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志愿服务

搜索文档
讲科普、教艺术,村里的暑假收获多|文化中国行
人民日报· 2025-08-22 10:54
高校乡村志愿服务项目 - 兰州大学绿希行者公益支教团在甘肃省康乐县吴坪小学开展12天科普支教活动 由10名成员为20名小学生提供课程[2] - 支教团成员来自7个学院 覆盖地理地质 物理化学实验 医疗卫生等科普内容 采用实验和趣味运动会形式教学[3] - 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累计超过300人次大学生参与 为1000多名中小学生提供科普服务[2] 艺术教育乡建项目 - 中央美术学院联合14所高校在四川省宣汉县开展艺术课堂 采用小班化教学 每组不超过5名学生[6] - 课程以《绿野仙踪》为灵感开展戏剧文本工作坊 戏剧创排工作坊和美育手工工作坊[6] - 项目通过公益美育方式实现高校与乡村互动 助力乡村青少年成长[6] 教学实施方式 - 科普课程采用每天上午3节下午2节安排 通过集体备课和观摩改进教学方式[3] - 艺术教育采用主讲老师配多名助教模式 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6] - 两个项目均注重实践互动 分别通过科学实验和艺术工坊形式开展教学[3][6] 项目成果与影响 - 科普支教使小学生从腼腆转变为主动参与实验和回答问题[3] - 艺术教育项目促使学生创作出黏土雪人作品和诗歌等原创内容[6] - 项目在15天周期内通过持续培厚艺术土壤方式影响乡村教育[7]
讲科普、教艺术,村里的暑假收获多(文化中国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人民日报· 2025-08-21 06:52
高校乡村志愿服务项目 - 兰州大学"绿希行者"公益支教团在甘肃省康乐县吴坪小学开展12天科普支教活动 与20名小学生一起探索科学问题[3] - 支教团由10名成员组成 来自法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等7个学院 覆盖地理地质 物理化学实验 医疗卫生等科普内容[3] - 项目采用实验和趣味运动会形式 每天安排5节课(上午3节 下午2节) 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现象并理解科学原理[3][4] - 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在四川省宣汉县白马花田国际乡村创客营地开展艺术课堂 采用小班化教学(每组不超过5人) 配主讲老师和多名助教[4][5] - 艺术课堂以《绿野仙踪》为灵感共创《花田仙踪》故事 设置戏剧文本工坊 戏剧创排工坊和美育手工工坊等活动[5] 项目规模与历史 - "绿希行者"公益支教行动自2010年启动 从环保知识拓展至科普服务 累计超过300人次大学生参与 服务1000多名中小学生[3] - 中央美术学院项目联合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等14所高校志愿者共同开展乡村艺术教育[5] 教学成果与反馈 - 科普支教初期孩子较腼腆 后期主动回答问题并积极动手做实验 显示出旺盛的求知欲[3][4] - 艺术教育项目中一名很少交流的学生通过黏土作品打开心扉 最终创作诗歌赠予志愿者[5] - 支教团每日进行集体备课和教学观摩 记录问题并改进教学方法(如减少学术名词使用)[4] 基础设施条件 - 吴坪小学软硬件条件大幅改善 校园干净整洁 教室宽敞明亮 配备齐全多媒体设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