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模式与传统制造商业逻辑
icon
搜索文档
格力与小米主板之争背后,是两种商业逻辑的博弈
齐鲁晚报网· 2025-08-28 10:13
公关争端与市场背景 - 格力电器与小米集团围绕空调主板图片、技术参数及销量数据爆发公开争议,涉及产品代际对比和技术解读偏差 [2] - 争端根源在于互联网模式与传统制造商业逻辑的碰撞,表面为舆论攻防,实为市场话语权争夺 [2][4] 市场份额与渠道变化 - 2025年7月小米线上空调市占率达16.71%同比增长2.83%,格力以15.22%位列第三,但格力自称截至8月17日线上份额17.71%高于小米的15.77% [3] - 小米依托线上渠道量价齐升,格力85%以上销售额仍依赖线下渠道,反映渠道权力转移趋势 [3] - 小米2025年第二季度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60%,并设定五年内成为中国市场前二的目标 [3] 企业战略与行业竞争 - 格力通过子品牌降价10%、压缩渠道费用应对竞争,并以"十年免费包修"服务承诺构建壁垒 [3] - 小米通过武汉工厂300万台年产能规划快速扩张,强调供应链整合与快速迭代能力 [3] - 行业整体面临价格压力:2025冷年空调内销出货1.02亿台,线上2200元以下低价段占比达35.2%,1.5匹挂机均价半年下跌17.2% [4] 技术路线与行业转型 - 格力强调压缩机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主张CAN系统比RS485接口容错率高10倍,代表传统制造对技术参数的追求 [4] - 小米选择RS485接口支持OTA升级,体现智能化考量,反映互联网模式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4] - 行业面临智能互联转型挑战,传统技术优势需转化为市场认同,线下渠道护城河受线上渠道占比提升冲击 [4] 历史竞争与模式差异 - 2013年雷军与董明珠"10亿赌约"标志两家企业商业模式竞争开端,小米代表互联网模式崛起,格力代表传统制造巨头 [3] - 小米通过整合供应链实现快速迭代,格力注重技术积淀,双方竞争体现制造业与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差异 [3][5]