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旅游
搜索文档
大埃及博物馆建成开幕,相关人士呼吁英国、法国、德国归还埃及文物
第一财经· 2025-11-03 17:36
本文字数:1734,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朱洁树 历经20年的建设,世界最大单一文明博物馆——大埃及博物馆(GEM)于11月1日盛大开馆,并将于4日全面开 放。开馆当日,埃及总统塞西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并称"大埃及博物馆是埃及送给全世界的礼物"。 吉萨高原的"第四座金字塔" 大埃及博物馆坐落于开罗西南约5公里处的吉萨金字塔景区,占地约50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70个足球场的面 积,官方称其为"世界上最大的展示单一文明的博物馆"。 2025.11. 03 大埃及博物馆的建设计划最早在1992年胡斯尼·穆巴拉克总统执政期间提出,2002年确定选址之后,于2005年正 式开工建设。其间经历了经济危机、政治动荡、新冠疫情和地区战争的冲击,大埃及博物馆的完工日期一再推迟。 近年,埃及旅游业呈现复苏迹象,2025年前9个月有1500万游客赴埃及旅游,创收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埃 及旅游部长谢里夫·法西(Sherif Fathy)预计,到今年年底,埃及旅游总人数将达到1800万。 直到去年秋季,大埃及博物馆陆续开放了部分展厅。据悉,整个建设工程总共耗资达到11亿美元。"世界将对博物 馆的开放感到惊讶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5年“金秋踏古·银杏季”系列活动启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5 21:35
活动概述 -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5年"金秋踏古·银杏季"系列活动于10月25日正式启幕 [1] - 该活动已成为西安秋季文化旅游的重要IP [1] - 活动涵盖文化展览、文创集市、体育赛事等九大板块,持续至11月30日 [3] 活动内容与特色 - 活动秉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突出文化+体育、社教+非遗、临展+汉服、直播+文创、美食+休闲等多元融合模式 [3] - 启动仪式包含汉服舞蹈、古彩戏法等国风节目 [3] - 具体活动包括"有美一人——汉代女性服饰文化专题展"预开放、第四届"文博创意直播周+文创集市"、"汉韵银杏·非遗共生"亲子社教活动等 [4] - 同时举办汉服巡游展演、秋日雅集集市、"寻踪汉阳陵"休闲体育活动、"Vmax十公里竞速赛"及盲人欢乐跑等活动 [4] 公司策略与目标 - 活动是展示遗址公园独特生态与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旨在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7] - 公司持续以开放包容姿态,打造更多具有阳陵特色的公共文化品牌 [7] 市场推广与定价 - 活动期间推出惠民门票政策,成人票优惠至40元 [4] - 在重阳节、记者节实行特定人群免票举措 [4] - "文博创意直播周+文创集市"联动陕西多家博物馆,线上线下共同传播文博之美 [4]
文博顶流成假日经济新引擎 从一馆热到一片活
河南日报· 2025-10-08 08:06
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博物馆依然是出游热门目的地,全省很多博物馆都人气爆棚。 王文博介绍,根据往年的数据分析,河南博物院的人流量对于周边1—3公里的商业都有明显直接带动作 用,周边也开设了很多主题奶茶店、咖啡馆、面包坊、餐馆、书店等,让游客走出博物院也有更多去 处。 2.3万、2.4万、2.6万……作为文博界顶流的河南博物院,通过延长开放时间、动态优化预约机制、错峰 观展实现观众入馆分流,优化观众参观体验等措施,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假期期间,每天参观 人数不断创新高。10月1日至7日,河南博物院接待游客达137659人次,同比增长46.8%,其中入馆消费 的游客达46377人。 唐三彩主题的眷茶店、烤古师面包房、骨笛回声小酒馆……周边新开的特色小店,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 来打卡。在王文博看来,"年轻人易于突破地域限制,喜欢探索城市文化、美食等,他们也为博物院周 边商业及旅游注入强大动能"。 10月6日下午3时,记者在河南博物院内看到,各展厅内人流如织,贾湖骨笛、莲鹤方壶、妇好鸮尊等国 宝文物展柜前,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观众,院内的咖啡厅、甜品店等区域内也是人声鼎沸。 河南博物院副院长翟红志说,随着"博物馆+" ...
