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发展新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从城市到乡村:探索青年就业新选择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17:14
乡村新兴业态发展 - 黄良新村引进创意彩绘、手作工坊、咖啡馆及民宿等新兴业态,使旧宅老院与新兴业态和谐共生[1] - 黄良新村的新业态每年为本地村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130万元人民币,并解决了大量村民的家门口就业问题[3] - 栗峪口村的青年社区将昔日村舍改造为集共享办公、厨房与直播间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乡村会客厅,吸引了各地探索者[5] 青年创业者角色与模式 - 90后青年创业者将工作室和玩具店开设在乡村,其小院在周末每天需接待近百人,从最初不指望线下客流到吸引专程前来的年轻人[1] - 青年社区成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参与当地农产品包装设计、直播带货和电商运营,平等开放的社群环境催生了合作可能[5] - 创业者认为乡村是免费布景和核心资源,游客渴望深度体验空间,这为新兴业态提供了稳定客群和施展创意的土壤[6] 乡村配套支持与联动效应 - 当地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化提升配套建设水平,并以减免费用等务实服务支持新村民扎根[3] - 新老村民之间建立了深厚联结,从装修水电到打理院落均需要当地村民支持,使新鲜创意能在乡村土壤里落地生根[3] - 创业者提出应结合当地资源开发产品,并推动多元业态联动发展,目标是参与构建一个有温度、能共生的乡村新生态[6] 多元化乡村实践案例 - 蔡家坡村通过艺术村长带领村民将田野变为舞台,戏剧、摄影展、艺术节让整个村庄变身没有围墙的美术馆[6] - 抱龙村民宿依山就势而建,露营地点缀在星空之下,火烧店镇则建设乡村天文台,使乡村旅居成为诗意生活[6] - 秦岭山脚的沣峪村,90后创业者的咖啡馆拥有城市无法复制的风景,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充电桩[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