业务仅贡献集团42%营收且增速平缓[21][41] - 迪士尼与环球影城凭借全年龄段IP覆盖形成碾压式客流优势[25][26] - 上海乐高乐园可能延续"小众精品"路线,通过项目扩容与票价调整优化运营[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