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博物馆
搜索文档
民间工艺+地方特产 “村博”逐渐“出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19:54
乡村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浙江省已建成1000家乡村博物馆,实现市、县全覆盖[1] - 吉林省拥有150家乡村博物馆[14] - 乡村博物馆涵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多个主题,成为文旅领域热门选择[1] 代表性博物馆及其特色 - 浙江宁波慈城年糕博物馆展示2000余年年糕制作传承历史,观众可观摩完整生产工序,其产品如“南瓜年糕”、“紫薯年糕”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1][4] - 浙江嘉兴江南水乡船韵馆陈列百余件古船模型,包括画舫船、官船、戏船、渔船,今年8月上榜“浙江省乡村博物馆”[6] - 山东济南葫芦博物馆展示烙画、雕刻、镂空、针刺等工艺葫芦,从食用到观赏,开发出灯、香薰等文创产品[8][10] - 威海乳山牡蛎博物馆展示千年采食历史及北宋起源的人工养殖文化,提供品种认知、挑选教学及渔民出海体验[12] - 吉林市昌邑区满族民俗馆展示新石器时代起源的渔猎文化,包括旋网、鱼篓、冰穿等工具,以及辽金时期兴盛的鹰猎文化[14][16] - 吉林省梨树县关东农耕博物馆以25000件馆藏物、8000余件藏品记录黑土地耕作历史,系统展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各类农耕工具[19] 产业带动与经济效益 - 乡村博物馆激活产业发展,如慈城年糕产品远销海外[1][4] - 山东乡村博物馆带动村民就业、拉动文旅消费,葫芦工艺品受到游客喜爱[8] - 威海乳山牡蛎博物馆促进海鲜销售及赶海、住农家院等旅游体验,产品供不应求[12][14] - 嘉兴通过保护运河遗迹,结合踏白船、龙舟赛等活动打造主题旅游线路,重现古镇繁华[8]
扎根乡土,乡村博物馆兴起
人民日报· 2025-09-11 06:13
此外,浙江省建立跨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机制,让优质文博资源通过乡村(类)博物馆直达基层。"我们 成立由高校、省市博物馆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一步发挥国有博物馆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质博物馆 与乡村(类)博物馆结对帮扶。"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1日 10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家住浙江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的王女士,是普光村农耕记忆馆的常客。她时常带着孩子来到这里,触摸 一件件历经岁月的老旧农具,翻阅一页页"沾着泥土"的农耕旧籍,让孩子亲身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公布了2025年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名单,共76家博物馆入选。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已 建设完成1000家乡村(类)博物馆,涵盖民俗风情、科普教育、非遗体验、特色产业等多个主题。 ...
位置、展陈、活动贴近生活与大众 这些博物馆,服务更多元(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6-28 05:47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 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在位置、展陈、活动上贴近生活的博物馆,使群众获取知识、感触文化的渠道更多元、更便捷、更亲切 [1] 乡村博物馆发展现状 -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打造了传梭博物馆、农历博物馆等10个乡村博物馆,形成"一村十馆"格局 [2][3] - 传梭博物馆收藏2万多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梭子,配套开设非遗纺织主题民宿、研学工坊等体验项目 [2] - 农历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传统历法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展出200余件与节气物候、农耕文化相关的藏品 [2] - 乡村博物馆带动观光游览、促进文旅融合,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并吸引专业人才设立特色文化空间 [3] 风筝博物馆运营情况 -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国内首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展陈千余件来自民间生活的风筝 [4][5] - 博物馆选址市中心黄金地段,与周边景观串联成风景线,今年已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研学团队130多个 [5][6] - 设置VR体验区和手工制作区,超过1万名师生参与动手造风筝活动 [6] 大学博物馆特色 -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近1万平方米,藏品涵盖8万余件人文类文物及近百万件动植物标本 [7] - 常设展览包括基本陈列、自然专题展、艺术专题展,展示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及科研成就 [7] - 举办"自然的肖像"展览汇集全球320件博物绘画艺术珍品,促进跨国文化交流 [8] - 开展研学和社会教育活动如上巳节传统文化体验、科普活动等,推动知识文化大众传播 [8]
在湖州,到乡村博物馆遛个弯
人民日报· 2025-06-21 05:41
乡村博物馆发展现状 - 湖州平均每8个村就有一座乡村博物馆,每3万人拥有一家在册博物馆 [1] - 122家通过验收的乡村博物馆中,每个馆藏品都超过200件 [1] - 乡村博物馆已成为村民和游客触手可及的文化场所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模式 - 国家文物局2021年8月探索"中国乡村博物馆"建设,湖州成为全国唯一试点城市 [2] - 湖州出台《中国乡村博物馆建设湖州试点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 [2] - 建设模式包括政府筹建、产业依托和特色文化展示三类 [2] 特色化发展路径 - 依托"湖笔""湖丝""湖茶"等文化IP打造主题馆集群 [2] - 采用"活态"博物馆理念,如岕里婚庆博物馆开展沉浸式民俗表演 [3] - 运用声光电技术提升体验,如太湖溇港文化展示馆展示千年水利智慧 [3] 专业支持体系 - 由国家级专家、地方文博骨干和志愿者组成"最强专家团" [3] - 顾问团包括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机构专家 [3] - "五大员"志愿者队伍包含退休教师、乡贤等基层力量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荻港古村桑基鱼塘系统历史文化馆年均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4] - 122家乡村博物馆构建的研学旅游线路助力湖州乡村旅游收入全省七连冠 [4] - 带动特色民宿、渔家乐、研学旅游等产业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