文博夜游点亮辽宁假日新体验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16:02
文博夜游点亮辽宁假日新体验 中新社沈阳10月7日电 题:文博夜游点亮辽宁假日新体验 中新社记者 韩宏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沈阳故宫热闹非凡。6日晚,这座有着400年历史的古建筑为中秋节开启夜场。红墙 外排着长队,不少人身着古装,在月光与灯光交织下拍照留影,与历史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10月6日晚,沈阳故宫开启夜场迎中秋佳节,夜色中等待入场的不少游客身着古装,在月光与灯光 交织下拍照留影。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延时开放""加场迎客"......辽宁文博场馆在假日期间推出夜间活动,既延长了服务时间,也丰富了民众 文化生活。截至10月6日15时,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前六日该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7.6%,旅游综合收 入同比增长18.08%。其中,10月6日中秋节当日,辽宁省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0.5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 增长21.28%。 文博夜游正成为假日旅游市场的亮点。在沈阳故宫,夜游不仅停留在建筑照明与常规展览。大政殿前月 台的两场民乐演出、銮驾库展厅的"和合大同——沈阳故宫古建筑技术文化展"专场讲解、东路区域的文 创产品及旅拍体验,共同构建出沉浸式文化场景。 "身着传统服饰夜游沈阳故宫,在月光下拍照感 ...
民间工艺+地方特产 “村博”逐渐“出圈”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9 19:54
近年来乡村博物馆数量增长迅速,"村博"作为文旅领域的热门选择,逐渐"出圈"。各地的乡村博物馆里,满满的乡土乡风乡情,有传承千年的经典美食,有 江南水乡的悠长船韵,还有数不完的乡村老物件,一起去各地的乡村博物馆里,看看它们都有什么镇馆之宝、拿手绝活。 已建成1000家"村博" 激发活力留住乡愁 浙江省目前建设完成1000家乡村类博物馆,实现市、县全覆盖。这些涵盖民俗风情、特色产业等多个主题的博物馆,激活了产业发展,也留住了乡愁。 浙江宁波慈城因2000余年的年糕制作传承历史,有着"中国年糕之乡"的美誉。在慈城年糕博物馆,观众可零距离观摩年糕选料、浸泡、磨浆、蒸粉、搡打等 全部生产工序。特别的制作工艺让慈城年糕有着软糯香甜的口感。 慈城年糕博物馆馆长 许福军:年糕曾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军粮。慈城有1300年的科举制度,"年年高"有着吃年糕能考中的意思,考生进京赶考之前都带 年糕。 "南瓜年糕""紫薯年糕",油炸烤制年糕、即食酥脆年糕,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家。 在浙江嘉兴江南水乡船韵馆,能看到各种古游船:长船、赣船、川船、罗子头船、划子船。这个今年8月刚刚上榜"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的展馆内,百余件嘉 兴古船模型 ...
暑期博物馆游热度飙升 夜游、沉浸式体验成新潮流
新华财经· 2025-08-29 16:37
行业趋势 - 博物馆游从传统日间观光扩展至夜游、沉浸剧游、文创体验等多元形式 成为今夏最受关注的旅游现象之一 [1] - 静态文化知识通过AI、光影等技术转化为沉浸式消费产品 推动文旅消费升级 [2] - 博物馆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参与 成为彰显文化自信和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2] 消费数据 - 8月夜游博物馆搜索量环比增长107% 景区夜游搜索量环比增长71.6%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博物馆订单量占总订单三成 同比增长7% [2] - 潍坊风筝博物馆、青海藏文化博物院、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小众博物馆订单量实现成倍增长 [2] 创新活动 - 上海博物馆推出"7×24小时不闭馆"特别活动 结合NPC巡游、埃及鼓表演、主题市集等环节 近500款文创产品几乎售罄 [1] - 国家自然博物馆、常州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推出夜宿、4D影院、沉浸式剧游、古墓探秘演绎等夜间项目 [1] - 数字文物、机器人导览、剧本游、角色扮演等新型体验形式广泛推出 [2] 受众变化 - 博物馆受众从学生团队和亲子家庭扩展至年轻人、银发族 游客结构更加多元 [2] - 大众文化需求推动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2]
多地探秘“博物馆奇妙夜”,暑期文博旅游成“遛娃刚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0:51
夜游博物馆新趋势 - 多地博物馆开展夜游活动 包括河南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 成都自然博物馆等 夜游成为文化消费新趋势[2] - 科技赋能沉浸式体验 XR和3D投影等技术创造穿越感 例如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XR沉浸展和西安博物院长安夜3D投影[3][4] - 夜游经济热度显著提升 美团7月数据显示夜游搜索量月环比增长100% 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暴涨200%[3] 文博旅游消费群体 - 亲子家庭成为核心推手 美团数据显示含非遗体验亲子游产品销售额同比增55% 北京前门非遗扇子DIY和西安长安夜项目热度激增[6] - 年轻群体占比提升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00后大学生占博物馆客群20.6% 且持续上涨 年轻人将文博馆作为社交地标[6] - 跨省追展现象突出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超7成观众专程跨省来沪 累计接待277.7966万人次创全球收费特展纪录[7] 文博经济带动效应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实现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 文创收入超4.4亿元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350亿元[1][8] - 地方文博场馆客流激增 扬州重点文博场馆7-8月累计接待181万人次 八怪纪念馆游客量同比飙涨403%[7] - 周边消费显著提升 上海博物馆周边商圈民宿携程入住率超90% 周边餐厅营业额持续上涨[8] 暑期文博热具体案例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创全球纪录 全网曝光量逾300亿次 展览最后一周开启7×24小时不闭馆模式[1] - 西安博物院夜间加票3000张 七日内全部约满 长安夜项目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4] - 成都自然博物馆夜宿活动每期30组名额上线即抢空 贵阳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接待超70万人次[7]
多地探秘“博物馆奇妙夜”,暑期文博旅游成“遛娃刚需”丨夏游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8:18
核心观点 - 博物馆夜游活动成为文化消费新趋势 通过科技赋能和互动体验吸引大量游客 显著提升参观人数和收入 并带动周边综合消费增长 [1][2][3][4][5] - 亲子家庭和年轻群体成为文博旅游核心客群 推动跨省追展和文博经济发展 相关产品销售额和场馆访问量大幅增长 [6][7][8] 行业表现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累计接待277.7966万人次 实现逾7.6亿元展览总收入 创全球博物馆单个收费特展参观人数和总营收世界纪录 [1] - 美团7月数据显示"夜游"相关搜索量月环比增长100% "博物馆夜游"搜索热度暴涨200% 广州 上海 杭州 南京成为最热门夜游城市 [3] - 携程数据显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三星堆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稳居暑期热门博物馆TOP10 [6] - 扬州重点文博场馆7-8月累计接待181万人次 扬州八怪纪念馆游客量同比飙涨403% [7] - 贵州省博物馆暑期接待超70万人次 蜀锦织绣博物馆7月1日至8月11日访客量达8.2万人次 较去年增长近2倍 [7] 消费趋势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带动城市综合消费超过350亿元 周边商圈民宿入住率超90% 文创收入超4.4亿元 [1][8] - 美团含非遗体验的亲子游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5% 北京前门大街非遗扇子DIY和西安"长安夜"3D投影项目热度激增 [6] - 成都自然博物馆"恐龙博士深夜密令"夜宿活动每期30组名额上线即售罄 [7] 技术创新 - 河南博物院"唐宫夜宴XR沉浸展"采用XR技术让观众化身文物修复实习生 穿梭于唐代洛阳城 [3] - 西安博物院使用3D投影技术将城墙转化为动态画卷 展示玄奘西行故事 开展以来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 [4] - 抖音平台"洪崖洞夜景"播放量突破50亿次 年轻人夜游vlog中"沉浸式"和"穿越感"成为高频词 [3] 客群特征 - 马蜂窝数据显示造访博物馆客群中00后大学生占比达20.6%且持续上涨 [6] -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超7成观众专程跨省观展 [7] - 小红书"遛娃好去处"话题超50亿浏览量 亲子家庭将博物馆作为替代主题乐园的新选择 [6]
依托世界级IP三星堆,德阳积极开展精准化全球营销,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让国际游客“走进来”,德阳故事“传出去”
四川日报· 2025-08-25 14:49
三星堆博物馆国际吸引力与游客数据 - 新馆开放两年累计接待游客1120万人次 在全国博物馆中排名第六 [2] - 2024年全年游客数突破600万人次 门票收入超3亿元 [2] - 已联动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227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宣传效应跃升至百亿量级 [3] 国际展览与文化交流举措 - 两年内在秘鲁希腊美国等地参与举办14场海外展览 [2] - 2024年7月推出首个境外特展"古希腊的旅程" 展出希腊31家文博机构172件组文物 [1][2] - 联合希腊文化部雅典大学举办中希文明交流研讨会 配套社教活动与主题讲座 [2][3] 国际化服务设施建设 - 设立三星堆外国人服务站 处理470余起涉外咨询求助 提供多语种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 [1][2] - 计划在高铁站三星堆景区设立国际旅游服务驿站 集成交通接驳多语种咨询行程规划功能 [4] - 增设外币兑换点和免税文创商店 升级A级景区及星级酒店境外银行卡受理移动支付设施 [4] 旅游产品开发与全球营销 - 创新推出文化+场景旅游模式 策划三星堆古蜀文明探秘熊猫专列工业遗产巡礼等世界级主题线路 [5] - 通过全球巡展国际友城推介会拓展免签国家客源市场 与主流旅游平台合作推出多语种定制线路 [5] - 制作多语种纪录片邀请国际旅游达人体验德阳48小时 覆盖全球主要客源地 [5] 交通网络与配套体系 - 持续开通成都春熙路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直达三星堆旅游专线 [4] - 加速推进市域铁路S11线建设 构建快进慢游交通网络 [4] - 在中江挂面村等景点实现中英日三语导览标配化 [4]
暑期“文博游”撬动文旅消费新增量
证券日报· 2025-08-12 00:29
行业趋势 - 全国博物馆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4年底达7046家 较上年增加213家 [1] - 博物馆参观人次快速提升 2024年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 同比增加1亿余人次 [1] - 文博游热度攀升推动消费产业链形成 包括文创产品 主题餐饮 数字服务和交通导览等衍生消费 [2] 需求驱动因素 - 优秀传统文化受热捧使博物馆成为文化传承重要载体 [1] - 暑期亲子家庭出行增多 博物馆成为寓教于乐理想场所 [1] - 社交媒体传播推动博物馆文化触达更广泛人群 [1] - 博物馆通过特色专题展 情景剧和VR/AR技术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 [1] 消费增长点 - 文创产品成为亮点 包括文物图案文具 服饰和工艺品 推动周边衍生品市场扩张 [2] - 博物馆周边主题餐厅 咖啡馆和酒店不断涌现 结合文化元素吸引流量并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2] - 数字文博服务衍生付费虚拟体验和会员订阅模式 成为收入新来源 [2] - 交通和导览服务消费显著增长 形成专属文博巴士和专业讲解App等消费产业链 [2] 可持续发展措施 - 博物馆通过推出新展和延长开放时间满足公众参观需求 [3] - 需挖掘新主题并定期更新展品 同时开展文化讲座 学术研讨和文物修复展示等活动 [3] - 需优化服务细节包括规划参观路线 增设休息区和完善预约购票系统 [3] - 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和提升服务质量是关键 需政策支持文创开发和基础设施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